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不速之客

月底,

姚氏是那樣想,但是周念紅卻覺得非常不自在,幾乎無法與紀曉棠的目光接觸。

在她看來,一家子沒辦法,需要紀家的庇護,已經欠下了紀家的人情。除此之外,她們就不該再求別的了。這樣利用紀老太太的好心和對姚氏的愧疚,借紀曉棠的勢攀高,周念紅覺得非常羞恥。

現在紀曉棠問她,周念紅遲疑了一會,還是按着自己的心意說道:“我、我就不去了,已經給縣主添了太多的麻煩。”那樣的場合,本就與她的身份不符,這個世面不見也罷。

周念紅知道,姚氏是在擔心她的親事,希望她能接着紀家和紀曉棠的勢,嫁的更好一些。

可是什麼纔算好呢,嫁入高門就算好了嗎?

周念紅並不這麼認爲。她更希望找戶普通的人家,跟她們門當戶對,以後安安心心地過普通日子就行了。

因爲紀曉棠的目光非常柔和,周念紅忍不住就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那樣的場合,本也不是我這樣的身份能夠想的。就是去看了,於我能有什麼益處,只是平白給縣主增添麻煩罷了。”

紀曉棠又仔細看了一眼周念紅,知道她說的是真心話。

“有什麼麻煩的,大年下,不過是大傢伙去熱鬧熱鬧。念紅姐姐若是想去,就同我一起去吧。”紀曉棠就說道。

她的意思,是願意帶周念紅去。

周念紅吃驚地看着紀曉棠,一邊的姚氏卻已經是滿臉的笑容,不等周念紅說去不去,就向紀曉棠道謝。

“我、我再想想。”周念紅遲疑着說道,終究沒有說要去。

“念紅姐姐不必多想,只將我當做朋友,一同去熱鬧熱鬧就是了。”紀曉棠又說道。

“你這孩子是怎麼了,縣主都這樣說了,你還不快應了。”姚氏就替周念紅着急。一面也擔心紀曉棠會生氣。

周念紅看着紀曉棠。

紀曉棠朝周念紅笑了笑。這些日子,她暗中留心查看,姚氏一心爲子女謀求前程,只要不過分。她都不打算理會。而周念紅的爲人行事,雖然古板了些,卻着實有可敬可愛之處。

紀曉棠喜歡自尊自愛的女子,對於周念紅,她心中是願意幫忙的。

而周念紅。卻被紀曉棠的朋友兩字深深打動了。

“如、如果不是太麻煩,那、那我去。”周念紅心中並不是不願意跟着去聽戲的。

“好,就這麼說定了。”紀曉棠笑着說道。

紀老太太見事情定了,心中也十分歡喜,又囑咐顧雪兒和周念紅到時候務必要聽紀曉棠的話。

“……畢竟不是在家裡頭,曉棠雖然年紀小,聽她的總沒錯的。”

