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往事

聽着錢嬤嬤的敘述,羅真和錦繡彷彿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成國公府,和現在一樣的情形鮮花着錦烈火烹油、顯赫榮耀富貴潑天,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成國公與長子羅林在邊關,羅林不幸戰死,西北戰事吃緊,成國公府次子羅柏告別懷孕的妻子,奔赴前線增援應敵,三子羅鬆則還留在京城,等待朝廷撥下後續軍餉糧草、軍械,趁着這個當兒,在羅老夫人張羅下,他成親了,迎娶未婚妻賈氏,當天同時迎進國公府、同日拜堂的,還有一位金府的姑娘,是羅老夫人堂妹膝下庶女,雖說只是庶女,當時她父親好歹也是朝廷官員,金氏又生得嬌美鮮妍、嫵媚動人,根本有必擔心不能嫁個好人家做正室,可是這金氏卻奇怪得很,明知羅鬆早定下未婚妻,還非他不嫁,羅老夫人準其爲貴妾!

國公府三爺羅鬆被金氏迷惑,竟不顧規矩,顛倒妻妾位份,新婚夜將三少夫人賈氏一個人撇在新房,自去與金氏共度良宵!

羅老夫人寵愛小兒子,好像也很喜歡金氏,對此並不多話,還讓人***,不準隨便亂傳,就是三少夫人那裡,老夫人爲免使她鬧起來,也派人傳話,爲三爺不與新婚妻子洞房花燭找藉口!

此事卻因爲金氏房裡服侍的人守不住嘴,在府裡傳開來,可憐三少夫人剛剛進門,就丟了好大的臉面!

三少夫人卻是個賢惠溫順的,爲丈夫着想,並未發作,還幫着遮掩,將此事瞞住了孃家人!

國公府大少夫人是寡婦,極少出門,對此事只裝不知道,二少夫人卻爲三少夫人抱不平,深夜走去探望陪伴三少夫人,並在次日妻妾同時認親之時,以嫂嫂的身份,毫不客氣地指謫三叔,拒絕接受金氏敬茶,說一個妾,不配享受正妻纔能有的待遇,在明廳給親長敬茶!

二少夫人領頭這麼一說,族裡其他太太、奶奶們都不接金氏的茶,結果金氏委屈得哭了,哭得梨花帶雨、楚楚可憐,三爺無比心疼,始終陪伴妾室,安撫勸慰,對於正頭少夫人賈氏,都顧不上看一眼!

爲此,以二少夫人爲首的羅家年輕一代媳婦們紛紛勸告三爺,也有長輩太太當場訓斥金氏不懂事成親伊始,金氏雖得寵,並緊緊抓住了羅三爺的心,卻也被狠狠落下了臉面。錢嬤嬤記得很清楚:當時金氏被羅鬆護在懷裡離開明廳,經過二少夫人跟前時,金氏忽然朝二少夫人看了一眼,那一記眼神不能單純以不善來形容,竟像是有深仇大恨般!

錢嬤嬤是二少夫人陪房,就站在二少夫人身後,看着金氏那雙藏着惡意的美麗眼眸,不自禁地嚇出了一身冷汗!

她和二少夫人只以爲金氏因此事恨上了,卻萬沒想到,二少夫人和金氏之間的恩怨糾葛,早在上輩子就已經存在!

二少夫人懷孕七個月的時候,金氏也被傳出診了喜脈,三少夫人卻是半點消息也沒有,而令人驚訝的是,羅老夫人順着小兒子心意,留下了金氏肚子裡的胎兒,任由庶長子出世!

二少夫人實在看不慣,再次幫着三少夫人向羅老夫人進言,卻遭到老太太的訓斥。

而三少夫人太過柔弱軟善,面對老太太和羅鬆,都不會反抗半句,但她記着二少夫人的情,反過來勸二少夫人要保重身體,早日生下麟兒,她自己暫時沒有孩子,可以幫助二少夫人,一起看管國公府長孫!

那段時間,二少夫人和三少夫人的關係非常好,兩人常常做伴漫步、閒聊,三少夫人對二少夫人鼓起的肚子很好奇,常常將耳朵貼吧在二少夫人肚子上傾聽,臉上笑容歡樂,高興得跟個孩子似的。

而二少夫人的陪伴和勸慰對三少夫人也很重要,至少那段時期,金氏欲以得寵和懷孕之喜過來向三少夫人誇耀,羞辱正室,每次都沒得逞,全讓二少夫人給趕走!

