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文武大臣互懟,衛淵獻鹽引法

第137章 文武大臣互懟,衛淵獻鹽引法

大朝會即將開始。

由於盛紘來京之後表現不錯,現已升爲工部員外郎,從五品。

但仍是沒有資格進殿參與朝議。

只能跟着一些同僚站在殿外。

過了會兒,隨着一陣陣山呼,大朝議便就拉開序幕。

趙禎本想在這場朝會上,將組建新軍的事情敲定。

不料,韓章率先發難,

“陛下,荊湖南路鹽稅不足往年三成,兩浙路、江南路情況也頗爲嚴重。”

“往年鹽稅基本是在七百萬到八百萬貫之間,而今年,臣初步猜測,怕是隻有兩三百萬貫左右。”

此話一出,瞬間成爲百官熱議的焦點。

真宗時期,每年的鹽稅,最低也有三百萬貫。

那時,國朝剛建立不久,無數百姓還未從戰亂中回過神來,情有可原。

可如今,正值盛世,鹽稅卻直線下跌,這不是好兆頭。

也反映出一個現象,朝廷,沒錢了。

這幾年,不是天災就是人禍,朝廷的各項開支也很大,一旦入不敷出,是會出大亂子的。

參知政事兼戶部尚書歐陽永叔作揖道:

“鹽稅乃我國朝經邦之基,不可不察,臣議,縮減鹽鈔發行,將今年幾項重大開支推到明年,以休養生息。”

聽到這個,衛淵心頭一跳。

組建新軍,肯定就是一項巨大開支啊。

推到明年?

那明年再用什麼理由推到後年?

如此反覆,新軍還能組建?

衛淵暗自皺起眉頭,韓章這老匹夫,不會就是不想讓自己組建新軍,所以找由頭推辭此事吧?

縮減鹽鈔發行,不就是再說,不能再用鹽鈔來換糧了。

沒有糧餉,談什麼組建新軍?

誰知,人家這纔是剛剛開始。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富彥國開口道:

“陛下,若是不減鹽鈔發行,恐來年鹽價更迭,鹽稅難收。”

“若是次次缺糧,就已增加鹽鈔發行來解決,那麼遲早有一日,這鹽法將會崩壞。”

所謂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可以理解爲是副相。

也就是韓章的幫手。

幾位文臣大佬相繼站出隊列向趙禎持續發難。

表面是在說鹽稅。

衛淵總覺得,這就是再講不要組建新軍了。

鹽稅的問題不解決,朝廷就沒錢,沒錢就沒糧,沒糧只能繼續賣鹽鈔,那麼鹽稅的問題將會日益嚴重。

這幾乎成了一個死循環。

不控制鹽鈔的發行,致使鹽鈔氾濫,地方上的鹽價就會難以保持平穩,這影響的,將是方方面面,不止是鹽稅這樣簡單。

趙禎故作咳嗽兩聲,緩緩開口道:

“鹽稅的問題,朕與諸卿已經討論很久,但是始終不能拿出一個章程。”

“鹽稅的問題要解決,鹽法要改制,但朕認爲,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將新軍組建起來。”

“至於鹽稅一事,待散朝之後,韓卿、富卿等,可到宣政殿裡,與朕詳談。”

談不了一點兒韓章再次作揖道:

“陛下,鹽稅一事,不能再拖了。”

“組建新軍,要耗費多少錢糧,尚未可知,即使能成,這鹽鈔怕是也不值錢了。”

“臣議,裁軍!”

裁軍?

聽到這個,羣臣再次譁然。

好傢伙,陛下這邊還要組建新軍,你這邊,就要裁軍了?

禁軍、地方守備軍等加起來,大周的軍隊,約有一百二十萬左右。

這還不算一些未記錄在冊的民夫。

可見,大周的冗兵問題着實棘手。

但裁軍,絕對不是解決方案!

韓章此時提出裁軍,不過是想緩解國朝經濟上的壓力。

樞相張輔冷聲道:“裁軍?不知要裁多少將士,能夠補上戶部的窟窿?”

歐陽永叔皺眉道:“英國公,說話要負責任,什麼叫補我們戶部的窟窿?”