顧雪兒和周念紅自然都應承下來,各自心中也是歡喜。

紀曉棠又陪着紀老太太說了一會話,就告辭回去,紀老太太接着就讓紀曉芸、顧雪兒和周念紅也去準備。

顧雪兒和周念紅各自準備好了衣裳首飾。先到紀老太太跟前,紀老太太點了頭,兩人又往妍華堂來見紀曉棠,問紀曉棠的意見。

紀曉棠讓程嬤嬤看了,見大體都妥帖,也沒什麼違禁之物,就點了頭。

周念紅和顧雪兒高高興興地從妍華堂出來,往萱華堂走。

“不是說不去嗎,怎麼又去了。最會假裝,在縣主面前裝清高。偏縣主還就吃你這一套。你騙得了縣主,卻騙不了我!”顧雪兒見左右無人,就冷笑着對周念紅道。

顧雪兒一直看周念紅就不順眼。她認爲姚氏一家分走了紀老太太的寵。原本紀老太太身邊只有她和紀曉芸,她落在紀曉芸後頭。卻依舊能得到許多紀老太太的關注。

可是姚氏一家來了,還死乞白賴地跟來了京城。

姚氏跟紀老太太早就出了五服了,算不得什麼正經親戚,她纔是除了紀老太太的兒孫之外,與紀老太太最親的人。

姚氏善於奉承,又會利用紀老太太的歉疚。在紀老太太面前很有體面。紀老太太一方面要照看紀曉芸,又將更多的心思分給了姚氏母子三人,對她就不像以前那樣細緻。

而且,更讓她心生嫉妒的是,紀曉棠對人總是淡淡的,對她更沒什麼好臉色,可是對周念紅卻不一樣。

紀曉棠對周念紅很客氣,還認周念紅是朋友。

紀老太太讓紀曉棠帶她和周念紅去得月樓,她說了那許多感激討好的話,可紀曉棠根本就沒理她,反而對周念紅很熱情。周念紅自己都說不去了,紀曉棠還非要帶她去。

要說關係親近,自然是她跟紀曉棠更親。紀曉棠如此的差別待遇,她不敢對紀曉棠生怨,就將這筆賬都記在了周念紅的身上。

周念紅聽到顧雪兒的話,腳步略微頓了頓,扭頭看了顧雪兒一眼。

顧雪兒一臉的不屑,回視周念紅。

周念紅卻什麼話也沒有說,扭回頭,繼續往萱華堂走,彷彿沒有聽見顧雪兒的嘲諷似的。

顧雪兒對她冷言冷語地嘲諷並不是第一次了,周念紅一直都忍耐着,從沒有跟顧雪兒吵過嘴,也從來沒有在包括紀老太太在內的紀家人面前說起過。

顧雪兒見周念紅不理她,彷彿一拳頭打在棉花上一樣。她心中不甘,快步趕上週念紅。兩個人就這樣一個說,一個沉默地回了萱華堂。

妍華堂上房,紀曉棠手裡拿着筆,正在看書案上一幅未完的寒梅圖,就在她身邊不遠處,瑤兒正在低聲向她稟報周念紅和顧雪兒離了妍華堂之後的情形。

“……雪兒姑娘越說越過分,周姑娘一直都沒答言。看周姑娘平時的脾氣,真想不到她這樣能忍。”

紀曉棠沒說什麼,一面提筆,繼續未完的畫。

周念紅和顧雪兒住進萱華堂之後的情形,她早就聽下人稟報過了。正是周念紅對顧雪兒的態度,讓她更加看重周念紅這個人。

“我看周姑娘的裝飾太素淡了些,”紀曉棠一面畫畫,一面吩咐程嬤嬤,“嬤嬤找兩件合適的首飾。替我去送給周姑娘吧。”

程嬤嬤立刻就應了。

而此刻,她們正在說起的周念紅已經回到了萱華堂的跨院。她剛進屋,姚氏就快步迎了上來,問她在妍華堂的情形如何。

姚氏的臉上是摻雜着歡喜和緊張的神情。她對這一次周念紅跟隨紀曉棠出門的事十分看重。

周念紅卻沒有姚氏那麼興奮。只說一切都好。

姚氏就有些擔心,拉着周念紅到炕上坐了。

炕上擺着一張矮桌,從學堂裡回來的周橋正坐在桌邊做功課。

“橋兒,你去裡屋做功課,我有話要跟你姐姐說。”姚氏就要支開周橋。

周橋有些不情願。但是看看姚氏和周念紅都很堅持的樣子,只得慢吞吞地起身,往裡屋去了。他雖進了裡屋,卻並沒有立刻去做功課,而是隱身在門簾子後頭,偷偷地聽姚氏和周念紅說話。

姚氏拉着周念紅的手,仔細地打量周念紅的臉色。

“娘……”周念紅被姚氏看的有些不自在,先開口道。

“念紅,娘知道你不願意聽娘嘮叨,可有些話。娘還是不能不說。……孩子,我知道你心氣兒高,可是咱們不是從前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就像昨天,在縣主跟前。娘好不容易求了老太太,讓縣主帶了你同去。縣主問你,你就算不像顧雪兒那樣討好,也該立刻就說去。”

“反倒讓縣主反覆邀你去,娘都替你捏着一把汗。若是縣主惱了,不帶你去,又或者認爲咱們不識擡舉。那可如何是好。以後在縣主面前,再也不能這樣了。”

