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退婚明志

ps:感謝書友塗成偉的打賞鼓勵。『,新的五月到了,求各位朋友的各種支持,謝謝。您對本作的厚愛就是天道創作的動力所在。

魏徵微微一笑:“這就是楊廣作死的第二步,得罪了關隴軍功貴族們還不至於讓他完蛋,畢竟在均田制之下,以前八柱國家族那樣的大軍事世家已經不復存在,而來源於鮮卑人部落兵制的舊府兵制也早已經難以爲繼,就好比二位關隴大世家,蒲山郡公貴爲柱國家族,家兵不過數百,而楊世子身爲頂尖的楚國公家族,也沒有能和朝廷對抗的軍力,說白了就是一點,你們手下無兵,兄弟子侄乃至家丁部曲可以爲將,可以爲低層軍官,但最根本的基層士兵,你們沒有。”

楊玄感點了點頭:“不錯,現在已經不是以前的部落兵時代了,就是以前進入中原的鮮卑人,也早早地和漢人融爲一體了,普通的牧民們都成了種田的農民,成了大隋的子民,而部落上層的頭人,貴族們,則成了這些關隴軍功世家,不可能象幾百年前那樣舉部落謀反,就是我這回明知父親給昏君害死,也無力報仇。”

魏徵撫了撫自己的山羊鬍子:“武將世家們造反基本上不用太擔心,因爲他們手下沒兵,但另一方面。這些關隴世家也多數只是勳官。在朝爲官的並不多。象你楊世子,靠着以前楚國公的沖天權勢,加上自己的戰功,得到了這個刺史之職,可是蒲山郡公就沒這麼幸運了,恕我直言,您現在雖然名聲很響,但嚴格意義上也只是個普通百姓。雖有爵位,卻無實權。”

李密嘆了口氣:“有誰不想入朝爲官呢?但朝中的官員名額就那麼一些,要不就是外放刺史,等着考覈優異,而朝中又有名額後纔有入朝可能,要不就在家治學,博個名聲,你以爲要不是楊廣不讓我當勳衛,我願意舍了這條求官之路?”

魏徵哈哈一笑:“這就是了,秦朝時天下不過九州。到了東漢也不過十三州加一個三輔地區,可現在天下的州郡卻是越來越多。這次廢州爲郡,足足有四百多個郡,這些是怎麼來的?還不就是爲了安置各位勳貴的子弟,才把州郡越搞越多嗎,這樣大家都是三四品的刺史,以後也好排着隊有進京爲官的機會。”

楊玄感點了點頭:“自魏晉以來,一向如此,只是朝中的官員則多爲重臣了,可以參與國事討論,這些官職往往都是給北方的世家大族,以五姓七望爲首的把持着,要麼就是宗室重臣,比如現在的納言楊達,就是楊隋宗室的代表,而蘇威則是前朝遺老。”

說到這裡時,楊玄感的雙眼一亮:“魏先生,你的意思是,楊廣現在開始搞江南文人的小圈子,所謂的七貴裡,除了裴世矩外都是全無根基的江南文人,這是要疏遠北方大族的意思?”

魏徵笑道:“楊世子一語中的,北方的山東大族,多年來都跟關隴世家們結爲姻親,有些更是同時身爲山東大族和關隴貴族,比如蒲山郡公家族就同爲五姓七望和柱國家族,楊世子家的弘農楊氏也同時是關隴軍事貴族中的重要成員,所以關係可謂盤根錯節,即使是先皇也不得不厚待這些世家大族。”

“開皇年間的幾次謀逆大案中,給剷除的虞慶則,王世積等人,都不算是什麼大家族,這就保證了整個大隋權力機構的穩固,可謂君臣共治,而世家子弟們遠高於普通人的文化水準也保證了治國重臣們的水平,這纔是真正的潑墨漢家子,走馬鮮卑兒啊,換到國家柱石上,就是打仗靠關隴胡漢軍功世家,治國則靠山東漢人大世族。”