顧偃開問道:“鹽稅出了問題,難道不是你們戶部的責任?”

兵部尚書曹耀衡開口道:“那也是因爲要支持代州之戰,耗費了無數錢糧。”

他是文臣,不是武將。 韓國公潘弈皺眉道:“聽你這意思,代州之戰是不應該打,就該等着遼夏兩國跨過雁門,跨過長城,你才滿意?”

富彥國道:“此言差矣,代州一戰,乃是由英國公掛帥,英國公不出關迎敵,反而以守城之策與敵打持久之戰,因此才耗費錢糧無數。”

“這兩年,我大周天災人禍不斷,處處都是用錢用糧的地方,爲了支持代州之戰,朝廷已是入不敷出。”

輔國公秦業道:“行軍作戰的事情你懂幾個?你以爲,你在這朝廷裡大手一揮,就可斷定,將士們出關作戰必勝?”

“你可知,出關作戰一旦敗了,將會死傷多少將士?”

文武兩黨的大佬們開始互噴。

一些微末小官,都下意識的往後退了幾步。

因爲他們知道,大佬之間的戰鬥,他們是不能參與的。

不然,光是他們噴出來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自己。

衛淵則是擺出一副看戲的狀態,靜靜地看着眼前一幕。

畢竟,這一幕,可不常發生啊。

興許是他們吵得太激烈了。

韓章瞧見趙禎臉色不對,當即開口道:

“好了,都扯遠了,現在是議鹽稅制該如何改。”

此話一出,整個紫宸殿,纔算是安靜了幾分。

趙禎開口道:“裁軍不可行,畢竟遼夏兩國仍在虎視眈眈。”

“這鹽稅改制,朕與韓卿等人商議數日,原本是想用鹽引來代替鹽鈔。”

“韓卿提出,可印發長引與短引,來控制鹽價。”

“長引期限爲一年,短引期限爲半載,若是施以鹽引法,或可解決鹽稅之事。”

“但對於鹽引運銷數量規制,要予以規範,不知諸位愛卿,可有什麼主意,不妨說說。”

趙禎也發現了,不將鹽稅一事解決,組建新軍定是困難重重。

所謂鹽鈔法,是指商人需要支付現款以換取鹽鈔,然後根據鹽場的產量領取相應的鈔卷。

朝廷以此來控制鹽價。

但是鹽鈔多了,鹽價下跌,鹽稅就很難收,朝廷就會損失很大一部分利潤。

而韓章提出的鹽引法,是用時間來取代數量。

比如,一個商人買了很多長引,那麼在一年內,就不用再買長引了,他可以憑藉長引去領取食鹽販賣。

在規定的時間內,只能領取規定數量的鹽。

就不至於鹽價大跌。

但是韓章提出的還不太全面,有着明顯的漏洞。

如果長引與短引的區別只在於時間問題,那麼所有人都去買長引了。

有了大量的時間,商戶們會將鹽賣到外部一些缺鹽的地區。

如此,也難以扼制鹽價的平穩。

這幾日,韓章他們,正因此事而憂心。

不過聽他們議論到這裡。

衛淵的腦海裡,倒是想出了完整的鹽引法。

他不得不佩服韓章治理經濟的能力,差點就將鹽引法提早出現幾十年了。

就在文武百官都伱看我,我看你,拿不出絲毫辦法與主意時。

爲了組建新軍,衛淵決定將完整鹽引法獻出,

“陛下,臣倒是有個主意,可以規範食鹽的運銷數量與規制。”

衛淵這麼一開口。

不少的文臣,竟是都不屑一顧的議論起來,

“看來這位忠勇伯是真的想組建新軍,也不知打的什麼主意。”

“是啊,他一個武將,懂什麼治國之道?”

“這又不是帶兵打仗.”

“.”

衛淵聽到這些聲音,不爲所動,目光一直看向趙禎。

此時,就連韓章也不信他真的會拿出法子,

“我等想了數日,都不曾想到法子。”

“怎麼?忠勇伯一名武將,僅是聽了隻言片語,就能拿個章程出來?”

“一旦欺君,忠勇伯可知是何罪過?”

