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緊急會議

衆人齊齊頷首,深以爲然。

當年的玄奘不過是長安城中諸多僧侶當中的一個,雖然有一些名氣,但是照比那些個大德高僧相差甚遠,因此纔沒有得到優待,在當時大唐尚與突厥開戰之時只能偷偷翻越關卡。

卻不成想如今已經儼然佛門第一人……

李二陛下甚至心中暗忖,幸虧魏徵這個老貨死了,否則此刻怕是拍着桌子要去將那玄奘拿下,治一個違法亂紀、私自出關之罪。瞧瞧如今長安百姓對待玄奘歸來的熱情,一旦前去索拿治罪,怕是半個長安城都得暴動起來……

素來沉默少言的李績咳了一聲,說道:“如今玄奘回京,且攜帶了大量佛門經文,對於那些個佛門信徒來說可謂載譽而歸,勢必會在佛門範圍之內掀起一股動盪,甚至於原本並不篤信的人,亦會形成一股皈依佛法之熱潮。這股潮流是好是壞,對於大唐的繁榮穩定是有着促進作用,亦或是會造成隱患,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章程。”

若是有促進作用,朝廷自然聽之任之。

但若是有隱患,那就必須橫加干預,別說什麼民心信仰,此時此刻的大唐帝國有實力、有底氣對一切造成帝國安危隱患之敵人動刀子。

衆位宰輔有些沉默,這種事誰也不能看得太過透徹,萬一因此得罪了無數的佛門信徒,後患無窮。

這些人中之傑見多識廣,知曉所謂的信仰只不過是一種統治的手段,然而信仰的狂熱卻是十足的雙刃劍,能夠將其嚴密控制在統治階級的手中,便是天下穩定的助力,反之,則極有可能演變成爲顛覆帝國根基的隱患,必須予以剷除。

所以必須在佛門這股風潮形成之前,予以針對部署,否則等到風潮形成,大勢浩浩蕩蕩,再想要橫加干預,所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就要數以倍計,付出的代價更是難以承受。

大家一時間心中權衡思量,都不說話,長孫無忌便說道:“房少保少年俊彥、天資絕頂,兼且行遍四海、見多識廣,不知對此事有何見解?不妨說出來聽聽,亦好讓諸位宰輔權衡利弊,不妥之處予以指正。”

聽上去,好似關照後輩一般,鼓勵其踊躍發言,不要怕說錯話,有錯誤大家幫着更正指點嘛。

可誰都知道,一旦房俊話語之中有瑕疵漏洞,必然會被長孫無忌逮住緊咬不放,甚至將之放大,打擊房俊的聲望。

聰明人這個時候就應該裝慫,一言不發纔是最合適的做法。

然而大家都知道房俊是個棒槌,面對長孫無忌如此直白的攻擊,豈能避而不戰?

果不其然,房俊濃眉一揚,稍稍思量一番,便緩緩說道:“既然趙國公有此用意,那下官就說兩句,略表拙見……佛門之教義,大抵是勸人向善、謙虛隱忍,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以今世因,修來世果。所以,大體上佛門是有利於天下安定的。但是,佛門畢竟是外來教派,雖然已經在中土繁衍數百年,但是其經文教義都包含了太多番邦風俗,即便多有改進,卻已然有可能成爲心懷叵測之輩加以利用之契機。這一點,歷朝歷代都已經意識到,故而都有管理僧衆寺產的衙門,但下官認爲,這遠遠不夠。”

見到諸位宰輔都目光灼灼的望着自己,房俊直了直腰,續道:“以往,朝廷管理佛門的衙門大多都設立在禮部之下,比如眼下,管理佛門的衙門便是禮部下設的祠部司,由祠部郎中掌管,未免權責太小、人員架構不夠精細,難以管轄日益壯大的佛門信衆規模。因此,下官建議不妨增設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掌管天下教派,並且制定一套詳細晚膳的法則,對這些教派予以約束監管,決不可聽之任之,任其肆意妄爲。”

諸人紛紛頷首,長孫無忌蹙着眉,又問道:“如何監管?”

