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釜底抽薪

“義父的擔憂,我心裡明白。”

李績這樣謹慎的人,能如此開誠佈公地跟他談論這種話題,李牧心裡已經非常感動了,同時他能也聽出來李績話語中的意思,他是藉着李孝恭的事情,來警告李牧,不要太過於出風頭了。因爲李世民的性格,有一部分便是爭強好勝。他要做的是千古一帝,爲後世帝王楷模。這樣的人,不會允許有臣子掩蓋他的光芒。

而李牧,靠着不知從哪裡來的本事,做任何事情,都無往而不利。他的一舉一動,吸引着人們的眼球,他幹什麼都是最出風頭的那一個。

李績是在擔心,若是有一天,李世民感覺到了來自李牧的威脅,那麼他的好日子估計也就到頭了。

“……但我這樣想,陛下想當明君,就要有明君的度量。我做的事情,不爲私利,若因出風頭這點事兒,陛下就針對我,他也成不了明君。至於河間郡王的事情,義父,我是這樣想。河間郡王待我好,我也待他好。若我因爲他的身份而顧忌、疏遠他,那我李牧這個人,也不算君子了。”

“聖人言,君子坦蕩蕩。我與人交,不想考慮這人的身份地位,也不想考慮這人有無錢財。意氣相投,便是朋友。或許義父所慮是對的,但我不想那麼累。”

李牧長嘆一聲,道:“義父,你是知道我的。孑然一身來到長安,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垂愛。就算有一天,我全部都失去了,我也不覺得有什麼可惜。只願身邊的人還在,這便是我最大的滿足了。”

“思文有句話說得對,男兒生於天地之間,當建功立業。”他看向李績,認真道:“思文有他想走的路,我也有我想走的路。我想盡己所能,讓大唐變得更好,也不負我來這世間一遭。我會盡力去做,但能做到什麼程度,就聽天由命了。若是真有義父擔憂的那天,大不了我就辭官歸隱,回定襄種地去。我想着,陛下的心也是肉長的,不會恁地絕情,到時我放棄一切,他還能不讓我走麼?”

李績心裡頭苦笑,他還是覺得李牧太過於天真了。

人心是肉長的,這話不假。但帝王的心,真的是肉長的麼?帝王之絕情,不是常人所能及,也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李世民若是不絕情,他能幹的出弒兄殺弟的事情來?

當年玄武門的事情,李績雖然沒有參與,但他作爲當時屯衛的大將,手裡握着重兵,這件事幾乎就是在他眼皮底下發生的。論武力,李建成和李元吉倆人捆在一起,也不是李世民的對手。論謀略,他倆更是白給,這還沒算上秦王府的一衆謀士。可以這樣說,當李世民躲過那杯毒酒之後,李建成和李元吉就再無一點機會。而李世民決定下手的那一刻,事情就已經出了結果。

他有百步穿楊之能,若他不想殺李建成,李建成不會死。若他不想殺李元吉,已經負傷的李元吉也不會死。他完全可以效仿前朝,幽禁兄弟,但他沒有,而是選擇來個乾脆,以絕後患。

這樣的人,心是肉做的?

李績可不這麼認爲。

雖說事出有因,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是想置李世民於死地,李世民動了殺心,也無可厚非。但人之善惡,往往就在一年之內。善大於惡,以德報怨,惡大於善,以直報怨。不能說李世民錯了,但也可以看得出,他並非一個善念之人,而且他的度量,也沒有他表現出來的大。

李績今日的提醒,還有一個願意,那便是他知道了王鷗的事情。

王鷗和李世民的事情,李績也有所耳聞。李世民對王鷗有多愛慕,李績不清楚,但他清楚的是,沒有一個男人願意看到自己的女人被他人染指。

李牧之於李世民,是子侄,是臣子,他送李世民這頂綠帽子,得是多大的度量,才能接受?

李績用腳指頭想,都能猜到李世民有朝一日得知細情之後,會是怎樣的龍顏大怒!屆時,李牧的千般好,也抵不過這一個壞,盛怒之下,抄家問斬都是沒準的事情。即便李世民冷靜下來,後悔了,又有什麼用?墳頭的草都兩尺高了,世間哪裡還有李牧這個人?

女人啊,禍水!

