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人選之爭

李承乾詫異的看向蕭瑀,奇道:“有何不可?”

蕭瑀忙道:“殿下明鑑,前番二郎趕赴洛陽,前往英國公處遊說,半途卻擅自斬殺長孫安業,使得長孫無忌對東宮恨之入骨,差點終止和談,已經是大大不妥。若此次依舊由他前去潼關,萬一碰上關隴前往英國公那邊的說客,說不得又將人給一刀砍了,和談將會徹底崩裂,再不復重啓之希望……還望殿下三思,另擇賢能,斷不能再讓這廝前往。”

他深知房俊殺伐決斷、敢作敢當的性格,既然打定主意破壞和談,還有什麼比斬殺關隴前往英國公處的使者開的更爲直接?若此番由房俊前往英國公處,已經不止會不會在此半途遇上關隴使者予以斬殺了,這廝甚至會蹲在長安附近,只要見到關隴那邊有人出入,便予以截殺……

房俊大怒:“老匹夫欺人太甚!吾豈是那等不知輕重之人?”

蕭瑀也不動怒,卻連連頷首,道:“你就是!”

房俊:“……”

娘咧!

這老傢伙居然質疑我的人品?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承乾見到兩人居然吵起來,登時頭痛萬分,趕緊勸架:“二郎,稍安勿躁!宋國公乃開國勳臣,亦是你的長輩,定要敬重有加。眼下亦是對事不對人,不許胡鬧!當前最爲重要之事,自然是保住國祚正朔,除此之外,一切皆可放下。只要帝國正朔不失,咱們便有得是時間實現心中宏偉志向。勾踐臥薪嚐膽,韓信胯下之辱,一時之隱忍,又有何妨?”

他也不願和談,堂堂帝國儲君最終卻要於叛軍化干戈爲玉帛,心中憋悶也就罷了,史書之上會如何描繪他這個軟弱可欺、苟延殘喘之人?

然而眼下若是暢抒胸臆、快意恩仇,結局很可能便是東宮徹底覆亡,帝國正朔淪落,帝皇之位被屑小竊取。

父皇十餘載夙興夜寐、勵精圖治換來的輝煌盛世,必將一落千丈,再不復焉。

與之相比,莫說是低聲下氣與叛軍和談,便是讓他屈膝下跪又有何不可?只要能夠保住儲位,不久之後便能順利登基,到那個時候,身邊有李靖、房俊、李道宗、馬周等等賢良之臣,何愁大業不成?

非只是延續父皇貞觀之盛世,便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亦不是不可能。

古往今來,史書之上,只以成敗論英雄,父皇“殺兄弒弟,逼父退位”尚且能夠得到天下臣民擁護愛戴,自己爲了心中大業隱忍亦是,有何不可?

房俊收斂怒氣,頷首不語。

蕭瑀見到房俊服軟,鬆了口氣的同時,心裡也隱隱感到不自在。

太子的確是偏向自己喝叱房俊,但是那種神情語氣卻好似自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吵嘴打架,自然訓斥自家孩子……

李承乾看向蕭瑀,詢問道:“既然二郎不適合前往遊說英國公,宋國公認爲誰人合適?”

蕭瑀捋着鬍鬚,沉吟未語。

這個前往遊說之人選地位、資歷要足夠高,否則難以壓住李績,而且口才伶俐、才思敏捷,方能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然沒法打動李績。而最爲重要的,此人必須堅定支持和談,如此才能盡心竭力去說服李績,若是不肯全力以赴,甚至心中對和談有些許牴觸,反而壞事。

只不過眼下東宮之內,軍方是不能指望的,幾乎所有武將都歸屬於李靖、房俊之麾下,對這兩人奉若神明、言聽計從,而這兩人偏偏就是和談最大的反對派……

其餘文官則要麼資歷不足,要麼能力欠缺,難以勝任。

看了看身邊的岑文本,本來他是最爲合適的人選,資歷足夠,能力卓越,然而此番前往潼關依舊需要如上次那般繞過叛軍防區,橫渡渭水奔赴涇陽,而後越過涇水之後沿着黃河一路南下,再度於渭水匯流黃河之初渡河,方能夠抵達潼關。這一路山高水遠、行程艱難,以岑文本的身體,怕是上位抵達潼關便堅持不住……