金氏對二少夫人的恨意,愈發深重,但金氏很能隱忍,人前始終以一副可憐相示弱,沒有公然與少夫人做對。

不久後發生了大事件二爺羅柏戰死!消息傳回京城,二少夫人當場昏倒,如果不是金氏在旁邊拼全力抱住她,只怕二少夫人摔到地上,把肚子的胎兒都傷着了!

二少夫人醒來後,先哭羅二爺,衆人勸了許久才住,二少夫人鄭重發誓:肚子裡這塊肉是二爺唯一骨肉,自己定要將兒子撫養長大!將來也上戰場,殺蠻夷爲父報仇!

因金氏奮不顧身救下二少夫人,保證了母子倆的平安,自己卻險些動了胎氣,向來恩怨分明的二少夫人也不得不承她的情,此後不再對金氏聲疾色厲,也不那麼排斥她了,後來出了一件事,令得二少夫人一度改變立場親近金氏,疏遠了三少夫人!

雖然後來二少夫人瞭解真相,知道自己其實錯怪了三少夫人,卻已經遲了!

二爺羅柏文韜武略,英偉俊傑,是年輕將領中的翹楚,他對妻子十分敬重疼愛,使得二少夫人在女眷中間深受羨慕之餘,還頗有聲望,她先前說金氏不好,欲排擠之,金氏就肯定不受歡迎!後來金氏不顧她自個兒的胎兒安危,拼力救扶二少夫人,二少夫人感動之餘,不自禁地就有所作爲,開始允許金氏與自己往來,還爲她洗刷、恢復名聲,金氏本就是個有心機的,藉着二少夫人的名頭,長袖善舞,用心經營,在女眷圈子裡很快就有了一席之地,逐漸結交起自己的關係網!

所有人都看到了:原本被二少夫人嫌棄厭憎的金氏,憑着自己的賢淑優雅和高貴品性,取得了二少夫人的青眼!她是好是壞,頓見分曉!而金氏與二少夫人的深厚友情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沒有人懷疑她們兩人之間會有嫌隙!

事實上,嫌隙早就存在,還不是一般的嫌隙,而是深仇大恨!

當二少夫人因失去丈夫,傷心抹淚之際,金氏時常陪伴在她面前,或一本正經或眉眼帶笑、輕言細語,人們只當金氏是在開解二少夫人,錢嬤嬤偷聽過幾次那絕不是開解,而是充滿惡意的諷刺譏笑!

如果二少夫人不是因爲懷孕、滿心想着要爲二爺保留一點因脈,堅強地活着,只怕聽了那樣的話,都不用去跳進後花園的綠水湖,先就拿根白綾找棵歪脖子樹把自己給吊死了!

肚子裡的小少爺離出世僅差一個月,錢嬤嬤堅決不信二少夫人會因爲難禁傷痛,選擇在那個時候跳湖自盡,她就算真的想殉情去陪伴二爺,也定然要先把孩子生下來!

錢嬤嬤曾無數次猜測二少夫人屬意的自盡方法,最有可能的,應該是用二爺贈送的那把配有華麗硬皮鞘的短匕抹脖子!

這是二少夫人在想念二爺,傷心痛哭之際,自己說的!

所以在大冬天裡一個人走到後花園跳湖而死,其實是金氏想一箭雙鵰:把三少夫人也拖下水!

錢嬤嬤記得,那是傍晚時分,三少夫人院子裡一個叫金墜兒的二等丫頭,匆匆走來找二少夫人,說是三少夫人獨自在湖畔漫步賞景,忽見幾株早梅盛開,有感於景緻優美,念及妯娌,便邀請二少夫人過去一同賞梅,散散心。

二少夫人聽說是三少夫人相邀,還挺高興的,根本沒有頹唐傷心情緒,毫不猶豫地就過去了!

如此痛快,一是她深信三少夫人爲人,不疑有他,二是,前段時間因爲金氏疏遠三少夫人,二少夫人心中感覺抱歉!

三少夫人是獨自一人在湖邊賞梅,二少夫人自然也不會婢僕成羣地過去,那樣確實很煞風景,只帶着兩個大丫頭,走到假山旁,遠遠望見梅林裡果然有三兩枝白梅傲然盛開,二少夫人連兩個大丫頭也不讓跟着了,緊了緊披風,獨自沿湖邊小徑走進了梅林。

兩個丫頭目送她漸行漸遠,身影隱入林木間,萬萬沒料到這一眼竟成永別!

