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朱雲折檻

淑景殿。

李二陛下跌坐在地席之上,手裡拈着茶杯,嘆口氣道:“爲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快快長成,但是長成之後成家立業,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間便越來越少,空虛失落,着實難捱。”

正素手斟茶的長樂公主便抿脣一笑,橫了父皇一眼,頗有無奈。

多大歲數了?

居然如同小孩子一般,玩起苦情戲來……

輕輕將糕點的碟子推到李二陛下面前,柔聲道:“父皇這說的哪裡話?父皇如今兒孫滿堂,枝繁葉茂,縱然幾位兄長和幾位姐姐妹妹都已成親,但宮內尚有兕子、小幺、紀王、代王、趙王、曹王幾個弟弟承歡膝下,您這麼說,可是要傷了他們的心呢。”

李二陛下便道:“小幺轉過年也到了成親的年紀,兕子雖然身子弱,但是這兩年修養得不錯,也得給他找個婆家了,倒是你,年紀也不小了,整日裡在道觀帶着,青燈古佛寂然清冷的,父皇好似盼星星盼月亮一般才能看到你偶爾回一趟宮裡,你說你到底想要如何?”

對於這個閨女,他算是操碎了心。

和離也就罷了,皇帝的女兒哪裡愁嫁?滿長安的世家子弟排着隊的任挑任選,可偏偏一個都看不上。如此也就罷了,還要整日裡跑去終南山的道觀,修道成仙那種事情豈是那般容易?

女兒家家的,將其當成一個興趣,偶爾修習一番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就行了,可若是沉迷其中,成何體統?

自己動用舉國之力,對於成仙之道亦是一籌莫展,弄一個天竺番僧還得藏在九成宮,煉丹製藥也得偷偷摸摸,這條路着實不好走……

長樂公主低眉垂眼道:“女兒並不急,留在宮裡陪伴父皇幾年,難道不好嗎?”

李二陛下心說那倒是也好,可關鍵你這一年到頭的在宮裡待幾天?

見到自家閨女這副神情,李二陛下便無語嗟嘆一聲,知女莫若父,長樂這個外柔內剛的性子他是極爲了解的,知道她一旦打定了主意,誰勸也不好使。

若是文德皇后還活着,她說的話長樂大抵還能聽得幾句……

“唉!”

李二陛下搖頭嘆息,真真是兒女債,還不完。

內侍總管王德輕手輕腳的走進來,低聲道:“陛下,荊王殿下求見。”

李二陛下一愣,這位皇弟沒事兒輕易不進宮,但凡進宮了,那一準兒有事兒。

“可知所爲何事?”

王德道:“據荊王殿下說,他新近得了一顧長康的畫作,特意進宮,進獻於陛下。”

“哦?”

李二陛下一聽,頓時雙眸一亮,精神起來。

別看他半生戎馬,如今又貴爲帝王,可骨子裡卻妥妥是一個文藝青年,對於文學之愛好一以貫之,尤其是對於名家書畫更是達到了一種癡迷的地步。

當初他爲了得到“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身爲九五至尊,居然指使大臣前往山陰縣,從一個寺廟和尚那裡將《蘭亭序》給偷騙出來……

顧長康既是顧愷之,時人將其譽爲“畫聖”,出了名的“畫絕、文絕、癡絕”三絕,其作品甚多,但是真跡太少,每一件都是精品,地位絕對不比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差,當即哪裡還坐得住?急忙起身,對長樂公主道:“爲父去去就來,看看你荊王叔到底得了什麼寶貝!”

言罷,便匆匆離去。

回到神龍殿,便見到李元景一身常服,手裡拎着一個捲筒,正在殿內四下張望,李二陛下三步並作兩步,上前盯着李元景手裡的捲筒,疾聲道:“當真是顧愷之的畫作?”

李元景得意一笑,將捲筒放在桌案之上,從中抽出一張花捲,攤開來放置於桌上,李二陛下早就湊過來看。

這是一幅人物像,正是顧愷之的拿手絕活兒。

只見畫上之人寬袍大袖、高冠博帶,負手立於松樹之下,衣襟敞開,筆跡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又如春雲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尤其是畫中人的眼睛,似醒非醒似睡非睡,開闔之間卻展露出一股疏朗豁達之神韻,堪稱點睛之筆,有如神來!

“好!好!好!”

