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突厥內遷

李世民心中暗道,五年,未必就夠。還沒等他說出來,就聽李牧繼續說道:“也許用不上五年,鄮縣的大部分百姓,就已經完成了城鎮化的改革,讓他們去種地,他們也不願意種了。”

“城鎮化?”李世民聽到這個新名詞,又有些迷糊了。李牧看到李世民的樣子,趕緊解釋,道:“陛下,城鎮化的意思,就是老百姓從種地爲生,逐漸轉變爲做工,手藝等職業化的工種。就像長安和洛陽,長安百萬人口,幾人以種地爲生呢?臣有信心,用不了五年,明州港帶來的繁榮的商業,足以養活這不到百萬人的地域,到了那個時候,鄮縣的本地人收入中,種地務農這佔比將會非常低。他們不會再計較,有沒有突厥人佔了地,甚至,他們會把地讓給突厥人去種,以換取自己可以在港口打一份工。”

李世民恍然,道:“這就是爲何你要強制要求,耕地不可荒蕪了。分了地的人,若不能耕種,就只能把地入股給農場,而農場卻是受朝廷控制的。好!此計大妙!”

李牧又道;“另外,臣還要向陛下道喜。李佑他們這趟從林邑回來,帶回了足夠多的兩季稻的種子。並帶回了真臘老農三十餘名,這些老農精於種植兩季稻,有他們在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裡,把耕種兩季稻的技術傳授給我們。從鄮縣開始,逐漸推廣江南,陛下試想一下,若江南的水田,往後都能收穫兩次,豐年設常平倉存糧,還用擔心有災害的時候措手不及麼?”

江南素來有糧倉之名,若是能收穫兩次,至少可以把大唐的全年糧食總產量提成四成!

這是什麼概念?這等同於,養兵所消耗的存糧,不用再從老百姓嘴裡摳出來了。就算是隋朝最強盛的時候,也沒有做到這一點啊。李世民已經開始幻想,大唐百萬雄兵震懾四夷,八方來朝的畫面了。

他的鼻息粗重了一些,盯住李牧的眼睛,道:“五年,能做到?”

李牧笑了,道:“也許用不上五年。”

李世民沉默,他知道,這是李牧給他的期限,五年,也許用不上五年,李牧便會像他說的一樣,隱退了。

五年之後,怎麼做,李世民沒有想好。甚至,潛意識中他不願意去想。他熟讀史記,史記上的帝王爲後人留下的經驗,無一不告訴李世民,像李牧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爲己所用,最明智的辦法就是剷除。

可是李牧對他坦蕩,他實在是不忍心,也做不出——

想到這些,李世民的心緒有些亂,他站了起來,道:“你想做什麼,朕都會盡力支持,放手去做吧。朕有些乏了。”

李牧忙起身,送李世民回房休息。他洗了腳之後,也躺下了,明日還要視察港口,要起早出發。

……

李牧這邊視察港口的同時,政令已經發出,大唐第一次大規模的突厥內遷開始了。

實際上,李世民沒有告訴李牧的是,這件事他已經與房玄齡討論過多次。甚至已經派了使者去河套,明裡暗裡的做了很多調查。否則光憑李牧說,李世民是不可能答應這麼大的事情的。

原本,李世民也是打算在來年開春,先遷徙一部分人到中原來試一試的。只是原本的計劃是,整個部落遷徙,並且把人安置在幾個折衝府之間,讓這些人,爲這幾個折衝府種軍糧。

這樣的安排,可以保證這個突厥部落反叛不起來。但是房玄齡提出,這樣做,肯定會讓突厥人產生不滿之心。即便是以大唐的律令,給予這些突厥人合理的安排,他們仍然會覺得自己被大唐奴役了。久而久之,離心離德。所以房玄齡的建議是不要做這件事,除非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

現在,這個更好的辦法來了。收到李世民的飛鴿傳書,房玄齡立刻行文中書省,正式下發旨意,遷突厥無產戶三萬戶,內附江南。

此前做的準備,全都用上了。宣傳的公告,就印了五千張,用兩種文字寫就,分發到了草原所有的部落。

給予的條件,一個個都寫的清楚明白。立時在草原引起了軒然大波,突厥的貴族們,自然視此爲仇,而突厥的百姓,卻一個個歡欣鼓舞,如李牧所想的一樣,他們的日子確實也要過不下去了,他們想要的,不過是一個安穩的日子罷了。