當時錢嬤嬤還在趕着爲少夫人肚子裡的小少爺做衣裳和鞋帽、抱褸,沒有跟過去,等聽到噩耗,很奇怪的,明明邀請二少夫人出去的是三少夫人,錢嬤嬤卻壓根不認爲是三少夫人害了二少夫人,她幾乎是立刻就想到了金氏!

因爲三少夫人雖然性子柔弱軟善,卻也矜持,被二少夫人冷落之後,從不會主動來尋二少夫人,甚至偶爾在園子裡相見,她也自行遠遠避開,把道路讓給二少夫人先過!

三少夫人的眼睛很明淨,從來不曾對二少夫人抱怨生恨!

反而是金氏,在暴露她的真實面孔之後,經常會出其不意地“偶遇”二少夫人,“陪伴”二少夫人在園子散步,主子們走在前,奴婢跟在後頭,聽不清她們說什麼,但錢嬤嬤每次看到金氏笑如花枝,二少夫人卻面露痛苦之色,神情不對,就知道金氏又使壞了,立馬帶着丫頭趕上去,攙扶着二少夫人,將兩個人強行隔開!

金氏很囂張,有一次錢嬤嬤邊喊着少夫人,邊急急走上去,金氏也沒停下她正在說的話,那些話錢嬤嬤聽在耳裡,都會內心生寒,她說:“這湖水清明透亮,貌似很乾淨呢,你想不想泡進去,來個一屍兩命?”

或者:“要不吃一劑藥,把你肚子裡的孽種打落下來?你第一個生的確實是兒子,而且很了不起,戰場上所向披靡,後來更因父子共同擁戴新帝有從龍之功,將成國公府的富貴更撥高數節,是京城所有國公府最尊榮的這輩子可不行,他父親都死了,他也不能活!否則,我的兒子怎麼辦?我真想瞧瞧,上輩子被譽爲戰神的英偉兒郎,未足月就被打出孃胎的樣子,會是如何的狼狽?呵呵呵呵!”

錢嬤嬤恨不能捂住身後小丫頭們的耳朵,這金氏,竟是半點不顧忌別人聽了她那些話去,會不會對她不利?或許,她根本不將奴婢們放在眼裡,認爲這些奴婢誰都逃不過她的手掌心!

不管是懷疑還是直覺,錢嬤嬤都是對的:二少夫人落湖那天,三少夫人跟隨大少夫人,奉羅老夫人之命去了城外百里外一個寺廟上香還願,以解她一個夢境的困擾!

因是臨時做的決定,羅老夫人要求悄悄地去,是以很多人不知道這件事,就連金氏都沒察覺,三少夫人不在府中!她和大少夫人鄭氏,甚至晚上都得住在寺廟裡,第二天才回城!

如此,三少夫人是不可能害了二少夫人,金氏白白暴露了三少夫人院子裡的一個得力丫環,只能暗中動手腳讓她消失!

或者:“要不吃一劑藥,把你肚子裡的孽種打落下來?你第一個生的確實是兒子,而且很了不起,戰場上所向披靡,後來更因父子共同擁戴新帝有從龍之功,將成國公府的富貴更撥高數節,是京城所有國公府最尊榮的這輩子可不行,他父親都死了,他也不能活!否則,我的兒子怎麼辦?我真想瞧瞧,上輩子被譽爲戰神的英偉兒郎,未足月就被打出孃胎的樣子,會是如何的狼狽?呵呵呵呵!”

錢嬤嬤恨不能捂住身後小丫頭們的耳朵,這金氏,竟是半點不顧忌別人聽了她那些話去,會不會對她不利?或許,她根本不將奴婢們放在眼裡,認爲這些奴婢誰都逃不過她的手掌心!

不管是懷疑還是直覺,錢嬤嬤都是對的:二少夫人落湖那天,三少夫人跟隨大少夫人,奉羅老夫人之命去了城外百里外一個寺廟上香還願,以解她一個夢境的困擾!

因是臨時做的決定,羅老夫人要求悄悄地去,是以很多人不知道這件事,就連金氏都沒察覺,三少夫人不在府中!她和大少夫人鄭氏,甚至晚上都得住在寺廟裡,第二天才回城!

如此,三少夫人是不可。..

