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定海印

李世民臨走之前,給了李牧一道聖旨,授他江南都督,水路總管之職,允許他四品以下先斬後奏,任命六品及以下官員的權力。如此權柄,在本朝還是從未有過的。

李牧本想推辭,但是李世民的態度堅決。以揚州路遠,遇事請示太費周章,李牧如今處理的事情,朝中大部分人也都不明白,商議也商議不出什麼來,給予他權柄,也是爲了便宜行事。

李牧只好接受。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李世民沒提侯君集帶來的大軍的事兒,李牧也沒提,君臣二人像是都忘記了一樣。

……

侯君集的大軍,駐紮在了距離明州港十里外,此地現在仍是一片荒蕪,但是未來是規劃建立軍營的。只是現在工程隊還倒不出手來,這邊工程還沒開始。兩萬人都在住帳篷,雖說軍營艱苦已是習慣,但如果能條件好一點,誰不希望能住得好一些呢?

送別李世民回來,侯君集跟着李牧回到了顧園,落座,看茶,李牧看向有些侷促的侯君集,笑道:“大將軍有話便直說,何必扭捏呢,不似大將軍的性格啊!”

“唉,實在是張不開嘴。”侯君集這不是假話,一直以來,他沒少麻煩李牧,去年的預算的事情,兵部少的部分,還是李牧給想辦法補的虧空,每次他開口,李牧都沒有讓他閉不上嘴過,這次還來麻煩,確實是有點面皮薄。

但是如果他不想說,他也不會來,扭捏了一陣,還是開口道:“駐軍的兩萬人,現在還住在帳篷裡。倒不是不能住,只是這帳篷挨着帳篷,下點雨,潮氣很大,有時候看管不住,屎尿——”侯君集嘆了口氣,道;“不知能不能撥付一批工匠,先把營房趕一趕,我知道現在港口那邊工程也吃緊,你看這樣行不行,我撥付你三千士卒,充當力工。這樣也不至於耽誤進度,營房這邊,想想辦法?”

“這事兒啊,容易。”李牧笑道;“其實瓦匠,木匠,都不是很難學,大將軍回去挑選一些機靈聰敏的軍士,讓他們跟着學幾天,基本上就能上手了,畢竟是營房,又不是雕樑畫棟。”停頓了一下,李牧又道:“不如索性成立專門負責基建的營,推廣全國折衝府,也是大大利好。在軍可以省下大筆開支,等這些軍士榮歸的時候,也有一門手藝傍身,豈不是兩全其美麼?”

侯君集一拍巴掌,道:“這敢情好,我這就回去安排。”

李牧送侯君集到門口,目送他走遠,對身旁的獨孤九道:“去通知一下江南十二家的主事人,讓他們晚上過來,我有話要交代他們。”

獨孤九道:“顧思之抱病在牀,恐怕是來不了,他的兩個兒子,都不能做主。”

“呵呵、”李牧笑了一聲,道:“來不了,那以後也別來了,跟他們說,今日商議的事情,將決定他們以後的命運,誰敢不來,後果自負。”

獨孤九點點頭,傳達去了。李牧看着遠方的雲,扭身進了自己的工作室。傍晚的時候,他纔出來,手裡已經多了一個黃色的錦囊,裡面鼓鼓囊囊地裝着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

十二家的主事人,無一缺席。顧思之也來了,他是被擡來的。其實他雖然有病,只是心病而已,不至於擡過來,但是之前他裝得太投入,對外宣稱病的嚴重,忽然好了,就有點太假了,所以還是擡着過來了。

沒有酒宴,只有茶。

李牧讓下人,給每個人面前擺了一壺茶。茶氣繚繞之間,他觀察衆人表情。除了少幾個,敢坦然面對他之外,其他大部分人,包括顧思之在內,都在躲閃他的目光。

李牧嘴角勾起一絲笑容,抿了一口茶,道:“你們中的一些人,令我有些意外,也很失望啊。”

此話一出口,立刻有人嗆了茶,衆人看過去,正是‘病入膏肓’的顧思之。

“不過也有人,令我很滿意。”李牧看向王瑞,王瑞立刻把胸脯挺了起來。

“侯爺——”顧思之想要說話,但是被李牧擋了一下,他繼續說道:“解釋的話,就沒必要再說了。本侯也沒想追究你們、”他哼了一聲,道:“畢竟你們能給本侯造成的麻煩,也是有限的。若是我做什麼事情,連你們都能影響得了,那這事兒不做也罷。”