李密長嘆一聲:“魏先生雖然從未進入朝堂,但對本朝的底細,卻遠比絕大多數朝堂之上的官員要熟悉,雖然重用世家是本朝的國策,但是遺漏了魏先生這樣的大才,實在是大大的遺憾啊。”

王世充微微一笑:“世家子治國雖然有其穩定性和合理性,但難免滄海遺珠,會錯過象魏先生這樣的民間俊才,所以還是得想些別的辦法,保證這些中下層的人才有上升空間,出頭之日,以免象當年劉邦,蕭何之類有才之士不平則起的情況發生。”

楊玄感點了點頭:“所以不少官員,尤其是軍職官員有開幕府招覽賢才的權限,這點也多少能彌補箇中不足,先父在世時,也是每天大開府門,招納賓客,真才實學的人,先父也會舉薦給朝廷的。”

魏徵搖了搖頭:“楊世子畢竟還是高高在上,看不到民間草根的心思,象我這樣的人,是進不了楚國公的府門的,每天排隊要見楚國公的世家子都有幾十上百,哪輪得到我這種沒有背景的普通士人呢?若不是遇到了主公,魏某每天也只能是擺攤算命,混此一生罷了。”

“可是楊廣的想法卻和我們不一樣,他現在是重用江南文人,這些人多是清玄之士,喜歡脫離實際,談理想談人生,講世界本源,高尚道德,除此之外也是吟詩作賦,雲遊各處名勝古蹟,這些人就是古代所說的名士,縱情于山水,才高八斗,望之如似神仙,但並無治國的實際才能,讓他們當州郡刺史,他們弄不清錢糧稅賦,讓他們入朝執政,更是不可能管理好整個國家。”

李密的嘴角勾了勾:“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吧,象裴蘊和裴世矩,好象就有這方面的才能,當然。虞世南虞世基兄弟這樣的人。確實只是繡花枕頭罷了。”

魏徵輕輕地撫了撫自己的鬍鬚:“但楊廣總的思路是提拔和重用這些沒有根基。尤其是沒有和關隴軍功世家們聯繫到一起的江南文人,這些人有沒有才暫且不論,但起碼在楊廣看來,是安全可靠的,你們要知道,多年以來,北方世家大族在朝爲官,制訂政策。都是要保證關隴世家的利益,就是高僕射或者楚國公當政時,也是不停地要對外發動戰爭,讓關隴世家們有仗可打,有功可得。這才能鞏固文臣集團和武將勢力之間的聯盟關係。”

“可是這些江南文人們上臺後,就未必還想對外發動戰爭了,他們並不懂治國,也並不懂何爲戰爭,利用的無非是楊廣好大喜功的心理,打仗講排場。堆人數,從讓楊廣巡幸東都就派出幾十萬人跟隨來看。以後如果征伐高句麗,沒準還真會派出百萬大軍呢,那樣很可能會因爲後勤跟不上而失敗,要麼就是高句麗人畏戰而降,這樣關隴軍事貴族們也會因爲僧多粥少,而分不到多少軍功,必有怨言。”

楊玄感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國家畢竟還有先皇留下來的老底子,制度還在,我想不是那麼快就能垮掉的,七貴爲首的小集團也只是楊廣現在的近臣班子,多是以內史省的文官爲主,還不是尚書省的行政高官,魏先生,你的想法是不是太樂觀了些,只要朝中的官職還在大量向着北方的世家子們開放,這個集團就不會這麼容易轉而反對楊廣。”

魏徵微微一笑:“朝堂之上的事情也許可以忍一忍,可是牽涉到身家基本利益的事情,就忍無可忍了,剛纔說到挖運河的事情,一旦在河北和山東那裡開挖從黃河通到涿郡的大運河,那麼勢必要在河北一帶強徵民夫,這些世家大族,在河北和山東的大片農田,到時候由誰來耕種?”