第23章 摘皁角第27章 洗衣皁和香澡皁第4章 馮家第361章 靠自己第258章 舅家第61章 趕集第39章 張瑞文第17章 掙到屋基地了第189章 爭執第102章 回鄉第256章 方子第325章 孃家人要來了第25章 大骨湯第124章 見面禮第136章 小梁氏的尊嚴第238章 藥材第353章 城郊第337章 馬氏的惦記第38章 鄰居關家第64章 本公子不給白看第278章 喜不喜歡第11章 葫蘆洞天第306章 樂趣第299章 賽馬會第35章 冬妹的嫁妝第345章 一個都別想逃第284章 初現旱情第325章 孃家人要來了番外二羅妍篇第147章 羅老夫人第215章 過年第306章 樂趣第265章 想法第276章 對飲第232章 年宴第119章 答應第6章 和離第6章 和離第279章 怒意第157章 倉促第120章 清白不保第25章 大骨湯第221章 大街遇美人第64章 本公子不給白看第268章 忌妒不第367章 臘月第335章 查探第210章 糟心事第168章 打理嫁妝第129章 介意第三百五十五章第95章 遠離他第二百一十七章第269章 對詩第48章 奇葩馮家第245章 良宵第348章 遇着正主兒了第57章 蹭飯第260章 心思第176章 進門第192章 實惠第22章 野菜換菘菜第221章 大街遇美人第62章 羅公子第310章 裝醉第16章 被搶了第238章 藥材第41章 搬運工第252章 偷聽第67章 狠心第323章 手筆第367章 臘月第265章 想法第298章 鬱悶第154章 回馮家祭祖第294章 往事第321章 瞧見一個人第23章 摘皁角第223章 調戲第二百一十七章第108章 成親第154章 回馮家祭祖第31章 養蜜蜂第17章 掙到屋基地了第163章 螃蟹宴第352章 重陽節第117章 配不配得上第339章 懲罰第5章 造勢第27章 洗衣皁和香澡皁第51章 心結第332章 謝三的煩惱第25章 大骨湯第122章 獨處第104章 親兄弟第65章 香草出嫁第155章 州城第204章 皇子第221章 大街遇美人第328章 頂撞
第23章 摘皁角第27章 洗衣皁和香澡皁第4章 馮家第361章 靠自己第258章 舅家第61章 趕集第39章 張瑞文第17章 掙到屋基地了第189章 爭執第102章 回鄉第256章 方子第325章 孃家人要來了第25章 大骨湯第124章 見面禮第136章 小梁氏的尊嚴第238章 藥材第353章 城郊第337章 馬氏的惦記第38章 鄰居關家第64章 本公子不給白看第278章 喜不喜歡第11章 葫蘆洞天第306章 樂趣第299章 賽馬會第35章 冬妹的嫁妝第345章 一個都別想逃第284章 初現旱情第325章 孃家人要來了番外二羅妍篇第147章 羅老夫人第215章 過年第306章 樂趣第265章 想法第276章 對飲第232章 年宴第119章 答應第6章 和離第6章 和離第279章 怒意第157章 倉促第120章 清白不保第25章 大骨湯第221章 大街遇美人第64章 本公子不給白看第268章 忌妒不第367章 臘月第335章 查探第210章 糟心事第168章 打理嫁妝第129章 介意第三百五十五章第95章 遠離他第二百一十七章第269章 對詩第48章 奇葩馮家第245章 良宵第348章 遇着正主兒了第57章 蹭飯第260章 心思第176章 進門第192章 實惠第22章 野菜換菘菜第221章 大街遇美人第62章 羅公子第310章 裝醉第16章 被搶了第238章 藥材第41章 搬運工第252章 偷聽第67章 狠心第323章 手筆第367章 臘月第265章 想法第298章 鬱悶第154章 回馮家祭祖第294章 往事第321章 瞧見一個人第23章 摘皁角第223章 調戲第二百一十七章第108章 成親第154章 回馮家祭祖第31章 養蜜蜂第17章 掙到屋基地了第163章 螃蟹宴第352章 重陽節第117章 配不配得上第339章 懲罰第5章 造勢第27章 洗衣皁和香澡皁第51章 心結第332章 謝三的煩惱第25章 大骨湯第122章 獨處第104章 親兄弟第65章 香草出嫁第155章 州城第204章 皇子第221章 大街遇美人第328章 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