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作繭自縛

古往今來,但凡能夠在政治上取得傑出成就之人,除去卓越之能力,更要有以假亂真之演技。

往往很多時候,千言萬語,不如一滴眼淚……

所以長孫無忌此刻語聲悲憤、情感熾烈,情到濃時流下幾滴悲憫之眼淚,將心中對於衆生之憐憫包裹其中,倒也沒有人感覺到意外。

尤爲重要的是,他此番情感真摯之哭訴,到底有幾分打壓水師之心,又有幾分出自肺腑之意,令人難以捉摸,不可揣度。

因爲在場幾乎所有人,都對遠處建安城的沖天大火感到心悸,這等毀天滅地之威,無數生靈被火焰吞噬輾轉哀嚎,的確使得人心最柔軟之處受到觸動,升起不忍之意。

所謂“殺人不過頭點地”,都是血火之中翻滾過來的宿將,可以不眨眼的面對敵軍活着袍澤被屠戮殆盡,然而這等悽慘至極的死法,卻是有傷天和。

將軍們口中控訴着“腐儒”,大罵那些儒者整日裡婦人之仁,倡導的是“非我族人,其心必異”,然而再骨子裡,卻往往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儒家文化的薰陶沾染,很難超脫於儒家所構建的道德體系之外。

華夏民族伸手儒家文化之薰陶,固然缺乏了進取、擴張之精神,卻也當真做到了悲天憫人,從未喪失本性、利慾薰心,更不會以擄掠爲榮,將偷盜之物堂而皇之的視爲己有,恬不知恥。

儒家文化之核心的“仁”,早已經浸潤到華夏民族的骨髓之中,隨着血液世代傳承。

故而,長孫無忌這一番作態,令人難辨真假,或者真假摻半……

李二陛下沉吟良久,遠處建安城沖天的火光倒映在他的眼眸之中,方纔開口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這本不假。然而朕身爲大唐皇帝,億兆臣民奉朕爲至尊,朕之責任便是給於臣民安定繁榮之生活。高句麗雄踞遼東,兵強馬壯,早已成爲大唐之心腹大患,若是不能予以剪除,遲早入寇中原、飲馬黃河。到那個時候,高句麗人會否跟大唐的子民講究什麼‘仁德’,‘寬恕’?不會。他們茹毛飲血、不知禮儀,眼中唯有掠奪與殺戮,當他們的馬蹄踏遍華夏山河,必將伴隨着如山的屍骸與奔流的鮮血!華夏兒郎將會遭受屠戮,如同牲畜一般被奴役!”

他目光炯炯,環視左右,朗聲道:“如今朕御駕親征,召集百萬虎賁,揮師東進,所爲非止這曠世難有之功勳,更爲了以戰止戰,消滅禍患!戰陣之上,兵戈相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稍有不慎就會重蹈前隋之覆轍。此等情形之下,自然各個奮勇爭先、戮力殺敵,心裡豈能有半分仁恕之念?對敵人的仁慈,便是對自己的殘酷!火彈之威固然有傷天和,然而爲了華夏千秋,即便上天降罪於下,那就讓朕這個天子一力擔之!”

言語鏗鏘,氣慨雄渾!

衆將心中激盪,熱血奔流,齊齊躬身,大聲道:“願爲陛下開疆拓土,視死如歸!”

李二陛下這一段慷慨激昂的話語,頓時將諸人心中被長孫無忌所引起的遲疑、不忍統統擊碎!

什麼殺戮太盛,什麼有傷天和,都是狗******下百萬大軍東征,已然是一場有勝無敗之國戰,若是一旦戰敗,後果極有可能如同前隋一般將國內所有矛盾都爆發出來,屆時江山板蕩、烽煙處處,大好的盛世局面頃刻間冰消瓦解。

攸關國運,哪裡還有餘暇擔憂什麼有傷天和?

唯有儘可能的斬殺敵人,重創高句麗之根基,才能確保東征之勝利。

而這,亦是朝中、軍中各方勢力所追求的一致目標——若東征不勝,何來功勳分享?

長孫無忌渾身顫抖,額上冷汗涔涔,擡頭看着李二陛下,見到對方正居高臨下的俯視,眼中精光閃閃,警告之意味毫不掩飾。

“老臣出言無狀,伏請陛下降罪!”