李績沒法挑明說這件事,所以借李孝恭的事情,想要點李牧兩句。李牧果然聽懂了,但他的迴應,卻讓李績心都涼了。

這小子糊塗啊!爲了一個女人,竟什麼都豁出去了。哪有那麼容易全身而退,自古以來的寵臣,不是位極人臣,就是身死族滅,哪有折中的結果!

還太年輕了!

李績嘆了口氣,剩下的話也都沒再說了。李牧適時把話題岔開,聊到了扶助突厥的事情上。

“義父,你打算什麼時候回幷州?”

“陛下的意思是讓我和思摩將軍一起走,這就要看你了。”李績笑道:“他說找不到你的人影,還託我的人情,想讓我跟你說說,早點抽出時間來,把他的事辦了。”

“這不能着急。”李牧認真了起來,道:“義父,秦將軍,關於突厥人的事情,我有一些問題想要請教。”

“你說。”

李牧肅然道:“義父,秦將軍,你們都與突厥人正面作戰過。你覺得,若以戰力論,突厥人強大麼?”

“這……”李績和秦瓊對視了一眼,秦瓊先開口道:“我們已經戰勝了突厥人,這不已經給了答案了麼?”

李牧搖搖頭,道:“秦將軍,我曾作爲運糧的鄉勇被突厥騎兵俘虜過。對於突厥人的戰鬥力,我是有直面的感受的。當時俘虜我的突厥人,其實不過就是一個突厥牧民青壯罷了。在突厥部落中,只要是一個成年健康的男子,馬術和箭術都非常好。而我們的騎兵,需要訓練很多年,才能達到他們的程度。”

李績接過話,道:“李牧說得沒錯,突厥人、胡人、回鶻等部,他們是馬上的民族。天生便精於騎射,但這並非是絕對的天賦,最主要的原因,在我看來,是因爲咱們的馬少。突厥人生下來,無論貧賤,都有馬騎。而在中原,馬是富庶的人家纔有,尋常百姓買不起馬。”

“程咬金的大兒子程處默就是一個例子,他的馬術和箭術,絲毫不弱於同齡的突厥青壯。由此可以說明,我大唐男兒,在天賦上並不落後,只是缺少基礎的條件而已。”

李牧點點頭,道:“那麼義父覺得,我們能戰勝突厥,最大的依仗是什麼呢?”

李績微微蹙眉,想了一會兒,道:“打仗若想取勝,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去年的仗,天時來說,突厥遭遇暴雪,天氣寒冷,牛羊凍死無數,乃是突厥部族最虛弱的時候,這便是天時。而地利,則在於頡利把行宮選在了定襄。定襄距馬邑不過幾十里,爲迅速襲擊提供了便利。說到人和麼,這要歸功於頡利這幾年貪戀享受,窮兇極奢,不但搶奪大唐邊城,還壓榨本族百姓,導致怨聲載道……”

李績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李牧卻擺手打斷了他:“義父,你說得都對,但我看待這件事的角度,卻有些不同。”

“我們大唐缺少馬匹,騎兵少,兩軍對戰時,騎兵的作用要大過步卒,明顯對我大唐不利。但爲何大唐最後還是贏了?我覺得還是贏在了步卒上面。”

“我在突厥大營的時候,一心想要逃跑,爲此我觀察了很久。我發現突厥騎兵在馬上雖然厲害,但他們下了馬,戰力便會大打折扣。他們的步卒,遠不是大唐步卒的對手。這一點在打仗的時候,也表現的非常明顯。我們的陌刀隊,只要抵抗過了敵軍的箭矢,便絲毫不懼他們的騎兵。陌刀陣勢排開,或斬人,或斬馬,都是無往不利。”

“突厥人還要一個重要的問題,那便是他們缺少鐵器。突厥騎兵的可怕之處在於,他們精準無比的箭術,但他們的箭,質量卻沒有咱們的好。咱們的箭,箭頭是鐵,還有倒刺,可以造成更大的殺傷,而突厥人的箭,多是骨刺狼牙,距離稍遠便無法破甲。”

李牧看向李思文,道:“我與思文剛剛認識的時候,思文在軍中擔任錄事參軍,我看過他寫的戰損冊子,發現了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那便是,突厥人對我們造成的殺傷,很多都是在我們齊射了幾輪過後,他們撿了我們的弓箭,再回過頭來攻擊我們的時候,由我們的鐵箭頭,刺破了我們的皮甲才造成了致命的殺傷。”

