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意在燕雲

洪承疇連連派人到京師請餉請糧,但是到了這會兒,京師的戶部倉房之中,早就空的是可以跑老鼠了,別說是這麼多軍餉和糧食了,即便是朝中那些當官的俸祿都已經沒法發放下去了,而崇禎皇帝的內帑之中,到了這會兒,也已經是徹底被折騰光了,連五萬兩銀子到這個時候都已經是拿不出來了。

對於建奴方面的異動,大明朝廷也得知了消息,於是朝野更是一片悽惶,崇禎更是在宮中大罵建奴的背信棄義,但是他這個時候已經是四面楚歌了,根本拿不出足夠多的兵力在關寧一帶和建奴進行對抗,而且到了這個時候,他也開始懷疑當初皇太極和他簽訂和約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他和刑天軍對抗,將鎮守關寧錦防線的官軍調入關內,使得關寧一帶的官軍實力被大幅削弱,以便於建奴軍今後破關而入。

所以崇禎既有些後悔,但是更多的卻是懼怕,大明江河日下,現如今刑天軍已經是無法阻擋,如果這個時候建奴再突然間翻臉大軍入寇的話,那麼大明隨時都可能會被徹底顛覆,雖然崇禎內心已經知道大明是不可挽回了,可是直至這一刻,他還是不肯真正承認他的失敗,心中還對重振大明報着最後的一絲幻想。

崇禎在十三年中旬得知建奴軍異動之後,一邊是破口大罵,一邊連忙派出臣下出使建奴,以兩國已經達成和議爲由,勸說督促皇太極放棄攻明,後來因爲肖天健領兵南下,皇太極感覺到時機尚未成熟,最終崇禎十三年這一仗纔沒有發生,對此崇禎和大臣們多少有點安慰了一些。

但是隨即而來的便是漕運斷絕,以至於大明朝廷財政徹底崩潰,軍餉以及臣子們的俸祿也已發放不下去了,糧食更是越來越少,到了崇禎十三年底的時候,整個北方的局勢便徹底的陷入到了糜爛之中,崇禎再也無力迴天,只能坐等刑天軍抑或是建奴軍兵臨城下的那一天了。

到了新年的時候,北方各處的官軍紛紛開始鬧餉,許多兵卒都叫囂着如果朝廷再不給他們發放糧餉的話,他們就要造反了,爲此崇禎不得不再一次對京師的大臣勳貴們求助,請他們能拿出一些家財出來,幫助朝廷度過這次的難關。

可是這一次勸捐,最終卻還是以失敗告終,大明的那些大臣勳貴們絕大多數還是選擇了不聞不問,鐵心認爲朝廷的事情是公家的事情,沒有讓臣子拿錢出來養活國家的道理,根本沒有多少人認捐,只是有些勳貴大臣們實在是礙於面子,纔拿出了很少一點銀子來打發崇禎,以至於一個新年折騰下來,崇禎也僅僅是在京師之中籌措到了不足二十萬兩銀子,這點銀子可以說連塞牙縫都不夠,根本就不足以滿足眼下朝廷財政的虧缺。

到了新年過後不久,二月間南方便傳來了消息,說肖天健正式在正月二十那一天,在南京城之中宣佈立國登基,立國號大中,改年號爲天元,而肖天健也登基成爲了大中國開國皇帝,並且正兒八經的昭告天下,說他們肖天健乃是順應天意,今後纔是統治天下的正統。

對此雖然大明朝廷上下也早有所聞,可是當肖天健真正登基稱皇的時候,卻還是令朝野一片譁然,崇禎立即頒旨昭告天下,說肖天健乃是大明逆賊,其登基稱皇乃是名不正言不順,詔令天下人共討之,等於是不承認大中國的合法性。

就連關外的皇太極聽聞之後,也立即頒旨,稱肖天健乃是逆臣賊子,不是什麼正統皇帝,表示不承認大中國的地位,同時還假惺惺的表示,他們大清國視大明爲正朔,並且表示如果大明同意的話,他們大清將出兵幫大明討滅這股刑天逆賊。

皇太極發佈的昭告很快便傳到了大明京師之中,許多人立即便聽出來了其中的一些不同尋常的意味,皇太極聲稱要幫着大明朝共討刑天逆賊,說不好聽了根本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他建奴聲稱肖天健乃是逆賊,可是他們建奴不同樣也是逆賊野豬皮的後裔嗎?難不成他們就是合法的嘛?這會兒叫囂着要出兵幫大明剿滅刑天賊,擺明了就是想要趁着大明虛弱,出兵南下,先行一步控制住北方京師一帶,然後和肖刑天平分大明天下,形成南北各成一體。

