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上)

臨時充做車伕的玄黃得令,驅使白虎掉轉方向。

餘慈又往華陽窟上掃了一眼,黃泉夫人柔聲道:

“等天君下次來時,必然站上山巔,俯覽蒼生。”

餘慈微微一笑:“若你撐過這一路,我也給你一個前程。”

“如此謝過天君。”

“到時再謝我吧,如果真心實意!”

信口說罷,再招呼玄黃,那邊“哎”了一聲,純化劍意與白虎煞氣相合,咆哮聲中,有金鐵之音,橫掃六合,輦車如飛,放開狂奔,衝着四面合攏的雲壁直撞過去。

兩個月來,餘慈雖大出風頭,卻更加清楚,與天魔交戰時,自身優劣所在。

所優者,他具備玄門正宗滅魔神通,殺滅魔頭,最是便利;身邊又有玄黃殺劍護持,就算末法主親臨,一時半會兒也奈何他不得。

所劣者,則是分身不耐久戰,玄黃塑靈成功未久,對魔染的抵抗力還有些欠缺。

故而,連番大戰下來,餘慈就揚長避短,形成了一定之規:

但凡是遇到魔潮,勢必左衝右突,遊弋不定,絕不死戰,以爆發力取勝。

相應的,天魔一方也做出調整,只要是動手,必定四方合圍,結成魔域,全力限制他的活動範圍,便如此刻。

車至半途,尖利嘯叫之聲破空碾來,是魔言發音。

餘慈曾從幻榮夫人處,學過大略,知道是有“圍殺”之意。

伴隨此音,兩側陰霾雲壁剎那崩摧,分明是緲無所重的雲氣之屬,卻硬是帶起了海嘯傾壓的轟鳴之聲。

天魔煞氣凝如實質,拍擊下來,其中灌注的是天外劫魔的兇橫意志。

是“老朋友”了……

和天魔打了兩個月的交道,餘慈也大概弄明白了對方的優劣之處。

對他來說,匯聚魔潮的念魔、煞魔之屬,羣擁十萬、百萬,也沒什麼用處,真放出神通,一頓飯的功夫,就能殺個乾淨。

但若魔潮深處,有一兩個天外劫魔主持,場面就立刻不同了。

劫魔天生就有“凝念聚煞”的神通,若有特別精擅此道的魔頭居中主持,幾乎就是展開了一塊擴及千里、萬里的“天魔界域”,又能隨時化魔頭爲武器、法術、神通,防不勝防。

餘慈最初是出奇不意滅掉了一個,後來在“伏擊”南下魔潮的時候,預設戰場,戰果輝煌,加上三個;

後來第一次過華陽窟的時候,上清符法神通勾連諸天法界殘陣,又得手一次;

但再往後,分身被打滅三回,才又滅掉兩個,難度在迅速攀升。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爲魔潮深處“老朋友”的出現。

餘慈也是從黃泉夫人處,得知其名姓。

“圖莫羅。”

這古怪拗口的天魔真名之後,就是一個真真正正在億萬天魔中闖出名號的、令所有到域外修行的修士都爲之心驚的魔頭:

兵災魔王。

這魔頭,本身是天外劫魔的級數,還沒有資格“稱王做主”,然而由於其在“凝念聚煞”上的精深造詣,最擅長糾衆強襲,打伏擊戰、殲滅戰,不發則已,一旦發動,往往是億萬天魔洶涌成潮,成百上千的修士絕命域外,連幾大門閥都吃過他的虧。

在西方佛國,便給它升格,安了一個“魔王”的名號,稱其爲“兵災魔王”,可見爲禍之烈。

自此“兵災魔王”接手追剿、主持魔潮中樞之後,餘慈確實壓力劇增。

有趣的是,打過這些場,兩邊還未曾真正照面。

輦車疾速奔馳,眼看要撞上前方雲壁,輦車上諸般神通顯化出來,勾動星辰,不取別的,就取遭劫雲隔斷的大日。

真界大日是由巫神花費多劫時光,自域外深處牽引而來,又多有“斧鑿”而成,繞界而行,迥異於域外星空常態法理,偏不失先天之力。

兩相對照,愈能見出巫神在天人九法應用中的玄妙之處。

尤其是本體在域外傳回相關感應之後,餘慈可謂是頗有心得。

借大日之力成就符法,事半功倍。

對這手,天魔一方吃了不少虧,如今立起劫雲,隔斷日光,便是有意剋制。

然而,這畢竟是在真界之內,餘慈何懼之有?

