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德約束

貞觀十七年,八月初八。

清晨,薄霧。

因爲宵禁的暫時取消,長安城內各個裡坊很早便行人往來出入,平康坊等地更是徹夜燈火輝煌,諸多王孫公子、世家子弟在家僕豪奴的簇擁之下結束一夜狂歡,自各處青樓楚館之中魚貫而出,騎馬坐車,招搖過市,紛紛返回各自家中。

挑着擔的貨郎走街竄巷,吆喝聲此起彼伏,運送夜香的馬車則一輛一輛的駛出城去。

天尚未亮,諾大的長安城已然放佛蟄伏的猛獸一般活了過來。

待到卯時初刻,把守各處城門的兵卒盡皆散去,維持了數天的全城戒嚴盡皆取消,城門處出入城的百姓商賈已經水泄不通。

祿東贊穿了一件白色翻領長袍,衣袖很長,罩着雙手,布料上有許多連珠紋圖案,腰繫革帶,長袍開衩,足登黑靴,頭戴一頂紅色綢巾纏裹成的筒狀形帽子,黝黑的臉容黑裡透紅,精神頭兒很是不錯。

此刻他正站在驛站門前,身邊陪同着一位禮部官員。

驛站門前的官道上,正有不少百姓三三兩兩的結伴而行,方向是長安城西南的昆明池。

祿東贊好奇問道“不過是一場開學典禮而已,何以連這些個農夫商販都趕着湊熱鬧?”

禮部官員正是主客郎中高至行,他今日負責接待祿東贊,聞言笑道“這可不是一般的開學典禮,貞觀書院乃是陛下敕令修建,有資格入學之學子皆是天下各處的精英,俱是一時之傑,在書院擔任教諭的經史、算學、兵科等等更是當世大儒,哪一個都是名滿天下之人傑,陛下更是親自擔任書院的大祭酒……可以想見,未來每一個畢業的學子,皆可稱作‘天子門生’,踏入仕途便是青雲直上,這樣一座學院,一舉一動自然牽引着無數人的目光。更何況,今日陛下以及朝中諸位大臣盡皆蒞臨典禮現場,百姓們豈能不湊一湊熱鬧?”

還有一點高至行未能明說,漢人自古以來便有看熱鬧的習俗,今日雖然非是年節,可是這等盛事極其罕見,自然要圍觀一番。

不僅是大唐百姓興致盎然,由於長安城的戒嚴已經解除,城內被困局多日的各國使節、番邦商賈更是興趣滿滿,京兆府爲了維持秩序,不僅出動了所有的衙役巡捕,更調動了左右屯衛萬餘兵馬,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嚴防所有閒雜人等。

不久之前的芙蓉園賞荷盛會,鬧的那一出刺殺房俊的案件,可是殷鑑未遠……

祿東贊微微頷首,眼底不可掩飾的泄露出一絲豔羨。

整個吐蕃,沒有人能夠比他更清楚教育的重要性,更在乎對於族中傑出子弟的教育。

吐蕃在贊普的統御之下平滅國內反叛,又征服象雄國,統一高原,看似兵強馬壯,實則外強中乾。

吐蕃的自然環境實在是太過惡劣,不僅氣候寒冷,且山嶺縱橫土地貧瘠,河流穀道之間分佈着一些肥沃的良田,卻因爲通行困難得不到充分開發耕種,導致國內糧食產量一直急缺。

最爲重要的,還是技術的落後。

醫療技術、建築技術、冶煉技術……就沒有幾個像模像樣的人才。除去廟裡的高僧懂得一些算學以及醫療技術之外,人才之貧瘠與大唐相比,簡直就是天淵之別。

所以這一次他纔會出使長安,試圖利用阿拉伯人入寇機會敲詐大唐一番,希望能夠得到吐蕃亟需的各種技術以及人才。

結果天不從人願,自己一路厄運連連,蹉跎了時間,好不容易抵達長安便聽聞了阿拉伯人已經被徹底擊潰的消息……

雖然談判尚未展開,自己甚至連大唐皇帝都還沒有見到,但是沒有了阿拉伯人的牽制和威脅,大唐豈能答允吐蕃的獅子大開口?