洪承疇更是立即便從皇太極的這份昭告之中看出了皇太極的險惡用心,連忙再一次在關寧一帶調兵遣將,準備應對建奴軍的入寇,可是到了這會兒,已經不比去年中旬時候了,關寧軍數月間沒有領到糧餉,這個時候當兵的無以養家,不少人已經當了逃兵,拖家帶口的要麼投奔了建奴,要麼想方設法入關逃往了內地,最嚴重的就是宣大一帶的官軍,楊國柱本來麾下還有兩萬多官軍,這幾個月間便逃了小一半,而且這些官軍近水樓臺,擡腿便能跑到刑天軍的轄地之中,楊國柱雖然極力約束麾下兵將,可是卻無法遏制這種逃兵的勢頭,到了大明崇禎十四年初的時候,整個關寧一帶洪承疇麾下可調的官軍已經僅剩下了五萬人左右,這麼點官軍,本來明軍戰力便不如建奴軍,現在還缺糧缺餉,想要抵禦住建奴軍入寇,可以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洪承疇也在關寧一帶想了很多的辦法籌措糧餉,可是收效同樣甚微,籌措到的有限的糧餉,還是根本不足以應付巨大的虧缺,以至於軍心更是混亂了許多。

而建奴方面則也迅速的行動了起來,在崇禎十四年二月間,再一次開始將大批兵力集結起來,浩浩蕩蕩的開赴到了錦州一帶,多爾袞、多鐸、代善、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等清國重臣大將們紛紛開始匯聚到了錦州一帶,就連皇太極這一次也御駕親征,率領着正黃、鑲黃旗以及其子豪格麾下的鑲藍旗的兵馬開赴到了錦州一帶,另外還包括蒙古八旗和新組建起來的漢八旗共十八萬大軍,可謂是八旗盡出,準備要叩關而入再次南犯。

(這章字數太少了,不好意思,下一章如果不寫夠四千字以上,你們可以罵我!)

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8章 都是尿惹的禍第37章 隴州之戰4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112章 震服第22章 奇襲隊第1章 困頓督臣第199章 履約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65章 下場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71章 異議第14章 臥虎在側第52章 臨危不懼第113章 鄉兵隊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77章 戰雲密佈第162章 橫空出世千里眼第35章 克城第83章 參謀部第94章 伊河之屠第117章 任憑處置第74章 誘惑第56章 決勝1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32章 暗箭1第63章 禍水東引第190章 坐等上門第14章 舌戰老粗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184章 賜宴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108章 輪式火炮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12章 八隊闖將第78章 通州會戰7第167章 求援第82章 保長上任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44章 轉送民衆第26章 孤膽第51章 攜美出巡第149章 羨慕第153章 問題第186章 多喜臨門第171章 以走代戰第113章 鄉兵隊第45章 明挖牆角2第31章 攻關受挫第15章 螳螂捕蟬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38章 言而有信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157章 錯綜複雜第150章 雙雄會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4章 北伐第6章 靳夫子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7章 潛入第209章 老對頭的命運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35章 克城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83章 夫人外交第153章 一聲嘆息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71章 敲定合作第6章 詐城第135章 賞罰第76章 受降第190章 追責第94章 望風而逃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96章 逼上梁山第12章 夜襲2第37章 殺降第64章 誅心第57章 重修寨牆第70章 遮斷第96章 山海關之役2第28章 撤退第52章 危局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114章 迎戰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138章 試炮第78章 通州會戰7第15章 巡視第95章 寨門之戰
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8章 都是尿惹的禍第37章 隴州之戰4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112章 震服第22章 奇襲隊第1章 困頓督臣第199章 履約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65章 下場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71章 異議第14章 臥虎在側第52章 臨危不懼第113章 鄉兵隊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77章 戰雲密佈第162章 橫空出世千里眼第35章 克城第83章 參謀部第94章 伊河之屠第117章 任憑處置第74章 誘惑第56章 決勝1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32章 暗箭1第63章 禍水東引第190章 坐等上門第14章 舌戰老粗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184章 賜宴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108章 輪式火炮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12章 八隊闖將第78章 通州會戰7第167章 求援第82章 保長上任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44章 轉送民衆第26章 孤膽第51章 攜美出巡第149章 羨慕第153章 問題第186章 多喜臨門第171章 以走代戰第113章 鄉兵隊第45章 明挖牆角2第31章 攻關受挫第15章 螳螂捕蟬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38章 言而有信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157章 錯綜複雜第150章 雙雄會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4章 北伐第6章 靳夫子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7章 潛入第209章 老對頭的命運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35章 克城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83章 夫人外交第153章 一聲嘆息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71章 敲定合作第6章 詐城第135章 賞罰第76章 受降第190章 追責第94章 望風而逃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96章 逼上梁山第12章 夜襲2第37章 殺降第64章 誅心第57章 重修寨牆第70章 遮斷第96章 山海關之役2第28章 撤退第52章 危局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114章 迎戰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138章 試炮第78章 通州會戰7第15章 巡視第95章 寨門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