姚氏苦口婆心地勸着周念紅,如今她們是求人的時候,不能向以前那樣硬着脖子。

“娘。我看縣主並不是那樣的人。”周念紅卻說道。她和姚氏想法不同,有時候就說不到一起去。

“縣主對咱們還好。可我看着,這紀家上下,最厲害的人就是她了,萬萬不能得罪。”姚氏認爲,紀曉棠是紀家最不能得罪的人。同時也是紀家最能幫到她們的人。

所以,她要周念紅想法子討好紀曉棠。

“縣主對你,有些另眼相看。”姚氏眼巴巴地看着周念紅。

周念紅知道姚氏的心思,但卻無論如何不能答應。

“娘,縣主當我是朋友,咱們不能利用她的好心。”周念紅稍微用力甩開姚氏的手。

“怎麼是利用。她只需要手指頭動一動,你的下半輩子就有保障了。你以爲憑着咱們家現在的情形,我一個寡婦帶着你們姐弟,能給你們姐弟說上什麼好人家!你弟弟還罷了,若是能讀書出息,也就不怕。可是你,一個女孩子,年紀也不小了……”

周念紅最不耐煩的,就是姚氏的這個話題。

“娘,憑天由命罷了。我求娘再也不要爲我,用什麼心機去求老太太,二太太和縣主了。”

“你這孩子,脾氣怎麼這樣倔強!”姚氏見她怎麼說,周念紅都不動心,不由得就紅了眼圈。

周念紅最見不得姚氏這樣。

“娘,我不是抱怨娘。孃的苦心,我都知道。我只是想,咱們雖然寄人籬下,可也要挺直了脊樑。咱們能活下來,受紀家庇護過上現在的日子,弟弟又念上了書,於我就再沒什麼奢求了。……不要讓人家覺得咱們貪得無厭,厭棄了咱們,也對不起我爹。”

“我的親事,憑天由命吧,娘不要再爲我謀求了,那樣我的心中更加不安。娘,過的心安,比什麼都好。紀家現在對咱們的恩情,咱們都怕是無法報答了。”

“……恩情……”姚氏垂下頭,不讓周念紅看清她此刻眼中的情緒,一面低聲喃喃自語。“這是他們紀家欠我的。”

“娘,你說什麼?”周念紅沒聽清姚氏的話,就問。

“娘沒說什麼。娘知道你性子硬,也不求你多巴結縣主。她既然拿你當朋友,你就好好與她相處。”姚氏忙就說道。

這樣的話,卻正對了周念紅的心思。

“娘不可再拿我的事去算計、求老太太。那樣,我也沒法子跟縣主做朋友。”周念紅要求道。

“好,娘答應你。你這個傻孩子。”姚氏慈愛地摩挲着周念紅的頭髮。

周念紅見姚氏答應了。心中頓時就是一鬆。這樣,她也能稍微放開心胸,跟着紀曉棠去得月樓了。

姚氏看見周念紅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模樣,心中更加發酸。

自從周家遭難以來。周念紅的臉上就再也不見笑容,即便是受到紀家的庇護,一家人生活的安穩,可週念紅依舊沒有笑模樣,年紀輕輕。眉間就已經有了淺淡的皺紋。

不過,以後一切都會好的。

周念紅的親事,有紀曉棠幫忙當然再好不過。即便是紀曉棠這邊指望不上了,她還有別的法子。

周橋不是就進了好學堂嗎,周念紅也會嫁的很好。

只憑周念紅這個名字,那個人就不能不動心。

……

初八,紀曉棠收拾利落,拜見了紀老太太、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就帶了紀曉芸、顧雪兒和周念紅,又會齊了紀曉蓮。在二門擺出了縣主的全副車駕,一衆車馬徑直奔得月樓而來。