憑藉對李二陛下的瞭解,長孫無忌明白自己已經徹底激怒了皇帝,不得不伏地請罪。

太極殿上的李二陛下或許心存幾分仁慈寬恕,心心念念想着與大臣們善始善終,成全一段佳話。然而軍營之中的李二陛下,卻依舊是那位殺伐決斷、冷酷無情的親王、天策上將!

抉擇面前,玄武門下殺兄弒弟尚且毫不猶豫,何況是一個擾亂軍心的臣子?

一般在這個時候,所爲的“請罪”只是表達自己認錯的態度,只需有人在旁邊求個情,皇帝自然順水推舟,不予計較。

然而,衆人沉默以對,沒有人出面給長孫無忌求情……

李二陛下端坐馬背之上,眼神閃爍,緘默不語。

河水滔滔,微風輕撫。

長孫無忌卻渾身大汗,一顆心驟然緊繃。

他自然知曉李二陛下對他不滿已久,該不會趁着今日之機會,以一個“惑亂軍心”之罪名,乾脆將他給斬了吧?

自己好像有些作繭自縛了……

他跪在地上,不敢擡頭,心裡將諸遂良罵了個半死。此間唯一能夠爲他出言求情,給李二陛下一個臺階下的人就唯有諸遂良,然而現場一片沉寂,一直跟在李二陛下身後的諸遂良卻半點生息也無,完全消失了一般。

殊不知諸遂良此刻正遠眺着建安城的大火,感受着戰場之上那種潮水一般自四面八方而來的強大壓力。缺乏朝堂經驗的他嚴格說起來只是一個文化人,哪裡知道此刻他應當站出去求幾句情,替長孫無忌圓一下場,也給李二陛下一個臺階下?

然而他不懂,有人卻懂。

程務挺正自茫然,忽然感受到站在身邊的父親碰了他一下,沒敢回頭,只是眼尾餘光瞥了父親一眼,然後有用腳尖碰了他。

父親這是想要自己站出去給長孫無忌求情?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程家祖居洛州,程名振投靠大唐之後更是一直在山東地界爲官,與山東世家盤根錯節、利益糾葛,從來都不是長孫無忌的人馬……

既然不是求情,那就只能是落井下石了。

程務挺向前站了一步,恭聲道:“陛下明鑑,所謂‘軍心如石’,不可動搖,動輒有傾覆之禍!古往今來,戰爭之勝敗從來就不是以人數之多寡而論,軍心是否堅固,士氣是否高昂,纔是取勝之要訣。趙國公之言論明顯惑亂軍心,百萬大軍出征在外,兵卒難免思鄉心切、水土不服,若是再聽信趙國公之言,難保軍心渙散、士氣崩潰。故而,爲了穩定軍心、維護士氣,末將請陛下斬殺趙國公,以正軍法!”

娘咧!

長孫無忌差點從地上蹦起來指着程務挺的鼻子罵娘!

小賊不愧是房俊那個混賬的鷹犬爪牙,這等落井下石的手段倒是學到了精髓!

最要命是李二陛下此刻面色陰沉、態度曖昧,萬一當真動了殺心,那可就大大不妙。只不過他剛剛“請罪”,這會兒難道還能站起來反駁程務挺的話語?那也太過厚顏無恥了,而且明確顯示剛纔的“請罪”並非出自本心,而是權謀之術,用來跟皇帝耍心眼兒……

幸好這個時候,諸遂良終於明白髮生了什麼,趕忙站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趙國公悲天憫人,仁德無雙,豈能稱的上過錯?然則陛下御駕親征,自然乾綱獨斷,懲罰猶可,卻萬萬不可過重,趙國公亦曾統御千軍萬馬,功在社稷,過於苛責,難免軍心動盪,陛下三思。”

