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下)

乍一接觸,吃虧最多的是餘慈。

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生死輪迴”,一看便是成千上萬年磨礪出來的,紮實穩固,法度謹嚴。

而餘慈一開始就存了遠遁之心,憑着對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瞭解,沒有問題,甚至應該這麼做,足以迷惑她,並給隨後的動作蓄力。

可是對上這個渾不講理的魔門強者,過於隨意的法則建構,就是致命的破綻。

強橫真意抵至,宮室搖動,根基不穩。

餘慈沒有時間後悔,大黑天佛母菩薩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也從旁殺來。

她的做法與魔門強者的直來直往不同,甚至與先前也不太一樣。

“生死輪迴”所生就的法則天地,就那麼對着餘慈這邊“貼”上來,不是那種強勁的撞擊,然而其獨有的法則結構,一旦接觸,便如水銀泄地,層層滲透進來,“腐蝕”所接觸的一切。

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短兵相接”,完全是看兩邊法則結構哪個更牢固、哪個更穩定。

餘慈暫時卻顧不得她。

魔門強者已經打得發了,真意所指之處,摧枯拉朽,破壞力之強,簡直毫無道理,其衝擊直指核心根基,表現在這一方法則天地中,整個道境天宮都有@ 不穩跡象,外圍天宮樓閣甚至是接連坍塌,彷彿隨時都可能徹底崩潰掉。

他一路殺到這片道境天宮的中央區域,真意掃過,宮殿樓臺又是崩解一片,在真實之域,雖然見不到什麼瓦礫灰煙,卻也像是在精緻的畫作上信手塗染墨跡,粗魯得很。

不過,橫掃得痛快,未免有所疏漏。

其真意過處,莫名竟有一座樓宇,撐了下來,那樓宇立於煙雲之上,通體如玉,四角垂落風鈴,其音縹緲不定,其形又巍然不動。

在魔門強者所向披靡的情境下,反有點兒如鯁在喉的意思。

不說多說,魔門強者的強橫真意化爲一片烏雲,反罩回來,要將這礙眼的所在徹底毀滅。

衝擊到來,樓宇四面煙雲將散未散,風鈴激振,卻有金玉之聲。

轉瞬間,便在強橫真意的壓迫下,還原化形,成就高拔劍意,與外間衝擊轟然對撞。

真實之域劍光驟起,清音繚繞,頃刻十一轉,餘韻未盡,劍意已劈開外間一切,鋒芒所指,竟是在真實之域中,開闢出一條通天大路,夷平所有阻礙。

十二玉樓天外音!

餘慈將玄黃劍意化入了自家法則天地中,是個埋伏,更是本事。

魔門強者真意微顫,剎那間收攏移位,竟是讓了!

他的勢頭看上去很猛,真意更是強橫無匹,其實還是藏頭露尾,將自己層層包裹在最深層,衝擊更像是掩護,從沒有逾過某個區間,面對突然爆發的劍意,終究選擇了避讓。

餘慈不管他,劍意直指,順勢就劈向了大黑天佛母菩薩。

其實玄黃雖然有劍仙級別的殺傷,但在真實之域層面,還真是個初丁,屬於將入未入的那種,要靠餘慈提攜,才能將劍意立起,化爲樓宇之形。

但只要進來,玄黃殺劍的破壞力便展露無遺。

已經蓄積到極限的十二玉樓天外音,本就是要送給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禮物”,劍意所至,等若是劍仙全力出手,前面餘慈法則體系的掩護也非常到位。

再加上魔門強者意外地“配合”,這一爆、一讓之間,真正被晃的,還是大黑天佛母菩薩。

幾個因素作用下,大黑天佛母菩薩無論如何也不敢硬擋,卻又避無可避。

面對硬生生在真實之域劈開一條大道的高拔劍意,生死輪迴旋動,幾十個世界法則各異,卻又統一在“輪迴真意”之下,前後相繼,節節貫通。

如此輪番消卸劍意,每一處法則結構都受到傷損,卻隨滅隨生,並沒有傷及根本。

稍稍化去劍意鋒芒,大黑天佛母菩薩也不會傻到全部吃下,那像極了“輪盤”的輪迴世界加速旋動,乍看去是被劍意穿入,其實是導引開去,拼着輪盤一角受損,終究使劍意偏斜,自真實之域飛落。