(本章完)

第131章 華蘭大婚在即,使節離京,蕩虜五軍第202章 改勢 改命 改運第六十九章:戰事膠着第231章 雙相之爭,朝中局勢第266章 謀爵,東南事,賊配軍!第168章 王炸!第152章 囚禁二王第197章 明蘭,我能見見你舅舅嗎?第187章 寫《籌海圖編》與《紀校新書》求追讀第三十四章:衛恕意生產第133章 華蘭 長柏等盛家小輩前來拜訪第229章 衛師,我不負你,你也不要負我第181章 一個不留,統統殺光第三十章:練兵第107章 你們周人,誰敢殺吾?誰敢?!第236章 衛淵上書《對西夏攻防總略》第222章 哪隻手動得明蘭,就廢哪隻第162章 她盛明蘭乃是我外甥女,如何坐不得第245章 衛家嫡長女衛靜姝,嫡長子衛棄疾第152章 囚禁二王第153章 什麼清流 濁流,都挺下流第89章 與衛恕意母女閒聊二三事第174章 趙宗全的氣運沒了第96章 汴京勳貴齊至,衛家姐弟風光第251章 諸事可定矣第190章 明蘭與盛老太太回宥陽老家第171章 這個太子畫風有點不對啊!第231章 雙相之爭,朝中局勢第213章 商議婚事,衛淵二次入京第三十八章:木哥兒,你有小名了第三十三章:贏得皇帝信任第231章 雙相之爭,朝中局勢第180章 下輩子,別做女人了第199章 衛恕意姐弟三人往事第260章 封王?!第140章 衛家祭祖大典,衛淵名門之後第一十一章:王師凱旋,年幼的張桂芬第267章 灌頂,賜字?第120章 初識楊家將第五十一章:首戰告捷,大獲全勝第212章 離開東南二三事第五十六章:叫舅媽第二十四章:前往京城面聖第124章 廣雲臺第一美姬魏行首第六十章:衛小娘贈圖第二十六章:張桂芬:看劍!第268章 指點盛長柏第173章 朝廷年宴,殺倭第106章 憑什麼他國之人,比我大周子民高一第246章 娃娃親??第265章 入宴二三事第241章 不要,那就毀了它!第113章 吳大娘子拜訪盛家第238章 衛淵擔任會試考官第四十章:衛淵此人,必爲我大夏之禍!第154章 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第129章 衛淵兼任兵部右侍郎第二十五章:練兵術,一年之後看成效第一十六章:姐弟敘話第205章 那是倭寇嗎?不!那是寶貝!第182章 八賢王之後,蘇州吳王第257章 改造蘇軾計劃,歸心似箭第200章 此葬者後人,必出王侯將相第256章 十六字真訣,小迷弟蘇軾第五十四章:汴京馬球會第269章 麒麟甲 追風馬請假,明日多更!第112章 趙禎的用意第132章 忠勤伯府前來拜訪,吳大娘子呈拜帖第200章 此葬者後人,必出王侯將相第143章 我父配享太廟!第122章 革除爵位,廣雲臺吃酒第85章 定婚期,拜訪寧遠侯府第六十九章:戰事膠着第四十章:衛淵此人,必爲我大夏之禍!第七十九章:代州之戰,結束!第四十一章:與野利旺榮比武第195章 那位乃是我朝少傅,衛淵衛將軍!第二十六章:張桂芬:看劍!第158章 滿甲營第247章 願山河無恙,天下太平第一十四章:弟衛淵,拜見大姐!第235章 對西夏用兵第一十一章:王師凱旋,年幼的張桂芬第二十二章:盛家家宴第五十七章:張桂芬實力寵外甥女求追讀第四十八章:盛家衆生相第153章 什麼清流 濁流,都挺下流第五十八章:明蘭發財了第225章 着甲佩刀,鎮守禁中!求追讀第五十章:諸君,且隨吾破敵!第184章 東南百官惶恐第243章 離間計,請封爵第90章 快來拜見你們舅舅第221章 張桂芬管家第132章 忠勤伯府前來拜訪,吳大娘子呈拜帖第七十二章:西夏精銳真正實力求追讀第六十三章:來自西夏國主的記恨第五十二章:忠勇伯衛淵第91章 這天下,不能交給武將來管
