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你們也配與家師相比

“呼……”

火獄中充滿了火焰,火光聚集,亮得刺眼,遠非上次所能及。

火焰又在山中流動,起了呼呼的風聲。

道人的身影只瞬間就被淹沒。

然而火光包裹着他,卻傷不得他分毫。

不光傷不得人,這身道袍的衣角,還有手上翠綠的竹杖,在火中都沒有任何變化。

道人慢慢行至火獄邊沿,舉頭望了一眼,環視一圈,又低頭看向底下。

不僅火光變盛了,火焰也變了。

此時獄中的火焰十分特別,有着獨特的靈性與功效,論起灼燒陰魂的功效,可能還不如凡火來得猛烈,至少尋常陰魂是懼怕凡火的,哪怕是老鬼在凡火中也待不了多久,可在這火焰中,哪怕是新鬼,也不會在短時間內魂飛魄散。

火焰慢慢灼燒炙烤着它們,將之燒成灰燼,卻又留下一些東西。

底下滿是陰魂,怕要以萬來計。

全在火焰中掙扎扭曲,哭嚎求饒。

“啊!!!”

“好痛……”

“小人知錯了!饒了小人吧!”

“小人只是失手傷過人,早已服過刑改過自新了……”

“啊啊……”

這是直入靈魂的痛楚。

自然也是直入靈魂的痛哭。

宋遊心中沉默,以竹杖點地。

“嘭……”

“嗡!”

一道光澤頓時盪開。

火焰頓時如被風吹,被壓倒在地。

“收!”

道人只揮了揮手。

整個火獄中的火焰頓時騰起,卻不是升漲,而是離地飛去,全都往道人這邊匯來,匯聚成河,又慢慢變小,到道人面前時,已經匯聚成一顆鴿子蛋大小的火珠了,懸浮在道人身上。

整個火獄光線迅速變暗。

不過卻稱不上黑暗,因爲整個火獄牆壁上都刻滿了密密麻麻的金紅色符文,散發着光亮,足以照亮整個火獄。

“啊啊啊……”

地上的鬼仍在哀嚎。

火焰雖已消失,可火焰帶來的灼痛與損傷卻沒有那麼快散去,他們該打滾的仍在地上打滾,該哭嚎的仍在哭嚎。

只是這聲音也慢慢弱了下來。

一個個陰鬼擡頭望去。

本以爲是懲罰結束了,或是國師開恩,卻見那頭頂通道口中,站着的是一名道人。

“真人!”

“宋仙人!”

宋遊當初在鬼城住了七天,不少鬼都見過他,爲了調查業山,他也詢問過不少鬼,可能他不見得記得住這些鬼,可這些鬼哪怕只是在他路過的時候見過他一面,卻也對他印象深刻。

如今不少鬼都喊出了他的名字。

“先生救命!”

“請仙人爲我等求情啊!”

“我等已知錯了……”

宋遊沉默不語再次環視了一眼這火獄。

火獄地上是平的,頭頂是圓的,周圍也是一圈圓,上下窄而中間寬,自己走來的通道位於中間,如今看來,真像個煉丹爐。

地上、頭頂和周圍一圈,除了此前見過的火獄法陣與隔絕法陣,又新添了一層遠比這些更復雜的法陣。只是方纔鼉龍動靜太大了,爲其中一小部分沒做加固的符文添了一點裂痕,想來便是這裂痕,鬼哭之聲才能傳出去。

“呼……”

宋遊吹了一口氣。

火獄中頓時起了狂風。

狂風如刀,卻不傷及下方陰魂,只是沿着火獄邊沿拂過。

風過之處,符文盡被抹去。

宋遊這纔看向下方,話語很簡單。

“諸位莫慌,在下來了。”

“仙人救命!”

“我等實不該受此罪啊……”

“仙人救命!”

一時間所有鬼全都哀求起來。

只是尋常話語,然而聲音悲慼,情感真誠,便自然能動人心。

“諸位莫慌,劫難已去。”

依然是很簡單的話,卻頓時使得底下的鬼魂安靜下來,又好似有種了不得的神通法力,頓時撫平了他們的心。

“在下可以爲諸位保證,劫難已去,除非在下身死於此。”宋遊依舊平靜說道,可這番話卻好似比前一句更令人心安,“若諸位相信我,等我離去之後便可以回到鬼城,但有一點,卻得提前告知諸位。”

“何……何事?”