語氣中充滿着不屑與霸氣。

李牧拿出錦囊,把裡面的東西,倒了出來。

“這裡面有七彩琉璃印十二枚。”衆人看去,果然是七彩的琉璃,月光映襯之下,光彩奪目。當世琉璃本就不多,價值以‘彩’來定位,色彩越多越正越豔麗,價值也越高。而七彩琉璃,一直都是傳說中的東西,想買也沒地方買去。

像是這麼工整的七彩琉璃,根本是不存在的。李牧能一下子拿出十二枚,也無形中印證了傳聞李牧會製造琉璃的傳言。

李牧把琉璃印,先給了王瑞一個,王瑞急忙雙手接過,仔細觀看,只見上面有‘定海’二字,在‘定’字左上角,有一個極小的‘王’字,如果不細看,仿若與花紋重疊在一起似的,王瑞不禁疑惑,這帶有自己姓氏的定海印,到底有什麼用。但他也沒問,因爲他知道,李牧肯定會解釋。

“這個印,叫做定海印,一共有十二枚,也僅有十二枚,每一家的印,都有細小的差別,不僅限於姓氏,還有暗刻。不是本侯自誇,當世的匠人,無人能復刻出來。”

“這枚印,非是朝廷所發,乃是本侯私刻給你們的。未來在海上,看到這枚印,要守望互助,一致對外。茫茫大海之上,憑印識人。你們可以理解爲,朝廷律法管海港,這印管海上。這枚印,往後不會再增,但是會減,可以代代相傳,不管本侯在與不在了,這枚印就是盟約,你們都明白了麼?”

說着,李牧把印分發給了衆人。衆人拿着手裡的定海印,心中五味雜陳。

尤其是顧思之,他沒想到自己把事兒辦成了這樣,李牧還能給他一枚印。在座都是聰明人,誰能不明白,這枚印的意義呢?這相當於是一個門檻,往後的海運的蛋糕,就是這十二家來分了。而李牧着重說的那句,這印的數量不會增,但是會減,更是點明瞭這一點。同時暗示了,如果誰違反了規矩,或者做的不好,也有被除名的可能。

但如果不犯錯,不壞規矩呢?有了這枚印,世世代代在海上,永遠有一口飯吃。有了這個保障,現在的損失算什麼?就算有再多的錢,能買來子子孫孫的安定麼?哪個多哪個少,除非是傻子。

顧思之也顧不得再裝病了,便要給李牧跪下,李牧示意獨孤九扶他起來,道:“你們的心思,我都知道。我不說什麼,是因爲你們沒有威脅到我的目標,所以也就無甚所謂了。但是也奉勸各位,最好還是不要亂動心思,萬一趕上我的心情不好的時候,跟你們較真了,你們未必能接得住。”

“不敢、不敢……”

衆人連聲說道,李牧又拿出一枚比他們的定海印大一號的金鑲玉的印來,道:“這枚盤龍印,便是代表我李牧的印信,你們以後看到這枚印——”李牧沒有往下說,但是衆人哪還有不曉事的,都連聲表態,以後看到這枚印,將會無條件的執行,絕不敢有半點藏私,若有違此言,共誅之。

當下,拿出印冊,各家都印了一份,以備日後對比之用。

事只有這一件,完事兒了,李牧自然也不會留他們吃飯,衆人今兒得了定海印,都興奮得不得了,腳步都是飄的,誰還可能有半點不滿。之前的陰霾,也一掃而空了。

臨走的時候,李牧又督促了一下港口的事情,衆人拍着胸脯保證,過年期間也不會耽誤半點工程的進度,雖然因爲銅錢貶值,各項造價升高,這事兒本來大家都是想提一下的,但是因爲定海印,也沒一個人提及。左右虧也是一起虧,相比未來的賺,這都不算什麼錢。

李牧把玩着手裡的印,隨手拋着,回了書房。魏瓔珞正在爲他整理文件,李牧隨手把印交給了魏瓔珞,魏瓔珞看着手裡的印,不太明白李牧是什麼意思。

李牧便把這印的含義,對魏瓔珞說了,魏瓔珞便要把印收起來,放在一處穩妥的地方。

“是得放得穩妥點,以後咱倆的兒子,就指望它過活了。”

“咱倆的兒子?”魏瓔珞臉上浮現出兩朵紅暈,剛要嬌嗔一句,忽然意識到什麼,呆道:“夫君,你是說,要把這枚印,留給咱們的孩子?”

