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磅炸彈

隨着肖天健這個新皇發佈的一連串的詔書,整個大中國的各個系統全部都立即從剛剛立國的歡騰之中恢復到了緊張狀態。

肖天健以大中國皇帝的名義,同時向天下頒佈幾份詔書,第一份詔書便是直接闡明,他的大中國和大明之間的恩怨,只能由大中和大明來自行解決,絕不允許建奴南下染指中原,同時以犀利的語言,揭露了建奴的險惡用心,同時下令山西方面,和宣大總兵楊國柱聯絡,大中國願意通過楊國柱向關寧軍諸部輸糧兩萬石,以緩解關寧軍糧食不足的問題,派人告知薊遼總督洪承疇,大中國願意和他們這些關寧軍共御外虜,一旦洪承疇和關寧軍需要的話,大中國防軍第一鎮的兵馬將會隨時北上向他們馳援。

第二份詔書宣佈了一項任命的詔書,擢升前大明兵部尚書盧象升爲大中國監察院總監,暫時赴山西國防軍第一鎮兼任隨軍監軍一職,總體負責第一鎮和宣大、關寧軍的聯絡以及監督各項軍務執行,擢升大明前任陝西巡撫、保定總督孫傳庭爲大中國刑部侍郎,暫領刑部之事,啓用大明前五省總督南京留守丁啓睿爲大中國修史館大學士。

第三份詔書,宣佈大明朝廷已經不具備繼續統治這個國家的資格,大明朝廷內不能安民、外不能御外虜,而且官吏貪、腐異常,令當今大明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立即退位,將權力移交給大中國,大中國將揮師北上,接替大明朝廷御外虜於關外,只要朱由檢宣佈退位,肖天健將封其爲王,確保大明王室成員的安全。

第四份詔書不承認闖賊自封的大順國皇帝,着令闖賊所部立即放棄使用武力,留在現如今他們佔領的地盤上等候大中國的整編。

第五份詔書詔令天下尚未歸順大中國的各地大明官府的官員和官軍,立即接受大中國的管理,同時詔令那些大明各地散佈的舊官軍,停止一切對大中國的敵對行動,集中精力解決遼東建奴這夥野蠻強盜。

這幾份詔書的發佈,無疑像是幾顆重磅炸彈一般,如同石破天驚一般,令天下一片譁然,大中國轄地之中到處都有人四處宣傳集中所有力量,與建奴決一死戰,決不能讓建奴像歷史上遼國那樣,染指燕雲之地,否則的話大漢民族將永無寧日。

這幾份詔書之中,對於大明朝野最爲震撼的恐怕還是那份對大明前任諸官的任命,兵部尚書盧象升的任命,自從崇禎十一年末盧象升率領的宣大兵馬在鉅鹿和建奴軍一戰之後,盧象升便從此不知所蹤,刑天軍官方的消息一直都說盧象升那一戰之後,身負重傷,雖然被刑天軍救出建奴重圍,但是事後還是重傷不治!而且當時還有不少宣大兵見到過盧象升的“遺體”,所以大部分人都認爲盧象升已經不在這個人世了。

當初大明朝廷也對盧象升的死持有懷疑態度,因爲刑天軍說盧象升已經死了,可是卻始終沒有人找到盧象升的墓地所在,後來雖然有人說見過盧象升的遺體,可是卻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再加上當時主政的楊嗣昌和盧象升有隙,所以朝廷始終沒有正式承認盧象升戰死,雖說盧象升的妻子王氏和他的弟弟盧象晉、盧象觀多次請朝廷撫卹,但是朝廷都推辭沒有對其家人給予任何撫卹。

現如今突然間肖天健宣佈拔擢盧象升爲大中監察院總監,這一下所有人都明白過來了,盧象升其實當初卻是沒有死,而且肯定是早就投奔了肖天健,但是這些年來,卻一直隱而不發,直至今日才昭告天下宣佈了他的消息。

而這個時候,朝廷得知消息,雖然震怒異常,可是卻也無可奈何,因爲在去年刑天軍攻佔了常州府之後,盧象升的家鄉也淪入到了肖天健的手中,這個時候盧象升的親族也盡數已經都歸入到了大中的地盤之中,朝廷想要報復都沒有一點辦法。

