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救人

李世民在確認了對王大錘的賞賜之後,接着又說:“正所謂有功當賞,有過必罰。太史局這一次未能及時預測出日食的出現,是不不是也該接受處罰呢?”

“陛下,臣等有罪,臣等願意接受處罰。”聽了李世民的話,太史局的官員們立刻撲通撲通跪了一地。

“天象觀測,關乎國運,爾等卻玩忽職守,有愧於朕,更是有愧於整個天下。”李世民臉一沉,看着跪倒在地的太史局官員,殺意已決。

“太史局監和少監應付主要責任,朕判你們斬立決,其餘人等一律降職爲民,永不錄用。”

聽了李世民的判決,太史局的人當場大驚失色,癱倒在地。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李世民會作出如此重的處罰。

“陛下,萬萬不可,太史局監和少監等人雖然有錯,可是罪不至死啊!求陛下網開一面,給他們警戒一番即可。”

“陛下,太史局的官員雖然有錯在先,應當受罰,可是天象預測之事向來詭密難測,有所疏漏、在所難免,陛下切不可因此而動怒,將他們處死,否則將來一定悔之晚矣!”

“陛下,臣嘗聞,仁君當對臣子寬厚以待,絕不因怒興殺。只有像紂與桀這樣的暴君,纔會輕易的斬殺臣子。”

……

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人立刻上前諫言,勸說李世民,替太史局的官員求情。

“求陛下饒命!”

“求陛下,寬恕我們吧!”

太史局的官員,見有人替自己求情,也趕緊一個勁的磕頭求饒。

這一幕,讓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氣的臉色鐵青,額頭上的青筋暴起,覺得自己作爲皇帝的威嚴受到了挑釁。

“好啊,你們一個個這是要zào fǎn嗎?今日朕意已決,誰敢替他們求情,朕就一起治你們的罪。”李世民身子前傾,用手指指着底下的官員,雙目瞪圓,身上的帝王氣勢令人顫慄。

看見皇上雷霆震怒,太史局的官員低着頭,跪在地上不敢再求饒了,其他人也不敢再替他們求情。

在唐朝太史局負責的便是觀測天象、占卜吉凶、考定曆法的任務,可是這一次日食發生,太史局的人卻沒有tí qián yù cè出來。

可以說最應該受到處罰的就是太史局的官員。

太史局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隋朝時期太史局叫做太史監,到了唐高祖武德四年,太史監才改名爲太史局,這個機構名稱沒過多久就換成了司天臺,雖然稱呼上有所改變,但是整個機構的分配安排沒有變。

太史局有監一人和少監兩人,監是正三品官職,而少監是正四品上,除此之外還有天文博士二人,天文觀生九十人,天文生五十人;歷博士一人,歷生五十五人;漏刻博士六人,漏刻生四十人。

眼看太史局的官員,就要被李世民處死,大殿上一片寂靜,只能聽見彼此的呼吸聲。

“來人吶,將太史局的官員給朕拖下去!”

立刻出來幾個侍衛,就要依李世民的命令,將太史局的官員給拖出殿外。

王大錘本來以爲魏徵、房玄齡等人勸諫,李世民應該就會改變他的主意,卻沒有想到李世民今天竟然一意孤行。

王大錘心想,太史局的官員雖然有錯,但是就像是魏徵等人說的罪不至死。

人命關天,自己如果沒有碰上也就算了,可是既然碰上了,眼睜睜看着他們因此送命,心裡實在是過意不去。

正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且慢,陛下,臣王大錘有話要講。”王大錘上前說道。

“王縣男,你有何事要講?如果是替他們求情,大可不必。”李世民開口問道。

王大錘輕輕一笑,衝着李世民說:“陛下,臣想說的事情雖然與他們有關係,但我絕不是替他們求情。”

李世民說:“那你說吧!”

“陛下,臣想說的是,太史局的官員之所以沒能預測出這一次日食的出現,是有原因的。”

“什麼原因?”李世民問。

“因爲我們大唐現如今所用的歷法《戊寅元歷》有誤,因此沒能及時預測出這一次日食。”王大錘轉頭看向李淳風:“師傅,您是精通天文地理的,您說說我們現在的歷法是不是有問題?”

李世民聽了王大錘的話,擡頭看向李淳風。

李淳風點了點頭,對李世民肯定的說道:“陛下,根據臣和師兄兩人的推算,我們現在用的《戊寅元歷》確實有誤。”

“當真如此?”李世民問。

“是的陛下,臣等絕不敢有意欺瞞陛下您。”王大錘和李淳風還有袁天罡同時作證。

“如此說來,朕差一點鑄成大錯,錯殺了這幾個人。”李世民朝着押着太史局官員的幾位侍衛擺了擺手說道:“你們下去吧!”