想走,哪有那麼容易?突厥的貴族們糾集了人馬,守住了所有的路口,不允許百姓南下,不少部族都因此爆發了衝突。

消息傳到了阿史那思摩處,阿史那思摩短短几日,像是蒼老了十歲,整個人都老態龍鍾了。

這件事他怎麼辦?怎麼辦,好像都是錯的!如果作爲突厥的大汗,此時他最應該做的,就是聚攏兵馬,與大唐開戰、無論是贏是輸,他都必須這樣做,因爲大唐動搖的,乃是突厥的根基。

人口,是任何一個民族的根基。試想一下,如果人口都沒有了,那民族還能稱之爲民族麼?

但是從理智出發,阿史那思摩清楚,這仗不能打。因爲肯定打不贏,而且隨之而來的後果,現在的東突厥根本承擔不起。

打仗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此時的突厥什麼都不佔。前年跟大唐打的那一場,雖然不佔天時地利,起碼還佔了一個人和。各部族還能聚攏在一起,跟大唐拼上一拼。但是現在,大唐出的這個內附政策,不要說普通的百姓,就是阿史那思摩自己換位思考,也不禁想要加入其中。

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而且考慮到實際的情況,阿史那思摩也於心不忍。

告示裡說的‘無產戶’,確實是日子要過不下去了。今年年初的時候,他曾遊說突厥貴族們,讓他們把牛羊的崽子借給百姓,等到了年底,有了犢子再還給他們。遭到了這些突厥貴族的拒絕,在他們眼裡,百姓的命,未必能比得上他們的牛羊金貴。

遊說失敗的那一刻起,阿史那思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了。這都是突厥貴族自食其果,他不怪大唐,相反,作爲一個有良知的首領,他反而感激大唐。在他看來,大唐是有擔當的。在戰勝了東突厥之後,大唐沒有搞屠殺。還把最肥沃的河套地區,重新給了突厥人做牧場。雖說,這也有防備北方薛延陀的意思在,但大方向上,還是給了突厥人休養生息的空間。

突厥人本來可以自己恢復起來,但因爲貴族階層的貪婪。事情搞砸了,大唐此時做的事情,與其說是落井下石,更是有擔當的表現。至少這三萬戶到了江南,他們不用被奴役,也不會餓死了。

“唉……”阿史那思摩長長嘆了口氣,疲憊不堪道:“這件事我管不了,告訴那些人,他們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吧,只是,在做事之前,先考慮後果。如今李績在東北,李孝恭在正西,兩部都各有五萬之衆,再多的話,我也就不說了。”

說罷,揮了揮手,把各部派來的使者趕出了帳篷。

……

十里外,一處不比阿史那思摩小的大帳裡,十餘個東突厥的首領愁眉不展地圍坐在一起。

聽了使者回復的話,立刻有一個人砸碎了手裡的酒杯,憤然罵道:“阿史那思摩是鐵了心的要做大唐皇帝的走狗了,他難道忘了,我們突厥人馳騁草原,逼迫大唐皇帝簽下城下之盟的榮光了麼?這纔多少年,長生天的兒子竟然要搖尾乞憐!阿史那思摩,不配做我們的大汗!”

“對,他不配!”

“不配!”

一羣人呼喊了起來,所有人都看向了一位長者,此人乃是阿史那思摩的一位堂兄,在場衆人之中,他的輩分最高。乃是現任的突厥大長老,負責祭祀的事。見衆人看過來,他開口道:“我做不來大汗,不過我心中有一個人選。”

“您請說。”

“曾經傲視天下的始畢可汗,有兩個出色的兒子。一個是咱們的突利小可汗,可惜小可汗已逝了。但他還有一個兒子,也非常勇武,叫做阿史那結社率,我與他一直有往來,突利部歸降大唐後,他被李世民封爲中郎將,留在身邊,名爲重用,實則監視。此次李世民秘下江南,阿史那結社率也在隨行護衛之中,據他給我的書信,李世民此行所帶之護衛,不過二百人。如果我們能派出精幹好手,不需要多,三五十人即可,趁李世民不備,裡應外合,殺他個措手不及——只要李世民暴斃,大唐羣龍無首,突厥復國指日可待!”