得月樓前,已經停了不少的車馬,原來已經有人在她們之前到了。

紀曉棠下車,後面紀曉芸、顧雪兒和周念紅都跟了上來,紀曉蓮也帶了紀曉芹同來。衆人上樓,紀曉芹似乎也很少來這樣的場合,看她的樣子,和紀曉芸幾個並沒有大的不同。

上到樓上,就有楊翩翩、楊珊珊、鄭梓、吳佳言幾個笑着迎了上來。

與楊家的婚事不成。楊翩翩待紀曉棠卻還和以前一樣。這樣紀曉棠略微有些歡喜。楊翩翩是她在京城認識的女孩子中,少有的有真性情的人。

大家相互見禮寒暄,就到樓上敞廳中坐了。

長寧公主還沒有來,其他的人卻都到了。

“……太后已經點了頭。絕不會不來,應該是太后留她多說了幾句話,所以遲了些。”說到長寧公主還沒有到,鄭梓就說道,顯然對宮中的事情非常瞭解。

在場諸女,也確實就屬鄭梓對宮中最爲熟悉。

宮中的鄭貴妃。正是鄭梓的長姐。鄭梓有機會經常在宮中出入,據說也很討韓太后的喜歡。

很快,紀曉棠就察覺到,鄭梓今天對她格外熱絡。

“這幾個姐妹都是誰?”鄭梓看到紀曉芸等人面生,打扮又不是侍女,就問紀曉棠。

紀曉棠就趁機將紀曉芸幾個介紹給衆人。

正說話間,就聽見樓下車馬聲響,衆人聽見動靜,都以爲是長寧公主到了,忙都起身去迎。

紀曉棠被人簇擁着,就走在最前頭。她們只走到樓梯前,下面的人就已經上來了。來人卻並不是長寧。

一個頭戴鳳冠,渾身打扮的雍容華貴的婦人在衆人簇擁下,走了上來。

紀曉棠微微有些詫異,就見鄭梓已經越過衆人迎了上去。

鄭梓在婦人面前屈膝福了一福,嘴裡稱呼的卻是姐姐。

難道是宮中的鄭貴妃來了?這婦人的面容,與鄭梓倒還真有幾分相像。

“這是肅王妃。”楊翩翩在紀曉棠身邊,悄悄地告訴紀曉棠。“她怎麼來了?”

來人卻是靖肅親王的妃子鄭桂,也是鄭梓的二姐。

鄭尚書子嗣不豐,膝下只有一根獨苗,如今才十三四歲的年紀,然而家中女兒卻多,且一個比一個美貌。

最美貌的三個,就被京城中人暗地裡稱作鄭家是三朵金花。

第一朵金花,鄭尚書的長女鄭榕嫁進宮中,被封爲貴妃。第二朵金花,是鄭梓的四姐,就是面前的肅王妃鄭桂,而第三朵金花,不是別人就是鄭梓,鄭尚書家的幺女,正是待嫁之齡,不知道會花落誰家。

紀曉棠知道了來人的身份,鄭梓也已經和鄭桂來到了紀曉棠的面前。

紀曉棠與衆人忙都屈膝行禮。

紀曉棠方纔屈膝,鄭桂早就親切地伸出手,扶住了紀曉棠。

“這就是安樂縣主了!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何止比傳說中可人百倍。我今兒個見着了,纔算相信,這天下真有這般鍾靈琉秀的人兒!”

“王妃娘娘過譽。王妃娘娘風華玉樹,讓人自慚形穢。”紀曉棠依舊行禮道。

“安樂縣主這樣說,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鄭桂就笑,“不成了,老了,可比不得你們這些水靈靈的小姑娘。不過,安樂縣主這話,我可是愛聽的緊。……不僅長的可人,這說話行事也是如此可人。”

鄭桂笑容滿面,與紀曉棠寒暄。

衆人都上前來見禮,鄭桂顯然都認得她們,一一地說過話。正熱鬧間,長寧公主也來了。

大家同到敞廳中坐下。

“……正巧從這裡路過,突然想起長寧妹妹今天在這裡聽戲,就做了不速之客。”鄭桂笑着對長寧道,“我那裡冷清,沒有這麼多可人兒,見了這裡這麼熱鬧,就歡喜的很,尤其是與安樂縣主一見如故,更捨不得走了,寧可討長寧妹妹的嫌吧。”