不得不說,諸遂良這個人還是有幾分水平的。雖然缺乏朝堂上的爭鬥之術,但是天賦高啊,程務挺以惑亂軍心爲由請斬長孫無忌,他就以穩定軍心爲據,請求寬恕長孫無忌。

切入點非常好,“軍心士氣”正是李二陛下最在乎的,只要軍心穩定、士氣高昂,其餘皆可忍耐……

第五百七十六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一十四章 嫉妒之心第二十章 朝會(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衝突(中)第四百零三章 陰險老賊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門稽查第一百七十八章 悔之莫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長安混戰第六十四章 趙信城(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牀前明月光(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銜尾追擊第九百七十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求票】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媚娘發怒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死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像狗一樣操練(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故人相見第兩千九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九百二十五章 馮盎第七百四十五章 歷史軌跡第六百九十七章 山越人第五百二十章 水師抵達第八百五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利益爲上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絕望的武氏兄弟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局勢困頓第九百一十章 沒好處的事情誰幹?【萬字,可求票否?】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打完還得打第八百零四章 分化第六百三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八百七十五章 皇帝的拖字訣【萬字求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辛第七百九十六章 生產新模式【第三更求月票】第八百九十五章 賣身求榮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冷血殘酷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白打誰不打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聲名鵲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班底(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晉王破案(中)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好大一口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二章 交錯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其實也不難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食皇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佞臣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一十四章 驅除韃虜第四十三章 橫生波瀾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風波詭異第九百五十章 危機潛伏第五百八十一章 士族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窩裡鬥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人心不足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早有腹案第九百二十二章 王師!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相逼第六百四十四章 兇案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結外敵第三千零九章 危機陡現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早有埋伏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政治宣言第一百一十五章 陣前領悟第一百三十章 報復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皇帝找茬,晉陽貼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被逼無奈第六百三十章 小流氓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攻破衙署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我吧第4291章 一箭數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雪夜突襲第三千零九章 危機陡現第二百八十九章 呼風喚雨房遺愛第六十六章 人命如草芥第八百七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二十九章 皇家的輩分第一百九十八章 所聞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姜穀子弟第二百五十四章 軍器監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月夜殺機,一槍爆頭第七百二十九章 番邦使節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重返長安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馬屁第二百六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大發雷霆第四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暴虐之輩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說客第四百七十七章 給你挖個坑(中)第三十五章 隱情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一觸即發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戈鐵馬,奔騰萬里如虎 (又是一萬,求月票啊!)第六百九十三章 我離開時,百舸爭流!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證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中)第四十五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爭權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城門失陷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戰爆發
第五百七十六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一十四章 嫉妒之心第二十章 朝會(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衝突(中)第四百零三章 陰險老賊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門稽查第一百七十八章 悔之莫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長安混戰第六十四章 趙信城(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牀前明月光(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銜尾追擊第九百七十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求票】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媚娘發怒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死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像狗一樣操練(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故人相見第兩千九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九百二十五章 馮盎第七百四十五章 歷史軌跡第六百九十七章 山越人第五百二十章 水師抵達第八百五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利益爲上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絕望的武氏兄弟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局勢困頓第九百一十章 沒好處的事情誰幹?【萬字,可求票否?】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打完還得打第八百零四章 分化第六百三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八百七十五章 皇帝的拖字訣【萬字求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辛第七百九十六章 生產新模式【第三更求月票】第八百九十五章 賣身求榮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冷血殘酷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白打誰不打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聲名鵲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班底(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晉王破案(中)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好大一口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二章 交錯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其實也不難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食皇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佞臣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一十四章 驅除韃虜第四十三章 橫生波瀾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風波詭異第九百五十章 危機潛伏第五百八十一章 士族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窩裡鬥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人心不足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早有腹案第九百二十二章 王師!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相逼第六百四十四章 兇案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結外敵第三千零九章 危機陡現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早有埋伏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政治宣言第一百一十五章 陣前領悟第一百三十章 報復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皇帝找茬,晉陽貼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被逼無奈第六百三十章 小流氓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攻破衙署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我吧第4291章 一箭數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雪夜突襲第三千零九章 危機陡現第二百八十九章 呼風喚雨房遺愛第六十六章 人命如草芥第八百七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二十九章 皇家的輩分第一百九十八章 所聞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姜穀子弟第二百五十四章 軍器監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月夜殺機,一槍爆頭第七百二十九章 番邦使節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重返長安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馬屁第二百六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大發雷霆第四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暴虐之輩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說客第四百七十七章 給你挖個坑(中)第三十五章 隱情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一觸即發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戈鐵馬,奔騰萬里如虎 (又是一萬,求月票啊!)第六百九十三章 我離開時,百舸爭流!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證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中)第四十五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爭權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城門失陷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