“仙人有何吩咐?”

“宋真人大慈大悲!真是神仙!”

“仙人請講!”

“不是別的,只是此後上邊可能有些動靜,各位不要驚慌,若萬一鬼城破碎,諸位可以離開鬼城,但請不要遠離業山。”宋遊說道,“業山周邊鬼氣陰氣足夠濃郁,即使是白天,諸位出去也沒有大礙,但走遠了,卻可能被陽光曬死,也可能被別人所除掉。”

“動靜……”

“鬼城破碎……”

“爲何會破碎?”

“外邊怎麼了?”

那些進來更早、魂魄受損較重的鬼,要麼已經沒了意識,要麼倒在地上咬牙忍受,說不出話,只盡力聽着。可那些受損較輕的鬼,聞言卻連身上的疼痛也顧不得了,只覺這關乎自己命運,連忙問道。

“只要在下還活着,定竭盡全力,保諸位安寧,也竭盡全力,保諸位和外邊所有鬼魂都有容身之處。”宋遊神情鄭重,語氣也很平靜,說完擡手向下方行禮,“在下宋遊,逸州靈泉縣陰陽山伏龍觀傳人,請諸位信任我。”

“轟隆!”

山搖地動,山石成橋。

橋樑從地上通往半空通道口。

宋遊站着不動,繼續說道:“也請諸位出去之後,告知外邊鬼城的鬼。諸位若肯信任在下,在下必不負所望。”

“……”

衆鬼面面相覷。

知曉這位乃是神仙高人,只是哪怕說過幾句話,其實也是不認識的。

許多鬼生前便是賤命一條,如今死了,鬼命便更賤了,陽間不收,神仙不管,甚至生前還曾犯過錯國師想把他們分爲幾等就幾等,想把他們拉來燒就拉來燒,他們只敢求饒,只敢認錯,卻連怒罵也不敢。

這位神仙卻如此……

不知是誰先行跪下,許多鬼想也不想,紛紛效仿,成片成片的跪倒在地。

哪怕已經魂魄受損,倒在地上抽搐,只要還有意識的,也都爬着扭動着朝那方跪下來。

一時衆鬼低伏,如風吹麥浪。

“……”

然而衆鬼剛剛跪下,還沒來得及道謝或說恭維的話,擡頭一看,前方通道口早已空無一人,只有那道石橋,從火獄地底通往上空通道口。

此真乃天路也。

……

業山頂上。

狐妖竟已化作人形,身後八條尾巴隨風招展,她不知從哪找到一塊高度適宜且平整的石頭,把古琴放上去,跪坐在前邊,素手撥絃。

輕鬆隨意。

琴聲悠揚,隨風飄遠。

“足下不肯離去嗎?”前邊的跛足道人問道。

“爲何離去?”女子頓時以手按弦,止了餘音,微笑着看向國師,“晚江從沒有害過人從沒有幫過你,自問於心不虧,最多惹了你,又沒惹別的人,爲何要怕伏龍觀?”

“你想坐收漁翁之利?”

“非也。”

“足下準備的九尾仙狐的斷尾,難道不也是爲了那位道友而準備的嗎?”

“非也,只是爲了伱請來的幫手準備的。”女子低下頭,繼續懶散隨意的撥起了琴絃,風采無兩,只說道,“你們恐怕都低估這位道長了。”

“我們有七位大妖,怕他作甚?”一名格外高大的壯漢走了過來,“你有狐祖之尾在手,可擁有上古大能之威,不如你與我們再聯手,即使伏龍觀最能打的一代傳人來了,也得死在這裡,屆時國師就是分你一爐長生丹又如何?”

“剛纔不給,現在遲了。”

“你不願意?”

“嘻嘻,這麼傻,難怪落到這個地步。”女子忽然變了語氣,撫琴的動作也頓了,擡頭笑着看向這人,“可惜我們沒有你們這麼傻,不會在人道天下去招惹受上蒼眷顧的人道之巔。”

“你們能比我們好到哪去?”

