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外嫁

長公主見她一直不說話,也是心疼她,遂嘆道:“好吧,你好歹在宮裡住滿三日,三日一到,母親便接你回去。”

西嶺月這才應了下來。

往後的兩日裡,長公主日日進宮陪太后用午膳,日子過得倒也極快,再無任何風波。李成軒也一直在蓬萊殿住着,但除卻吃飯時他極少露面,西嶺月並沒有與他說話的機會,偶爾在飯桌上攀談幾句,也多是客氣的玩笑話,沒什麼意義。

此外,西嶺月明顯感覺到秦瑟對她的態度有變化,事事關懷,極其周到。這種態度和她上次進宮時顯然不一樣,上次秦瑟待她也很親切,但是一種客氣的親切,這一次則更加體貼,總是在王太后面前替她解圍,教她該如何得體應對。秦瑟甚至還分享了自己當年初進宮時的感受,好讓她安心適應宮裡的生活和身份的變化。

西嶺月不知道這種關懷是否與李成軒有關。秦瑟是受他所託,還是有旁的緣由?總之她斷不會是趨炎附勢。

西嶺月如此在蓬萊殿住滿三日,九月十八,長公主終於來接她回去。西嶺月早早便收拾好行囊,隨母親去向王太后告辭。

長公主是極其會說話的,當着王太后的面說道:“母后也心疼心疼女兒,女兒與您這外孫女分別十八年,心裡頭也想得緊,總不能讓您一直霸佔着吧?”

“你啊,敢到我這裡來討人!”王太后故作生氣,“你以爲我是霸着你女兒不還?我是專程讓她歇在我這兒,藉機看看她的秉性,好爲她尋個夫家!”

“母后當真?!”長公主眼睛一亮,大爲興奮。

“母后會

拿此事騙你?”

“自然不會!”長公主一把拉住王太后的手,開始絮叨起來,“您看人的眼光,女兒自然是相信的,但也有言在先,月兒與我分別太久,我是捨不得讓她外嫁異地的。”

王太后聞言略略皺眉:“這可如何是好?我瞧上的世家俊纔多是外地的。即便人在長安,做了官也要外放的。”

長公主露出三分不願之色。

王太后便勸她:“你想想看,如今的好兒郎哪個不做官?做了官的誰不外放個幾年?反而是那些留在長安的,不是靠祖蔭混日子,就是仕途上不成器。你捨得月兒嫁個這樣的?”

此言一出,長公主似乎被問住了,仔細想來也的確如此。長安的官位實在太有限,不是顯赫之職就是閒散官員,要麼就是末等小官。年輕的世家子弟初入仕途,若一直留在長安,晉升實在太難。故而多數人會尋個外放的機會歷練幾年,先把品級升上去,在任上立幾件功勞,再找機會擢升回長安。

這幾乎已經成了朝廷升官的定律。當然,郭家的男人甚少如此,因爲他們大多做了駙馬,成了閒官。反倒是郭家的女兒都嫁入高門,紛紛隨夫君外放任職,各個成爲郭家的靠山。

當然,但凡做了郭家的女婿,在外放和升遷這兩件事上更有便利,如此借勢升勢,再反哺郭家,互惠互利,已成了一個隱形的循環。

王太后見長公主一直不說話,心

知她已經動搖,便又勸道:“我是月兒的外祖母,你還怕我害她嗎?外嫁也有外嫁的好處,不在長安少了多少束縛?你若想她,自去她家裡住個一年半載,誰還敢攔着你?”

是啊,誰還敢攔自己?長公主不禁挺直腰桿。

王太后又笑:“再說了,過個十年八載,等你女婿有了政績,再調他回來不就成了?這點面子,難道你弟弟會不給你?”

對啊,聖上不會不答應的。長公主顯然已經想通了。

西嶺月聽着她二人的對話,渾身都不自在,又不知該如何插話打斷。幸而李成軒恰好此時來了,想來是聽說長公主要接她回去,特意來露個面。

他今日穿着甚是簡潔,神清氣慡,邊進門邊笑問:“母后在說什麼?我看皇姐高興得很。”

長公主和李成軒感情親厚,忙答道:“在說月兒的終身大事!母后正給我出主意呢!”

“哦?什麼主意?”李成軒噙笑反問,撩起下襬趺坐入席。

長公主便如實答道:“母后說要給月兒尋個有前程的,待外放幾年再調回長安。”

李成軒聞言面色不變:“這倒是個好主意,月兒命數好,能遇難成祥、逢凶化吉,是有旺夫之命。”

“敢情你去了一趟鎮海,不僅會看血脈,還學會了看相!”王太后調侃他。

衆人皆笑了起來,唯獨西嶺月笑不出來。

長公主見她面子薄,而太后又放了話,便起身告辭:“得了母后這句

話,女兒便放心了,月兒的終身大事還請您多多操勞,若是尋到中意的年輕人,不妨讓他們先見見面。”

大唐民風開化,男女之防較爲薄弱,上到世家、下至平民,成婚前男女相看已是尋常,只不過得找個好藉口。

“你倒是開明。”王太后這般評價,也沒再留人,對長公主再道,“人你領回去吧!但我醜話說在前頭,你可別光指望我一個!”