“而因爲挖河而加的稅,包括以後打仗要徵的兵,這些河北大族又要放大筆的血,一來二往,還會再支持楊廣嗎?先皇爲了穩定這些主要出自河北的五姓七望爲代表的大世家,歷年來無論是征戰還是修宮殿,都是徵發關中一帶的民衆,很少在河北大興土木的,就是因爲這裡是天下民怨最重的地方,而且民風剽悍,又有大批漢人世家,想要造反會非常可怕,連先帝都只能安撫的地方,楊廣卻要讓此地成爲全天下賦稅最重,壓迫最深的地方,這不是自尋死路,又是什麼?”

李密突然笑了起來:“行滿,莫非當年你走那山東河北,也是早早地看出了這一點,所以提前在那裡佈勢了,就是準備有朝一日,在河北能夠興風作浪嗎?”

王世充冷笑道:“玄?不也是同樣的心思嗎,要不然怎麼會出現在范陽盧氏的家裡呢?”

兩人相對哈哈一笑,一切心思,盡在不言中。

楊玄感也跟着笑了起來:“原來你們兩位早就在爲今後的天下大亂作準備了,怎麼樣,現在河北一帶,能揭杆而起的豪強能有多少?”

王世充正色道:“妙才,你不要太樂觀了,就是擁兵幾十萬的楊諒,也給兩個月不到就消滅了,河北那裡,自從鄴城被毀之後,也不再有可以團聚起來,公然對抗朝廷的中心城市,這就註定即使到時候有人苦於楊廣的暴政而逃亡,成爲盜匪,也只會一股一股地,聚集於河北和山東各地的山林草澤之中,要想成爲動搖隋朝的力量,至少還要再等個幾年纔有可能。”

楊玄感的臉上閃過一絲失望:“爲什麼?不是說關隴世家不會站在楊廣一邊的嗎?”

王世充微微一笑:“我剛纔說的是,大部分人會持觀望的態度,只要能征戰得功,自然不缺爵位,沒必要造反,但要是天下的百姓紛紛起事,幾年內都無法剿滅,平定,那這些人就會打另外的心思,借剿匪的時候擁兵自重,觀望天下的局勢了,一旦楊廣無力掌控各地的軍隊,或者有一個領頭的強力貴族起來造反,讓天下人都覺得大隋也並非不可戰勝的,那我們的機會就真正地來臨了。”

楊玄感一動不動地盯着王世充的眼睛,沉聲道:“行滿,你以前跟我一直在打賭。說要我第一個起事。就是這個意思嗎?”

王世充堅定地點了點頭:“不錯。妙才,你不要以爲我是在佔你的便宜,我王世充經營多年,佈勢天下也基本上已經完成,當然可以隨時起事,但我起事是沒用的,因爲在世人眼裡,我只不過是個出身低微的西域胡人。即使在亂世中,也不會有多少人跟隨我,而你不一樣,你是名震天下的楚國公楊素之子,大隋的頂級豪門,本人又是天下第一猛將,如果你肯起事,會引起一大批持觀望態度的世家大族的響應,只有到了那時候,才真正具備了奪楊隋之天下。報你殺父之仇的可能!怎麼樣,妙才。你還準備遵守你的承諾嗎?”

楊玄感咬牙切齒地說道:“行滿,你是在激將嗎?我跟楊廣昏君已經是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恨不得現在就要了他的命,就算沒這個賭約,我也一定要率先起兵。你說吧,大概還有多久,纔算是時間成熟?”

王世充低下頭,想了想:“樂觀估計的話,快則八年,慢則十年。”

楊玄感的眼中閃過一絲失望:“怎麼要等這麼久?”

李密說道:“大哥,不要太心急,行滿說得很中肯,大隋的實力畢竟太強大了,想要它滅亡,也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咱們得等楊廣一點點地失盡人心,敗光家底,關隴世家們都開始擁兵自重,天下盜匪蜂起,神州大地處處狼煙的時候,纔有成功的可能,一定要鎮定啊。”

楊玄感咬了咬牙:“行,爲了報仇,我什麼苦都可以吃,不就等個十年嗎?哈哈,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楊玄感難道還不如古人?”

