第930章 突圍

蕭巖壽麪色陰沉的坐在大帳之中,分列兩旁的將領一個個也都低着頭不開口,就在今天上午,他們正準備要進攻被高永昌佔據的遼陽府時,卻被忽然殺到的阿骨打偷襲了後方,結果導致他們一連丟失數座城池,後路完全被女真人封死,與後方的聯繫一下子中斷了。

“各位,後路被斷,你們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解決眼下的困局?”蕭巖壽這時掃視了一下衆將,然後沉聲問道。

本來他在攻打渤海人時,就曾經不止的一次的向朝廷反應,讓他們一定要關注女真人的動向,千萬不要讓女真人與渤海人聯合一起夾擊自己,可惜他現在還是個戴罪之身,在軍中也只能暫時指揮軍隊作戰,對於他其它的意見,朝廷根本沒有人重視,甚至之前朝廷還派人向他保證,女真人正在進攻黃龍府,可是這才眨眼之間,女真人竟然出現在自己背後,再一次將他逼到進退不得的境地之中。

聽到蕭巖壽的詢問,下面的各位將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全都沒有說話,雖然截斷他們後路的女真人數量不多,但他們的戰鬥力卻不可小覷,另外遼陽府中的渤海人在知道女真人的援兵到來後,也立刻變得活躍起來,隨時都可能從城中殺出,在這種進退不得的情況下,他們也都沒有任何的辦法。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帥帳中很快陷入到一種難堪的沉默之中,不過也就在這時,只見一員鬚髮皆白的老者站出來道:“蕭將軍,咱們前後受敵,特別是後路被女真人切斷,想要求援都做不到,更何況以現在朝廷的情況,想要救援也是無兵可派,所以依老夫之見,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想辦法自保。然後再想辦法殺出重圍纔是!”

這個老者雖然身穿皮甲,但卻滿臉的儒雅之色,看起來就像是個飽讀詩書的大儒,事實上個老者名叫蕭韓家奴。雖然是契丹人,但卻博覽經史,是遼國少見的大儒,而且他不但在遼國有名,連大宋的詩書人都知道他的名字。這也使得他被當時的人稱爲‘爲時大儒’。

蕭韓家奴本來擔任着翰林都林牙兼修國史,參與編撰遼先朝《實錄》、《禮書》等,自己也有不少的著作,甚至以前他還擔任過耶律浚的老師,所以在朝中頗受信任,這次蕭巖壽戴罪立功,率領大軍平叛,大遼朝廷自然不放心讓他一人掌兵,所以就安排了兩個人擔任監軍,蕭韓家奴正是其中之一。說起來他雖然是個文臣,但遼國文武不分家,蕭韓家奴以前也曾經擔任過武職,再加上耶律浚對他的信任,所以由他擔任監軍最是合適不過。

蕭韓家奴是朝堂上少數不依附耶律乙辛的大臣之一,再加上對方的博學與名望,使得蕭巖壽對他也十分的尊敬,現在看到他開口,當即也站起來道:“蕭翰林說的極是,朝廷那邊的援軍是不用指望。爲今之計只能靠我們自己,只是想要殺出重圍,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蕭巖壽的話音剛落,就見站在蕭韓家奴對面的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站出來開口道:“末將以爲突圍之事其實也並不難。之前渤海人被咱們殺破了膽,現在就算是有女真人的援軍,恐怕一時間也不敢貿然出城,所以咱們需要對付的只有背後的女真人,而女真人雖然剽悍,但軍隊的數量還是太少。所以只要咱們只需要派出一支軍隊牽制住女真騎兵,剩下的軍隊自然可以從容的撤離!”

聽到這個中年人的話,蕭巖壽也不禁驚訝的看了對方一眼,只見這個中年人四方大臉五官端正,滿臉堅毅之色,說起來這個人正是除了蕭韓家奴外的另一個監軍,此人名叫耶律淳,是耶律浚的堂弟,爵位爲鄭王,平時也十分受耶律浚的信任,而且他又是皇族,擔任監軍自然更加的合適。

“鄭王之言的確十分有理,只是以女真人的戰鬥力,想要纏住他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萬一交戰時渤海人再從城中殺出,到時留下牽制女真人的大軍肯定會更加危險,所以這個辦法雖好,但恐怕要犧牲相當一部分人的性命!”這時只見蕭巖壽再次開口道,這個辦法並不複雜,關鍵是需要懂得取捨,耶律淳平時聲名不顯,卻沒想到會在這種關頭顯露出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華。

“末將不才,願意留下來做爲牽制女真人的主將!”蕭巖壽的話音剛落,就只見耶律淳再次開口道,他能想到上面的辦法,自然也知道其中所蘊含的風險,甚至他已經做好了捨生取義的打算。

帥帳中其它本來已經躊躇不前的將領看到耶律淳這位皇族竟然主動請戰,當下也不由得驚訝的看向他,甚至連蕭巖壽和蕭韓家奴也同樣沒有想到,這位一向聲名不顯的鄭王竟然在這種關鍵時刻,做出這樣大義凜然的選擇。