“是是是,駙馬也想着此事呢!但論起看人,哪有人及得上您!”長公主又恭維了幾句,王太后遂擺手屏退二人。

李成軒剛來,長公主母女就要走,其實是於禮不合的。但看太后的意思,似乎是有話要留李成軒,故而長公主也沒多逗留,與殿內衆人依次告別,領着西嶺月及阿翠、阿丹等人離宮回府。

長公主母女前腳剛走,王太后便微微斂去笑意,對服侍在側的秦瑟命道:“你去尚食局走一趟,我午膳要吃胭脂鵝脯。”

秦瑟領命稱是,盈盈退下,還體貼地關上殿門。

第580章憤怒第85章 魏噴子第30章 進宮見李二第910章 消息入京第670章回馬槍第905章 多爾袞回京第536章勸華佗第100章 熱熱鬧鬧種田忙第411章 真是人之常情嗎第651章謀劃第70章 “雪”和“書”爲題第637章 虎狼軍第806章 一件小事第70章 “雪”和“書”爲題第541章魏亡第471章蘇傅被殺第678章 報復第202章 武家搬家第455章司馬懿的主意第228章 登科之喜第539章等第432章 苟且偷生的遺孤第784章 衛城之戰第573章 父子相見第530章敗呂布第763章 掌控玉門關第497章魏國應對第900章 潰逃第182章 命懸一線第671章阻攔朱權第509章 喜結良緣 洞房花燭第54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538章將計就計第531章攻打許都第383章 男生女相第562章 李煜的計策第712章慘敗第795章 挖掘第741章 武城破第727章那裡大了第378章 從屍體入手第201章 泡製藥酒第815章 回國第685章火藥第695章潘太師第558章 啤酒第510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55章 我王大錘又回來了第121章 武珝的好感度第273章 密室死屍第922章 軟硬兼施第109章 臣有妙策良方第563章 意外第486章魏國的危機第247章泄題風波第356章 清者自清第536章勸華佗第19章 新案件第63章 一見武珝誤終身第494章滅魏第441章 醉打金枝第456章諸葛亮立威第59章 吸引力十足店員福利第559章救死扶傷第905章 多爾袞回京第733章周國的拉攏第357章 我希望你娶了她第899章 覆滅之前第499章裴元慶大戰夏侯惇第110章 兩儀殿君臣奏對第178章 忽悠成功第624章 賜婚第63章 一見武珝誤終身第485章太子登基第204章 伉儷情深第830章 華佗入獄第582章抗命第634章 杜如晦到了第537章戰事難起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 美人計第597章攻不下第345章 警告第455章司馬懿的主意第32章 袁天罡和李淳風第674章危機第773章 玉璽出第102章 無雙斷子絕孫技第494章滅魏第828章 華佗第492章起疑第707章 長安城破第239章 恐怖氣息第3章 被抓第355章 是嫁禍嗎?第488章 野心勃勃第581章駕崩第814章 敲竹槓第585章 一槍爆頭第653章 李水自殺
第580章憤怒第85章 魏噴子第30章 進宮見李二第910章 消息入京第670章回馬槍第905章 多爾袞回京第536章勸華佗第100章 熱熱鬧鬧種田忙第411章 真是人之常情嗎第651章謀劃第70章 “雪”和“書”爲題第637章 虎狼軍第806章 一件小事第70章 “雪”和“書”爲題第541章魏亡第471章蘇傅被殺第678章 報復第202章 武家搬家第455章司馬懿的主意第228章 登科之喜第539章等第432章 苟且偷生的遺孤第784章 衛城之戰第573章 父子相見第530章敗呂布第763章 掌控玉門關第497章魏國應對第900章 潰逃第182章 命懸一線第671章阻攔朱權第509章 喜結良緣 洞房花燭第54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538章將計就計第531章攻打許都第383章 男生女相第562章 李煜的計策第712章慘敗第795章 挖掘第741章 武城破第727章那裡大了第378章 從屍體入手第201章 泡製藥酒第815章 回國第685章火藥第695章潘太師第558章 啤酒第510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55章 我王大錘又回來了第121章 武珝的好感度第273章 密室死屍第922章 軟硬兼施第109章 臣有妙策良方第563章 意外第486章魏國的危機第247章泄題風波第356章 清者自清第536章勸華佗第19章 新案件第63章 一見武珝誤終身第494章滅魏第441章 醉打金枝第456章諸葛亮立威第59章 吸引力十足店員福利第559章救死扶傷第905章 多爾袞回京第733章周國的拉攏第357章 我希望你娶了她第899章 覆滅之前第499章裴元慶大戰夏侯惇第110章 兩儀殿君臣奏對第178章 忽悠成功第624章 賜婚第63章 一見武珝誤終身第485章太子登基第204章 伉儷情深第830章 華佗入獄第582章抗命第634章 杜如晦到了第537章戰事難起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 美人計第597章攻不下第345章 警告第455章司馬懿的主意第32章 袁天罡和李淳風第674章危機第773章 玉璽出第102章 無雙斷子絕孫技第494章滅魏第828章 華佗第492章起疑第707章 長安城破第239章 恐怖氣息第3章 被抓第355章 是嫁禍嗎?第488章 野心勃勃第581章駕崩第814章 敲竹槓第585章 一槍爆頭第653章 李水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