若無意外,這一次的出使算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了,縱然自己再是鼓動三寸不爛之舌,也不可能在唐人手底下討得半點好處。

而大唐有在皇帝的主持之下建立了這樣一座書院,在未來必將培養出無數的各式各樣的人才充斥到各個階層之中,大唐的國力自然水漲船高,愈發睥睨羣倫、傲視天下。

這樣的大唐,如何能夠戰而勝之?

此消彼長,越來越強盛的大唐早已將吐蕃視爲肘腋之患,就算吐蕃忌憚大唐的國力不敢挑釁開戰,可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大唐又豈能坐視吐蕃據守高原,虎視眈眈?

可以想見,吐蕃與大唐之間,遲早必有一戰!

只不過兩國懸殊的國力對比,令祿東贊憂心忡忡,實在是想不出吐蕃有半分可以取勝的理由……

“大相,時辰不早,咱們也趕緊動身吧?”

高至行在一旁看着祿東贊似乎有些神思恍惚,站那裡半天不言不語,只好出言催促。

今日政事堂有令,所有暫居於大塘的各國使節都有機會前往書院觀禮,身爲吐蕃大相的祿東贊自然亦在邀請之列。

祿東贊這纔回過神,頷首道“動身吧,適逢盛事,吾亦好長長見識。”

高至行便叫過來早已準備好的馬車,卻被祿東贊拒絕。

祿東讚道“還是騎馬吧,秋高氣爽,麥浪飄香,這等天氣自當策騎暢遊一番,領略關中風物,若是囚居於馬車之中,着實無趣。”

高至行自然從善如流,命人牽來馬匹,禮讓祿東贊先行上馬,然後自己和幾位禮部官員也盡皆上馬,陪着祿東贊策騎緩行,沿着官道向着城西的金光門行進,到了距離城門不遠的地方,再順着道路折而向南,繞過了大半個昆明池,前往書院。

今日天氣涼爽,又尚未到農忙之時,長安附近的百姓攜家帶口齊齊出遊,路上行人絡繹不絕。

待到了書院山坡之下,遠望山門矗立,整個山坡以及池邊空地早已是車馬轔轔、摩肩擦踵。

有身着各色官袍的官員,亦有鮮衣怒馬的紈絝子弟,呼朋引伴喧囂不絕,百姓商賈攜家帶口,奇裝異服的胡商三五成羣混雜在人羣當中,卻也並不顯得突兀,甚至時不時見到奢華裝飾的馬車夾雜在人羣之中,車簾偶爾掀開一角,便可見到裡頭濃妝豔抹容顏秀麗的女眷……

祿東贊幽幽一嘆。

好一派煌煌天朝、盛世氣象!

這若是放在吐蕃,簡直想都不敢想!

在吐蕃根本沒有平民,除去貴族便是奴隸,那些個動輒百十個武士隨行的招搖跋扈,所到之處雞飛狗跳行人絕技,焉能有此其樂融融、和諧共處之場景出現?

固然大唐的貴族照比吐蕃貴族在權力上毫不遜色,但是唐人更在乎這種最起碼看上起和樂融融的氣氛,即便貪婪榨取民間財富、壟斷權力阻斷階級流通,他們卻也同樣在乎普通百姓對他們的看法。

相比於吐蕃貴族,唐人貴族顯然有所敬畏。

哪怕法律並不能束縛他們的行爲,但每個人的心底卻都有一層道德的約束,人在做,天在看,再是貪婪的奸佞惡霸也有所忌憚,他們會瘋狂的斂去一切財富,但是每當天災發生,卻也能夠毫不猶豫的設立粥棚、捐款賑災。

