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

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一)

由於剛剛的一段拉扯,當常浩南告別楊奉畑離開食堂的時候,已經能看到一輪彎月掛在半空當中了。

在回宿舍的路上,他又忽然想起了今天早上表現有些奇怪的姚夢娜。

“話說她昨天晚上到底想說什麼來着……”

就在常浩南猶豫着是否要特地去問問對方的時候,又是一道有些熟悉的聲音從旁邊傳來。

“常工!”

又是這熟悉的劇情,甚至從保安亭裡面走出來的人都還是上次那位年輕小夥。

“常工,您的信。”

“又是我的?”

常浩南接過信封,藉着門口昏暗的路燈看了一眼。

還是跟上次制式差不多的信封。

雖然看不清上面的字,但顯然是徐洋寄過來的。

她大概是對於差分進化或者卡爾曼濾波算法又有了什麼新的想法。

“麻煩你了。”

常浩南朝着保安同志點了點頭表示感謝,然後上樓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在掏出鑰匙開門的時候,他聽到身後傳來一陣鎖芯轉動的聲音。

下意識回過頭,正是姚夢娜。

她此時正站在門口,手裡拎着一個鋁製的電熱水壺。

雖然可以插電燒水,但一來電費很貴,二來這東西功率高達1500-2000W,對於這個老舊的宿舍樓而言是很大的用電負擔,搞不好就要燒保險絲。

所以開水房有水的情況下,多數人還是會去直接打開水。

猝不及防的對視持續了大概半秒鐘,最終以後者的面頰緋紅落荒而逃告終。

“她怎麼感覺像是……在躲着我一樣?”

常浩南有些迷惑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不過他這人自認爲有一個優點,就是在情商方面頗有自知之明,所以向來不去瞎猜別人的心思——

自作聰明結果猜錯了還不如不猜。

所以直接進屋,關門,反鎖一氣呵成。

然後拿着那封信又一次坐到了臥室的書桌前面。

拆開信封。

不出所料地又是一疊信紙,只不過被分成了兩份。

其中一份稍厚一些的甚至是全英文。

而且還是打印出來的。

看到這一幕的常浩南深吸一口氣。

“看來得再去泡一杯茶了……”

他重新站起身,拿起旁邊的水杯和茶葉,頗爲無奈地想着:

“再來這麼幾次,恐怕要形成條件反射了。”

自從住進這個宿舍,常浩南一共只把這包茶葉拿出來過兩次。

都是因爲要看徐洋的來信。

……

來到客廳看見暖瓶的功夫,他纔想起來裡面的半壺水還是他去涪城之前的,早就已經涼了。

只好把手裡的東西放在一邊,拎起暖壺也出門打水。

筒子樓類型的宿舍,開水房每層只有兩個,分別處在U字形建築的兩個拐角處。

而常浩南的宿舍位於U形的一段。

因此在路上再次遇到打水回來的姚夢娜也並不是一件很出人意料的事情。

“那個……”

二人擦肩而過之後,後者的聲音從他身後傳來:

“開水房已經沒有水了,我打的分給你一些吧。”

開水壺的容積大概相當於兩個暖瓶再多一些。

“哦……那謝謝師姐了”

常浩南說着直接把手中的暖瓶放在地上,然後從對方手中接過開水壺。

“對了師姐,昨天回宿舍的時候,你問我有沒有空來着,是有什麼事麼?”

乍一聽到這個問題的姚夢娜整個人一抖。

不過看着他頗爲自然的動作和表情,她總算稍稍放鬆下來一些。

“似乎他對昨天的事情確實沒有多想……”

於是姚夢娜深吸一口氣,幾乎是用飛一樣的語速回答道:

“哦,沒什麼,想問伱有沒有空一起去吃個晚飯來着。”

“這樣啊……不是工作上的事情就好。”

“啊?”