深吸口氣,蕭瑀面色堅定:“此次前往潼關,便由老臣去吧。和談之事,暫且交由景仁兄主持。”

和談之事,關乎他在東宮之中的地位,以及今後江南士族能否保住切身之利益,甚至更進一步,絕對不容有失。若是和談不成,一旦將來東宮站穩,順利登基,話語權將會盡被軍方攫取,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他於東宮危厄之時不離不棄,甚至不惜與關隴劃清界限進而全力支持東宮,不就是看準東宮能夠渡過此次危機,進而順利登基爲帝麼?

如果一番堅持卻最終爲軍方做了嫁衣裳,那可真夠鬱悶的。

所以哪怕明知此番前往潼關山高路險,也堅持親自前往,堅信自己能夠打動李績,鼎定大局。

李承乾沉吟未語,思索其中之得失,斟酌可否成行,房俊已經在一旁冷笑道:“關中叛軍遍地、兵兇戰危,宋國公莫非以爲是去遊山玩水?關隴此刻也必定派人前去遊說英國公,而長孫無忌吃一塹長一智,一定會沿途派遣大軍設置關卡,嚴防東宮前往潼關,動輒有殺身之禍……宋國公爲了和談甘冒奇險,將生死置之度外,在下佩服。”

蕭瑀眉毛倒豎,怒道:“危難之時,吾等身爲臣子,自當盡忠報效、不計生死!”

房俊反脣相譏:“若當真是爲了太子殿下,那在下欽佩無地,可若是爲了區區利益便以身犯險,在下則不知贊您一句膽氣雄壯,還是誇您一句鳥爲食亡?”

蕭瑀勃然大怒:“你個棒槌,簡直不當人子……”

“二位,切勿吵架傷了和氣,”李承乾趕緊再度勸架,頭痛道:“大敵當前,二位皆乃孤之肱骨,自當團結一致,維繫帝國正朔、綿延國祚氣運,豈能這般彼此爭吵,令親者痛、仇者快?”

蕭瑀怒瞪房俊一眼,再不多言。

房俊冷笑瞥了蕭瑀一眼,也安靜下來。

李承乾沉吟一下,望着蕭瑀擔憂道:“二郎言語雖然粗鄙,但用心卻是好的,此去潼關,不僅要穿越叛軍防區,叛軍甚有可能沿途設下埋伏予以阻截,宋國公年歲已長,萬一有什麼閃失,孤痛澈心脾矣!”

東宮上下,誰也無法取代蕭瑀之地位與作用,有他在尚能領袖文官支持太子,可若是他出了意外,單憑岑文本自己,卻是獨木難支,說不定東宮就將迎來一場來自內部的巨大危機。

而這,也是李承乾允許蕭瑀開啓和談之原因,某種程度上來說,蕭瑀個人之利益,與東宮整體之利益是相輔相成的。

蕭瑀略有激動:“殿下愛護之心,老臣感佩無地!只不過眼下危厄重重,動輒有傾覆之禍,縱有風險,亦當一往無前,何惜此身?不過殿下放心,老臣雖然能力有限,但尚有些許顏面,與關隴也還存有幾分香火情分,縱然叛軍窮兇極惡,也未必會害了老臣性命。”

他知道李承乾是真的關心他,於公於私,他都得承認太子殿下是個仁厚之人,若是能夠順利登基,也會是一個寬厚之君,非但是臣子之福,更是蒼生之福,足矣讓他甘心爲之奔走。

而若是任由叛軍廢黜東宮,扶持齊王李祐或是哪一個皇子上位,朝政大權盡皆被關隴所攫取,皇權式弱,必定導致權臣橫行,政局跌宕,受到牽累的不僅僅是江南士族,更會波及整個天下。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他都必須保住東宮,保住太子,即便要向關隴門閥卑躬屈膝,即便要配上一輩子的驕傲,亦在所不惜。

而相對的,房俊那個匹夫卻只知道一味的暢抒胸臆、恣意行事,毫不知轉圜低頭之必要,直來直去就好似……一根棒槌!

