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改革府兵制

楊素點了點頭:“可能是有這方面的意思了,地方州郡如果都能擁兵自重,那相對來說皇上的中央禁軍兵力就薄弱了,以前先皇是通過讓各州郡的府兵輪流上京番上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可是從上次先皇駕崩後大興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看,這恐怕也並不保險。【頂】【點】小說www.23wx.com”

楊玄感想到了當時跟長孫晟打交道的情況,仍然是不寒而慄,甚至頭上開始微微沁出些汗珠子來,他心有餘悸地說道:“不錯,如果這些府兵落到心術不正,不忠於朝廷的人手裡,確實是太危險了。”

楊素嘆了口氣:“可是在此事上,皇上最大的用意恐怕並不在此,而是想通過裁撤和改編府兵,對地方的領兵之將作一次重新的清洗,把以前在先皇時期提拔起來的那些地方實力派最好清洗掉,換一批他的親信去掌控。”

楊玄感一下子急了,叫了起來:“什麼?就是說象樑師都和薛舉這樣的人也要給擼掉嗎?那豈不是我們這多年來的經營和心血就白廢了?”

楊素的臉色變得陰鬱起來,他沉重地點了點頭:“這事現在還不太好說啊,我覺得可能他想得有些太簡單了,低估了這些地方實力派的能量,以爲只要他一聲令下,那些人就會乖乖地聽他話,交出官位,從此臣服於他。”

楊素的嘴邊隱隱地現出了一絲微笑,他看了楊玄感一眼,道:“就好比你剛纔所說的,象樑師都和薛舉這樣的人已經在地方上經營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幾乎成了一個獨立的王國。連上面派下來的刺史也被其玩弄於股掌之中。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甘心交權呢?”

楊玄感搖了搖頭:“可是不甘心也沒辦法呀,這次楊諒也不甘心扔下幷州,匹馬進京,而是選擇了起兵反抗。可是就連手握幾十萬雄兵的楊諒也是失敗了,別人想起事不更是以卵擊石嗎?”

楊素笑道:“楊諒的失敗就在於天下無人響應,之所以天下無人響應是因爲這些地方豪強的利益沒有被侵犯,人性就是這樣,沒有動到自己頭上的時候。往往都是對他人的遭遇興災樂禍的,但如果皇上真想象漢武帝那樣剪除天下豪強,強行中央集權的話,只怕天下大亂就爲時不晚了。”

楊玄感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是啊,到時候就會有王世充這樣的野心家牽頭挑事,串聯這些地方豪強一起起兵,那聲勢就會遍及全國,不止是一個幷州這麼簡單了。”

楊素正色道:“不錯,正是如此,這次鎮壓楊諒的起事。一方面是天下人心向着朝廷,多數人是出於對先皇的感恩而選擇了站在朝廷一方的。尤其是上次爲父和你所說的關隴軍功貴族,這次幾乎是一邊倒地選擇了支持朝廷,柱國家族爲首的武將世家此次大多隨軍出征,你也看到了。”

楊玄感笑了笑:“恐怕這也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文武百官的家屬都在大興吧,不要說關隴軍功貴族了,就是您說的山東士族出身的文官,也絕大多數是忠於朝廷的啊,裴文安和王頍這樣跟隨楊諒造反的不得志世家子弟畢竟是少數吧。”

楊素道:“可是你自己也說了,之所以許多人忠於朝廷,無非是因爲家屬都在關中罷了,象我們上次在蒲州抓的那個王聃,也是因爲有人質扣在大興,纔會降得那麼痛快,又好比長孫晟,如果要讓他自由選擇,他一定會忠於皇上嗎?”

楊玄感一時語塞,不知道該如何迴應,良久,才強辯了一句:“可他們總是有家人扣在大興了呀,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楊素嘆了一聲:“這第三件大事,恰恰與此有關。”

楊玄感奇道:“還有什麼事能與此有關?難不成要遷都不成?”

楊素微微一笑,捻了捻自己的長髯,道:“不錯,正是如此。”

楊玄感這一下給雷得外焦裡嫩的,徹底啞巴了,半天才回過神來,他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這才發現自己沒有做夢,開口道:“怎麼會這樣?”

楊素一聲嘆息,道:“你還記得王世充的那個道士師父,章仇太翼了嗎?”

