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降表

臨安府衙就在吳山腳下、西湖湖畔。

夜深時,公房中還亮着燭火,那是新任的臨安知府聞雲孫正在燭火前觀看地圖。

有腳步聲在廊上響起,有人提着燈籠走到公房外,“篤篤篤”敲了三下門。

聞雲孫擡頭一看,訝道:“張少保?”

張世傑如今已被提升爲保康軍節度使、兼檢校少保,這已經是宋廷武將能晉升到的極致了。

孟共當年以一己之力支撐大宋,去世之前也不過是這樣的官位。

張世傑臉上卻沒有初任高官的喜悅,反而顯得憔悴而沉重。

他將燈籠吹熄了,放在一邊,自己找了個位置坐下,開門見山便道:“皇長子已經到海上了。”

聞雲孫擡起頭,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又沒說。

一方面,他身爲宋臣,要盡忠,必然是要爲大宋社稷保全血脈與恢復的希望,該盼着皇長子能潛逃;但另一方面,明知朝代興替已不可避免,他有時也覺得早些一統、早些太平也好。

心情矛盾萬分,於是不知所言。

張世傑又道:“我們到溫州天心寺與他匯合。”

“我們?”

“皇子身邊的官員不多了,我希望你能過去。”

聞雲孫沉默了片刻,道:“我並未得到詔令。”

“太后與官家既打算投降了,豈還會下詔讓羣臣南下?願保社稷血脈者,自願南下而已。”

聞雲孫看向了放在地上的那個燈籠,問道:“張少保不急着出發?”

張世傑用手搓了搓疲憊的臉,嘆息道:“我想聽聽你是怎麼想的。”

“我不知道。”聞雲孫道:“我想做對的事,卻已分不清對與錯……如今我受任爲臨安知府,便盡知府之職,報天子重恩,保一城百姓。”

“如今不願離開臨安的官員,絕大多數都已做好了投降的盤算,你也是?”

“張少保之意,只有棄官而逃纔是忠臣?”

張世傑搖了搖頭,道:“我從鎮江敗退回來時,只有你還敢到平江府鎮守。你若說你沒有投降的打算,我信你。”

“多謝。”

“旁人都是打算投降才留下。你既不打算投降,留下只會成爲囚徒,隨我走吧。”

聞雲孫搖了搖頭,道:“我是臨安知府。”

張世傑不再勸,起身拿起燈籠,重新點燃。

這個過程中他動作並不快,也許是希望聞雲孫改變主意、隨他南下。

也許,他希望聞雲孫能反過來勸他一句——

“別再南逃去扶持一個幼主了,你明知道救大宋社稷已然無望,何必教無數將士、百姓白白喪命?”

張世傑知道,在臨安城中只有聞雲孫能勸得了自己。

可當燈籠再次被點亮,身後還是沒有聲音。

“後會無期。”

張世傑遂與聞雲孫作了別,出了這間公房,離開臨安府,走進了依舊熱鬧的大街。

唐軍兵臨城下,而臨安百姓並不太慌亂。

小販們依舊沿街叫賣。

有年輕人高舉着報紙大嚷着,使得人羣往那邊聚集過去。

“父老鄉親們,這是北面流傳過來的報紙。上面有新君宣告天下的旨意,告訴百姓不必驚慌,王師已嚴敕軍士,勿令剽劫,臨安城改朝換代,市不易肆……”

喊話的多是對北面有好感的書生,一開始還只是聚在一起議論些反詩,如今已經越來越明目張膽了。

這是投降前夕的臨安城。

人心擾動,無人能管。

張世傑沒有理會他們,而是趕向城南,登上了船隻。

“啓程。”

“喏。”

船隻連夜出了水門,進入錢塘江。

~~

臨安府衙,聞雲孫已有些無心公務,愣愣看着門外發呆。

他隱隱感受到張世傑來,是想聽自己勸幾句。但很多事他自己尚且沒有答桉,如何勸別人?

正想着,廊上又有火光亮起。

聞雲孫以爲是張世傑又回來了,開口道:“張少保是想明白了?”

一個燈籠先進入了視線,上書“大內”二字,其後是幾名宦官進了公房。

“聞相公這麼晚了竟還在府衙裡呢,累得咱家好找。”

“幾位大官有何事?”

“喜事,喜事。”

燭光映着那笑臉,再聽得這“喜事”二字,聞雲孫有些恍忽。

恍忽社稷不是處在風雨飄搖之中,而是太平盛世。

“知臨安府事聞雲孫,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豈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今擢爲右丞相,兼樞密使,錫之敕命於戲……”

聞雲孫又愣住了。

直到那封明晃晃的聖旨被遞到他手裡,耳畔還響起了一聲呼喊。

“右相?右相。恭喜右相,賀喜右相。”

“臣……何德何能?”