李二陛下雙眼放光,手指微微懸空,沿着畫作上人物線條下意識的臨摹,口中連說了三個“好”字。

李元景見到李二陛下愛不釋手,心中得意,便說道:“這一幅《阮咸像》,乃是顧長康盛年之時所作,彼時心性成熟、技法圓融,正當巔峰。這幅畫像正將阮咸那種純潔質樸而又疏朗狂放的氣質揮灑得淋漓盡致,在顧長康所有作品之中,當爲佳品。”

李二陛下連連點頭:“顧長康最擅人像,所畫之人盡皆傳神,堪爲此中翹楚。”

李元景偷偷瞅了李二陛下一眼,嗟嘆一聲,感慨道:“阮咸與豬同飲、一視同仁,亦能騎驢追婢、曠達癲狂,實在是臣弟心中之楷模,做人若是能夠做到他那等境界,實在是不枉此生!”

“嗯?”

李二陛下滿心皆在畫作之中,聞言頓時一愣,回過神兒來。

堂堂大唐親王,居然想要效仿阮咸,做一個沒規矩沒束縛、隨心所欲恃才狂放的竹林賢者?

都說皇帝“金口玉律”,君無戲言,可是任憑哪一個臣子在皇帝面前,照樣是字斟句酌,不敢說一句廢話。

換言之,每一句話都一定是有所表述的……

李元景想要表述什麼?

李二陛下眼神還在畫作之上,心中卻已經犯了嘀咕。

阮咸在居哀之時,尚能騎驢偷婢,家中飲宴之時,竟然允可豬至席上同飲……每一個正常人看來,都有些不可理喻。

而後世之所以尊其爲“竹林七賢”,恰恰正是這種別人做不到的性情,認爲聖賢對人物的貶損或表揚,都是推究行事的根源本心,從而判定人物的才幹和品行。哪怕其所作所爲驚世駭俗,但在情理上有可通之處。

那麼阮咸的可通之處是什麼呢?

此人仕途不順,特立獨行,晉武帝認爲阮咸好酒虛浮,於是不用他。而且更因爲質疑荀勖的音律而遭到其記恨,貶爲始平太守,可此人卻並未因此鬱郁不得志,反而從此放浪于山水之間,很是享受。

難不成,李元景送上這幅畫作的用意,是想說他之前的種種所爲只是人之常性,如今更是意識到了錯誤,打算優遊山林、疏朗豁達?

李二陛下婆娑着下巴,有些始料未及。

李元景又道:“阮咸性情豁達,若是立於朝堂之上,以他的心性怕是要受不了,總比張子文竊居高位卻碌碌無爲要強得多。”

張子文,就是漢朝安昌侯張禹了。

這人才學精深,爲人謹厚,漢成帝即位,因是漢成帝的師傅從而賜爵關內侯,登上宰輔之位。但是這人做學問天下無雙,做宰輔卻一事無成,班固便曾評價此人:“儒宗居宰相位,服儒衣冠,傳先王語,其醞藉可也,然皆持祿保位,被阿諛之譏。彼以古人之跡見繩,烏能勝其任乎!”意思就是這人學問精深,可當“儒宗”之讚譽,但實際沒什麼本事,碌碌無爲、尸位素餐,位居宰輔而不能勝任。

套用一句後來者的話,位居其上,卻有如“泥胎陶塑”……

後來有槐裡令朱雲曾上書切諫,指斥朝臣尸位素餐,請斬佞臣安昌侯張禹以厲其餘。成帝大怒,欲誅殺朱雲,朱雲死死攀着大殿上的欄杆,大聲諍諫,最終欄杆都被扯斷了,後來成帝覺悟,命保留折壞的殿檻,以旌直臣。

甚至演繹出了一個“朱雲折檻”的典故。

李二陛下直起腰,瞅了李元景一眼。

先是恃才曠達的阮咸,又是泥胎陶塑的張禹,你這傢伙到底是想要當一個悠遊山泉的竹林七賢,亦或是俯首帖耳的宰輔?