據說盧象升的幾個弟弟在刑天軍攻佔他們家鄉之後,也立即都投入了刑天軍之中爲官,現如今在大中各部之中任職,可以說滿門都背叛了大明王朝。

但是雖然盧象升這種做法有點讓一些所謂的忠臣不齒,但是大部分人卻並未對盧象升有太多惡感,畢竟當初建奴南下入寇的時候,只有盧象升率兵與之死戰,其餘的官軍大都畏敵如虎避戰不出,而且高起潛這個總監軍作爲皇帝的親信,坐視盧象升所部被建奴軍包圍卻見死不救,幸好是肖天健率領刑天軍纔將其救出,還救出了數百宣大兵將的性命,這件事的始末,其實早已被刑天軍宣揚的天下盡知,而且還有高起潛親自作證,換做誰遇上這種事,如果不恨大明朝廷的話,那都是見鬼了,而且對於肖天健這活命之恩都是要報答的,所以雖然天下人知道了盧象升歸降了肖天健,但是罵他的人卻寥寥無幾。

至於孫傳庭投降刑天軍,其實許多人也早有預感,因爲陽谷縣一戰之後,孫傳庭兵敗被俘的消息便早已傳開,可是卻沒有聽說肖天健殺掉孫傳庭,後來有人傳言在河南一些地方見過孫傳庭,而且孫傳庭也沒有被關押起來,而是孫傳庭有充分的自由,在刑天軍轄地之中行走,所以孫傳庭投入大中的消息,並不算是太過震撼,不過讓人覺得費解的是肖天健居然重用孫傳庭爲刑部侍郎,暫時主領大中刑部,這可謂是位高權重了,人們想不通肖天健爲何如此看重孫傳庭。

可是對於丁啓睿投降肖天健,許多人就徹底傻眼了,要知道這些年來丁啓睿接替了楊嗣昌之後,可是一直在跟肖天健爲敵的,而且在肖天健攻略南直隸的時候,丁啓睿還率軍跟肖天健死磕了一場,可是沒成想肖天健抓住丁啓睿之後,也沒有殺他,現如今丁啓睿反倒是也投靠了肖天健,在大中國的朝中出任了修史館大學士之職,這就實在是太讓人大跌眼鏡了!

這幾個人對大明的背叛,可以說再一次給大明的那些官吏們心理上來了一次巨大的衝擊,同時也極爲徹底的打擊了大明朝廷的威信,想想大明這麼多位高權重的官員,最終都選擇了投降了肖天健,可見的當今大明皇帝是如何的不得人心了。

許多大明的官吏再想想這些年明思宗朱由檢登基之後,對大臣薄情寡義的處置,動輒便殺掉手下的重臣,不少人都覺得心涼不已,於是乎在得知了盧象升、孫傳庭、丁啓睿都投了大中朝的消息之後,許多尚未遭刑天軍兵鋒所指的地方官員以及官軍們,紛紛便開始宣佈投順大中朝,幾乎不到半個月時間,臨近大中國控制區的許多州府縣城的官員們,都投降了大中國,轉而開始接受大中國的管轄。

而肖天健在詔書中也名言,凡是投順他的大明舊吏,全部暫時予以留用,以往之事既往不咎,今後再根據其爲官的績效再對其決定任免升遷之事,最起碼只要他們在投降之後,爲官沒有再做貪墨害民之事,便可確保他們家人財產的安全,他們的這條命和全家人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可憐身爲新任吏部尚書李進德,在肖天健的詔書下發之後,光是忙於接收這些投誠官吏的事務,就讓他和手下的吏部官員們忙了個四腳朝天,不但要重新爲這些投誠官吏們更換大中朝辦法的告身,而且還要爲他們更換官印,同時還要派人前去監督,總之忙的是不可開交。

而李信主管的兵部方面也同樣忙的是不可開交,他們除了要忙於調兵遣將之外,還要不斷的接收周邊投降官軍,派軍官去對這些降軍進行接管,安排整編或者遣散事務,可謂是一個個都在通宵達旦的幹活,幾乎全部都住在了官衙之中。