楊玄感一聽到這個名字就火冒三丈,咬牙切齒地道:“怎麼會不記得,就是這廝害的母親,上次這廝不是給先皇亂算命給關進大牢了嗎?還是先皇在彌留之際才下令饒他一命的。”

楊素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殺意,他冷冷地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章仇太翼那個配置春藥的本事很快就討了皇上的歡心,皇上吃了他的那些小藥丸,一下子威風八面,加上給先皇和文獻皇后壓抑了這麼多年,更是瘋狂地發泄。所以章仇太翼一下子又成了他的寵臣了。”

楊玄感恨恨地道:“早知道這樣,當初就應該把這狗賊弄死在大牢裡。”

楊素長嘆道:“算了,他也只是聽命行事罷了,一個工具而已。不過爲父要說的不是他這個人,而是遷都之事。”

楊玄感回過了神來,連忙道:“對對對,這纔是首要之事,這章仇太翼頂天了也就是個江湖術士罷了,這遷都大事什麼時候能由他,而不是父親您這位當朝宰相所決定了?”

楊素苦笑兩聲,道:“那章仇太翼向皇上進言,說是大興所在的雍州,是破木之衝,而皇上又是木命,如果繼續以大興爲都城,會招致災難。”

“這一段以來大興的街市上又流行着童謠,說是修治洛陽還晉家。皇上在最早是被封爲晉王的,正好又應了這童謠,所以皇上就決定要遷都洛陽。”

楊玄感聽得目瞪口呆,他嚥了一口唾沫,道:“就因爲一個可笑的童謠嗎?明眼人都知道這種童謠都是野心家的道具罷了。孩兒敢百分之百地肯定那是王世充這傢伙在搞鬼。雖然孩兒現在還不知道他的用意。可是皇上應該也知道王世充和章仇太翼的關係啊,他就想不到這一點?”

楊素擺了擺手:“你可能有點低估皇上了,他虛僞、好色不假,但絕對不笨,更不會相信任何人,你說就連爲父率軍出征他都不忘要那王世充在暗中監視,又怎麼可能去相信王世充的師父所說的話呢?”

楊玄感不解地問道:“那他怎麼就不開朝會,也不跟您這樣的重臣商量一下。一下子就決定了遷都這樣的大事呢?這可是要動國之根本的啊。遠的不說,就說百年前的北魏,就是因爲把都城從晉北平城遷到了洛陽,才釀成了六鎮官兵大起事,幾乎毀掉了整個國家啊。”

楊素笑了笑:“你說的還真是沒錯,皇上想的恐怕真就是這個動搖國之根本。”

楊玄感微微一愣,道:“這又作何解釋?”

楊素正色道:“你要知道,先皇爲何要定都在大興?”

楊玄感突然省過了神來,道:“玄感明白了,那是因爲最早跟隨宇文泰入關中的前北魏六鎮將士。也就是所謂的關隴軍功貴族,這百餘年來都是世代居住於關中。關係盤根錯節。”

“而且當年柱國家族都是可以有合法的私兵部曲,就是現在家奴也都不少。這些人如果聯合起來對皇上發難,那可真是變生肘腋,連反應的時間也很少了。”

楊素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從西魏到北周,再到我大隋,前後已近百年,關隴軍功貴族又是以胡人爲主,強橫好戰,真要是翻臉動起手來,光靠番上的這些外地府兵還真不一定能鎮得住。”

“所以即使以先皇的威望,也從不敢和整個關隴軍功貴族爲敵,而是採取拉攏多數,打擊少數的策略。”

楊玄感笑道:“可能皇上是以爲上次在大興城外作亂的那些人是對他心懷的滿或者是想篡權奪位的關隴貴族所爲,甚至連長孫晟上次在那場變亂中按兵不動的表現也會讓他以爲是那個幕後黑手的同夥。”

“如果再碰到這種事,到時候番上的府兵作壁上觀,而作亂的反賊們再攻打大興,只憑那皇宮的數千守衛怕是寡不敵衆呢。”

楊素道:“是啊,就是這回事,在大興城內外住了近百年的這些關隴貴族,有些在府裡挖的地道都能通到城外,比如李密家的那個密室不就是通到了城外的渭水河底嗎?要是這些人作亂,連攻城都不必了,直接就從百官坊裡發難。你若是皇上,能不害怕嗎?”