第131章 華蘭大婚在即,使節離京,蕩虜五軍第202章 改勢 改命 改運第六十九章:戰事膠着第231章 雙相之爭,朝中局勢第266章 謀爵,東南事,賊配軍!第168章 王炸!第152章 囚禁二王第197章 明蘭,我能見見你舅舅嗎?第187章 寫《籌海圖編》與《紀校新書》求追讀第三十四章:衛恕意生產第133章 華蘭 長柏等盛家小輩前來拜訪第229章 衛師,我不負你,你也不要負我第181章 一個不留,統統殺光第三十章:練兵第107章 你們周人,誰敢殺吾?誰敢?!第236章 衛淵上書《對西夏攻防總略》第222章 哪隻手動得明蘭,就廢哪隻第162章 她盛明蘭乃是我外甥女,如何坐不得第245章 衛家嫡長女衛靜姝,嫡長子衛棄疾第152章 囚禁二王第153章 什麼清流 濁流,都挺下流第89章 與衛恕意母女閒聊二三事第174章 趙宗全的氣運沒了第96章 汴京勳貴齊至,衛家姐弟風光第251章 諸事可定矣第190章 明蘭與盛老太太回宥陽老家第171章 這個太子畫風有點不對啊!第231章 雙相之爭,朝中局勢第213章 商議婚事,衛淵二次入京第三十八章:木哥兒,你有小名了第三十三章:贏得皇帝信任第231章 雙相之爭,朝中局勢第180章 下輩子,別做女人了第199章 衛恕意姐弟三人往事第260章 封王?!第140章 衛家祭祖大典,衛淵名門之後第一十一章:王師凱旋,年幼的張桂芬第267章 灌頂,賜字?第120章 初識楊家將第五十一章:首戰告捷,大獲全勝第212章 離開東南二三事第五十六章:叫舅媽第二十四章:前往京城面聖第124章 廣雲臺第一美姬魏行首第六十章:衛小娘贈圖第二十六章:張桂芬:看劍!第268章 指點盛長柏第173章 朝廷年宴,殺倭第106章 憑什麼他國之人,比我大周子民高一第246章 娃娃親??第265章 入宴二三事第241章 不要,那就毀了它!第113章 吳大娘子拜訪盛家第238章 衛淵擔任會試考官第四十章:衛淵此人,必爲我大夏之禍!第154章 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第129章 衛淵兼任兵部右侍郎第二十五章:練兵術,一年之後看成效第一十六章:姐弟敘話第205章 那是倭寇嗎?不!那是寶貝!第182章 八賢王之後,蘇州吳王第257章 改造蘇軾計劃,歸心似箭第200章 此葬者後人,必出王侯將相第256章 十六字真訣,小迷弟蘇軾第五十四章:汴京馬球會第269章 麒麟甲 追風馬請假,明日多更!第112章 趙禎的用意第132章 忠勤伯府前來拜訪,吳大娘子呈拜帖第200章 此葬者後人,必出王侯將相第143章 我父配享太廟!第122章 革除爵位,廣雲臺吃酒第85章 定婚期,拜訪寧遠侯府第六十九章:戰事膠着第四十章:衛淵此人,必爲我大夏之禍!第七十九章:代州之戰,結束!第四十一章:與野利旺榮比武第195章 那位乃是我朝少傅,衛淵衛將軍!第二十六章:張桂芬:看劍!第158章 滿甲營第247章 願山河無恙,天下太平第一十四章:弟衛淵,拜見大姐!第235章 對西夏用兵第一十一章:王師凱旋,年幼的張桂芬第二十二章:盛家家宴第五十七章:張桂芬實力寵外甥女求追讀第四十八章:盛家衆生相第153章 什麼清流 濁流,都挺下流第五十八章:明蘭發財了第225章 着甲佩刀,鎮守禁中!求追讀第五十章:諸君,且隨吾破敵!第184章 東南百官惶恐第243章 離間計,請封爵第90章 快來拜見你們舅舅第221章 張桂芬管家第132章 忠勤伯府前來拜訪,吳大娘子呈拜帖第七十二章:西夏精銳真正實力求追讀第六十三章:來自西夏國主的記恨第五十二章:忠勇伯衛淵第91章 這天下,不能交給武將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