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二)

餘慈掙扎着想從渾蒙中恢復,卻沒那麼容易。這個階段,他甚至連“掙扎”是什麼意思都搞不清了。因爲他受到的衝擊,並不是單純的傷害,而是洶涌澎湃的信息洪流,純粹是以那龐然不可抗拒的數量,將他淹沒。

所謂撐爆腦袋,大概就是這麼個模式。

最初時,由於前後思維相連,還有點兒自我感應,但到後來,餘慈就迷失了,標誌性的變化,就是他已經失去了對本人狀態的感知,以至於失去了“輕重緩急”的概念,對海量的信息,只能是被動接收,來一條解析一條,沒有條理也沒有重點,分辨不出哪個更有用、哪個更急迫、哪個更致命!

如果這個狀況持續下去,等到“我”的概念都失去,他就等於是喪失了一切參照和憑依,將永遠迷失在海一般的信息之中,直至死亡。

不過,冥冥之中,或許真有“幸運”存在。便在餘慈昏昏沉沉之際,無邊無際的信息,莫名就分開了三個岔口,雖然這樣的變化,不會讓龐大的信息衝擊減少哪怕半分,可畢竟是結構上的改變,是有一個清晰的“條理”在的。

相對於渾渾茫茫,讓人迷失方向的信息之海,一個明確的結構,哪怕只是最爲粗糙簡陋的那類,也讓耳目一新。

靈光如電火,在那瞬間迸發出來。

餘慈已經風雨飄搖的意識,便抓着這道靈光,照亮了一些渾茫之處。

剎那間,深重的危機感瀰漫全身,但他還是有些渾渾噩噩,甦醒過來的只是先天的本能,意識便如冰山,絕大部分都沉在海面之下,冰寒幽暗。

要脹破了!

此時的餘慈就像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隱約有了一個飢飽的概念,感覺到渾茫信息的壓力,本能地就想推拒,但根本沒有抗拒的可能。只好退而求其次,在本能的驅使下,找一個緩解,或者可說是“排泄”的渠道。

只可惜,外在的壓力不是他能控制,他的解析能力也不是簡單的胃腸運動,那龐然的信息之海更非屎尿,想排就能排出去的。

這種情況,僅有的一點兒本能意識,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只能抓着之前僅的一點兒經驗,按照之前變化出的三岔結構,將所有的壓力都按這個模式推了過去。

說也奇怪,隨着信息的傾注,這個結構還在變化,就像是樹幹分出側枝,再生枝椏、再出葉片……如此排布,從主到附,由略而詳,不說別的,只這一套體系,便是很有條理。

而等到餘慈生出“奇怪”的念頭時,便證明他已經從最原始的本能層面跳出來,情緒和理智開始漸漸恢復。

終於,“冰山”拔高了些,屬於他自己的記憶終於從信息汪洋中掙扎出來。

餘慈總算是記起來,這是他之前已經做好的“工具”,是他按照三方虛空法則的分劃,整理出來的分類解析之法,雖然粗糙簡陋,也終究是個模子,不想在此時起了大用。

海量信息灌入之時,這個模子便像是三條灌溉水渠,使海量信息分流,按照之前粗略排布的結構,層層分解,再澆灌到“田地”裡去,逐步消化。

當然,粗糙就是粗糙,如此結構,看上去幹支分列,詳略有序,其實是仔細不得的,裡面信息錯亂,只是憑着性質不同,粗略分開,全無秩序可言,錯謬也是不少,若真的仔細去看,消耗的心力差不多也能把性命給折騰進去。

不管怎麼說,有這麼一個層級清晰,且與心念生髮機制非常相近的“工具”在,使他的解析消化能力極大提升,對餘慈減輕壓力、把握重點,絕對是有很大幫助。

餘慈的神智越來越清晰,可他知道,危機並沒有因此而稍減半分。那無邊無際的海量信息,就算消化的效率提高百倍、千倍又如何?