“是啊,怎麼了?”

“這也太……”魏瓔珞便要拒絕,她跟隨李牧,作爲他的秘書,幫他處理事務,對於這枚印的含金量是再清楚不過。按照現在的發展勢頭,再過幾年,說這枚印富可敵國絕不爲過。

“不要着急拒絕,你聽我說。”李牧把魏瓔珞攬入懷中,道:“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娶到你們。對於孩子們呢,我一向都是覺着,兒孫自有兒孫福。但是後來我想,我一個人這麼想,是很自私的,作爲母親,肯定比我這個做爹的,更惦念孩子。還是應該給孩子留下一點什麼,可是又沒法做到公平,所以就是憑運氣吧,趕上什麼,就給點什麼。這印呢,你留着,以後若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若不需要,就當是給孩子做個金鎖了,不着急拒絕。”

見魏瓔珞還有猶豫,李牧又道;“巧巧一向不在意這些,不會與你爲難。倒是知恩那兒,要是知道了,可能說說點有的沒的,你也不必放在心上,她也沒什麼惡意。”

魏瓔珞早就受過李知恩的欺負,知道她的性格,自己越是在意,她越是得逞,反而會沒完沒了。若不理她,她覺得沒意思了,這事兒也就過去了,也不是不依不饒的性格。

其實也不是怕了她了,魏瓔珞心裡明白,在李牧的心中,其實她和李知恩,互相都是差不多的位置。她怎麼也奈何不了李知恩,李知恩也奈何不了她。讓着,只是不想讓李牧爲難而已。

何況她就算不看着李牧的面子,還有白巧巧那邊。在李牧這兒,她能跟李知恩打個平手,但是在白巧巧那兒,肯定是李知恩佔優了。雖說家宅裡的女子,白巧巧都以姐妹相稱,但是親疏遠近還是有所分別的。張天愛和李知恩在白巧巧跟前的地位,是要超過其他人一截的。

與魏瓔珞在一起,聊了一些最近的事情,又看過一些密函,信件之後,已經時至子時。李牧本想歇在魏瓔珞房間,但她最近幾日都不方便,只好含着羞澀,把李牧推去了金晨的屋裡。

最近倆人走得很近,經常可以看見在一起聊天。任何一個環境,都免不了出現‘小團體’。就像白巧巧和李知恩親近,魏瓔珞和金晨親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李牧雖然察覺了,但是也從未說過什麼。

……

卻說阿史那思摩回到突厥,召開了突厥全族大會,宣佈了此行談判的結果,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些人民族主義情節深重,對朝廷想要在突厥境內設郡縣的提議表示不可接受,當場就表示要反抗到底。而有一些人,則沒有那麼堅定,見李世民願意原諒,又聽聞了化爲郡縣之後的種種利好,也是頗爲心動,只是礙於面子,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人佔據了大多數。

而一些阿史那思摩能說進去話的首領,事先通了氣,知道了不接受的後果,都旗幟鮮明地站在了阿史那思摩這一邊,支持郡縣化的提議。

爭執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了晚上,最終還是因話不投機,不歡而散。當夜,阿史那思摩的牙帳遭到了夜襲。好在阿史那思摩早有準備,沒有住在牙帳中,才倖免於難,可憐的牙帳被燒成了灰燼。天明拂曉,阿史那思摩糾集人馬進行了反擊,激戰半日,反對派向北逃竄,阿史那思摩也未追趕,事後清點,突厥部族十去其三,探馬回報,這些逃散的人,大部分都去投奔了薛延陀,少部分投奔了高句麗。看來分道揚鑣,已經成了定局。