名譽,是每一個唐人都向往的東西,只要有一絲可能,沒有任何一個唐人能夠全不在乎自己的名譽是否被萬夫所指、是否能遺臭萬年。

而這,便是大唐比吐蕃強大的地方。

只要有了那麼一絲敬畏,行事便不會無所忌憚,即便是將平民百姓視作奴役,亦會留有一絲餘地。

這一絲餘地,便給予了平民百姓、販夫走卒一絲活下來的空間。

而吐蕃貴族呢?在他們眼裡所有的奴隸與牲口一樣都是個人的私產,死一個奴隸與死掉一匹牛羊並無不同。

只要能夠換取足夠的利益,有誰會去在乎牛羊的性命呢?。

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昔年恩情第八百零二章 撲朔迷離第七百五十章 財帛動人心(求票)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准奏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心有豺狼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欲退無路第六十二章 房府第七百六十三章 背後的影子(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八百章 破門而入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門拜訪第七百九十八章 另有謀算第四十五章 做一個有理想的小地主(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百萬軍中,拖死狗……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表露心聲第三百四十九章 書院見聞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困局未解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儘早決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將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過年第四百五十章 長孫衝的陰險第一百九十七章 所見第六十一章 拔灼被逐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朝興滅因君起第一百零一章 撈人第六百零八章 我警告你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方膽寒第八十八章 貧道李淳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御史、尚書、侍郎與狗(中)第4311章 大業在望第八百七十一章 善後(上)【萬字求票】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莫名的衝突第兩千零六章 殺俘不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局勢第三千七十九章 人心反覆第一百一十五章 歷史的慣性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威勢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李靖出山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自以爲是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萬世一系,自此斷絕第四百六十一章 歷史之謎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4501章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 帝王之怒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隔河觀火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荊王擔憂第4318章 死戰不退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韓璦第六百四十八章 形勢逆轉第六百九十九章 牛渚磯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唐人兇猛,當避其鋒芒第十四章 兕子的威脅第六百五十三章 彈劾晉王第兩千零三章 不吝賜教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烽煙滾滾第一百九十九章 威壓滿門第四百三十五章 姐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4544章 街邊刺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閒暇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春明門下(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果然是棒槌(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二百九十六章 指點你的人生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一千零二章 戰果斐然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績的忠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有麻煩,找城管(上)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武德北門第九百一十七章 範梵志第一千零九十章 大敗虧輸第九十六章 追殺第三千四十四章 逼宮第三十一章 入關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心機手段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柱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決戰在即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重創第兩千六十八章 人性自私第4251章 心中漢唐第兩千二十五章 大王饒命第十九章 慄特人的絕路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太子駕到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獨孤氏的青睞第三百六十四章 投降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催的蕭瑀(萬字求月票)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如何封賞?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朝野震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項莊舞劍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禍臨頭(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忌謀算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得悉敵情第一百一十章 李二陛下的親戚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回京第三百零七章 高僧與牙婆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夜遇襲第四百八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千五十六章 局勢僵持
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昔年恩情第八百零二章 撲朔迷離第七百五十章 財帛動人心(求票)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准奏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心有豺狼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欲退無路第六十二章 房府第七百六十三章 背後的影子(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八百章 破門而入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門拜訪第七百九十八章 另有謀算第四十五章 做一個有理想的小地主(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百萬軍中,拖死狗……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表露心聲第三百四十九章 書院見聞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困局未解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儘早決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將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過年第四百五十章 長孫衝的陰險第一百九十七章 所見第六十一章 拔灼被逐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朝興滅因君起第一百零一章 撈人第六百零八章 我警告你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方膽寒第八十八章 貧道李淳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御史、尚書、侍郎與狗(中)第4311章 大業在望第八百七十一章 善後(上)【萬字求票】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莫名的衝突第兩千零六章 殺俘不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局勢第三千七十九章 人心反覆第一百一十五章 歷史的慣性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威勢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李靖出山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自以爲是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萬世一系,自此斷絕第四百六十一章 歷史之謎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4501章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 帝王之怒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隔河觀火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荊王擔憂第4318章 死戰不退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韓璦第六百四十八章 形勢逆轉第六百九十九章 牛渚磯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唐人兇猛,當避其鋒芒第十四章 兕子的威脅第六百五十三章 彈劾晉王第兩千零三章 不吝賜教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烽煙滾滾第一百九十九章 威壓滿門第四百三十五章 姐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4544章 街邊刺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閒暇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春明門下(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果然是棒槌(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二百九十六章 指點你的人生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一千零二章 戰果斐然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績的忠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有麻煩,找城管(上)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武德北門第九百一十七章 範梵志第一千零九十章 大敗虧輸第九十六章 追殺第三千四十四章 逼宮第三十一章 入關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心機手段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柱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決戰在即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重創第兩千六十八章 人性自私第4251章 心中漢唐第兩千二十五章 大王饒命第十九章 慄特人的絕路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太子駕到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獨孤氏的青睞第三百六十四章 投降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催的蕭瑀(萬字求月票)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如何封賞?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朝野震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項莊舞劍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禍臨頭(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忌謀算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得悉敵情第一百一十章 李二陛下的親戚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回京第三百零七章 高僧與牙婆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夜遇襲第四百八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千五十六章 局勢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