王世充滿意地點了點頭:“我相信楊世子是能做到這一點的,不過接下來的另一件事情,只怕你就不那麼容易能做得到了。”

楊玄感的臉色一變:“什麼事情?行滿,有話就直說,不要拐彎抹角的,我不喜歡。”

王世充嘆了口氣:“你必須要取消和唐國公李淵的聯姻,也就是說,你不能娶李秀寧。”

楊玄感睜大了眼睛,儘管在他的心裡,紅拂的地位顯然更重要,但跟李秀寧相處這一年多的時間以來,他也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個姑娘,而且他更清楚,李秀寧對自己情深意重,絕非是出於那種政治因素,而就是喜歡自己這個人,如果一年多前他剛結親的時候,也許會毫不猶豫地答應這個條件,但相處一年之後,王世充突然提出要他離開李秀寧,讓他有些接受不能,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王世充看到楊玄感的這個表情,嘆了口氣:“妙才,你該不會是真的喜歡上這個李秀寧了吧。”

楊玄感反應了過來,沉聲道:“爲什麼,爲什麼要我離開阿寧?”

王世充冷冷地說道:“很簡單,你如果現在跟李秀寧結婚,那你就報不了仇,這一輩子也不可能得到掌兵的機會。”

楊玄感厲聲道:“我和李家的婚姻,早已經公之於天下,無人不知,就算我娶了阿寧,也不過是依婚約而行,怎麼就會被楊廣更加忌憚了,怎麼就不能得到掌兵機會了?我楊玄感也是柱國將軍,也是領兵打過仗的名將,就因爲我跟李淵的女兒結了親,就不用我了?這是哪門子邏輯?”

王世充嘆了口氣:“要我說你楊家就根本不應該和李家結這門親事,我也不知道楚國公是怎麼想的,居然會想到這步臭招出來,楊廣本就忌憚你楊家,跟唐國公家又算是有奪妻之恨,你們兩家通過聯姻搞到一起,不擺明了就是要對付楊廣的嗎?這隻怕也是楚國公被害死的一個重要原因。”

楊玄感的臉上的肌肉都開始扭曲了:“可是這個聯姻是和關隴軍功世家,尤其是唐國公這樣的柱國世家取得同盟的好機會,就算不考慮我和阿寧的感情,我們也總少不了關隴世家的支持吧。”

王世充看着楊玄感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同情與無奈:“妙才,如果李淵能幫你的話,這回早就幫你父親說話了,就算明知救不了他,也會表明個態度,大不了繼續給貶到外郡當刺史或者郡守去。可他即使這樣,也是選擇了沉默。這就說明至少現在。唐國公是不願意站到楊廣的對立面的。你說他明哲保身也好,說他老滑頭也罷,這些幾百年的大世家之所以能經歷過那麼多次王朝的變更,而屹立不倒,就說明他們對局勢的判斷有獨到之處,現在是不可能跟着我們一起,主動作亂的。”

李密嘆了口氣:“行滿,雖然話說如此。但如果主動退婚的話,那無疑也是對弘農楊氏的聲望的巨大打擊,唐國公雖然不會和我們聯手,但未必願意退婚,而且這樣的舉動是自決於整個關隴集團,以後也不太可能會有什麼朋友的。”

王世充冷笑道:“小孩子纔講感情,說朋友,成年人只會說利益,就算你妙才現在娶了李姑娘,能忍住不跟她提復仇之事嗎?就算你不提。她難道不知道你跟楊廣的血海深仇嗎?到時候她也會主動地去磨她的父親和兄弟,這人多嘴雜。本來我們做的就是滅族的事情,再牽涉進並沒有決意造反的李家,到時候只會壞了我們的大事。記住,我們現在的小團體,只能吸引真正鐵了心想造反的人,如薛舉,如蕭銑這樣的人,意志不堅定的人,根本提都不能提。”

楊玄感閉上眼睛,痛苦地搖着頭:“真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王世充長嘆一聲:“妙才,我也不想給你雪上加霜,但這件事,別無他法,你只有通過一怒退婚這個舉動,纔會讓楊廣以爲你是個有勇無謀,衝動任性的莽夫,纔會對你不加防備,以後會對你委以重任,你才親手給你爹報仇的可能,明白嗎?”