“再說回我剛剛說的陌刀的事情,義父,秦將軍,聯繫這兩件事,我發現了一個共同點。那便是,戰爭,第一個打的是人!咱們大唐的騎兵不夠,步卒來湊,雖然不佔優勢,但有好的兵法,好的將領,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我們依然能贏得戰爭。第二個,則是比物資。我們的將士在外作戰,後方頃全國之力供給糧草。而突厥人死了牛羊,他們便沒有了着落,肚子都填不飽,哪裡還有心思打仗?”

“他們的鐵器少,我們的鐵器多,我們就佔優勢。陌刀如今在軍中,也是稀罕的東西,若是我們有足夠的鐵,打造無數把陌刀,每個人都有一把,再打仗的時候是不是就更輕鬆了?”

“陛下和朝中的一些人,一直在擔憂,若是內務府幫助突厥部族,讓他們富裕起來,他們會不會反過來背叛大唐。陛下更是給我出難題,他既想讓突厥成爲大唐的屏障,抵擋崛起的薛延陀,又不想突厥成氣候,威脅大唐的安全。”李牧嘆了口氣,道:“這是兩件自相矛盾的事情,當時陛下問我有什麼主意,我只說自己會盡力,沒敢給出肯定的答案。但是過了這麼久,我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首先,若想抑制突厥對大唐的威脅,我們要拿走他們的戰爭資源。皮革,鐵器,馬匹,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爭資源。馬匹的事情,我早就已經有所安排。西市有一個馬販,叫做阿尼羅。幾個月前他來投靠我,答應願意爲我從突厥部落販馬。這個人有些背景,他是頡利之子疊羅支的孃舅。頡利雖然已經是階下之囚了,但他畢竟身負突厥黃金血脈,在突厥部族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疊羅支是頡利唯一活着的兒子,也算是黃金血脈,有他出面,遠比我派一個漢人過去好得多。”

“我會支持疊羅支和阿尼羅,建立起一個龐大的馬幫。做一些見不得光的生意,這就需要義父的配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必要的時候,還要幫着他們,瞞過思摩將軍。”

李績蹙着眉頭,思慮了一會兒,道:“你的意思我懂,只是此事,你與陛下商量過了麼?”

李牧笑道:“義父太過於謹慎了,此事對我大唐百利而無一害。我走私過來的馬匹,也是爲了陛下的萬人騎兵,陛下豈有不準的道理。”

李績微微頷首,道:“你有分寸就行。”

李牧繼續說道:“關於皮革,我已安排下去了。我會找很多商人,讓他們以個人的名義,拍下突厥部族的皮革預售訂單。但實際上,這些訂單是由內務府經營突厥部族的生意所得的利潤來支付。這些皮革,其中的大部分,會被製成皮甲,而這些皮甲也會優先下放給邊鎮的將士。”

李績聽懂了李牧的意思,他是想用跟突厥部族做生意賺的錢,來爲大唐邊軍做裝備。而皮革就那麼多,他把皮革從突厥人手裡買走之後,突厥人自己就沒有了,此消彼長之下,防禦上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這第三點,關於鐵器。”李牧彎腰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簡單的地圖,標註了幾個主要地點。在河套以北,前隋時期,突厥王庭牙帳所在的區域,李牧畫了一個圈兒。

李績認了出來,道:“李牧,你把這裡畫出來,是什麼意思?這裡是突厥的牙帳所在!”

“這裡有鐵礦!”