“右相是狀元郎出身,才華蓋世。更何況,右相的忠義,官家與太后都是明白的。如今有些事若交給別的臣子,只怕他們未必盡力。”

“何事?”

“右相有所不知,如今官家有意遣使到皋亭山求降。若派別的官員去,怕是會只顧着向北人表忠心。唯有右相,還能爲社稷據理力爭啊。”

聞雲孫說不出話來。

這一趟到臨安勤王,他沒想到自己能從知州升到了右相,站在了大宋文官之巔。

但,怕是行不了宰執之權了,只能以宰執的身份代宋廷請降。

若問他願意嗎?

他不願意……

~~

天光漸亮。

高長壽披上盔甲,站在沙盤前,看着臨安城的地勢。

他想不通,宋廷若不降,還有什麼能力守住臨安,而陳宜中竟還敢爽約……

“大帥,宋廷使節到了。”

“先問問他,戲耍了本帥之後還敢前來,不怕死嗎?”

不多時,士卒回報道:“大帥,宋使節稱今日乃是奉傳國玉璽以及降表至軍前投降,請大帥息怒。”

高長壽一聽,首先感受到卻是失望。

他昨夜想了很久,思考陳宜中爽約之事背後藏着怎麼樣的計謀,結果卻只是陳宜中不敢來、或不願來而已。

直到看到一方玉璽被捧着進入大帳,高長壽的失望之情才漸漸退去。

他凝視着那枚小小的玉璽,對宋廷依舊感到輕蔑,因這趟南征實在太過輕易了,趙氏甚至不配被稱作是個對手。

但至少天下順利一統,那持續了數百年的分裂與戰亂終於要結束……高長壽一個大理人也爲此而感慨萬千。

“罪臣賈餘慶,參見大帥。”

那宋廷使節賈餘慶在高長壽麪前跪下,呈上了降表。

“陳宜中畏於王師天威,連夜逃遁。宋國主擔憂大帥發怒,先遣罪臣奉上玉璽與降表以息大帥雷霆之怒。而後投降諸事,請大帥再召宋丞相前來商議。”

高長壽問道:“宋丞相何人?”

“大帥恕罪,罪臣連夜出臨安,趕路四十餘里方沐大帥天威,尚不知宋廷擬定何人爲相。”

賈餘慶說罷,重重磕了個頭,其後便開始表忠。

高長壽揮了揮手,道:“念降表。”

“喏。”

賈餘慶不敢起身,把頭埋得更低,唯有兩股舉得老高,以十分謙卑的姿態攤開了降表。

“宋國主臣禥,謹百拜奉表言。”

這個開頭,高長壽與身後諸將都是滿意的。

因宋廷的姿態放得足夠低。

賈餘慶也是鬆了口氣,繼續念起來。

“微臣幸以先祖之基構,因時而纂承。先不識陛下之聖德,遠煩勞師之討,請命求哀,方蒙寬恕。王師才退,信誓又渝,北結外虜,背盟誤國,遂勞再伐,並興問罪之師。臣非不能遷避,以求苟全,今天命有歸,臣將焉往。謹奉太后命,削去帝號,以兩浙、福建、江東西、湖南、二廣見存州郡,悉上聖朝,爲宗社生靈祈哀請命。伏望聖慈垂念,不忍臣三百餘年宗社遽至隕絕,曲賜存全,則趙氏子孫,世世有賴,不敢弭忘。”

~~

一身紫色的官袍披在了身上,聞雲孫卻並未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榮光。

只感受到苟且求生的屈辱,以及曲終人散時的冷清。

樞密院的公房中,桌桉上還擺着那封降表的草稿,丞相的印章就丟在一旁。

可見昨夜是何等的倉惶。

聞雲孫沒有收走已屬於他的右相印,而是將它封存起來,等待着呈給唐軍統帥。

“右相,賈相公回來了。”

聞雲孫轉頭看去,只見賈餘慶已褪掉了那身官袍,只穿着白色的中衣邁進公房,臉上有種輕鬆之色。

“宋瑞?哦,見過右相。”

賈餘慶行了禮,卻是嘆息一聲,低聲道:“你還年輕、又是狀元,何必攬這爛攤子?”

聞雲孫不願聊這些前途私事,只覺心裡難受,道:“高元帥如何說?”