他也不是臨時抱佛腳,連續兩個月的激戰,他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其腰間便佩一件金鈴,乃是太上圓光流金火鈴符所化。

此符本就是“諸天飛星”符法中最頂尖的幾個之一,又以早年解良所授的貫氣法,每日行功加持,兩月來斷斷續續,也有四五十遍,幾乎是到了他這具分身所能控制的極限。

此時不需刻意,鈴聲響起,百丈範圍之內,便再無一個念魔、煞魔能立得住身,不論有形無形,紛紛散開。

壁立劫雲,也隨之崩潰一角,輦車順勢就撞了過去。

輦車飛奔如光如電,然而剛闖進雲層空隙,便有烏黑長矛飛空,直貫過來。

鋒芒倒不甚刺眼,而是凝如墨滴,且無聲無息,蓋因其速度遠超音速,迎着車勢,相對而行,更不給人反應的時間。

此矛便是天魔煞氣所凝,不知裡面聚了多少念魔、煞魔的精氣,對修士而言,就是見血封喉的毒藥。

餘慈沒有動作,玄黃悶頭駕車,也萬事不管。

可那矛尖在白虎額前數分,便倏然隱沒,再現時,已經在輦車之後。

長矛去勢不減,一往無前衝着後方合攏的魔潮貫入,破開大洞,轉眼不見。

這時候,天空中才響起鬱郁雷音。

餘慈腰間金鈴跳動兩下,節奏略有變化,是對近在咫尺的兇橫魔意的反應。

他的虛空神通是以心內虛空爲本,若用魔門分身,即鬼厭,是幽冥九藏秘術。像這具分身,還是欠缺了點兒,不過短時間內,扭曲虛空還是能做到的。

只是“兵災魔王”聚合魔煞的造詣,也是不淺,同樣可以干擾虛空,雙方角力,始終在一線之隔,一個弄不好,就敢被貫胸而入。

能這麼“行險”,也是近日來餘慈對這具分身和相關敵情掌握越來越準確之故。

兩月來,連場大戰,頻率之高、力度之強、層次之深,是餘慈有生以來的首次,非常過癮,也大有所得。

本體在域外的感悟可以傳到分身上,分身的感悟同樣可傳回到本體。

二者交融,彼此增益,他這段時間來的進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並不爲過。

另一方面,他的心神也是空前地專注、集中。

涉及北地大局,涉及天下大勢,涉及各宗各派利益、勢力消長,以及黃泉夫人這等智謀之士的心思變化,他不精、不通、不懂。而且,這份差距絕不是短時間內所能追上的。

舍長就短,則事倍功半。

目前,餘慈只能去追求那些他所擅長的、可以“徹底掌握”的部分——也就是在境界、在層次、在法則上的感悟和相應神通,以及那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豐富殺伐經驗。

在當今之世,他所能掌控的,只此而已,焉能不珍惜?

每一場戰鬥,不管是緊張還是輕鬆,他都傾注了十成十的專注,鑽進入、融進去、透進去!

魔潮滾滾而來,黃泉心思如淵,看得冷漠;玄黃是天生兇器,看得自然。

唯有餘慈,情緒飛揚,也學那“兵災魔王”,一聲長嘯,因無法把握全局而積下的塊壘,便在嘯聲中揮發殆盡。

大日強芒如火,飛投下來,在車畔形成灼目的光圈,再急劇擴散,彷彿滾燙的刀身,切過油脂,當者披靡。

魔潮中有撲出來的真人眷屬,在撲面而來的太陽真火面前,也只有退避一途。

不知厲害,硬搶上來的也有,卻是轉眼周身浴火,遭了魔染的神魂都要給燒透。

玄黃只是瞥去一眼,便將其斬落,又增了戰績。

真人級別的眷屬,真的是過來送戰績的。

餘慈也好、玄黃也好,一者具備滅魔神通,一者具備純化劍意,都是直指魔頭最虛弱處,應付這些“東西”,可謂得心應手。

一路追殺下來,死在他們手上的真人眷屬,已超過四十個,部分是魔劫起後,新近魔染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多年來一直遊蕩在外域,趁天劫、魔劫並起之機,躥入真界來的。