明知那是致命的壓力,偏偏餘慈還做不到“充耳不聞”、“視若無睹”,因爲從與對方接觸的第一時間起,也許,根本就是他“躍出水面”的那一刻,就註定了這樣的下場。那一位,根本就是在等着他,來一次坦蕩的“交流”。

餘慈還知道,那位沒有針對的意思,因爲從東華虛空中發出的每一條信息,都會被其收集,作爲驗證的根據。餘慈的遭遇說來也是荒謬——正是因爲那位太過坦蕩了,完全沒有將自己的信息加以掩飾的意思,開放式的交流,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的信息對衝,就像是空氣的強烈對流,直接沖垮了餘慈的承載極限。

元始魔主,嘿……相見爭如不見!

不錯,在那神奇莫測的層面中,接觸到的兩個反應,其中之一,就是元始魔主!

元始魔主,天魔之王,佛祖、道尊之下,最接近於終極的神主,這樣層次的存在,哪是能夠輕易接觸的?

飛臨太陽,靠得越近,付出的代價越是慘痛。

海量信息的毀滅式衝擊,僅僅是代價之一。

承載了過量的壓力,餘慈的神魂意識早就沒了“自由”可言,給重重壓回到肉身之內,之前因爲昏沉迷濛,一直不知道具體的傷勢如何,如今回過神來,稍做感知,卻是正好碰上了最致命的一幕。

與海量信息同步而來的,是森寒嚴酷,又如高山雪崩一般的負面衝擊,就像是太陽,在眩目的光芒之中,總是伴着強大的熱量。二者是完全融爲一體的,元始魔主可不會體貼到將它們分離開來。

餘慈承受的信息有多麼巨量,遭到的衝擊就有多麼可怕。尤其是他還喪失神智一段時間,更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防禦,等他回過神來,形神法體已經被負面衝擊完全侵蝕,畢竟負面衝擊介入有形無形之間、虛無縹緲,沒有扭曲骨肉臟腑,不至於讓他直接化爲一撮飛灰。

可此時的餘慈,全身上下,從頭到腳,所有的生機元氣都給侵蝕一空,筋脈血肉萎縮,已經沒有哪怕一點兒生命的脈動,和一具死屍不差半點兒,且是臨近腐爛的那種……

餘慈回神的這一刻,恰是形神生機盡喪、心內虛空法域坍塌、紫府中一枚本命金符亦分解崩滅之時。

不過,在被海量信息侵佔意識的此刻,餘慈已經沒有了恐懼、絕望等情緒留存的空間,直接抓住了最關鍵的一點:

他怎麼還沒死的?

雖然他現在肉身完整,可遭到元始魔主負面力量侵蝕,生機元氣盡喪,便是留着形體,其實也不比化爲飛灰好過多少,可就是能吊着一口氣不散,這已經不是什麼“幸運”所能解釋的了。

沒有多餘情緒的掣肘,要找到關鍵其實也不難:

雖然本命金符崩散,但崩散的諸多種子真符裡,卻不包括追復生魂定星咒、延生度厄本星咒、太陰役禁厲鬼術,一路到北斗劾魂注死術,這一條真正關連生死存滅法則的核心脈絡。

雖然四枚種子真符或多或少都有些損傷,可結構穩固,這就代表着餘慈的根本道基還在,他的道基分明就是契入生死法則之中,以至於在那般劫難之下,都得以維持。

根本法則……

此時的餘慈,也沒有什麼餘裕來慶幸,這個發現只是一個開始、一個提手,一個線頭,讓他從元始魔主對衝過來的海量信息中,猛地提出了一串相關的情報,由於信息量太大,讓他很是目不暇給。

就在這轉眼之間,餘慈發現,他竟然成爲了最瞭解元始魔主的人之一,至少,是最瞭解元始魔主在該領域籌謀的人之一。

在其中,涉及到一個概念:

真實。

法則的真實和宇宙的真實。

在幫助鬼厭渡過長生劫關之時,餘慈就知道了一個道理,修士度劫,其實就是與天地法則意志的媾和與妥協,就是修士自修之法門在天劫的作用下,變異形神法體,使之與天地法則相符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變動最大的當然是度劫修士,通過天劫中的媾和,獲得了長生久視的資格以及各種神通手段。

可一切的力量都是相對的,修士向天地法則意志妥協,反過來,天地法則意志也會因爲修士的強硬,而不得不改變自身。

將這個理論往“後”推,經過萬千修士不斷地改變,特別是那些大能,自闢天地虛空的扭曲程度,對天地法則體系來說,就像是滲入的毒素,日漸累積,每過一段時間,都會產生致命的病變,那時,就是天地大劫到來之際。

而將這個理論往“前”推,如果說,天地法則會因爲修士的存在而變異,那麼,原初的法則是什麼?在世間沒有修士、沒有生靈的時段內,天地法則會是怎樣的面貌?