說着,他盯住衆人,道:“就看諸位,膽量多大了!”

刺殺大唐皇帝!!!

衆人嚇得說不出話來,他們聚攏在這裡,想要謀劃的是怎麼抵抗大唐這次內遷的政策,而不是真的想跟大唐爲敵啊。更不要說,刺殺李世民這麼大膽的事情,更是一點都沒有想過啊。

刺殺大唐皇帝……

衆人眼神裡滿是錯愕,一個搭話的都沒有。

“你們就這點出息!”

大長老頓了頓手裡的柺杖,道:“你們不敢,我敢!長生天的兒子,絕不能屈辱而死。這五十死士,我的部族出了!”

說罷就要轉身離去,衆人這纔回過神來,把他給攔住了。

十幾個首領互相看了看,終於有人道:“大長老,這是突厥人的大事,不能讓你一個人承擔。這樣吧,我們每個部族都出五個最好的勇士,今日大家向長生天起誓,生死與共,如若敗了,咱們也得一起承擔,斷不可做出背信棄義之舉。”

大長老這才轉怒爲喜,道:“這纔是長生天的兒女!”

說罷,他拿出匕首割開手指,寫下了一封血書,各部族的首領也都割破手指,按下了血手印。這是突厥人最高的契約,簽下了血書的人,如果不能履行,死後會遭到長生天的處罰,生生世世淪爲畜類。

主意已定,各家回去挑選死士。在大長老的人的帶領下,取道尚未凍結的渭水,渡河南下。

另一邊,爲了麻痹大唐,他們採取了緩慢配合的行動。從無產戶中,擇選不能開弓,不能騎馬的老幼,允許他們南下。但是隻能帶上十天的口糧,其餘的一切包括帳篷,都得交出來。

即便是這樣苛刻,也有人願意南下。

同羅一家,便是其中之一。

突厥的貴族都有姓氏,阿史那,阿史德等等,有姓氏的突厥人,即便不是貴族,也是上等的階層。但是大部分的突厥人,他們是沒有姓氏的,他們的名字,取決於他們的父親在他們出生的時候看到了什麼。

同羅在突厥語中的意思,不是銅鑼,是天上的鳥。天上的鳥本應自由自在,但是同羅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過上一天自在的生活。

同羅今年十七歲,十七歲在突厥,應當是在馬上練習騎射的年紀。但是同羅不會騎馬,也不會射箭。因爲他家的馬匹和弓箭,隨着他父親在一次突厥內部的爭鬥中喪命,作爲戰利品被另一個部族的人拿走了。那一年,同羅十三歲,他只摸過一次弓箭,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從十三歲開始,同羅便跟着母親,帶着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委身於一個突厥貴族家裡做苦工。他的母親是一個擠羊奶的好手,一個人能做兩個人的活兒,勉強能養活得了他們。同羅起初也跟母親一起學着擠羊奶,但是做這個工作的,大多數都是女人,他年幼時候還不覺得,到了十六七歲,實在是受不了別人看來的異樣目光,說什麼也不願意擠羊奶了。於是,他便跟着好心的屠夫,學了剝皮揉革的本事。