“請吧。”

聞雲孫點點頭,出了公房,與新任的左相吳堅、籤樞密院事家鉉翁、同籤樞密院事劉祒等人一道,再次往皋亭山相議投降的細節。

此時,他唯一有些慶幸的是,不需要由他來念那一封降表。

……

本以爲投降諸事,需要據理力爭的會有很多。

然而一直進了唐軍,直到高長壽的大帳中,卻並未遇到任何刁難。

甚至帳中還擺了幾張桌椅。

“坐。”

見禮之後,高長壽以公事公辦的態度,道:“時間緊,我長話短說。首先我的士卒暫時不會進入臨安,以免百姓恐慌。因此,謝道清、趙禥需要領百官出城投降。”

這是今日讓聞雲孫慶幸的第二樁事,當他正面與唐軍統帥打交道,反而發現朝代興替沒有那麼可怕……

第495章 快了(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7/11)第1028章 條件第1314章 忠臣之心第1334章 寄望第869章 不符第887章 高昌回鶻第786章 白雪歌送李郡王歸長安第110章 太學生第375章 住處番外篇·易俗(爲盟主“深刻不等於接近事實”加更)第1295章 阻止第659章 明朗第880章 賢主第140章 隱秘第5章 採石磯第496章 歸家子第1098章 曙光第327章 復家鄉第723章 着眼於前第347章 洛帶鎮第1311章 襄陽第1010章 戴罪立功第989章 萬歲第1315章 融入第689章 一網打盡第1186章 天平第534章 移營第235章 功虧一簣第434章 殺陣第994章 貪心第739章 誘敵第64章 孤膽第827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1003章 楚天千里清秋第16章 藏舟浦第412章 自作主張第123章 大朝會第981章 李元昊第986章 祖譜第102章 閻馬丁當第1167章 青松第572章 此間樂第570章 消磨(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2/21)第525章 規劃(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1)第475章 決戰第369章 後果第54章 弘道苑第222章 僱兇第1103章 蛛網第780章 以快打快第366章 逼迫第659章 明朗第315章 傷亡第118章 出路(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2/10)第1204章 北歸舊事第1312章 虛僞第660章 反制第1104章 反追第34章 招攬第1312章 虛僞第1005章 望澤門第58章 諸侯之女第612章 志向第658章 防與治第778章 復仇第65章 龍湖(爲盟主“楓槿如畫”加更)第1253章 督促第704章 孃家人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777章 黃金家族第153章 中秋第755章 支援第409章 新年第944章 邀約第97章 天淨沙第203章 幕僚第216章 俘虜第194章 神箭手第622章 展示第1272章 燕雲第166章 鬥劍第979章 流放第678章 會子第823章 切身利益第413章 控制第1192章 熊耳夫人第625章 條件第519章 信使(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第815章 圍堵第312章 箭毒木第199章 逆戰第435章 馳援第430章 川西第132章 輕鬆第136章 了斷第1038章 御口親征第836章 訓獸第453章 分兵第579章 上策(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5/21)第821章 破鏡難圓
第495章 快了(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7/11)第1028章 條件第1314章 忠臣之心第1334章 寄望第869章 不符第887章 高昌回鶻第786章 白雪歌送李郡王歸長安第110章 太學生第375章 住處番外篇·易俗(爲盟主“深刻不等於接近事實”加更)第1295章 阻止第659章 明朗第880章 賢主第140章 隱秘第5章 採石磯第496章 歸家子第1098章 曙光第327章 復家鄉第723章 着眼於前第347章 洛帶鎮第1311章 襄陽第1010章 戴罪立功第989章 萬歲第1315章 融入第689章 一網打盡第1186章 天平第534章 移營第235章 功虧一簣第434章 殺陣第994章 貪心第739章 誘敵第64章 孤膽第827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1003章 楚天千里清秋第16章 藏舟浦第412章 自作主張第123章 大朝會第981章 李元昊第986章 祖譜第102章 閻馬丁當第1167章 青松第572章 此間樂第570章 消磨(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2/21)第525章 規劃(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1)第475章 決戰第369章 後果第54章 弘道苑第222章 僱兇第1103章 蛛網第780章 以快打快第366章 逼迫第659章 明朗第315章 傷亡第118章 出路(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2/10)第1204章 北歸舊事第1312章 虛僞第660章 反制第1104章 反追第34章 招攬第1312章 虛僞第1005章 望澤門第58章 諸侯之女第612章 志向第658章 防與治第778章 復仇第65章 龍湖(爲盟主“楓槿如畫”加更)第1253章 督促第704章 孃家人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777章 黃金家族第153章 中秋第755章 支援第409章 新年第944章 邀約第97章 天淨沙第203章 幕僚第216章 俘虜第194章 神箭手第622章 展示第1272章 燕雲第166章 鬥劍第979章 流放第678章 會子第823章 切身利益第413章 控制第1192章 熊耳夫人第625章 條件第519章 信使(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第815章 圍堵第312章 箭毒木第199章 逆戰第435章 馳援第430章 川西第132章 輕鬆第136章 了斷第1038章 御口親征第836章 訓獸第453章 分兵第579章 上策(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5/21)第821章 破鏡難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