李二陛下居然有些摸不準李元景的心思了,按說他對李元景一直深懷戒心,卻也從不認爲他能成什麼大事,但是今天的這一出卻令他對李元景有些刮目相看。

阮咸隱退、朱雲折檻,居然還玩起隱晦來了。

最重要的是……這人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第六百九十三章 睚眥必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決戰之夜(上)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我憑實力騙來的,爲何不要?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嬌妻美妾第4553章 培養嫡系第三百零七章 高僧與牙婆第八百四十三章 靠邊站(下)【求月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籌謀定策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賭注(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睚眥必報武媚娘第七百章 剖白心跡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五百六十三章 羣雄懾服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噶爾崛起第八百四十二章 靠邊站(上)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危牆之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謀逆(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血戰宮闕第三百四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隱憂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居心叵測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吧 威逼脅迫第五百三十一章 大禍臨頭(上)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動遷?第六百零三章 難上加難第兩千七十二章 犯言直諫第4307章 官場動盪第四百九十三章 防火防盜防李泰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料理喪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拉近關係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二十六章 能打贏纔是好孩子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那奸細我見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六百四十一章 皇帝偏心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方發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你得付出代價第七百九十章 血脈相連第三千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得脫樊籠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荊王的班底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三十章 據理力爭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配去哪兒?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胸懷寬容第七百六十章 銀子都去哪兒了?(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你是驢子麼?第八百九十九章 郭孝恪的報復(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騷年的征途,在星辰大海第二十三章 給你上堂課第九百零四章 栽贓構陷第四百三十六章 思想的扼殺者第十二章 冤大頭李君羨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亡族之危第九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四十七章 勸諫(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房俊的營房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誓不低頭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家族之羈絆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莫惹房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難以理喻第一百四十章 生子當如房遺愛?第4524章 紈絝少年第六百一十六章 長安來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奉調入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孫神仙的人品不咋地!第九百四十八章 出征之日第八百一十八章 人心逐利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不會撈錢的官員不是好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學術派系第一百二十七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二百一十九章 妖言蠱惑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接二連三的報復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朝會(中)第三千七十四章 晉王起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人心涼薄第九百五十四章 姐夫帶你看金魚【求票】第四百六十一章 百萬軍中,拖死狗……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馬威(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仁義之君(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你們是城管還是土匪?(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涇渭分明第七百五十九章 銀子去哪兒了?(中)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排(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功勞你領了,黑鍋貧道背?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引導向善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鬧平康坊(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子(上)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府的家奴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時代變革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豪門落魄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圍殲之策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意見相左
第六百九十三章 睚眥必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決戰之夜(上)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我憑實力騙來的,爲何不要?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嬌妻美妾第4553章 培養嫡系第三百零七章 高僧與牙婆第八百四十三章 靠邊站(下)【求月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籌謀定策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賭注(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睚眥必報武媚娘第七百章 剖白心跡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五百六十三章 羣雄懾服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噶爾崛起第八百四十二章 靠邊站(上)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危牆之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謀逆(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血戰宮闕第三百四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隱憂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居心叵測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吧 威逼脅迫第五百三十一章 大禍臨頭(上)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動遷?第六百零三章 難上加難第兩千七十二章 犯言直諫第4307章 官場動盪第四百九十三章 防火防盜防李泰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料理喪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拉近關係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二十六章 能打贏纔是好孩子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那奸細我見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六百四十一章 皇帝偏心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方發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你得付出代價第七百九十章 血脈相連第三千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得脫樊籠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荊王的班底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三十章 據理力爭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配去哪兒?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胸懷寬容第七百六十章 銀子都去哪兒了?(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你是驢子麼?第八百九十九章 郭孝恪的報復(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騷年的征途,在星辰大海第二十三章 給你上堂課第九百零四章 栽贓構陷第四百三十六章 思想的扼殺者第十二章 冤大頭李君羨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亡族之危第九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四十七章 勸諫(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房俊的營房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誓不低頭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家族之羈絆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莫惹房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難以理喻第一百四十章 生子當如房遺愛?第4524章 紈絝少年第六百一十六章 長安來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奉調入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孫神仙的人品不咋地!第九百四十八章 出征之日第八百一十八章 人心逐利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不會撈錢的官員不是好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學術派系第一百二十七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二百一十九章 妖言蠱惑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接二連三的報復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朝會(中)第三千七十四章 晉王起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人心涼薄第九百五十四章 姐夫帶你看金魚【求票】第四百六十一章 百萬軍中,拖死狗……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馬威(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仁義之君(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你們是城管還是土匪?(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涇渭分明第七百五十九章 銀子去哪兒了?(中)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排(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功勞你領了,黑鍋貧道背?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引導向善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鬧平康坊(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子(上)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府的家奴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時代變革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豪門落魄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圍殲之策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意見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