就在她思考着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的時候,常浩南已經重新拎起了灌滿的暖瓶:

“我還擔心會因爲休息錯過了什麼重要的事情。”

“咯吱——”

姚夢娜聽到了一陣咬牙切齒的聲音,片刻之後才意識到是自己發出來的。

拳頭硬了。

她突然有點後悔把那半壺水分給面前這個木頭。

……

幾分鐘後,端着一杯濃茶的常浩南重新坐回了書桌前面。

由於比較特殊的工作領域,常浩南前世跟國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不多。

所以他的英語雖然不算很差,但都是爲了考級死記硬背出來的,文獻什麼的倒是能看懂,只是頗要費些腦筋才行。

因此常浩南幾乎是本能地把英文的那份放在一邊,先展開了另外一封。

【時至望安,見字如晤。】

【受到上一次你提供的說明文件啓發,我在這段時間裡嘗試將差分進化算法應用於梯級水火電力調度優化之中,通過代價懲罰因子和權衡因子將該雙目標優化問題轉化爲單目標優化問題,並且依靠權衡因子在兩個目標之間進行偏好取捨,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由於電力部門對項目進度的催促很急,因此未能提前就此事與你討論,但我已經在項目完成人員名單中寫上了你的名字和具體貢獻……】

信件本身十分簡短,常浩南只花了大概一分鐘就閱讀完畢,後面附上的是一份科研項目的結題報告。

《利用差分進化算法優化水火電力系統和動態環境經濟調度》

結題報告跟論文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非要說的話,它有些類似於一篇論文的摘要加總結部分,總之並不會非常詳細地說明研究的內容。

但已經對於差分進化算法理解很深的常浩南還是很快看出了這個項目的大概技術路線。

儘管靈感來源是他之前寫的那份說明文件,但徐洋進一步引入了高斯擾動操作算子和局部搜索操作算子,實際上已經算是半個新算法,更不用說她還獨立完成了梯級水火電力系統調度優化數學模型等一系列其它工作。

雖然不至於是從1+1=2推演出黎曼猜想,但至少也是學了微積分之後自行領悟了微分方程的水平。 “確實厲害……”

大概十分鐘之後,常浩南放下手中的信紙,靠在椅背上由衷地讚歎道。

簡單來說,隨着華夏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全國各地的缺電問題已經變得越來越嚴峻。

單靠火電廠要想補上這些缺口成本很高也不環保,因此國家已經規劃了包括三峽在內的一系列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

但是水力發電受水庫的容量、水位以及枯水期的限制,無法做到火電那樣的全年穩定供電,因此需要相應的火電進行調峰。

而徐洋的研究正是爲了優化在給定的時間內,各時間段的水電站和火力發電站的負荷分配,以使得資源耗費量達到最小。

在此基礎上,還要通過合理調節無功設備以滿足線路的熱穩定、傳輸功率的暫態穩定和節點電壓的安全性約束,並使電力系統的有功網損下降、電壓質量提高和穩定性增強。

也就是既要保證高效率,又要保證高安全性。

而上面兩個指標通常而言其實是相互矛盾的,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困擾了電力部門很長時間。

徐洋完成的這個項目,毫無疑問會對未來全國的輸電系統產生巨大幫助。

簡直可以說是完美實現了常浩南重生之初的想法。

由自己提出一個基礎的方法論或者研究方向,其它科研人員在此基礎上進行具體的、應用層面的研究。

至於那個項目完成人員名單裡面的名字,他反而並不是特別在意。

“要是大家都能有她這麼厲害就好咯……”

常浩南有些放飛自我地想着,同時把注意力放在了另外那封英文打印出來的信上面。

這一次,裡面的內容則是非常正規的論文格式。

A New Method for the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of Means and Covariances in Filters and Estimators

一種濾波器和估計器中均值和協方差非線性變換的新方法。

隨後他注意到,在題目下面的作者一欄中,常浩南和徐洋的名字右上角有一個相同的標註。

#這些作者對本文的工作做出了相同貢獻。

“啊這……”

看到這行小字的常浩南撓了撓頭。

這個意思是……我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

在英漢詞典的幫助下,常浩南用大概三個小時讀完了整篇文章。

畢竟裡面有很多都是他自己的內容,所以閱讀效率比上次快上不少。

這篇論文延續了之前兩個人的討論,內容自然是關於一種新的卡爾曼濾波算法及其結果的後處理。

並且在理論推導的基礎上,增加了不少實驗驗證的部分。

在論文後面還附着另外一張紙,除了照例徵求常浩南關於內容的看法之外,徐洋重點詢問了他對這篇論文投稿方向的意見。

“投稿啊……”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鉛筆,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作爲伯克利畢業的博士,徐洋在論文寫作方面的功底比常浩南要好上太多了。