第960章 風聲鶴唳第58章 賓主盡歡第123章 把事情鬧大(2)第713章 小李飛刀!第927章 憂樂第413章 比誰嗓門大?第315章 升官第494章 自作多情李世民第854章 隱藏的危機第819章 欺上瞞下第365章 拉下水第429章 籌碼貨幣第368章 隔牆有耳第552章 出謀劃策第316章 長樂門中人第722章 師父出馬第975章 定海印第711章 綁架皇親第52章 巧巧搬兵第732章 吐蕃王子第344章 日程滿滿第653章 生還第225章 忽悠第81章 西市買婢第458章 起舞弄清影第163章 大智若愚第252章 更待何時?第433章 門當戶對第862章 夾心餅第117章 侯爺回府第499章 乘風歸去?第1001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631章 一籌莫展第879章 無可替代第647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963章 與高句麗的恩怨情仇第479章 一言不合第155章 輿論很重要(3)第209章 不速之客(“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812章 師徒情深第824章 打入內部第28章 我已成年第837章 蜀中唐門第329章 無形之手第81章 反擊風暴!第17章 指點迷津三江、強推感言第470章 設計師的思維第895章 東廠行第23章 得寸進尺第441章 解開心結第1192章 陷阱第599章 金榜題名時第855章 戰前分析第173章 窮兇極惡第775章 往日仇怨第2章 有舍方得(求首訂)第864章 母子第446章 地圓說第284章 修仙之人第500章 神仙眷侶第186章 財源滾滾第10章 秘法第1006章 神兵天降第1013章 不擇手段第928章 取之有道第88章 心頭種草第401章 爲什麼要這麼對我!第6章 搬家第2章 逃第849章 荒唐劇情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740章 新人新戲第483章 導個戲!第348章 血光之災第906章 勞動改造第36章 太上皇第72章 馬蹄鐵第575章 系統升級第954章 變通之法第97章 開工在即第830章 蛇潮第783章 仙風道骨第463章 遠來的商隊第92章 貓膩第523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161章 難得糊塗第544章 敗家犯法?第53章 “奇謀”第864章 母子第641章 神功大成第904章 把事情搞大第85章 賠本買賣第82章 兇奴俏婢(1)第630章 圍城第519章 敢於嘗試第270章 英雄第148章 神秘婦人第440章 賢后諫言
第960章 風聲鶴唳第58章 賓主盡歡第123章 把事情鬧大(2)第713章 小李飛刀!第927章 憂樂第413章 比誰嗓門大?第315章 升官第494章 自作多情李世民第854章 隱藏的危機第819章 欺上瞞下第365章 拉下水第429章 籌碼貨幣第368章 隔牆有耳第552章 出謀劃策第316章 長樂門中人第722章 師父出馬第975章 定海印第711章 綁架皇親第52章 巧巧搬兵第732章 吐蕃王子第344章 日程滿滿第653章 生還第225章 忽悠第81章 西市買婢第458章 起舞弄清影第163章 大智若愚第252章 更待何時?第433章 門當戶對第862章 夾心餅第117章 侯爺回府第499章 乘風歸去?第1001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631章 一籌莫展第879章 無可替代第647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963章 與高句麗的恩怨情仇第479章 一言不合第155章 輿論很重要(3)第209章 不速之客(“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812章 師徒情深第824章 打入內部第28章 我已成年第837章 蜀中唐門第329章 無形之手第81章 反擊風暴!第17章 指點迷津三江、強推感言第470章 設計師的思維第895章 東廠行第23章 得寸進尺第441章 解開心結第1192章 陷阱第599章 金榜題名時第855章 戰前分析第173章 窮兇極惡第775章 往日仇怨第2章 有舍方得(求首訂)第864章 母子第446章 地圓說第284章 修仙之人第500章 神仙眷侶第186章 財源滾滾第10章 秘法第1006章 神兵天降第1013章 不擇手段第928章 取之有道第88章 心頭種草第401章 爲什麼要這麼對我!第6章 搬家第2章 逃第849章 荒唐劇情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740章 新人新戲第483章 導個戲!第348章 血光之災第906章 勞動改造第36章 太上皇第72章 馬蹄鐵第575章 系統升級第954章 變通之法第97章 開工在即第830章 蛇潮第783章 仙風道骨第463章 遠來的商隊第92章 貓膩第523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161章 難得糊塗第544章 敗家犯法?第53章 “奇謀”第864章 母子第641章 神功大成第904章 把事情搞大第85章 賠本買賣第82章 兇奴俏婢(1)第630章 圍城第519章 敢於嘗試第270章 英雄第148章 神秘婦人第440章 賢后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