“傷心事了……”

女子低下頭,也不與他爭論,繼續撫琴,頭也不擡的說道:“要去要留,兩位還是早做打算吧,不過幾條鱷魚就別走了。”

“哼……”

山上巨鼉冷哼一聲,真如天地雷鳴。

只是它的目光也是閃爍不定。

“長元子……”

巨鼉如此說了一句。

國師沒有動,也沒有看他。

“我族延續不易,南下避禍,最小的那個傢伙沒什麼本事,在這裡也幫不上忙,有我們就已經夠了。”

國師聽了,也只低垂眼瞼:

“可以。”

巨鼉陡然轉過了頭。

最小的那頭鼉龍毫不猶豫,扭頭就走。

巨鼉則冷冷的盯着女子。

卻不料女子一動未動,只專心撫琴,一點去攔去追的意思也沒有。

只過了一會兒,她纔將手離開琴絃,擡起頭來,笑嘻嘻說:“你們殺了我們祖母,怎會輕易了結?不肯離去好呀,留個火種好呀,等今天過後你們都死絕了,我們再慢慢去找它,這一定很有趣!”

“我們先殺了你!”

巨鼉的聲音如雷霆般,帶着濃濃殺氣。

不過他卻沒有任何動作。

蓋因伏龍觀的道人已出了業山,又緩步走到了山上來。

巨鼉頓時轉頭,一雙眼瞳巨大,裡頭只是一條豎縫,現不出絲毫感情,盯着這名道人。

“大家還沒有走啊……”

道人邊走邊說道,只是表情已冷了很多。

白犀一族的大妖不走他是猜到的,白犀全族都在被天宮追殺,根本無處可去。鼉龍走了一條,很明智的選擇,只是其餘四條卻還在。

倒也是好事,能少一條是一條。

那狐狸真當瘋癲,竟在這裡彈奏。

“妖族單純,他們癡傻,既然已經答應了國師,沒有那麼容易反悔的。”女子開口說道,“我們不走,則是爲了幫道長,也借道長的本領了卻我們兩族的恩怨,少得了一爐丹藥,卻省了狐祖斷尾,倒也值得。”

“你身邊的貓和燕子呢?去請幫手去了嗎?”巨鼉依舊盯着道人,“北欽山上那條老蛇?拖延了這麼久時間還沒到嗎?”

“足下誤會了。”

宋遊拄着竹杖停在原地,轉頭與之對視,無邊的法力在身邊洶涌澎湃,吹沙移石,而他語氣平靜:“在下將貓兒與燕子留在外面,只是請他們勸說駐守在外的龍威軍離開此地,方纔離去也只是爲了救出山中陰魂,對付諸位,在下足矣……”

幾頭巨鼉與白犀已然蓄勢待發。

國師也已經拔出了腰間木劍。

只有狐狸依舊撫琴彈奏,輕笑出聲,笑那巨鼉愚笨,笑那國師囂張。

“而說到與家師相比……”

道人搖頭笑了笑,看向諸位。

“你們也配?”