長寧自然不能趕鄭桂。

鄭桂就留了下來,硬拉着紀曉棠與她同坐一榻。

推薦弱顏完本古典言情《錦屏記》(。)

第191章 線索第250章 不世之功第183章 暗藏心機第226章 糧草第105章 和美第102章 世子第61章 條件第129章 生辰第66章 高枝兒第231章 引蛇出洞第87章 入秋第19章 懷疑第234章 除夕第128章 巧遇第76章 和談第26章 故人第16章 鴻雁第59章 太長公主第58章 悠長夏日第132章 親情第37章 意外的“收穫”第217章 玲瓏第54章 端午第155章 禮單第237章 父子第86章 計之深遠第124章 另有內情第195章 討喜第111章 雙喜臨門第183章 暗藏心機第227章 民心所向第75章 暗算第70章 噩耗第140章 長壽麪第28章 命案第89章 拼酒第78章 啞巴虧第234章 除夕第77章 喜出望外第24章 立威第95章 得意洋洋第103章 兄弟第242章 千鈞一髮第226章 糧草第231章 引蛇出洞第63章 抉擇第46章 消息第85章 旁觀者清第211章 書信第89章 拼酒第107章 將計就計第46章 消息第124章 皇孫第72章 定策第48章 生事第76章 功勞第1章 馨華堂第22章 棋局第98章 草蛇灰線第31章 嬤嬤VS老太太第160章 子孫滿堂第97章 心病第194章 老親第59章 閨中第24章 立威第128章 仲秋第131章 四月第238章 夜襲第146章 許諾第33章 動心第84章 安王府(二)第169章 黑手第80章 私心第27章 動心第139章 男人的友情第50章 說服第251章 轉變第41章 請君入甕(二)第83章 安王府第85章 埋怨第41章 家事第123章 周旋第163章 含笑第232章 抽絲剝繭第30章 不速之客第25章 命第250章 不世之功第159章 骨肉團聚第248章 加官第146章 許諾第227章 民心所向第15章 女眷第209章 狐狸尾巴第83章 安王府第140章 封賞第13章 生死之間第196章 難題第241章 財寶第180章 大結局(上)
第191章 線索第250章 不世之功第183章 暗藏心機第226章 糧草第105章 和美第102章 世子第61章 條件第129章 生辰第66章 高枝兒第231章 引蛇出洞第87章 入秋第19章 懷疑第234章 除夕第128章 巧遇第76章 和談第26章 故人第16章 鴻雁第59章 太長公主第58章 悠長夏日第132章 親情第37章 意外的“收穫”第217章 玲瓏第54章 端午第155章 禮單第237章 父子第86章 計之深遠第124章 另有內情第195章 討喜第111章 雙喜臨門第183章 暗藏心機第227章 民心所向第75章 暗算第70章 噩耗第140章 長壽麪第28章 命案第89章 拼酒第78章 啞巴虧第234章 除夕第77章 喜出望外第24章 立威第95章 得意洋洋第103章 兄弟第242章 千鈞一髮第226章 糧草第231章 引蛇出洞第63章 抉擇第46章 消息第85章 旁觀者清第211章 書信第89章 拼酒第107章 將計就計第46章 消息第124章 皇孫第72章 定策第48章 生事第76章 功勞第1章 馨華堂第22章 棋局第98章 草蛇灰線第31章 嬤嬤VS老太太第160章 子孫滿堂第97章 心病第194章 老親第59章 閨中第24章 立威第128章 仲秋第131章 四月第238章 夜襲第146章 許諾第33章 動心第84章 安王府(二)第169章 黑手第80章 私心第27章 動心第139章 男人的友情第50章 說服第251章 轉變第41章 請君入甕(二)第83章 安王府第85章 埋怨第41章 家事第123章 周旋第163章 含笑第232章 抽絲剝繭第30章 不速之客第25章 命第250章 不世之功第159章 骨肉團聚第248章 加官第146章 許諾第227章 民心所向第15章 女眷第209章 狐狸尾巴第83章 安王府第140章 封賞第13章 生死之間第196章 難題第241章 財寶第180章 大結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