後者如果要寫外文文章,那必是要先寫出中文來再翻譯的,而眼前這篇顯然是從一開始就用英文寫成,哪怕是常浩南這樣一個英語外行也能看出其連貫性和專業性。

所以這一次他幾乎沒有在論文上面做出什麼改動,只是把濾波法的名字確定爲Cubature Kalman Filter(容積卡爾曼濾波)。

倒也不是沒想過裝個大,直接的用兩個人的姓氏來命名,但這個算法終究沒脫離卡爾曼老爺子的思路範疇,不太好直接把人家的名字去掉。

反正以後還有機會。

至於論文內容……

在利用球面-徑向積分準則對高斯積分進行數值逼近和遞推狀態估計的基礎上,當然還可以進行很多延伸。

比如採用球面單形準則處理球面積分,以矩匹配法處理徑向積分,可以進一步提高精度。

或者引入協方差約束條件和代價函數,將卡爾曼濾波的應用場景擴充到強非線性系統和非高斯過程噪聲系統等等。

但是這些都屬於應用層面或者拓展層面的東西了。

論文本身在就已經具有很強的開創性,如果在後面增加太多累贅,反而接近畫蛇添足。

文章的篇幅本來也不是越多越好,更何況這篇文章因爲推導過程非常詳細,算上參考文獻已經有二十頁的長度,在控制學原理領域已經不算短了。

至於剩下的內容……

總要給其他人,或者未來的自己留下水論文的機會嘛。

關鍵還是要發表到哪裡。

跟之前那篇研究進氣道和圓錐前體一體化佈局的文章不同,眼前的這篇論文接近於純理論研究,不存在什麼保密的說法。

更重要的是,它的應用範疇非常廣闊,絕不僅僅在航空領域。

國內的控制學理論研究纔剛剛起步,根本就沒有什麼像樣的期刊。

內容再好,發到一個垃圾平臺上面也不會有人看,最後反倒耽誤了新理論投入應用的速度。

所以要想讓儘可能多的人看到,還是得考慮往IEEE或者IFAC旗下的期刊去投稿。

想到這裡,常浩南頗有些苦惱地敲了敲自己的頭。

在這個資訊並不發達的年代,沒辦法打開瀏覽器進入度娘或者谷歌娘,輸入“控制學領域有哪些期刊”然後直接得到結果。

實際上,整個盛京市也纔剛剛介入互聯網而已。

徐洋之所以要寫信問這件事,也是因爲她的本行屬於計算機科學,對控制領域瞭解不多。

就常浩南自己的記憶而言,他只知道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和Automatica兩份頂級期刊。

尤其是前者,在常浩南重生之前的那會,如果能在上面發表一篇文章,都能直接成爲控制領域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在博士畢業之前曾經鼓起勇氣嘗試過投稿,但毫不令人意外地石沉大海,唯一的迴應是一封固定格式的自動回覆郵件。

“那就選你好了……”

常浩南從抽屜裡抽出一摞信紙,提筆開始寫回信。

除了按照慣例的客套問候之外,就是簡單說一下這個期刊的情況。

作爲行業內頂刊,它自然有一些自己的調性,例如投稿流程相比同行要複雜一些。

好在京城已經普遍接通了互聯網,徐洋不必採用跨國信件的方式進行投稿。

其實如果有可能的話,常浩南也希望能有一個足夠一系列的國內期刊,能夠接得住這篇論文的分量。

由西方學術界制定的各種標準和評價體系,本身就是科技霸權的一部分。

當然,這種事情,不是他隨便想想就能完成的。

以華夏目前的科研水平,國內的期刊連自己人都不會去看,很多人甚至把國外的論文翻譯過來,直接發表在上面。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華夏這邊出現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期刊,大概要到2010年以後了。

所謂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

科學研究也是這個道理。

常浩南盤算了一下,以目前的效率,更大的層面不敢說,在某些細分領域,花上三到四年時間追上甚至趕超國際先進水平,把“產品”做明白,問題應該是不大的。

到了這一步,就可以考慮依託華夏科學院或者京航大學,搞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期刊出來。

萬事開頭難,只要能實現從0到1質的突破,後面的數量疊加反而不會是什麼問題。

至於更長遠的事情,比如建立一個取代SCI的評價標準,那大概要等到華夏的科技實力整體領先於世界的時候了。

但這一天總會來的。

(本章完)

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790章 殲11B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208章 你好,1997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195章 國際倒爺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94章 焉知非福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709章 我 們 仨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81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435章 十倍壽命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31章 加力燃燒!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62章 我要上天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202章 回家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
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790章 殲11B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208章 你好,1997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195章 國際倒爺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94章 焉知非福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709章 我 們 仨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81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435章 十倍壽命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31章 加力燃燒!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62章 我要上天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202章 回家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