房俊將後世的經驗拿出來,從容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是在大唐的領土之上,就必須服從大唐的律法。比如限制佛門擅自集會,佛門動不動就糾集信衆宣講佛法,這便給予那些心術不正之輩一個聚衆蠱惑之機會,一旦有天災**等等事情發生,極易煽動民心,裹挾民意,若不加以限制,必定會有混亂之事發生,所以,設立一個專門管理的衙門,便是當務之急。”

衆人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佛門的教義是好的,但難保有人將經文給念歪了……

自從漢朝之時佛門傳入中土,曾遭遇兩次大規模的“滅佛”**,一個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另一個是北周武帝宇文邕,這兩位盡皆算是雄才大略的君主,何以對佛門達到忍無可忍之地步?

這是有原因的。

首先,佛門破壞了國家經濟。最初的佛門子弟不聚財物、不置房產,一僧一鉢宣揚教義,以化緣爲生,精神純粹志向高遠,但是到了後來則廣聚田產、珠寶盈門,民間曾有諺語“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不讀伽藍記不知佛浪費”……寺廟佔有了大規模的土地和財富,但他們不納稅,寺廟越多,財政收入就越少,甚至公然發放“印子錢”,將國家財政搞得一地雞毛……

再者,佛門不服徭役、更不服兵役。佛門子弟自認是化外之人不問世事,結果當和尚的越來越多,朝廷打仗徵兵都徵不到。

尤爲重要的一點,便是與本土教派的鬥爭,所謂“文人相輕,同行相忌”,便是如此。

南北朝之前,佛門與道家兩教相互攻訐,佛門認爲釋迦摩尼的弟子來東方投胎爲老子,纔有的道教,但道家說老子西出函谷去了天竺,纔有了佛教,所以佛教是道教的徒弟……

道家雖然不復往昔之鼎盛,但是其一直堅持“高層路線”、“精英路線”,民間不太重視,但是社會頂層人士大多爲道家門徒,這兩次幾乎毀滅性的“滅佛**”背後,難保沒有道家推波助瀾。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佛們認爲僧侶屬於化外之人,六根清淨斬斷紅塵,連爹孃都不認,更不該受到皇帝的管轄,他們只需要禮拜佛祖就行了……

東晉之時有位高僧甚至寫過一篇爲何不禮敬皇帝的理由,傳揚天下,搞得帝王將相們很是不爽。國古人骨子裡認爲的最正確的思想便是忠君愛國,身居化爲不贍養父母、不成親生子,現在連還不服皇帝的管,你想要上天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就是華夏文化之精粹,是整個統治階級奉行的理念,你一個小小的教派敢跟皇帝叫板,哪個皇帝能夠忍受?

不滅你都對不起你。

所謂“盛世佛門昌,道門山中藏,亂世菩薩不問世,老君背劍救滄桑”,這是時下大多數精英人士認可的,眼下盛世煌煌,正是佛門昌盛之時機,再加上有玄奘自天竺求取真經載譽而歸這麼一齣兒,可以想見,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佛門必將猶如烈火烹油一般興旺起來。

若是不加以管束,如何的了?

長孫無忌的見識冠蓋朝堂,聽聞了房俊的話語,衡量一番,覺得並沒有什麼漏洞可以攻擊,只能悶着氣作罷。

骨頭裡挑刺那是愚蠢至極的行爲,長孫無忌可不想被房俊打臉……

李唐王朝尊老子爲祖,自然尊奉道教爲國教,然而眼下道門之影響力只存在於社會頂層,普通百姓對其認知不深,畢竟道門之精髓需要很高的文化素養去領悟,遠遠不如佛家那般“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眼下已然如此,若是等到玄奘這股風潮蔓延開去,佛家將會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提升,道門愈發被壓制。