“鄭王忠心赤膽,實在讓蕭某佩服,不過牽制女真人之事太過危險,鄭王的身份非同一般,實在不宜冒這個險,所以這件事還是交給老夫來做吧!”這時蕭韓家奴也再次開口道,他對耶律淳的表現也十分滿意,皇族中像他這樣的人已經太少了,剛好蕭韓家奴的年紀也大了,對生死之事也早已經不放在心上,所以纔開口道。

“萬萬不可,老翰林乃是國之柱石,而且又年事已高怎可輕易冒險,還是由晚輩來牽制女真人吧!”這時只見耶律淳再次一臉堅定的道。

“好了,鄭王殿下與蕭翰林你們都不要吵了,女真人的頭領阿骨打狡猾無比,若是不熟悉他的人,很可能會在戰場上吃大虧,蕭某與他交戰多年,對他的性子倒也摸到一些,自信可以在戰場上拖住他的腳步,所以這件事還是由蕭某來做吧!”正在這時,只見坐在帥位上的蕭巖壽忽然開口道。

“這怎麼行,蕭將軍乃是軍中的主帥,撤退之時還需要您從中調度,若是你留下牽制女真人,恐怕剩下的大軍也將無人指揮,豈不是更加的危險?”聽到蕭巖壽的話,耶律淳立刻高聲反對道。

“無妨,撤退之前我會做部署,而且蕭翰林與鄭王身爲監軍,在危急時刻也有指揮軍隊之權,所以在撤退時就由兩位代蕭某指揮大軍,說起來蕭某有負陛下重託,這次回去也難逃一死,所以還不如留下來死在戰場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了!”蕭巖壽最後笑呵呵的開口道。

聽到蕭巖壽後面的那段話,大帳之中的所有人都再次沉默下來,他們都知道蕭巖壽是戴罪之身,若是能夠在一個月內滅掉渤海人,還有可能逃過一劫,可是現在別說滅掉渤海人了,連他們的大軍都可能被保不住了,所以就像蕭巖壽說的那樣,他回去也是死,還不如死在戰場上,也算是能搏一個名聲。

“蕭將軍,你一向忠君爲國,這一點老夫也十分的佩服,而且這次平叛老夫也將你的所做所爲看在眼裡,若是這次能夠保證大部分的兵力撤回上京,老夫一定拼死爲你求情,再加上現在又正值用人之際,說不定陛下會看在你這些年的功勞上放你一條生路。”這時只見蕭韓家奴考慮半晌,終於上前一步開口道,其實對於蕭巖壽的難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也知道蕭巖壽之前獲罪實在太冤了,可是耶律浚現在聽不進別人的話,他的話也同樣沒用。

“多謝蕭翰林的好意,不過蕭某心意已決,說起來在整個大軍之中,蕭某算是對女真人最爲了解的人,所以由蕭某留下也未必就一定會死,若是蕭某能夠擺脫女真人的追殺逃得一命,到時就要蕭翰林您救蕭某一命了!”這時只見蕭巖壽再次開口笑道。不過他的話卻讓耶律淳和蕭韓家奴全都是眉頭微皺,因爲蕭巖壽把話說的這麼開,反而讓人感覺他似乎早就報有死志。

爲了不讓蕭韓家奴和耶律淳再反對,當下蕭巖壽就對突圍一事進行了詳細的部署,現在他手中還剩下三萬兩千人,若是突圍的話,他最少需要留下五千騎兵牽制女真人,剩下的兩萬七千人將由蕭韓家奴和耶律淳率領,在蕭巖壽與女真人交戰時繞過戰場離開。

在這次撤離之中,最大的變數就是遼陽府城中的渤海人會在什麼時候殺出來?對方出來的越早,蕭巖壽他們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逃生的希望也就越小,甚至連蕭韓家奴的大部隊也可能被渤海人纏住,從而導致這場突圍功敗垂成,針對這種情況,蕭巖壽考慮到渤海人出城的時間點,做出數種應對的部署,對此蕭韓家奴等人也都牢牢記在心裡。

當天夜裡,遼軍就趁着夜色的掩護做好突圍的準備,而當第二天的凌晨時分,東方的天際還是漆黑一團時,蕭巖壽突然率領着數千騎兵,對女真人的大營進行了決死衝鋒!(未完待續。)