此時的真界天地,因爲三位“真實之域”級別的大能交戰,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飛落而下的劍光,更是凌厲,其劃破雲層,斜斜切過華陽窟,附近“諸天秘陣”的殘餘,給一劍掃蕩小半,遠方山脈餘影中間,倒似給開了道“長縫”,虛空扭曲,吞沒不知多少魔頭。

劍意對“天之三法”的傷害,是任何法門都無法比擬的。

一時間,近萬里天域,都動盪不休,劫雲翻涌間,奔涌而出的已不只是電漿,甚至有天火澆下,彷彿是拔起了火山,再將岩漿傾倒出來。

乍看去,倒像是天空給撕裂了長長的傷痕,血漿流淌。

真實之域影響天地法則體系,反之亦然。

玄黃這一劍太狠,大黑天佛母菩薩移轉消卸的本事也太高,對於天地法則體系的衝擊,就有點兒超過限度了。

反激回來的震盪極其強烈,魔門強者無所謂,真意所至,便如操舟江上,任暗流漩渦如何強勁,都綽有餘裕。

大黑天佛母菩薩和餘慈就沒法像他一般,二者的法則結構,都爲之波盪不休,需要調整。

只是在魔門強者的衝擊下,所謂的調整,也不好辦。

大黑天佛母菩薩離得太遠,把握起來有所滯後;

至於餘慈,卻是早有準備,已經七零八落的的法則結構乾脆全盤放棄,藉着玄黃劍意的鎮壓,得了一點兒空間,竟是將基本結構強行改變。

當然,根基依舊是那一幅“星圖”,依舊是建立天垣本命金符體系中……

只是有所延伸。

強光高熱並起,在真實之域,餘慈法則天地的廢墟之上,剎那間竟是躍出一輪大日,吞沒了一切。

光和熱在這裡沒有意義,要到現實層面,才能感受到其威能。

便在“大日”飛騰的瞬間,虛空扭曲,以其爲中心的大片區域,整個都變了模樣。

首先被改變的,就是虛空。

尤其是在真界天地之中。

這種由上而下,層層作用的法理和威能,就算大黑天佛母菩薩同樣具備着精深的虛空神通,卻因爲相隔億萬裡,渠道有限,比不過餘慈就近發動,瞬間被壓制。

事實上,所有與天之三法相關聯的法則,都受到影響。

在大黑天佛母菩薩的感知裡,附近虛空像是一張被重物壓陷的大網,法則所蘊含的力量,都向中央區域“滾下去”,在那裡扭曲變形,化爲熔爐,或是化爲熔爐中的燃料。

大黑天佛母菩薩殺意更盛。

她近期一直在瞭解餘慈的情報,立時看出,這套法則結構,似乎是從天垣本命金符裡“太上圓光流金火鈴符”一路符示神通中衍生出來。

幾個月前,洗玉湖上“碧霄清淡”之會,餘慈正是用這一路神通,感通大日真意,力壓廣微真人,贏得湖上萬千符修爲之癲狂。

此神通本來與虛空神通沒有任何直接聯繫,卻能延伸至此,脫卻原本符法神通的窠臼……

分明已得太虛之法三昧了!

記得他本體去域外修行,僅僅幾個月時光,就能取得這等成果,若給他十年、百年,那還得了?

餘慈若知大黑天佛母菩薩心中所想,必然會大叫冤枉,他能夠用“太上圓光流金火鈴符”而至“大日真意”,再勘破太虛之法中的一些門道,固然有幾個月來在域外感悟之功,但必須要說,最關鍵的原因,不在這裡,而是當年在東華虛空。

當年,他親眼目睹元始魔主的試驗,看天地法則體系承受不起超拔之力的“重量”,扭曲時空,吞沒一切,那纔是根本所在。

餘慈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他的感受,也無法形容。

在現實意義上,他在東華山中呆了十餘年;可從另一層面講,他又僅僅渡過不可思議的短暫時光。

同樣在現實意義上,他被那恢宏偉力硬壓入虛空之一點;可從另一層面講,就算日後破劫脫困,也不曾真正將那“一點”中的奧妙觀盡、參透。

現在想來,那似乎就是太虛之法的某種玄妙了。

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其義所存,似在其間。

正是有了這樣的經歷,在宇宙中,貼近大日感悟之時,餘慈的所得纔會超乎預料地豐厚。

他忽又明悟:

是了,黃泉夫人那顆“種子”,極微之點而自蘊天地,豈不與當時他的情形很像?