“既然是曆法有誤,那這件事情也不能怪罪你們,不過你們身爲本朝天官,本朝曆法有誤竟然沒有發現,也是你們的失職,因此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太史局的官員,死裡逃生,頓時喜極而泣,連忙跪倒在地,朝李世民叩頭:“多謝陛下寬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大臣見事情出現轉機,也立刻高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最終李世民倒是沒有像夏朝的帝王仲康將太史局的官員給殺了,但是處罰依舊是免不了的。

於是決定編撰新的歷法,他綜合前人許多曆法的優點,又融入自己的新見解,終於編成一部全新的歷法,獻給朝廷。當然,這其中王大錘的功勞不可或缺。

儘管朝廷極力的宣傳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日食的異象,在民間還是引起了不少恐慌。甚至有人藉此生事。

第564章 替老臣做主第72章 勸學詩第621章 夜探迷陣第294章 演的太過第164章 初訪秦府第153章 來自權威的質疑第239章回京第53章 一徒拜二師第608章 何不斷案第443章 裝醉第140章 最後的歇斯底里(4)第421章 紀美人的死因第411章 真是人之常情嗎第626章脫困第198章 白血病第665章 援軍到了第168章 日食第59章 吸引力十足店員福利第627章 成親第198章 白血病第379章 合作共享第191章 定計第591章分歧第628章水戰第447章 婉娘承寵第574章 母子相見第889章 玉兒第505章猛將第739章 破石門城第444章 線索一一揭曉第912章 處置突厥第641章 規矩第457章甄宓的命運第64章 視察超市第270章 懷疑任何人第850章 耐不住的楚羽第643章 掌軍難第106章 逼着大臣捐糧第701章 潼關第611章賑災第201章 泡製藥酒第916章 露出馬腳第580章憤怒第613章造船第538章 花木蘭第321章 聶隱娘第542章盟主第392章 通天杖是空的第498章圍城第366章 刁難第54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865章 一鍋端第763章 掌控玉門關第594章雲丘一戰第65章 寤寐思服第24章 陪先生去長安第722章救民女第130章 神探狄仁傑第312章 烏鴉嘴第612章水軍第451章 趁人之危第823章 奈何第206章 討論醫學院的事情第442章 你想我退婚嗎?第853章 破江城第445章 滕王造反第567章 收服黃復第680章明國亡第730章 殺了第472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650章救生圈第639章 老弱病殘第84章 炸藥包的威力第367章 後宮佳麗第546章 準備動手第212章 給醫術大賽拉贊助第921章 保不保第118章 吉利親王被遣返第556章 生意興隆第658章鄭和第796章 各有算計第715章兵荒馬亂第433章 驚天陰謀第455章司馬懿的主意第725章 父子談話第914章 甄宓入宮第609章 嫌疑人第73章 王大錘奪魁第79章 從最簡單的着手第473章皇后大怒第735章驚險萬分第693章臨安城第835章 金陵第501章硬攻第317章 口誤第647章 天下聞名第521章 觸發新任務第650章 魏徵第454章李靖出征第262章 奇案
第564章 替老臣做主第72章 勸學詩第621章 夜探迷陣第294章 演的太過第164章 初訪秦府第153章 來自權威的質疑第239章回京第53章 一徒拜二師第608章 何不斷案第443章 裝醉第140章 最後的歇斯底里(4)第421章 紀美人的死因第411章 真是人之常情嗎第626章脫困第198章 白血病第665章 援軍到了第168章 日食第59章 吸引力十足店員福利第627章 成親第198章 白血病第379章 合作共享第191章 定計第591章分歧第628章水戰第447章 婉娘承寵第574章 母子相見第889章 玉兒第505章猛將第739章 破石門城第444章 線索一一揭曉第912章 處置突厥第641章 規矩第457章甄宓的命運第64章 視察超市第270章 懷疑任何人第850章 耐不住的楚羽第643章 掌軍難第106章 逼着大臣捐糧第701章 潼關第611章賑災第201章 泡製藥酒第916章 露出馬腳第580章憤怒第613章造船第538章 花木蘭第321章 聶隱娘第542章盟主第392章 通天杖是空的第498章圍城第366章 刁難第54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865章 一鍋端第763章 掌控玉門關第594章雲丘一戰第65章 寤寐思服第24章 陪先生去長安第722章救民女第130章 神探狄仁傑第312章 烏鴉嘴第612章水軍第451章 趁人之危第823章 奈何第206章 討論醫學院的事情第442章 你想我退婚嗎?第853章 破江城第445章 滕王造反第567章 收服黃復第680章明國亡第730章 殺了第472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650章救生圈第639章 老弱病殘第84章 炸藥包的威力第367章 後宮佳麗第546章 準備動手第212章 給醫術大賽拉贊助第921章 保不保第118章 吉利親王被遣返第556章 生意興隆第658章鄭和第796章 各有算計第715章兵荒馬亂第433章 驚天陰謀第455章司馬懿的主意第725章 父子談話第914章 甄宓入宮第609章 嫌疑人第73章 王大錘奪魁第79章 從最簡單的着手第473章皇后大怒第735章驚險萬分第693章臨安城第835章 金陵第501章硬攻第317章 口誤第647章 天下聞名第521章 觸發新任務第650章 魏徵第454章李靖出征第262章 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