楊玄感沒有說話,握成拳頭的手微微地發着抖,久久,才睜開了眼睛:“你說得有道理,兒女私情不能誤了大事,我會處理好和阿寧的關係,你就放心吧。行滿,今天謝謝你教我這麼多事情。如果沒有你和魏先生的這一番指點,我還真沒有一個清晰準確的復仇計劃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咱們是盟友,這回更是明確了共同的目標,在這危難之時,應該互相扶持纔是,其實我的處境也不比你好多少,楚國公算是用性命保了你楊氏滿門,而玄?又早早地抽身隱退,你們算是安全了,可我現在卻要面臨麻煩啦。”

楊玄感的眉頭一皺:“行滿又會有什麼麻煩?上次你不是幫着楊廣監視了周羅喉一回,算是逃過一劫了嗎?”

王世充嘆了口氣:“我雖然上次躲過一劫,但你爹保舉我做郢州刺史,這事又犯了楊廣的忌諱,這次天下廢州設郡,雖然是衝着整個關隴集團和山東世家的世家子們去的,但絕大多數的原刺史是暫時留任,只有你,我,還有十幾個給楚國公舉薦的刺史被召回了東都,又不說有何新的任命,總之我感覺不是太好,當年楊廣奪位,我參與了不少那些見不得人的黑幕,沒準他也想借這機會除掉我。”

楊玄感連忙問道:“你有沒有聽到什麼風聲,有什麼人會對你下手?”

王世充微微一笑:“我自認做事還是滴水不漏的,這麼多年下來,跟我作對的,想要置我於死地的,基本上都反過來給我弄死了,就是高熲高僕射,也是丟官罷相。現在在東都城內,就算楊廣想殺我,也得找一個得力的狗腿子,捏造罪名才行。思前想後,只有兩個人有這可能。妙才,我請你幫我好好留意一下這兩個人,如果有什麼動靜和風聲,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我。”

楊玄感眼中寒芒一閃:“哪兩個人想殺你?”