第二百二十五章 偃旗息鼓第三千七十二章 內部決裂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納妾、故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國之氣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皇帝的推心置腹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新婦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腥羶一氣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轉機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疑心重重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軍政第4561章 除夕之夜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愛民如子第九十五章 妒火中燒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討苦吃第八百零六章 爲子綢繆第三千一百三十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謀略未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化(上)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所謂寶藏,令人失望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海盜出沒,請注意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聲名鵲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二百二十七章 廷議(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重啓和親?賊心不死第八百四十六章 炸響新時代(下)第4555章 心志堅定第五百六十七章 竹槓敲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孔子曰第六百一十九章 合作(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兵臨佐渡第一百九十九章 威壓滿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佞臣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無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二教女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一十三章 自己把自己埋了……(求月票)第八百四十一章 兵臨遼水第三百二十二章 毫不退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退讓一步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皇帝陰險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故意爲之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魏王第三千四十六章 背叛第九百三十一章 破鼓萬人捶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難以委決第4491章 反戈一擊第八十七章 驪山夜雪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德約束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天下第一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子孫不肖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決戰之夜(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血戰突圍第三千一百二十一章 門閥根基第二十八章 世間再無狼騎第一百九十五章 打臉太快第九百三十六章 我無意天下,卻心有猛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踹你不需要理由第八百六十四章 烈焰焚城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燒殺擄掠第4560章 斷然拒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雪夜暢談第三百四十章 締結聯盟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何爲律法?懲前毖後第四百一十五章 請聽題第兩千二十九章 臨陣脫逃第三千五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章 駐留第兩千八十章 輿情洶洶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夫妻夜話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辛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入城弔唁第二百七十四章 朝堂與江湖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入敵營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跟儒家作對?第八百零七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頗爲棘手第三百一十一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續)第五十四章 關隴的危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掘地三尺第五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帝偏心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李泰發飆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君臣一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蘇州刺史第三千一百二十一章 門閥根基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食皇宮第七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八十一章 我眼光很準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4283章 躊躇滿志第九百八十八章 侯爺就是王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三百二十七章 聽政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公主駕到(下)第一千零七章 亡命衝鋒
第二百二十五章 偃旗息鼓第三千七十二章 內部決裂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納妾、故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國之氣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皇帝的推心置腹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新婦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腥羶一氣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轉機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疑心重重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軍政第4561章 除夕之夜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愛民如子第九十五章 妒火中燒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討苦吃第八百零六章 爲子綢繆第三千一百三十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謀略未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化(上)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所謂寶藏,令人失望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海盜出沒,請注意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聲名鵲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二百二十七章 廷議(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重啓和親?賊心不死第八百四十六章 炸響新時代(下)第4555章 心志堅定第五百六十七章 竹槓敲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孔子曰第六百一十九章 合作(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兵臨佐渡第一百九十九章 威壓滿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佞臣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無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二教女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一十三章 自己把自己埋了……(求月票)第八百四十一章 兵臨遼水第三百二十二章 毫不退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退讓一步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皇帝陰險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故意爲之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魏王第三千四十六章 背叛第九百三十一章 破鼓萬人捶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難以委決第4491章 反戈一擊第八十七章 驪山夜雪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德約束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天下第一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子孫不肖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決戰之夜(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血戰突圍第三千一百二十一章 門閥根基第二十八章 世間再無狼騎第一百九十五章 打臉太快第九百三十六章 我無意天下,卻心有猛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踹你不需要理由第八百六十四章 烈焰焚城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燒殺擄掠第4560章 斷然拒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雪夜暢談第三百四十章 締結聯盟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何爲律法?懲前毖後第四百一十五章 請聽題第兩千二十九章 臨陣脫逃第三千五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章 駐留第兩千八十章 輿情洶洶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夫妻夜話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辛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入城弔唁第二百七十四章 朝堂與江湖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入敵營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跟儒家作對?第八百零七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頗爲棘手第三百一十一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續)第五十四章 關隴的危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掘地三尺第五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帝偏心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李泰發飆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君臣一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蘇州刺史第三千一百二十一章 門閥根基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食皇宮第七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八十一章 我眼光很準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4283章 躊躇滿志第九百八十八章 侯爺就是王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三百二十七章 聽政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公主駕到(下)第一千零七章 亡命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