楊玄感吐了吐舌頭,道:“我可不怕,因爲我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皇上在奪東宮和登上皇位的過程中做了太多見不得人的事,也得罪了太多的人,這恐怕纔是他真正想迫不及待地逃離大興的原因吧。”

楊素站起身來,在房內走了幾步,道:“是啊,而且皇上本就是個大才子,一向喜歡吟詩作對,賣弄,骨子裡並不喜歡那些騎馬衝殺的武人。他之所以親近宇文述這樣的人,是爲求自保的不得已之舉。如果爲父所料不錯的話,他以後應該會重用山東的士族文人。”

楊玄感吃了一驚,不信地搖了搖頭,道:“怎麼會這樣?這次平定楊諒也是靠的關隴集團的這些軍功貴族,他可以不喜歡,但也不可能一腳踢開吧,再說了,父親您不是說過他想征戰四方,成就霸業嗎?又怎麼可能只用文人?”

楊素負手於背後,微微一笑,道:“因爲皇上的骨子裡是尊崇千百年來我們漢族的那種貴族範兒的,在他眼裡,只有五姓七家這樣的漢族世家大族纔是真正的貴族,纔是真正可以和他一起治理天下的,而那些低賤野蠻的胡人蠻夷,遲早會給一腳踢開。”

“宇文述這樣跟他結了兒女親家的就算了,反正也就是個例,但以後由胡人掌兵,出鎮一方的情況恐怕將不復存在,這恐怕纔是皇上遷都洛陽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楊玄感先是聽得連連點頭,突然又覺得有點不對,開口道:“可是關中是形勝之地。如果有天子在。也許可以鎮住一些不安定分子。要是天子不在了,守關中的這些關隴軍功貴族們如果想割據自立,不也很容易成功嗎?”

楊素仔細地想想了,還是搖了搖頭,道:“只怕沒這麼容易,現在的關中已經不再具備象秦漢時的那種可以割據一方,成就王霸之業的條件啦。”

楊玄感不信地回道:“爲何沒有條件呢?關中沃野千里,四邊都有要塞。東邊把函谷關和潼關一封,可擋關東百萬雄兵,南邊的武關,西邊的大散關,北邊的蕭關也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相對來說那三個方向的敵人也不是太強,有何可以畏懼的?”

楊素笑了笑:“正是這《禹貢》上所謂的雍州之地,沃野千里迷惑了許多人,現在的關中不是大禹治水時的關中了。”

“自五胡亂華以來。黃河上游的茂密森林被大量地砍伐,而那些大規模進入關中的胡人。也在關中和隴右的豐美水草地放馬遊牧,導致了黃河上游的氣候水文開始急劇地變化,直接影響到了關中盆地的糧食產量。”

“我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在你十四歲的時候,關中曾經鬧過一次大饑荒,連先皇當時也沒東西吃,帶領了關中的父老鄉親逃荒到了河南,半年後才返回。即使是這次逃荒之後,關中的糧食產量也一直上不來,甚至需要從黎陽那裡的糧倉連年調集屯糧過去,這也是先皇在位時一直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

楊玄感總算聽明白了,他吁了口氣,道:“也就是說,關中的糧食產量不夠,即使有人想據此成王霸之業,也不能持久,是嗎?”

楊素點了點頭:“不錯,除非佔據關中之人可以迅速地向西向南發展,北邊是千里草原,只有牛羊,沒法養活關中的數百萬人口;西邊的隴右之地,也就是涼州,也是地廣人稀,那裡的土地都是黃土地,也不適合耕作,只有向西南進入巴蜀。”

“巴蜀那裡可是天府之國,秦朝之所以最後有國力掃滅六國,也很大程度上是靠了巴蜀的這個天然糧倉。玄感,這點你要切記,若是以後想爭天下,不可死守關中,要東擋關東羣雄,南進巴蜀,方可成王霸之業。”

楊玄感笑了笑:“父親,皇上有如此雄心,有如此手段,只怕我們的盟友們都會被他直接剝奪了起兵的能力,更不用說幫上我們的忙啦,您和孩兒說這個是不是有點不切實際了呢?”