也正是因爲這門手藝,讓他接觸到了很多大唐的商人。

突厥貴族跟大唐的內務府簽訂了皮革的訂單,每個季度都會來一次收取皮革。同羅的學習能力很好,很快學會了關中話,相當於是一個小翻譯,也因此對大唐有了更多的瞭解。

他很嚮往大唐商人們口中的大唐,也很喜歡聽大唐的新鮮事兒。

第566章 一波又起第716章 長袖善舞第445章 空空妙手第242章 不同之處第151章 講道理第440章 賢后諫言第313章 這叫雙簧!第748章 倭國的謀求第914章 人傻錢多第989章 連番操作第133章 告祭太廟第108章 裝逼到底第533章 交友準則第610章 血戰!第636章 兩害取其輕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815章 苗疆少女第179章 這是高手!第677章 投名狀第277章 魏徵登門第744章 息隱之由第456章 霸氣側漏第414章 得領悟啊!第842章 土官制第951章 微服私訪第505章 各有歸處第407章 放假!第443章 散財童子第827章 箭在弦上第1190章 死戰第694章 推波助瀾第1188章 軟骨頭第866章 黃雀在後第17章 鬧上門第152章 橫行霸道第303章 悽悽慘慘慼戚第301章 玩弄第36章 工部喬遷第929章 過江龍第637章 蠢第684章 越權自封第9章 意外相見第11章 三女聚齊第157章 削鐵如泥(“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294章 心憂第45章 去而復返第881章 施政安排第852章 天佑大齊第795章 新爹焦慮症第25章 行動起來第201章 以退爲進(大封推)第466章 紈絝剋星第66章 感謝考據黨!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562章 一物降一物第921章 原來如此第914章 人傻錢多第168章 源動力第579章 大局已定第396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969章 有限自治第927章 憂樂第47章 老師不好當啊!第336章 種地發家第918章 飢餓營銷第6章 搬家第315章 升官第534章 歌功頌德第147章 遇刺第255章 粗製迷香第706章 滴血認親第781章 人各有志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194章 玩埋汰第668章 破城第424章 借坡下驢第157章 二女相見第772章 帝王之術第592章 名落孫山?第20章 親家登門第345章 刨墳掘墓第212章 一世母子情第854章 隱藏的危機第346章 道德君子第914章 人傻錢多第637章 蠢第631章 一籌莫展第887章 軍校講武第1003章 狡詐第555章 對答如流第975章 定海印第81章 西市買婢第837章 蜀中唐門第549章 教育之道第482章 三狗的野望第968章 忽悠第987章 諫言第659章 狼煙四起第548章 鋒芒畢露第904章 把事情搞大
第566章 一波又起第716章 長袖善舞第445章 空空妙手第242章 不同之處第151章 講道理第440章 賢后諫言第313章 這叫雙簧!第748章 倭國的謀求第914章 人傻錢多第989章 連番操作第133章 告祭太廟第108章 裝逼到底第533章 交友準則第610章 血戰!第636章 兩害取其輕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815章 苗疆少女第179章 這是高手!第677章 投名狀第277章 魏徵登門第744章 息隱之由第456章 霸氣側漏第414章 得領悟啊!第842章 土官制第951章 微服私訪第505章 各有歸處第407章 放假!第443章 散財童子第827章 箭在弦上第1190章 死戰第694章 推波助瀾第1188章 軟骨頭第866章 黃雀在後第17章 鬧上門第152章 橫行霸道第303章 悽悽慘慘慼戚第301章 玩弄第36章 工部喬遷第929章 過江龍第637章 蠢第684章 越權自封第9章 意外相見第11章 三女聚齊第157章 削鐵如泥(“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294章 心憂第45章 去而復返第881章 施政安排第852章 天佑大齊第795章 新爹焦慮症第25章 行動起來第201章 以退爲進(大封推)第466章 紈絝剋星第66章 感謝考據黨!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562章 一物降一物第921章 原來如此第914章 人傻錢多第168章 源動力第579章 大局已定第396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969章 有限自治第927章 憂樂第47章 老師不好當啊!第336章 種地發家第918章 飢餓營銷第6章 搬家第315章 升官第534章 歌功頌德第147章 遇刺第255章 粗製迷香第706章 滴血認親第781章 人各有志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194章 玩埋汰第668章 破城第424章 借坡下驢第157章 二女相見第772章 帝王之術第592章 名落孫山?第20章 親家登門第345章 刨墳掘墓第212章 一世母子情第854章 隱藏的危機第346章 道德君子第914章 人傻錢多第637章 蠢第631章 一籌莫展第887章 軍校講武第1003章 狡詐第555章 對答如流第975章 定海印第81章 西市買婢第837章 蜀中唐門第549章 教育之道第482章 三狗的野望第968章 忽悠第987章 諫言第659章 狼煙四起第548章 鋒芒畢露第904章 把事情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