王世充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想要殺我的人,除了和我有刻骨仇恨外,就是看中了我的萬貫家財,看中我萬貫家財,又有權勢伸手來搶的,只有現在的新貴,左衛大將軍宇文述,而給他出這個陰招,在後面想對付我的,則只有你的那位好侄女婿,封倫封侍郎了。”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魏徵的憂慮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釋放善意第四十四章 兄弟重逢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驅民出城(54更)第二十四章 江南故人第一千六百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人質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尊嚴與榮譽(24更)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朝奸來投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李密的殺心第九百一十二章 三頭密會第二千六百三十五章 英才悲歌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河陰之變?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東都留守之爭第五百八十章 楊堅的黃昏第一百二十章 取得信物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受降使者第八百八十二章 滅國之災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楊玄感的新朋友第二千零三十三章 大逃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貓鬼疑雲(六)第七百四十三章 陰險毒計第二千四百五十七章 封倫伏擊(1更)第二千零四十八章 內鬼測試第二千三百一十九章 繼承人的培養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老王睡龍牀第二千二百七十二章 李世民的警覺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攻克回洛第四百三十七章 酷吏屈突蓋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陰雄升官(14更)第二千三百一十七章 收服猛將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八百二十三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殺器威武第二千零五十三章 柵欄攻防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晉陽羣體性事件第二千二百九十八章 決戰前夜(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別了,荊州第二千四百一十七章 李唐平叛第八百三十章 魏徵入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反隋義士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弓箭對射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玄縱突前(22更)第二千零四十章 準備動手第七百五十八章 言多必失第十一章 五龍奪嫡第三百零五章 慕容往事(一)第七百零四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陣前會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路遇美娘第三百六十二章 跨省追逃第八百八十一章 鳥骨頭的占卜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陰雄吸膿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望都關下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開棺戮屍(24更)第二千五百一十三章 糧道危機(9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楊素的謝幕第六百四十三章 世充現身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積善搶功(69更)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火馬衝營第二千三百一十四章 勸降秦叔寶(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草原外交(二)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挖祖墳第六百四十三章 世充現身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逃兵募土匪第二百二十三章 與皇甫績的交易(二)(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圓桌會議第二千六百二十二章 兵出虎牢第二千五百五十章 唐軍威武第七百九十二章 悍將羅藝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風暴之前(73更)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戰馬遺失第二千五百五十二章 箭雨打擊第七百二十六章 寸土不讓第二千四百三十七章 荊蠻會兵法(1更)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誘敵深入第二千零五十二章 神箭對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獲取兵權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出爾反爾?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紅拂夜奔第九百九十三章 架橋突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強佔靶位(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的交易(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寧州再叛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以仁易暴第九百七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千三百八十七章 血帶詔第二十八章 王世積的陰謀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嫁妹結親?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尉遲敬德(42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父子交心(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三個問題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冰冷寒夜第三百零三章 新的合作(二)(四更)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李密死守(26更)第四章 跋扈將軍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庸夫誤國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魏徵的憂慮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釋放善意第四十四章 兄弟重逢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驅民出城(54更)第二十四章 江南故人第一千六百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人質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尊嚴與榮譽(24更)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朝奸來投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李密的殺心第九百一十二章 三頭密會第二千六百三十五章 英才悲歌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河陰之變?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東都留守之爭第五百八十章 楊堅的黃昏第一百二十章 取得信物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受降使者第八百八十二章 滅國之災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楊玄感的新朋友第二千零三十三章 大逃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貓鬼疑雲(六)第七百四十三章 陰險毒計第二千四百五十七章 封倫伏擊(1更)第二千零四十八章 內鬼測試第二千三百一十九章 繼承人的培養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老王睡龍牀第二千二百七十二章 李世民的警覺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攻克回洛第四百三十七章 酷吏屈突蓋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陰雄升官(14更)第二千三百一十七章 收服猛將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八百二十三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殺器威武第二千零五十三章 柵欄攻防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晉陽羣體性事件第二千二百九十八章 決戰前夜(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別了,荊州第二千四百一十七章 李唐平叛第八百三十章 魏徵入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反隋義士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弓箭對射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玄縱突前(22更)第二千零四十章 準備動手第七百五十八章 言多必失第十一章 五龍奪嫡第三百零五章 慕容往事(一)第七百零四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陣前會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路遇美娘第三百六十二章 跨省追逃第八百八十一章 鳥骨頭的占卜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陰雄吸膿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望都關下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開棺戮屍(24更)第二千五百一十三章 糧道危機(9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楊素的謝幕第六百四十三章 世充現身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積善搶功(69更)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火馬衝營第二千三百一十四章 勸降秦叔寶(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草原外交(二)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挖祖墳第六百四十三章 世充現身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逃兵募土匪第二百二十三章 與皇甫績的交易(二)(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圓桌會議第二千六百二十二章 兵出虎牢第二千五百五十章 唐軍威武第七百九十二章 悍將羅藝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風暴之前(73更)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戰馬遺失第二千五百五十二章 箭雨打擊第七百二十六章 寸土不讓第二千四百三十七章 荊蠻會兵法(1更)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誘敵深入第二千零五十二章 神箭對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獲取兵權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出爾反爾?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紅拂夜奔第九百九十三章 架橋突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強佔靶位(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的交易(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寧州再叛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以仁易暴第九百七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千三百八十七章 血帶詔第二十八章 王世積的陰謀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嫁妹結親?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尉遲敬德(42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父子交心(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三個問題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冰冷寒夜第三百零三章 新的合作(二)(四更)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李密死守(26更)第四章 跋扈將軍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庸夫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