第57章 建城令?第237章 有刺客!第432章 街頭霸王第330 謀士之殤第96章 簡單安排第946章 塔防第19章 賢婿第57章 坑第142章 皇后妙計第12章 生財有道第390章 留學僧第39章 出來吧!四則運算!第578章 三日之後第919章 造船夢第325章 料敵於先第80章 二聖臨朝第656章 信使第110章 弘文館第27章 未來可期第934章 大航海之始第716章 長袖善舞第144章 天賦異稟第276章 奏摺第397章 操練起來!第437章 好妹夫和好師叔第122章 謀後世(卷終)第546章 雄辯滔滔第150章 大唐日報第911章 利潤驚人第1193章 中計限免期間【“打賞加更”限時六折】!第65章 議功封侯(1)第1019章 危!第474章 羣臣排座次第688章 君臣再相見第142章 賀禮第731章 隔牆有耳第91章 大唐首富?第500章 神仙眷侶第119章 聖旨到(1900均訂加更)第608章 兵行險着第823章 偷樑換柱第150章 錢能通神第729章 新線索第686章 八方來朝第16章 熱火朝天第409章 複製工匠第289章 危機感第172章 又見瓔珞第770章 開府第296章 練兵的門道第88章 忽悠第80章 基本情況第820章 父子相見第51章 是走是留第651章 神秘女子第848章 頹廢中年李世民第35章 不如禽獸(1300均訂加更)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973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278章 走後門第40章 算學大師第92章 貓膩第157章 二女相見第643章 愛是一道光第670章 殺伐果決第585章 科舉改制第852章 天佑大齊第78章 交鋒第323章 兩頭堵第54章 烈火焚城第963章 與高句麗的恩怨情仇第18章 酒坊黃牛第708章 離去第92章 貓膩第198章 欺人太甚!(大封推)第484章 衆矢之的第805章 抗旨拒婚第86章 來把師徒局!第744章 息隱之由第95章 婚禮(2)第699章 殺李牧!第810章 利益最大化第488章 來點新鮮第955章 一箭雙鵰之計第442章 開業在即第1008章 龜茲發展計劃第91章 大唐首富?第324章 達成一致第95章 人力“電梯”第511章 早有安排第349章 願爲逐鹿侯作證!第116章 技高一籌第686章 八方來朝第78章 約法三章第111章 沒事找事第801章 算無遺策第518章 不成熟的小建議第277章 魏徵登門第631章 一籌莫展
第57章 建城令?第237章 有刺客!第432章 街頭霸王第330 謀士之殤第96章 簡單安排第946章 塔防第19章 賢婿第57章 坑第142章 皇后妙計第12章 生財有道第390章 留學僧第39章 出來吧!四則運算!第578章 三日之後第919章 造船夢第325章 料敵於先第80章 二聖臨朝第656章 信使第110章 弘文館第27章 未來可期第934章 大航海之始第716章 長袖善舞第144章 天賦異稟第276章 奏摺第397章 操練起來!第437章 好妹夫和好師叔第122章 謀後世(卷終)第546章 雄辯滔滔第150章 大唐日報第911章 利潤驚人第1193章 中計限免期間【“打賞加更”限時六折】!第65章 議功封侯(1)第1019章 危!第474章 羣臣排座次第688章 君臣再相見第142章 賀禮第731章 隔牆有耳第91章 大唐首富?第500章 神仙眷侶第119章 聖旨到(1900均訂加更)第608章 兵行險着第823章 偷樑換柱第150章 錢能通神第729章 新線索第686章 八方來朝第16章 熱火朝天第409章 複製工匠第289章 危機感第172章 又見瓔珞第770章 開府第296章 練兵的門道第88章 忽悠第80章 基本情況第820章 父子相見第51章 是走是留第651章 神秘女子第848章 頹廢中年李世民第35章 不如禽獸(1300均訂加更)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973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278章 走後門第40章 算學大師第92章 貓膩第157章 二女相見第643章 愛是一道光第670章 殺伐果決第585章 科舉改制第852章 天佑大齊第78章 交鋒第323章 兩頭堵第54章 烈火焚城第963章 與高句麗的恩怨情仇第18章 酒坊黃牛第708章 離去第92章 貓膩第198章 欺人太甚!(大封推)第484章 衆矢之的第805章 抗旨拒婚第86章 來把師徒局!第744章 息隱之由第95章 婚禮(2)第699章 殺李牧!第810章 利益最大化第488章 來點新鮮第955章 一箭雙鵰之計第442章 開業在即第1008章 龜茲發展計劃第91章 大唐首富?第324章 達成一致第95章 人力“電梯”第511章 早有安排第349章 願爲逐鹿侯作證!第116章 技高一籌第686章 八方來朝第78章 約法三章第111章 沒事找事第801章 算無遺策第518章 不成熟的小建議第277章 魏徵登門第631章 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