至於其他幾份詔書,同樣也引起了轟動效應,大明朝廷之中的皇帝朱由檢聽聞之後再一次龍顏大怒,大罵肖天健是逆天之賊,並且當即宣稱絕不會退位,將大明江山拱手相讓給逆賊肖天健,他誓要於大明共存亡,和逆賊肖天健決一死戰到底,同時詔令全國各地尚沒有被大中軍攻佔的地方,起兵共討逆賊肖天健,誓要將這逆天的大中朝給滅掉不可,不過這話也就是說說罷了,那些大明尚存的地盤的地方官和地方軍們,眼下能自保就算是不錯了,讓他們集結兵力,發動攻勢收復失地,要是他們有這本事的話,也不用等到現在了!而且崇禎的這紙討賊詔書,時下已經沒辦法送到京輔之地以外的地方了,肖天健新建立的大中朝,已經攔腰將大明給從中間掐斷,崇禎的詔令根本出不了京輔和山東,所以對於南方諸省,大明已經徹底失去了控制能力。

不過時下最頭疼的就是宣大總兵楊國柱和薊遼總督洪承疇,眼下建奴已經是大軍壓境,關寧軍總兵力只有建奴軍四分之一稍強,而且還處於嚴重的缺糧少餉的情況下,軍餉先且不說,銀子也不能當飯吃,可是這糧秣問題他們卻也沒有辦法解決,朝廷已經沒有能力再供應給他們糧秣了,關寧一帶糧食現在奇缺,即便是刮地三尺也沒地方尋去,他們總共的儲糧不足以供大軍吃半個月的時間,還要節省着吃,雖然洪承疇有心死守住寧遠和山海關,可是沒有糧食的話,這根本也是巧婦難做無米之炊。

(今日鳴謝凌晨十一點朋友的打賞!)

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44章 標槍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38章 擴大戰果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12章 振撫民心第153章 一聲嘆息第179章 招撫第150章 雙雄會第59章 勾心鬥角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10章 賭約第97章 破寨第86章 高闖駕到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133章 名儒第117章 絕殺第62章 總結第135章 破莊第155章 撞破第98章 合縱第81章 輕下一城第187章 男兒膝下有黃第103章 祖寬之憂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186章 摘桃第76章 受降第49章 官軍阻路第5章 重拾舊業第39章 蒙古八旗第5章 口水戰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57章 禍害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131章 愧對家人第205章 絞肉機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142章 繳獲甚巨第9章 戰略失誤第68章 風水炮手第31章 民心初穩第10章 清點第71章 敲定合作第194 格殺令第32章 脫離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56章 不分敵我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62章 標槍逞威第175章 據城死守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89章 奴酋困局第106章 鎮反第36章 意外的斬獲第157章 石雷初顯威第55章 定心丸第59章 勾心鬥角第51章 以一當十第20章 毫無懸念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27章 合作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69章 堵路第186章 摘桃第5章 夾生飯第228章 恐怖軍力第91章 少年營第60章 棄城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53章 問題第16章 躍馬揮刀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37章 陷落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44章 兩強相遇第108章 輪式火炮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36章 鎩羽第29章 分道揚鑣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218章 美洲第18章 老調重彈第72章 煩惱第93章 裝神弄鬼第122章 息兵罷戰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46章 事有異常第193章 團山防線
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44章 標槍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38章 擴大戰果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12章 振撫民心第153章 一聲嘆息第179章 招撫第150章 雙雄會第59章 勾心鬥角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10章 賭約第97章 破寨第86章 高闖駕到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133章 名儒第117章 絕殺第62章 總結第135章 破莊第155章 撞破第98章 合縱第81章 輕下一城第187章 男兒膝下有黃第103章 祖寬之憂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186章 摘桃第76章 受降第49章 官軍阻路第5章 重拾舊業第39章 蒙古八旗第5章 口水戰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57章 禍害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131章 愧對家人第205章 絞肉機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142章 繳獲甚巨第9章 戰略失誤第68章 風水炮手第31章 民心初穩第10章 清點第71章 敲定合作第194 格殺令第32章 脫離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56章 不分敵我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62章 標槍逞威第175章 據城死守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89章 奴酋困局第106章 鎮反第36章 意外的斬獲第157章 石雷初顯威第55章 定心丸第59章 勾心鬥角第51章 以一當十第20章 毫無懸念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27章 合作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69章 堵路第186章 摘桃第5章 夾生飯第228章 恐怖軍力第91章 少年營第60章 棄城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53章 問題第16章 躍馬揮刀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37章 陷落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44章 兩強相遇第108章 輪式火炮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36章 鎩羽第29章 分道揚鑣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218章 美洲第18章 老調重彈第72章 煩惱第93章 裝神弄鬼第122章 息兵罷戰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46章 事有異常第193章 團山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