第574章 德寧公主的成就第1003章 再見耶律浚(下)第11章 趙顏的衝動第273章 雪災第1074章 瘋子趙俊第439章 水泥(上)第454章 羅剎軍第196章 爲自已贖身第448章 呼延平的志向第690章 趙顏的擔憂第805章 曹穎的指點第664章 新黨分裂第109章 扭力彈簧第665章 河北軍第574章 德寧公主的成就第546章 享負天下盛名三十年第700章 奇怪的進攻第344章 擴張道教神話格局第173章 送別與花燈第350章 送學生第336章 執着的道門第709章 遼軍撤退(下)第394章 隱娘第82章 排名第一的畫作第812章 胖屠夫第711章 北安城下(下)第426章 高血壓第768章 趙頊駕崩第599章 南洋女王第427章 沈括的抉擇第399章 禍不單行第642章 與李常傑的初見第804章 骨頭報仇第416章 黃河野渡第555章 王安石覲見第420章 暫停講學的後果第153章 道路打通第155章 牢房已滿第147章 曹佾與直魯古第727章 齊瑜的遭遇第1057章 泰諾羣島第261章 水到渠成第294章 終於圓房了第1030章 預知歷史第221章 張仁先說話了第479章 軍校學生的表現第879章 趙顥的發現第336章 執着的道門第1048章 彌撒第556章 趙頊的支持第1006章 英格蘭試點第623章 王詵的阻撓第161章 初見曹佾與直魯古第985章 羅馬城的麪包鋪(中)第1056章 海島上的盛宴第558章 第二次招生第576章 司農寺宮苑監第819章 白菜價第350章 送學生第2章 穿越物品第491章 攻破興慶府第137章 張貴儀的壽禮(下)第385章 地下的垂拱殿第288章 小郡主出生第368章 誰說我要嫁給了空第234章 叛亂後的遼國局勢第535章 歐陽婉靈的心事第307章 長姐如母第94章 小人物大胸懷第944章 遼陽府夜襲第609章 因爲你第465章 你的命不在這裡第492章 李諒祚逃了第604章 身份暴露了第998章 死也不逃了第465章 你的命不在這裡第973章 外王內聖第621章 另一道聖旨第663章 流民與移民第265章 飢餓的羞辱第357章 玻璃鏡子第852章 援軍第812章 胖屠夫第710章 北安城下(上)第502章 趙顏的酒宴第233章 強行降落第433章 阻擊西夏第474章 聰慧的女子第646章 呂宋(中)第627章 人口爆增的平安鎮第481章 傷兵營(上)第495章 遼國趁火打劫第576章 司農寺宮苑監第324章 開學伊始第943章 中計了第145章 病情危急的寶安公主第24章 狡猾的曹穎第261章 水到渠成第566章 百歲宴
第574章 德寧公主的成就第1003章 再見耶律浚(下)第11章 趙顏的衝動第273章 雪災第1074章 瘋子趙俊第439章 水泥(上)第454章 羅剎軍第196章 爲自已贖身第448章 呼延平的志向第690章 趙顏的擔憂第805章 曹穎的指點第664章 新黨分裂第109章 扭力彈簧第665章 河北軍第574章 德寧公主的成就第546章 享負天下盛名三十年第700章 奇怪的進攻第344章 擴張道教神話格局第173章 送別與花燈第350章 送學生第336章 執着的道門第709章 遼軍撤退(下)第394章 隱娘第82章 排名第一的畫作第812章 胖屠夫第711章 北安城下(下)第426章 高血壓第768章 趙頊駕崩第599章 南洋女王第427章 沈括的抉擇第399章 禍不單行第642章 與李常傑的初見第804章 骨頭報仇第416章 黃河野渡第555章 王安石覲見第420章 暫停講學的後果第153章 道路打通第155章 牢房已滿第147章 曹佾與直魯古第727章 齊瑜的遭遇第1057章 泰諾羣島第261章 水到渠成第294章 終於圓房了第1030章 預知歷史第221章 張仁先說話了第479章 軍校學生的表現第879章 趙顥的發現第336章 執着的道門第1048章 彌撒第556章 趙頊的支持第1006章 英格蘭試點第623章 王詵的阻撓第161章 初見曹佾與直魯古第985章 羅馬城的麪包鋪(中)第1056章 海島上的盛宴第558章 第二次招生第576章 司農寺宮苑監第819章 白菜價第350章 送學生第2章 穿越物品第491章 攻破興慶府第137章 張貴儀的壽禮(下)第385章 地下的垂拱殿第288章 小郡主出生第368章 誰說我要嫁給了空第234章 叛亂後的遼國局勢第535章 歐陽婉靈的心事第307章 長姐如母第94章 小人物大胸懷第944章 遼陽府夜襲第609章 因爲你第465章 你的命不在這裡第492章 李諒祚逃了第604章 身份暴露了第998章 死也不逃了第465章 你的命不在這裡第973章 外王內聖第621章 另一道聖旨第663章 流民與移民第265章 飢餓的羞辱第357章 玻璃鏡子第852章 援軍第812章 胖屠夫第710章 北安城下(上)第502章 趙顏的酒宴第233章 強行降落第433章 阻擊西夏第474章 聰慧的女子第646章 呂宋(中)第627章 人口爆增的平安鎮第481章 傷兵營(上)第495章 遼國趁火打劫第576章 司農寺宮苑監第324章 開學伊始第943章 中計了第145章 病情危急的寶安公主第24章 狡猾的曹穎第261章 水到渠成第566章 百歲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