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好消息

三天後,錦繡準備應約去找楊冬妹的時候,卻意外地見到了回村爲馮老爺子侍疾的馮進。

馮老爺子這病,一半是因爲錦繡姐妹趁亂離開馮家,一半是讓自家女兒和媳婦的愚笨以及幾個孫輩的不頂用給氣出來的!

一家人心不齊,沒人替他看住攔住錦繡姐妹,這也罷了,他病倒之前,感覺胸口痛悶不舒服,半夜讓馮梁氏找出秋梨膏給他吃點,卻被告知:那四瓶秋梨膏,一瓶上次給了馮蓮花帶回去給外孫吃,餘下三瓶,馮桃花馮柳花愛吃,就各佔一瓶,另一瓶馮玉珍拿走,和馮玉海、劉氏分着吃完了……

馮老爺子聽得這話,當場吐了兩口血,差點沒氣死過去!

這都什麼兒孫啊?養他們一場,沒能享受他們哪點好處,倒是被他們時刻盤剝,自己不捨得多嘗一口、藏得嚴嚴實實的秋梨膏,竟全被他們搜刮走,半瓶都不給留!

馮老爺子唏噓心疼,想找錦繡另拿兩瓶,偏偏力不從心爬不起來,馮梁氏又不被田氏母女待見,他就只好不住聲地催促馮梁氏,讓趕緊去請大兒子馮進回來!

他不相信,馮進這個做父親的出馬,還不能把錦繡姐妹三個領回馮家!

馮進原本是打算看望過父親,當天就回南溪村的,被馮老爺子責斥,不得不留在家盡幾天孝道。

瞭解到長女錦繡和次女錦玉十分能幹,竟然幫着田氏,在村西頭買得大片屋基地,準備建造起兩層闊大新屋時,馮進也只是微微吃了一驚,並沒有想過要像父親所說那樣,立馬去把三個女兒拉回馮家。

他是讀書人,瞭解大夏國最基本的律法,已經出具文書和離並析子,除非下堂妻身死,兒女幼弱需要做父親的撫養,否則,就沒理由把兒女從下堂妻身邊帶走!

那樣會吃官司的,就算能贏得官司,也需要銀錢打理,馮進現在有溫柔賢惠的小梁氏以及一雙可愛兒女環繞膝下,一家四口幸福和樂,他絕不可能、也不願意花費精力和銀錢去把自己不喜歡的三個女兒爭回來!

除非他瘋了,纔會自討苦吃做那種事情!

不過馮老爺子和馮梁氏說錦繡常進深山打山貨,懂得什麼地方有猴頭菇和松茸這些山珍野味,還從書本上學得法子,採摘山梨做成滋養身體的秋梨膏……這倒是難得,不枉從小教會她讀書識字!

馮進決定遵從父親意願,去找錦繡拿些秋梨膏給祖父吃用,再讓她進山爲祖父採摘山珍改改口味。

猴頭菇、松茸這些珍貴之物,馮進自己都沒有品嚐過,而嬌妻和愛子愛女更是不知其美味,田氏那無知村婦和幾個笨女孩卻先入了口,馮進心裡想着:得叫錦繡趕緊進山採摘猴頭菇,多采些,他好帶點回去給小梁氏母子嚐嚐鮮,還有秋梨膏,兩個妹妹說那東西不僅好吃,還能滋補養顏,讓他跟錦繡要十幾二十瓶,嗯,等要回來,也給小梁氏留幾瓶!

藏在心裡的想法誰都可以有,但能不能實現,那是另一回事兒。

馮進比馮梁氏有面子,去到關家,餘氏沒攔着不讓進門,關木還特地放下手中的木工活,笑着跑到跟前來打招呼,並請馮進到堂屋去坐。

錦玉、錦雲跟着田氏在廚房燒火、和麪,錦繡坐在院子裡擇菜,看見馮進來了,只是擡頭瞧他一眼,沒什麼表示。

到底同姓一個馮字,錦繡又是小輩,總不能讓餘氏給渣爹上茶,眼見關木引渣爹往堂屋去坐,錦繡只好放下手上的活兒,倒了兩碗開水送進去。

馮進如今雖然成了秀才,小時候卻是和關木一起上山砍柴下河摸魚過的玩伴,因而兩人也能客氣寒喧幾句。

錦繡給他們各送上一碗茶水,轉身就要走,卻被馮進喊住,關木想着父女倆怕是有話要說,就把自己碗裡的水喝光,尋個藉口出去了。

錦繡可不願意在渣爹這裡浪費時間,看着馮進那自以爲清貴高雅的欠扁模樣就噁心,聽他問田氏和錦玉、錦雲近況,剛想回一句不敢勞你掛念,就聽見門外院子裡響起田大姨的聲音,內心暗喜:大姨來得真及時啊!就讓大姨來對付馮進這廝好了!

錦繡走到堂屋門口,瞧見院子裡的田大姨滿面笑容和餘氏說着話,田大姨身後站着四個男人,其中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錦繡不認識,另外三個少年卻是方大牛、方二牛和方三牛!

錦繡心裡一跳:方大牛他們從縣城回來了?是不是帶回什麼好消息?

再顧不得馮進了,錦繡急忙跨出堂屋,方大牛看見她,大聲喊:“錦繡表姐!”

“哎!大牛你們回來了?”

錦繡跑過去,高興地攬住三牛的肩膀,小正太先是一楞,隨即笑容燦爛,二牛忙喊聲錦繡表姐,也擠過來,大牛猶豫一下,伸手把二牛拖開,自己湊上前,在二牛幽怨的目光下附着錦繡耳邊小聲說了兩句話,錦繡大喜,拖着大牛兄弟幾個,笑道:

“走!進屋說去!早上煮的茶還熱着呢,姐有好吃的點心和果仁、果乾給你們吃!”

