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聽力強就是好

感謝書友:“蠍子楊”投的第619、第6第622張月票;“書友09第623張月票;“netstates”投的第62第第62第62第第第630張月票;“fourocl”投的第第632、633張月票;“halei第634張月票;“書友第第6第637張月票;“愛看書第638、639張月票。

今天的月票好像做了更改,每天最多隻能投兩票,因此手裡還有月票多的朋友請記得投出來,只有最後三天時間了。今天的月票增海突破了記錄,達到了驚人的103票,我的天啦,這樣的數字,不知道有多少書是一個月都不可能達到,謝謝大家。

朱代東向王力軍彙報了自己的這次調研,這些縣屬國有企業面臨的困難大同小異,設備老化、技術落後、資金不足、機構臃腫、思想僵化。面對王力軍,朱代東毫不客氣的指出的這些企業中面臨的問題,設備、資金、技術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人的思想。

這些問題王力軍也大多清楚,但這是國有企業的通病,不管哪個縣的情況都差不多,現在是國有企業競爭不過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搞不過私營企業。船小好掉頭,什麼產品好賣就生產什麼,企業越大,受到的掣肘越多。王力軍只關心一個問題,你朱代東有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辦法當然有,但縣裡能給多大的支持?朱代東狡黠的笑了笑,這些企業現在都是要死不活,要救活他們,唯一的辦法是輸血,而且一次就要輸夠,不能像現在這樣,等人家揭不開鍋時就給點,那叫吊命。

“你想要多大的支持?”王力軍放下手中的文件,饒有興趣的問,朱代東既然提出這樣的問題,顯然是有了一定的把握。

“要解決這些企業的問題,首先是要換人,不但要換人,還要處理一批人。其次是要錢,縣化肥廠需要的資金太大,暫時先不處理,如果有可能,我想先解決縣機械廠和縣農機廠,需要資金六百萬元。”朱代東說。

“六百萬?你知道全縣一年的財政收入多少嗎?其他人不過日子,都讓你拿去搞機械廠和農機廠算了。”王力軍哂道。

“那縣裡能給多少?”朱代東問,沒錢他也是巧媳婦如無米之炊,一點辦法也沒有。

“一百萬,這已經是極限了。”王力軍說道,這還是隻是朱代東在這裡,否則這樣的話王力軍也是不會說的。他是縣長,不是企業聯合會的會長,

“一百萬?縣長,是不是太少了些?”朱代東還真不知道一百萬能幹些什麼,看起來這筆錢很多,可實際上,不管是農機廠還是機械廠,這點錢都不夠。重症就得用猛藥,這點錢連更新設備都不夠。

“你先說說你的計劃,具體怎麼操作?”王力軍也知道這筆錢可能不夠,朱代東做事一向喜歡做大做強,一百萬救活一家廠是沒有問題的,但要把這家廠搞起來,則是不夠的。

朱代東的辦法其實還是老一套,結合本縣實際情況,發揮本縣優勢,在這兩點上發展企業。具體來說,農機廠放棄原來的農具和手扶拖拉機生產,轉而生產帶有駕駛室的四輪農用車和三輪農用車。這個計劃是農機廠的一名高級工程師提出來的,他所設計的三輪車和四輪車變速箱已經取得國家發明專利,只是廠裡一直無錢投入,廠裡的領導對他的發明也不感興趣,連手扶拖拉機都賣不出去,還搞什麼三輪車四輪車?

但朱代東卻看好,對農村來說,三輪車四輪車已經足夠了,相比手扶拖拉機,三輪車四輪車的運輸量更大,運輸距離更遠,在整個沙常市內跑運輸都是足夠了。手扶拖拉機最多也就是在縣裡跑跑,那玩意操作時間一長,手臂都會振得發酸。

而機械廠也要立足於農業,生產小型家用組合米機、粉碎機、磨槳機、玉米脫粒機等。原來機械廠生產的都是中型,一般人買回去可以解決一個村的使用。而一臺小型家用組合米機,一個人就能搬得走,價格也不貴,一般人都能承受得起。

“看來你還是做了些工作的,但市場的接受能力有沒有考慮進去?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到時也一樣賣不出去,那縣裡投進去的錢,不又打了水漂?”王力軍問,雖然他很相信朱代東的能力,但是這麼一筆數額巨大的資金要拿出來,不是他這個縣長就能拍板的,這件事就連郭書記也不會一言而決,而會拿到常委會上討論。

朱代東離開之後,王力軍先給財政局的張寶輝打了電話,問他財政局在年底前能擠出多少錢來。張寶輝回答,最多三百萬。王力軍一愣,怎麼這麼多?這個數字都超出了他的想像。張寶輝在那頭微笑,縣長,今年樹木嶺的養殖場和獅子山傢俱廠爲縣財政輸血了六百多萬,要不是這他們,現在我準天天向你哭窮。