所不同者,黃泉夫人能夠徹底地掌控,內蘊生機,隨時生根發芽,可比他當初自如多了。

當然,這是黃泉夫人捨棄了肉身、拋棄了大部分記憶之後的結果,更近乎於純粹的“理”的層面,所以並沒有造成天地法則體系崩潰的異象。

現在沒有時間深研,餘慈拿出這一招,可不是出來吹噓的。這幾乎可以說是目前爲止,他完全不借助外力,對天之三法最爲深入的認知。

當其呈現出來的時候,大黑天佛母菩薩在真實之域中的法則結構如何扭曲,不是重點,他真正關心的,是真界的天地法則體系,究竟扭曲成了怎樣一番模樣。

眼看就要掉出20名開外了,多求幾張月票,中旬的時候有個小活動,不要和前面的差太遠啊。

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中)第6章 馭劍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五)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上)第286章 巧遇第141章 號令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中)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下)第21章 女仙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四)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下)第88章 簡韶第256章 資歷第92章 解衣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下)第88章 師姐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中)第70章 亂源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中)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下)第258章 十魔內禁 一母同胎(下)第75章 兩對異同 星界之辨第158章 雙姝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369章 摘星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中)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下)第56章 傾城一舞 虛名之爭(上)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下)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五)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下)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二)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中)第166章 心煞入劍 千錘百煉第207章 星屑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中)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上)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七)第66章 生死玄機 風悽雪迷(上)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第107章 魔雲蓋頂 銅鏡迷蹤(中)第317章 借光第89章 交友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三)第282章 生死第285章 劍圓第182章 元神真性 天魔眷屬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中)第152章 黑蓮第21章 女仙第67章 巢穴第245章 勝機第137章 流金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336章 親戚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中)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上)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中)第139章 定心之簪 抵天之劍(下)第9章 驚鳥第123章 照壁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下)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下)第159章 奪骨燒身 遺珠雲樓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四)第164章 三事盤算 四道消息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五)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四)第266章 死劫觸發 應劫之人(上)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347章 擴散第248章 河上第59章 高空滯留 拘禁搜檢(下)第25章 邀請第85章 亂源第344章 外域第312章 化魔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下)第101章 遍地烽火 生死合道(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三)第300章 替難第54章 將死之輩 破落之門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五)第30章 眼球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中)第344章 外域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中)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五)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八)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332章 觀影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下)第112章 合流
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中)第6章 馭劍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五)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上)第286章 巧遇第141章 號令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中)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下)第21章 女仙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四)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下)第88章 簡韶第256章 資歷第92章 解衣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下)第88章 師姐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中)第70章 亂源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中)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下)第258章 十魔內禁 一母同胎(下)第75章 兩對異同 星界之辨第158章 雙姝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369章 摘星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中)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下)第56章 傾城一舞 虛名之爭(上)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下)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五)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下)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二)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中)第166章 心煞入劍 千錘百煉第207章 星屑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中)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上)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七)第66章 生死玄機 風悽雪迷(上)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第107章 魔雲蓋頂 銅鏡迷蹤(中)第317章 借光第89章 交友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三)第282章 生死第285章 劍圓第182章 元神真性 天魔眷屬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中)第152章 黑蓮第21章 女仙第67章 巢穴第245章 勝機第137章 流金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336章 親戚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中)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上)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中)第139章 定心之簪 抵天之劍(下)第9章 驚鳥第123章 照壁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下)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下)第159章 奪骨燒身 遺珠雲樓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四)第164章 三事盤算 四道消息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五)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四)第266章 死劫觸發 應劫之人(上)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347章 擴散第248章 河上第59章 高空滯留 拘禁搜檢(下)第25章 邀請第85章 亂源第344章 外域第312章 化魔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下)第101章 遍地烽火 生死合道(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三)第300章 替難第54章 將死之輩 破落之門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五)第30章 眼球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中)第344章 外域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中)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五)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八)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332章 觀影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下)第112章 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