大牛拉住她:“這還有一個,是二姐夫!”

錦繡才知道那位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就是二表姐夫孫理。

孫理是縣城人,祖輩起就做中人,到他這已是第三代,他個兒不高不矮,體形偏瘦,那五官相貌長得,一看而知是個精明人。

錦繡和表姐夫行過禮,朝大姨、關伯孃打聲招呼,就把兄弟幾個都領進母女四人暫時住着的東廂屋裡去,要緊談正事兒,那堂屋坐着的馮進,懶得管了!

田大姨自是樂見表姐弟親密無間,又知道他們幾個有事要談,若在自己家她纔不理會表姐弟們怎麼相處,可當着餘氏的面,又擔心錦繡這行徑被人輕看,便假意抱怨:

“你看看,表兄妹雖親,總也該避個嫌纔是,這有什麼要緊話說也不該一股腦全跑屋裡去啊!唉,臭小子們都是讓我給慣的,一個兩個還不懂事呢!”

餘氏笑道:“別人我不知道,錦繡我是懂的,這姑娘心明眼亮得很,她真心對待的人都不差!田大姐和姐夫會教養兒子,你家幾個哥兒一看就是懂事厚道的,錦繡跟表兄弟親近,那是自然的!何況……”

她靠近田大姨一步,放低聲音:“馮秀才今兒過來,正在堂屋坐着呢,錦繡必定是不想讓親戚們跟她爹碰在一起,省得話又多了!”

“啥?馮進回來了?”

田大姨皺起眉,朝堂屋望去,目光卻正好跟站在門口朝外看的馮進碰了個正着。

第343章 水亭第34章 楊家第1章 劫富濟貧女漢子第53章 癡心妄想第269章 對詩第238章 藥材第117章 配不配得上第155章 州城第115章 高興事兒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246章 生恨第138章 要求第192章 實惠第260章 心思第70章 揣測第137章 掂一掂第一百四十章第170章 羅鬆來了第5章 造勢第30章 賣到了好價錢第296章 一個不留第161章 中秋第251章 挑戰第135章 犯蠢第195章 回京(二)第224章 問安第331章 謝三的煩惱第311章 挑釁第245章 良宵第260章 心思第113章 求親第55章 客來第314章 喜脈第137章 掂一掂第九十章第23章 摘皁角第108章 成親第309章 冒犯第352章 重陽節第363章 葉氏第101章 最好不要來第33章 量屋基第304章 頭名第188章 惦記第191章 請帖第224章 問安第198章 侯府第367章 臘月第97章 說開了第352章 重陽節第33章 量屋基第281章 提親第65章 香草出嫁第105章 提親第263章 旱鴨子第292章 盜馬賊第233章 寧國公府第184章 氣悶第113章 求親第204章 驕傲的公雞第89章 相似之人第195章 回京(二)第50章 說清楚第238章 藥材第10章 爹教的第13章 進山第187章 馮秀才的前程第353章 城郊第248章 赴任第14章 拐棗第209章 惡毒心腸第293章 開口第340章 尋回第198章 侯府第137章 掂一掂第309章 冒犯第67章 狠心第一百六十章第341章 提防第220章 初二第67章 狠心第172章 厚禮第347章 宮中賞燈第164章 盡興第324章 心機第149章 不好說的第277章 實話第104章 親兄弟第288章 家宴第178章 一起玩第76章 我不答應第110章 招女婿的事兒第156章 不太好吧第132章 將軍府第173章 買一樣東西第24章 關二叔第72章 馮進要住新房第360章 糟糠第211章 糟心事
第343章 水亭第34章 楊家第1章 劫富濟貧女漢子第53章 癡心妄想第269章 對詩第238章 藥材第117章 配不配得上第155章 州城第115章 高興事兒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246章 生恨第138章 要求第192章 實惠第260章 心思第70章 揣測第137章 掂一掂第一百四十章第170章 羅鬆來了第5章 造勢第30章 賣到了好價錢第296章 一個不留第161章 中秋第251章 挑戰第135章 犯蠢第195章 回京(二)第224章 問安第331章 謝三的煩惱第311章 挑釁第245章 良宵第260章 心思第113章 求親第55章 客來第314章 喜脈第137章 掂一掂第九十章第23章 摘皁角第108章 成親第309章 冒犯第352章 重陽節第363章 葉氏第101章 最好不要來第33章 量屋基第304章 頭名第188章 惦記第191章 請帖第224章 問安第198章 侯府第367章 臘月第97章 說開了第352章 重陽節第33章 量屋基第281章 提親第65章 香草出嫁第105章 提親第263章 旱鴨子第292章 盜馬賊第233章 寧國公府第184章 氣悶第113章 求親第204章 驕傲的公雞第89章 相似之人第195章 回京(二)第50章 說清楚第238章 藥材第10章 爹教的第13章 進山第187章 馮秀才的前程第353章 城郊第248章 赴任第14章 拐棗第209章 惡毒心腸第293章 開口第340章 尋回第198章 侯府第137章 掂一掂第309章 冒犯第67章 狠心第一百六十章第341章 提防第220章 初二第67章 狠心第172章 厚禮第347章 宮中賞燈第164章 盡興第324章 心機第149章 不好說的第277章 實話第104章 親兄弟第288章 家宴第178章 一起玩第76章 我不答應第110章 招女婿的事兒第156章 不太好吧第132章 將軍府第173章 買一樣東西第24章 關二叔第72章 馮進要住新房第360章 糟糠第211章 糟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