是啊,今年縣裡多了兩家優質企業,要不是這樣,恐怕這個時候也沒有心思搞什麼國有企業了。

坐在自己辦公室裡的朱代東此時有了底,縣裡有錢,不說三百萬全部拿出來,二百萬是很有希望的,剛纔他的報價其實也有些虛高,如果只有二百萬,也勉強可以拿一家來搞試點了。實在不行,到時再找銀行貸款嘛。

朱代東這間辦公室在整個縣政府大樓的中間,別看他基本上每天一進辦公室就不出去,可是縣政府哪裡有隻老鼠在跑,他都知道。縣委也在這個院裡,縣委大樓就在後面三十米處,三層樓,很不好意思,整個縣委大樓的聲音都在他可監聽的範圍之內。特別是縣委的會議室,那裡是常委會的固定開會地點,朱代東坐在辦公里“旁聽”過幾次,那感覺,只能用爽來形容。

每次縣裡有重要的會議,朱代東就會藉故在辦公室裡不外出,能第一時間知道縣委的決議,能同步收聽常委會的動態,這樣的機會他會放過纔怪。

在縣政府這邊,有不少在暗中討論自己,但都是站在局外的立場上看問題。唯有副縣長江軍同志對朱代東不感冒,曾經當着下面的幾名局長說朱代東太年輕,他這個縣長助理純粹就是拍王縣長的馬屁拍來的。語氣中的那份忌妒,就邊與他隔着一層樓的朱代東都能聞得出來。

王力軍跟張寶輝通完話後,又給郭臨安打了個電話,見書記在辦公室後,又去了後面的縣委大樓,當面向郭臨安彙報。果然不出所料,郭臨安讓王力軍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到時在常委會上討論。我黨的制度是民主集中制,這樣的事哪怕書記和縣長再支持朱代東,也會拿到會上去討論,只有最後通過集體投票,讓決議具有法律效力,纔是正合理合適合法的途徑。

這種手法朱代東其實在獅子山也玩過,如果書記一個人拍板,那會被人誤以爲是一言堂,家長作風,但經過集體討論,雖然最後還是按照書記的意思辦,但結論已經是集體決議。哪怕真的出了什麼差錯,跟書記也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至少以後找起麻煩來,書記無需負主要負責。

知道了縣裡的底,朱代東就要從機械廠和農機廠中二選中,縣裡的資金不足,能先搞一家試點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要讓兩家同時進行,縣裡有心無力。

朱代東選中了農機廠,看中的還是廠裡擁有的變速箱專利,他特意問過,這種變速箱技術在國內算是比較先進的,結構簡單,精確度高,非常適合用在農用車上。縣裡能動用的錢最多三百萬,但馬上就要過年了,王力軍肯定會留一部分機動資金,能拿出二百萬已經是他的最大限度。

王力軍在沒有找朱代東談話之前,朱代東已經在準備農機廠的資料,縣裡不擔心農機廠生產不出三輪車或四輪車,而是擔心生產出來後,產品賣不出去。朱代東的工作就必須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是換個人在朱代東的位置上,最快也得等到王力軍找他談過話後才能作出決定,可是現在碰到這個聽力超強的人,縣委書記與縣長的溝通他有如當面聽到,相應的,朱代東的行爲也快了許多。

農機廠的那名高級工程師叫李少林,朱代東找到他,兩人一起研究,要讓農機廠重新生產需要多少資金,生產出來的車輛能達到國內什麼樣的水平,產品的質量如何,銷路如何,這都需要詳細的數據來溝通。

爲了解農用車的市場,朱代東還特意去了趟市裡和省城,市裡並沒有專門的農用車市場,而在省城,朱代東終於找到了那個市場。他跟李少林一起,分析別人的優劣,總結雨花縣的優勢在哪裡。李少林在看過市場上的農用車後,對以後廠裡再生產農用車信心百倍。

朱代東又打聽了農用車的價格,在市場里正好聽到有經營戶在向廠家進貨,這價格嘛,隔着外面的門市有好幾個門,但朱代東卻聽得清清楚楚。朱代東把那邊廠家的出廠價報給李少林,李少林覺得,農用車的利潤簡直可以用暴利來形容。

像一輛普通的三輪農用車,李少林與朱代東詳細覈算過成本,如果批量生產的話,成本應該不會超過四千五百元,可是朱代東聽到的出廠價,卻達到了七千五百元,市場上的銷售價格在八千五至九千五之間。一臺三輪農用車就有三千元的毛利,四輪農用車的利潤肯定更高,估計不會低於五千元。

