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兵貴精

李世民來了,自然不能跟閒雜人等一起吃,李牧又不想讓白巧巧折騰,就讓人又準備了一個小鍋,和李世民來到了書房。李牧邀請高公公坐下,高公公堅辭不敢,他也不勉強,等會兒走的時候,給帶一些,晚上他得空再吃點也是一樣的。在吃的方面,李牧還是很大方的。

“朕來是想問問關於軍校的事情,朕也算是打了很多年的仗,讀的兵書也不在少數,但卻從來沒聽過‘軍校’這回事,在朕看來,將軍都是臨陣練出來的,職場談兵如趙括者,徒有其表不夠適用,但朕又相信你不會隨意說出來,所以朕來找你,希望你能說服朕,若只爲了培養太子,朕不會如此大動干戈。辦學校所需靡費太大,朝廷還不寬裕,朕沒這份閒錢。”

李世民開門見山,李牧也不繞彎子,他猜到了李世民會來,但是沒猜到他竟然這麼着急。

“陛下,臣的這個想法,絕非一時興起。”李牧往嘴裡塞了片肉,含混地說着一本正經地話:“上次土地改革的時候,有人反駁臣說,大唐的田地制度,和府兵制度,都是相輔相成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不能輕易更改。雖然臣當時駁斥了這番言論,力推了改革田制,但臣隨後也認真想過,其實這話說得也不無道理。”

李世民驚呆了,他愣愣地看着李牧,道:“你自己說說,你這叫人話麼?當初駁斥的人是你,現在覺得有道理的人又是你,你早幹什麼去了?若是你的田制有問題,動搖的可是國本你知不知道?”

“但是、”李牧嚥下牛肉,道:“臣提出的田制沒問題啊,今年施行的情況陛下也看到了,反饋的效果良好。所以說田制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應該是軍制。”

“停!”李世民擡手打斷李牧,道:“不用說了,朕任何事情,都可以由着你胡鬧,唯獨軍制之事,不能由着你,不用說了,朕不想聽。”說着就要走,李牧拉住他,道:“哎呀,陛下您也是的,要聽的是您,不聽的也是您,我本來不想說,可是您讓我說了一半兒了,這樣憋回去多難受了,您看這飯也沒吃完,給臣個機會,讓臣一吐爲快,行嗎?”

鍋裡的肉片翻騰,真是可口的時候,李世民想了想,又坐下道:“就一鍋肉的時間,朕吃飽了就走。”

“妥,就這麼說。”

李牧把肉片都倒進了鍋裡,李世民白了他一眼,卻也沒說什麼,撈起肉來吃。

“府兵制度傳承數百年,自然有其一定的道理。眼下,府兵制度也是大唐募兵的最佳方式。但是以後呢?”李牧拋出了疑問,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眼神彷彿是在說:是你跟朕說,還是朕跟你說,你問誰呢?

李牧接着說道:“就像田制一樣,臣以爲,數百年前好的解決辦法,未必就能適用數百年後,應當是與時俱進,適時的調整。陛下您也說了,大唐目前最重要的是休養生息。那麼就產生了一個問題,若是把人力,看作是一種資源的話,那這種資源,陛下是投入到民生,還是投入到軍事?”

資源的概念,李牧之前講過,李世民明白是什麼意思。但聽到李牧提起,他還是有些糊塗,不明白李牧的用意是什麼,李世民皺起了眉頭,道:“這有什麼區別?府兵也不是一直用他們當兵,沒事的時候,還是可以務農啊。”

“陛下,這能一樣麼?這就好比,一個農民去經商,賣東西也能賣,但他就是個商人了麼?不是,他是農民。只是看起來像個商人,府兵也是一樣。臣在定襄的時候,看到侯君集大將軍帶領的五萬禁軍,發現了一個問題。雖說都是府兵,但是不同的兵區別很大。有的兵魁梧有力,有的兵孱弱不堪。大將軍調度有方,讓魁梧有力的去做陌刀隊,一個能頂兩個用,而孱弱不堪的,則去運送糧草,兩個也不頂一個用。”

“爲何會出現這樣的事兒呢?臣研究了一下,大體原因便是,當地徵召府兵的時候,實在是湊不夠人手了,所以就連這樣的孱弱士兵也被徵召了,按照現行的府兵制,這無可厚非。但是臣請陛下想一想,這孱弱的士兵,打仗不行,運送糧草不行,但他們吃起軍糧來,可看不出不行啊。”

“同樣是一千五百人,若是個個魁梧有力,戰力如何?但若是其中有五百人孱弱,又如何?他們消耗的是同樣的糧食!”

李世民是領軍打仗出身的將軍,李牧說的這些,確實是現實存在的問題,但制度如此,能怎麼辦呢?打仗兵力的多少是基準,總不能因爲士卒孱弱就不要了,人都沒有,還打什麼仗?

“你想說什麼,直說,別繞彎子!”

李牧給李世民倒了一杯酒,自己也倒了一杯,喝了,道:“臣的意思是,這些孱弱的士兵,打仗也許不行,但他們能種地吧,不如就讓他們種地,他們種地出來的糧食,無論是朝廷收了,還是民間收了,都能成爲資源,起到的是正面的作用,而他們在戰場上,起到的是反面的作用啊。”

李世民哼道:“說你不懂,你還真是不懂。李牧,打仗最重要的是士卒。沒聽過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麼?”