“北地輿情圖”上,地化院甚至專門列了表,言述近一段時間以來,死在他手下的這些“眷屬”。

來歷最久的一個,甚至要追溯到四劫以前,萬多年來,被這些眷屬害死在域外的修士,絕不只是百人、千人的規模。

餘慈的名聲因此更上一層,毫無疑問,這裡也有黃泉夫人的功勞。

可惜,現在不是計較名聲的時候,虛空中又傳來魔吼之聲,味道和“兵災魔王”的感覺不太一樣。

未等細品,餘慈頭頂一暗,擡眼看時,卻見黑深深的山嶽劈面砸來,這不是魔頭凝成的神通,而是真的……

真的山嶽!

倉促間,看不出多大,可黑沉沉的傾壓下來,陰影起碼超過數十里方圓,重量衝力更難估算。遑論山嶽之上,還有硬生生拔斷的地脈餘氣,與高空混亂的元力相激,雷聲轟轟,纏繞着紫蟒般的雷火,轟然而來時,方圓數百、數千裡的虛空都在呻吟。

拔山擲嶽大力神通!

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上)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下)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上)第160章 圖窮匕現 冤冤相報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中)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下)第44章 崇拜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中)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上)第346章 血潮第141章 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上)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上)第83章 爭執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七)第402章 入境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上)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下)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二)第272章 半部神通 舊人新遇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上)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中)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下)第332章 觀影第99章 知竅第56章 藥散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下)第373章 小劫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下)第16章 伏擊第139章 觀察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下)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上)第19章 孽靈第180章 論交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上)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第46章 蠢貨第120章 秘會第72章 真兇大仇 明補暗償(下)第136章 天遁難知 太淵在北(下)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中)第216章 窺根見底 強勢碾壓(上)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三)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上)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上)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下)第405章 求解二百六十四章 請教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下)第404章 擔子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四)第335章 逝水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上)第235章 變化第88章 師姐第67章 香氣幻法 天人神通(上)第3章 追魂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二)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上)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九)第220章 飛車血路 只欠東風(上)第60章 石碑第248章 河上第54章 將死之輩 破落之門第109章 靈樞種子 不滅之根(上)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中)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中)第324章 血磨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上)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完)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上)第112章 發現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中)第366章 飛鏡第318章 破碎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60章 石碑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十二)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下)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65章 劫起劫落 蓮滅蓮生(上)第406章 燃髓第301章 拓印第194章 陰陽第126章 玉玦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中)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7章 船上第54章 將死之輩 破落之門第8章 收穫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上)第373章 小劫第190章 差別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中)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中)第59章 高空滯留 拘禁搜檢(下)第389章 勸解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上)第330章 脫身
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上)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下)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上)第160章 圖窮匕現 冤冤相報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中)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下)第44章 崇拜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中)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上)第346章 血潮第141章 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上)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上)第83章 爭執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七)第402章 入境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上)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下)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二)第272章 半部神通 舊人新遇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上)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中)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下)第332章 觀影第99章 知竅第56章 藥散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下)第373章 小劫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下)第16章 伏擊第139章 觀察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下)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上)第19章 孽靈第180章 論交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上)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第46章 蠢貨第120章 秘會第72章 真兇大仇 明補暗償(下)第136章 天遁難知 太淵在北(下)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中)第216章 窺根見底 強勢碾壓(上)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三)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上)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上)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下)第405章 求解二百六十四章 請教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下)第404章 擔子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四)第335章 逝水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上)第235章 變化第88章 師姐第67章 香氣幻法 天人神通(上)第3章 追魂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二)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上)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九)第220章 飛車血路 只欠東風(上)第60章 石碑第248章 河上第54章 將死之輩 破落之門第109章 靈樞種子 不滅之根(上)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中)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中)第324章 血磨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上)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完)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上)第112章 發現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中)第366章 飛鏡第318章 破碎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60章 石碑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十二)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下)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65章 劫起劫落 蓮滅蓮生(上)第406章 燃髓第301章 拓印第194章 陰陽第126章 玉玦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中)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7章 船上第54章 將死之輩 破落之門第8章 收穫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上)第373章 小劫第190章 差別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中)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中)第59章 高空滯留 拘禁搜檢(下)第389章 勸解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上)第330章 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