對元始魔主,對世間一切站在最頂尖層次的大能來說,這是個必須要弄清楚的問題。

因爲,既然天地法則是修士以自身力量“矯正”和“妥協”的產物,是對原初法則的“再解析”、“再創造”,那麼,縱然經常引發天地大劫,重組法則體系,可那就像衣服,弄髒了洗一下,再髒再洗,幾水之後,終究是會舊的。

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見證真實?

涉及終極設定,刪改了很多,效率很差,希望明天能全放出來吧。

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127章 鬼牢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下)後記之二中第220章 飛車鬼路 只欠東風(下)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三)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下)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中)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上)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上)第381章 丹法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二)第66章 寶地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上)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下)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上)第189章 驚亂第146章 動衆第244章 生機沉澱 深淵血眼第374章 廳議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三)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下)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上)第65章 道韻法身 摧枯拉朽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下)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下)第148章 吞噬第63章 刺殺第52章 建議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三)第391章 準備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四)二百六十四章 請教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三)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下)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下)第71章 分流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三)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中)第129章 福氣第139章 截分第61章 雲房密事 魔意縱橫(中)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下)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六)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24章 逼宮勸退 十年之約(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七)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中)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中)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上)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下)第249章 七星天衣 九五叱雷(下)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上)第44章 崇拜第227章 天名承啓 獄曰屠靈(下)第210章 沈婉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三)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三)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中)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上)第349章 伯陽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136章 滅殺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五)第185章 斬火第262章 白蓮法使 七轉純香(下)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中)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中)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上)第310章 開門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下)第176章 信息第158章 講古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上)第77章 取捨第11章 寶鏡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中)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下)第188章 無日之地 啓航之舟(下)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中)第266章 教訓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完)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四)第31章 功德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三)第238章 刑天第271章 知恥而勇 靈巫晉身第225章 魔蹤第214章 攬照明月 劍影徘徊(下)第198章 心遊萬仞 無光七劫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上)第71章 目標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九)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下)第6章 奪丹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
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127章 鬼牢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下)後記之二中第220章 飛車鬼路 只欠東風(下)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三)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下)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中)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上)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上)第381章 丹法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二)第66章 寶地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上)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下)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上)第189章 驚亂第146章 動衆第244章 生機沉澱 深淵血眼第374章 廳議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三)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下)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上)第65章 道韻法身 摧枯拉朽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下)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下)第148章 吞噬第63章 刺殺第52章 建議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三)第391章 準備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四)二百六十四章 請教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三)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下)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下)第71章 分流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三)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中)第129章 福氣第139章 截分第61章 雲房密事 魔意縱橫(中)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下)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六)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24章 逼宮勸退 十年之約(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七)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中)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中)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上)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下)第249章 七星天衣 九五叱雷(下)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上)第44章 崇拜第227章 天名承啓 獄曰屠靈(下)第210章 沈婉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三)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三)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中)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上)第349章 伯陽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136章 滅殺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五)第185章 斬火第262章 白蓮法使 七轉純香(下)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中)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中)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上)第310章 開門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下)第176章 信息第158章 講古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上)第77章 取捨第11章 寶鏡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中)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下)第188章 無日之地 啓航之舟(下)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中)第266章 教訓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完)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四)第31章 功德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三)第238章 刑天第271章 知恥而勇 靈巫晉身第225章 魔蹤第214章 攬照明月 劍影徘徊(下)第198章 心遊萬仞 無光七劫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上)第71章 目標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九)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下)第6章 奪丹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