李牧搖頭,道:“臣卻以爲,將在謀不在勇,兵貴精不貴多。”

“將在謀不在勇,兵貴精不貴多?”李世民一愣,這話,他還是頭一次聽說。

這句在後世耳熟能詳的話,給人下意識的感覺,像是早就有了。但實際歷史中,直到明朝纔有記載。在更早的時候,打仗比的就是人,人少的一邊,雖也有能贏的時候,但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人多的贏,否則也不會出現‘以少勝多’讓人有意外之感的成語了。

“臣以爲,精簡士卒,不但可以爲朝廷節約大量的開支,減少軍費的之初,且能夠釋放大量的勞動力給民間,供休養生息之用,若做得好,不但不會減少多少戰鬥力,反而因後勤的充足,大大地提升戰鬥力!”

第906章 勞動改造第974章 平穩過渡想到哪說到哪沒有意義的單章第331章 備極哀榮第308章 連蒙帶嚇第1016章 窮追不捨第926章 白鹿雅集第241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16章 長樂門中人第697章 裂痕第71章 合作談崩第400章 達成一致第101章 清理門戶第591章 抄起來第315章 升官第880章 繼承人第3章 各方後續(求首訂)第706章 滴血認親第330 謀士之殤第138章 舌戰(1)第601章 未亡人第159章 千金買馬第81章 西市買婢第245章 實用爲先第117章 君生我已老第118章 人物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第12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2)第315章 升官第404章 隱族第504章 畢業考覈第835章 內部瓦解第72章 馬蹄鐵第706章 滴血認親第882章 當面說開第3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594章 沒錯是我!第794章 有這個實力麼?第413章 比誰嗓門大?第298章 差事第376章 心機第149章 奇女子第710章 這不欺負人麼!第127章 目的達成第221章 行路難第595章 殿試第458章 起舞弄清影第400章 達成一致第68章 碾壓第217章 衆生相第476章 莫名其妙的問題第4章 君臣閒談(求首訂)第512章 暗衛第116章 技高一籌第528章 招供第314章 演技達人第726章 強者的責任第666章 奪權第831章 魚死網破第15章 炭火銅鍋第561章 隨口一言第238章 苦惱第292章 老奸巨猾第333章 始作俑者(卷終)第78章 交鋒第57章 建城令?第513章 追本溯源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241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958章 刺殺第462章 真真假假第912章 文成公主?第587章 烏合之衆第20章 親家登門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55章 絕處逢生第564章 無恥之極第217章 衆生相第21章 適度擴張第441章 解開心結第574章 再出手第341章 無心插柳第155章 扼住咽喉第903章 一網打盡第522章 導演第433章 門當戶對第67章 單挑第652章 深情第1022章 破釜沉舟第542章 障眼法第242章 不同之處第553章 新勢力第5章 賣女第363章 逃過一劫第78章 約法三章第436章 虎媽貓爸第198章 欺人太甚!(大封推)第8章 巧巧訴情第148章 賺錢之道
第906章 勞動改造第974章 平穩過渡想到哪說到哪沒有意義的單章第331章 備極哀榮第308章 連蒙帶嚇第1016章 窮追不捨第926章 白鹿雅集第241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16章 長樂門中人第697章 裂痕第71章 合作談崩第400章 達成一致第101章 清理門戶第591章 抄起來第315章 升官第880章 繼承人第3章 各方後續(求首訂)第706章 滴血認親第330 謀士之殤第138章 舌戰(1)第601章 未亡人第159章 千金買馬第81章 西市買婢第245章 實用爲先第117章 君生我已老第118章 人物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第12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2)第315章 升官第404章 隱族第504章 畢業考覈第835章 內部瓦解第72章 馬蹄鐵第706章 滴血認親第882章 當面說開第3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594章 沒錯是我!第794章 有這個實力麼?第413章 比誰嗓門大?第298章 差事第376章 心機第149章 奇女子第710章 這不欺負人麼!第127章 目的達成第221章 行路難第595章 殿試第458章 起舞弄清影第400章 達成一致第68章 碾壓第217章 衆生相第476章 莫名其妙的問題第4章 君臣閒談(求首訂)第512章 暗衛第116章 技高一籌第528章 招供第314章 演技達人第726章 強者的責任第666章 奪權第831章 魚死網破第15章 炭火銅鍋第561章 隨口一言第238章 苦惱第292章 老奸巨猾第333章 始作俑者(卷終)第78章 交鋒第57章 建城令?第513章 追本溯源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241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958章 刺殺第462章 真真假假第912章 文成公主?第587章 烏合之衆第20章 親家登門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55章 絕處逢生第564章 無恥之極第217章 衆生相第21章 適度擴張第441章 解開心結第574章 再出手第341章 無心插柳第155章 扼住咽喉第903章 一網打盡第522章 導演第433章 門當戶對第67章 單挑第652章 深情第1022章 破釜沉舟第542章 障眼法第242章 不同之處第553章 新勢力第5章 賣女第363章 逃過一劫第78章 約法三章第436章 虎媽貓爸第198章 欺人太甚!(大封推)第8章 巧巧訴情第148章 賺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