當即轟隆一聲悶響。

竹杖點地,狂風驟起。

……

第547章 使者風采第684章 四方皆借力第274章 照夜城第547章 使者風采第469章 廖府捉妖第257章 禾原生機第499章 神道體系完善計劃第244章 於道各努力第212章 有人搞鬼第322章 偏向虎山行第648章 汝非真龍也第137章 觀星樓飲茶閒談第50章 牧童騎水牛第505章 流言第244章 於道各努力第372章 毫無破綻第430章 三花娘娘快樂國第446章 船遊蛩山第660章 植樹道謝第264章 三花娘娘也會法術第550章 今夜何處安身?第620章 直去路川第610章 斬首劍與無頭僧第83章 李大官人與靈敏大仙第271章 囑託第250章 雷有兩極,是生是死第488章 龍興之地第587章 路人口中伏龍觀第120章 成了畫中人第398章 三花娘娘最勤勞第232章 玄雷觀走一遭第98章 湖邊蛙神第111章 城隍與香火第688章 勝局已定第44章 妙不可言第322章 偏向虎山行第189章 天道轉變第274章 照夜城第640章 如此方爲王道第89章 雲頂山下長生縣第596章 請再來爲我們帶路第390章 天道與狐妖第498章 給三花娘娘見識一下專業的神靈第445章 來客不凡第418章 海上見聞(加更求月票)第258章 古老的神話到了面前第18章 禮尚往來第492章 路邊的天下大勢第428章 蟄伏?降伏?第52章 處處皆江湖第390章 天道與狐妖第542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月票2)第151章 上樓先睡一覺第347章 學人精與學貓精第662章 與天鍾帝君鬥法第54章 仙仙塵塵第417章 走慢一些的意義第178章 當然是極好的第580章 舊地重遊(加更求月票)第139章 這貓兒頭真鐵啊第443章 明德九年秋遊至陽州第189章 天道轉變第608章 回不去的故鄉第129章 幾句滅竹妖第305章 真實的奇遇故事第140章 小女童與鏡子第283章 好似千年前第686章 山中大戰第275章 夜遊公第613章 山上尼姑庵第292章 令下山搖動,升帳鬼神驚第208章 路遇奇人第59章 夜晚散步而已第565章 道人已至第55章 靜與動第151章 上樓先睡一覺第149章 這貓竟會說話第433章 君須知萬類不齊第650章 山中自得其樂第608章 回不去的故鄉第651章 誰能降之?第229章 禾州也有故人第230章 永陽上仙第579章 再回逸都第508章 移民北遷第461章 仙人修行,影響天地第129章 幾句滅竹妖第472章 文平子再訪(加更求月票)第300章 越州之北青桐林第218章 魂飛魄散還是自然死去第572章 我有一個好辦法第468章 三花坐鎮,宅中夜搜妖第481章 解決一樁(加更求月票)第154章 江湖與畫師第466章 終究還是道士重要第643章 鹿鳴山奉天觀第303章 真是好運氣第664章 封鎖四時第73章 明德二年春分遊至平州第66章 義莊與劍客
第547章 使者風采第684章 四方皆借力第274章 照夜城第547章 使者風采第469章 廖府捉妖第257章 禾原生機第499章 神道體系完善計劃第244章 於道各努力第212章 有人搞鬼第322章 偏向虎山行第648章 汝非真龍也第137章 觀星樓飲茶閒談第50章 牧童騎水牛第505章 流言第244章 於道各努力第372章 毫無破綻第430章 三花娘娘快樂國第446章 船遊蛩山第660章 植樹道謝第264章 三花娘娘也會法術第550章 今夜何處安身?第620章 直去路川第610章 斬首劍與無頭僧第83章 李大官人與靈敏大仙第271章 囑託第250章 雷有兩極,是生是死第488章 龍興之地第587章 路人口中伏龍觀第120章 成了畫中人第398章 三花娘娘最勤勞第232章 玄雷觀走一遭第98章 湖邊蛙神第111章 城隍與香火第688章 勝局已定第44章 妙不可言第322章 偏向虎山行第189章 天道轉變第274章 照夜城第640章 如此方爲王道第89章 雲頂山下長生縣第596章 請再來爲我們帶路第390章 天道與狐妖第498章 給三花娘娘見識一下專業的神靈第445章 來客不凡第418章 海上見聞(加更求月票)第258章 古老的神話到了面前第18章 禮尚往來第492章 路邊的天下大勢第428章 蟄伏?降伏?第52章 處處皆江湖第390章 天道與狐妖第542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月票2)第151章 上樓先睡一覺第347章 學人精與學貓精第662章 與天鍾帝君鬥法第54章 仙仙塵塵第417章 走慢一些的意義第178章 當然是極好的第580章 舊地重遊(加更求月票)第139章 這貓兒頭真鐵啊第443章 明德九年秋遊至陽州第189章 天道轉變第608章 回不去的故鄉第129章 幾句滅竹妖第305章 真實的奇遇故事第140章 小女童與鏡子第283章 好似千年前第686章 山中大戰第275章 夜遊公第613章 山上尼姑庵第292章 令下山搖動,升帳鬼神驚第208章 路遇奇人第59章 夜晚散步而已第565章 道人已至第55章 靜與動第151章 上樓先睡一覺第149章 這貓竟會說話第433章 君須知萬類不齊第650章 山中自得其樂第608章 回不去的故鄉第651章 誰能降之?第229章 禾州也有故人第230章 永陽上仙第579章 再回逸都第508章 移民北遷第461章 仙人修行,影響天地第129章 幾句滅竹妖第472章 文平子再訪(加更求月票)第300章 越州之北青桐林第218章 魂飛魄散還是自然死去第572章 我有一個好辦法第468章 三花坐鎮,宅中夜搜妖第481章 解決一樁(加更求月票)第154章 江湖與畫師第466章 終究還是道士重要第643章 鹿鳴山奉天觀第303章 真是好運氣第664章 封鎖四時第73章 明德二年春分遊至平州第66章 義莊與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