第1060章 營銷第335章 意外連連!第2074章 跟朱代東談話第139章 一鄉之長第605章 好便宜的古建材!第1461章 機會?貴人?第800章 信息必須準確無誤第1594章 手段和目的第1807章 分紅第九月百一十八章 一舉兩得第1626章 風口浪尖第348章 經濟規律不適合官場規則第818章 不一樣的調研第618章 你中標了!第833章 利潤點在哪第1185章 新的風向第1699章 革命工作第797章 都是錢的問題第1191章 人選第1204章 不甘心第1921章 請問你是?第1876章 朱代東的嘴巴第1972章 感覺第382章 救人第一第207章 神耳助力第1352章 問題很嚴重第1333章 患得患失第1028章 服軟示弱第1664章 順理成章第890章 沒有應急預案第878章 只是禮貌第808章 打招呼第1121章 上任第507章 怪不得第601章 麻煩很大第1043章 另有目的?第220章 嘴巴和耳朵的鬥爭第1171章 特別優惠第716章 要向新處長敬酒第1217章 解決辦法第1567章 講政治,顧大局第2011章 好事來了第2018章 職務大對調第1083章 請吃飯第1435章 談話第1933章 尊重第544章 市長有些汗顏第834章 東城區區長人選第1367章 朱代東其人第1488章 拍腦袋決定?第17章 聽不得虛情假意第885章 進展第1396章 最新消息第648章 我是黨的一塊磚第194章 小小鍋廠第865章 準備參展第136章 年底的慰問品第569章 聯盟第1184章 向組織上推薦了你第1418章 求援?第1325章 像吞了只蒼蠅第660章 要市裡支持第1137章 應對措施第1318章 非常的有效果第803章 最有用的信息第2069章 跑項目第376章 想睡有人送枕頭第1277章 實事求是第1475章 有信心第1190章 發展規劃第1474章 自豪感與幸福感第782章 朱副市長第276章 縣委書記有些羨慕和忌妒第538章 地方保護第82章 最後的決定第180章 聽力強就是好第529章 縣應急委第374章 潛移默化第151章 書記抓人事第1313章 勒緊褲子第243章 反敗爲勝是必然結果第2062章 柳暗花明第1486章 置身事外第1996章 節外生枝第1884章 機會在自己手中第1292章 綜合醫院建設標準第九月百二十四章 改合作爲租賃第1991章 誰也無法阻止第九月百一十九章 故鄉情結第九月百二十四章 改合作爲租賃第1232章 通訊繁忙第1089章 無奈第1686章 無所遁形第1533章 周保寧的感覺第1788章 配方入股第83章 養殖場成立第1840章 焦遂很危險第1556章 馬上去楚都第1298章 刻不容緩第542章 準專業人員
第1060章 營銷第335章 意外連連!第2074章 跟朱代東談話第139章 一鄉之長第605章 好便宜的古建材!第1461章 機會?貴人?第800章 信息必須準確無誤第1594章 手段和目的第1807章 分紅第九月百一十八章 一舉兩得第1626章 風口浪尖第348章 經濟規律不適合官場規則第818章 不一樣的調研第618章 你中標了!第833章 利潤點在哪第1185章 新的風向第1699章 革命工作第797章 都是錢的問題第1191章 人選第1204章 不甘心第1921章 請問你是?第1876章 朱代東的嘴巴第1972章 感覺第382章 救人第一第207章 神耳助力第1352章 問題很嚴重第1333章 患得患失第1028章 服軟示弱第1664章 順理成章第890章 沒有應急預案第878章 只是禮貌第808章 打招呼第1121章 上任第507章 怪不得第601章 麻煩很大第1043章 另有目的?第220章 嘴巴和耳朵的鬥爭第1171章 特別優惠第716章 要向新處長敬酒第1217章 解決辦法第1567章 講政治,顧大局第2011章 好事來了第2018章 職務大對調第1083章 請吃飯第1435章 談話第1933章 尊重第544章 市長有些汗顏第834章 東城區區長人選第1367章 朱代東其人第1488章 拍腦袋決定?第17章 聽不得虛情假意第885章 進展第1396章 最新消息第648章 我是黨的一塊磚第194章 小小鍋廠第865章 準備參展第136章 年底的慰問品第569章 聯盟第1184章 向組織上推薦了你第1418章 求援?第1325章 像吞了只蒼蠅第660章 要市裡支持第1137章 應對措施第1318章 非常的有效果第803章 最有用的信息第2069章 跑項目第376章 想睡有人送枕頭第1277章 實事求是第1475章 有信心第1190章 發展規劃第1474章 自豪感與幸福感第782章 朱副市長第276章 縣委書記有些羨慕和忌妒第538章 地方保護第82章 最後的決定第180章 聽力強就是好第529章 縣應急委第374章 潛移默化第151章 書記抓人事第1313章 勒緊褲子第243章 反敗爲勝是必然結果第2062章 柳暗花明第1486章 置身事外第1996章 節外生枝第1884章 機會在自己手中第1292章 綜合醫院建設標準第九月百二十四章 改合作爲租賃第1991章 誰也無法阻止第九月百一十九章 故鄉情結第九月百二十四章 改合作爲租賃第1232章 通訊繁忙第1089章 無奈第1686章 無所遁形第1533章 周保寧的感覺第1788章 配方入股第83章 養殖場成立第1840章 焦遂很危險第1556章 馬上去楚都第1298章 刻不容緩第542章 準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