這是李二陛下絕對不願意看到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告狀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第三百六十三章 吾家有女第三百六十三章 吾家有女第六章 知進退,明得失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南風起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門算賬第一百二十四章 房俊的刀(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有功則賞第二十七章 斷其退路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雪日偶遇第兩千六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爹是XX第一千一百七十四 識時務者第六百零七章 證據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敲打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巾幗英豪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心中疑惑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機營(下)第三千一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你要當心了(下)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起兵做反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費盡脣舌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謙讓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勝負將分第一百九十三章 波瀾頓起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血案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太子心志第九百四十七章 情烈似火第九十二章 房家工程隊的誕生第三百四十章 締結聯盟第四百二十九章 心頭刺第三千一十章 利益爲上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拆遷補償辦法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遊說規勸第八百四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六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三十八章 窈窕淑女,魏王好逑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兩千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六十九章 黃雀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捅了簍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怒火勃發第一百五十六章 毒計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註定會毀滅的學院第六十二章 李二看戲第九百八十四章 行險一搏第4523章 山間紈絝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背黑鍋第兩千五十四章 堅持不受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背水一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心中有虎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你不管,我管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炮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荊王謀劃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各有志向第4309章 王朝密碼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劃清界線第二百二十九章 朱雲折檻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兩個神童第九十四章 相處第九百九十九章 燒光糧秣第三千一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綠病相憐第三千一百十三章 仁厚之主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疾風驟雨(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不臣之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敲一槓子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天上掉餡兒餅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再次遊說第4261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最壞準備第九百四十四章 推出斬首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上騎都尉第九百四十二章 努力耕耘第三千一百四十一章 予以試探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論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預謀第八百三十五章 你兒子要飛【求月票】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波及第八百八十章 心思歹毒第六百五十章 隔岸觀火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供認不諱第七百九十四章 促膝長談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橋頭遇襲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攬權第七百五十七章 尉遲二少第四百七十一章 處置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生擒活捉第八百四十三章 強渡遼水第二十二章 魏王李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瀕臨絕境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這是早有預謀啊!第4571章 救出人質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扼守咽喉
第二百六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告狀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第三百六十三章 吾家有女第三百六十三章 吾家有女第六章 知進退,明得失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南風起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門算賬第一百二十四章 房俊的刀(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有功則賞第二十七章 斷其退路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雪日偶遇第兩千六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爹是XX第一千一百七十四 識時務者第六百零七章 證據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敲打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巾幗英豪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心中疑惑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機營(下)第三千一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你要當心了(下)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起兵做反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費盡脣舌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謙讓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勝負將分第一百九十三章 波瀾頓起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血案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太子心志第九百四十七章 情烈似火第九十二章 房家工程隊的誕生第三百四十章 締結聯盟第四百二十九章 心頭刺第三千一十章 利益爲上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拆遷補償辦法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遊說規勸第八百四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六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三十八章 窈窕淑女,魏王好逑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兩千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六十九章 黃雀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捅了簍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怒火勃發第一百五十六章 毒計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註定會毀滅的學院第六十二章 李二看戲第九百八十四章 行險一搏第4523章 山間紈絝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背黑鍋第兩千五十四章 堅持不受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背水一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心中有虎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你不管,我管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炮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荊王謀劃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各有志向第4309章 王朝密碼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劃清界線第二百二十九章 朱雲折檻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兩個神童第九十四章 相處第九百九十九章 燒光糧秣第三千一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綠病相憐第三千一百十三章 仁厚之主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疾風驟雨(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不臣之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敲一槓子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天上掉餡兒餅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再次遊說第4261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最壞準備第九百四十四章 推出斬首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上騎都尉第九百四十二章 努力耕耘第三千一百四十一章 予以試探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論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預謀第八百三十五章 你兒子要飛【求月票】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波及第八百八十章 心思歹毒第六百五十章 隔岸觀火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供認不諱第七百九十四章 促膝長談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橋頭遇襲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攬權第七百五十七章 尉遲二少第四百七十一章 處置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生擒活捉第八百四十三章 強渡遼水第二十二章 魏王李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瀕臨絕境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這是早有預謀啊!第4571章 救出人質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扼守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