楊素擺了擺手道:“這個打算總是要做的,王世充總是希望你能去取洛陽,他好在關中起事,其實也是存了這個心思。”

“玄感,你沒有走遍天下過,不知道天下各處的關隘險要,哪處可以屯兵,哪處可以伏擊,哪處可以割據,這是你今後需要加強學習的地方。”

楊玄感一抱拳,正色道:“謹遵父親的教誨,這些年孩兒經過的地方,全部細細地畫作了地圖,包括這次討伐楊諒,這幷州東起太行,西至蒲州,北到朔代,南達黃河,一路之上如潼關、蒲阪渡、雀鼠谷、蒿澤、晉陽、代州(雁門)、朔州(馬邑)這些要地,全部已經牢記在心了。”

楊素滿意了撫須道:“很好,男兒就是要有這種意識,讀萬卷書的同時也要行萬里路,天下雄關要隘盡在你心的時候,就有成爲良將的素質了。對了,東邊的太行八陘這次你沒機會去,以後如果走天下的時候一定不要錯過,這是幷州東出幽冀二州的通路,極爲重要,你只有親自去看看纔會清楚。”

楊玄感應了聲“是”,繼續道:“既然皇上遷都的決心已下了,那肯定要先去經營洛陽,等那裡的宮殿營建完成後,纔會搬過去。當年父親您建仁壽宮都花了兩年時間,要修建整個洛陽城,只怕也要至少五六年吧。”

楊素搖了搖頭,道:“這次你可能估計錯了,皇上可能這次多多少少還真的信了那個修治洛陽還晉家的童謠,急不可待地想要搬家了。這些天裡大興城內的百官和勳爵顯貴們都已經接到了通知,讓他們儘早準備搬家,而洛陽一帶的丁壯也已經開始被徵調起來,用來修築洛陽城外的關防。”

楊玄感急道:“上次父親您去修一個仁壽宮都死了上萬人,這麼大的洛陽,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修好,豈不是真正要結怨於天下了嗎?父親,這次您可千萬不能再犯糊塗了,一定不能接這個勞民傷財的差事,受人唾罵。”

楊素苦笑道:“恐怕就是爲父不想做這事,皇上也不會放過爲父。你知道他是信不過我們楊家的,洛陽以後就會是他的新家,上次爲父把仁壽宮修得太好了,他這次肯定也想把洛陽也修建得富麗堂皇。”

第二百六十三章 重歸商途第五百八十二章 深藏的棋子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讓石頭飛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洞察敵情(40更)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緊急清理第九百零五章 始畢可汗的盤算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父子交流(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渡海遠征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以仁易暴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少年英雄杜伏威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李世民之死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以尿洗臉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情報大師第九百八十八章 浮橋戰法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楊廣的惡夢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地穴戰法?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奸似忠第一百三十四章 土豪會議(三)第二千零九十七章 屠殺內馬軍第八百八十七章 與吐蕃的交易第二百零四章 遇伏第二千四百四十四章 誇誇其談(8更)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高掛免戰牌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驅狼防虎第八百一十八章 幽雲鐵騎,天下無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步步驚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元方,你怎麼看?第四百三十三章 赤發單雄信第四百一十四章 草原外交(一)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今夜不設防第二百六十四章 極樂趴體大會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王朝更替的奧秘第二千四百一十七章 李唐平叛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是朋友的盟友第二千零一十七章 三線出擊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併第一千零七章 遼東雙煞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洞察敵情(40更)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李密悲劇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城頭死鬥(68更)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陰雄殿後第二百二十九章 校場訓話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薛帥升帳(十更)第二千五百六十八章 收兵回城第二千五百五十三章 煙護突擊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反踩蕭氏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楊氏祖墳(23更)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河陽人攻河陽城第二千六百一十八章 歸心似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天生神力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攔腰橫擊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死不可第七百九十五章 迂迴西海第二百九十八章 與虎謀皮(一)(三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楊素的謝幕第二千二百六十一章 跋野綱出陣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列陣攻城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二千二百五十五章 驍果潰散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假仗(一)第九百三十章 主動求戰第二千三百八十三章 靈魂拷問(三)第二千三百七十五章 王者不死(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名相的輓歌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現身說法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楊素的腦袋(53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寒夜偷渡(二)第九百零三章 大使李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楊玄感的演講第二千四百四十四章 誇誇其談(8更)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無忌哥哥(八更)第二千零九十八章 戮屍激將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交易授權第七百四十七章 影帝對影帝第五百一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紅拂的冷漠第二千四百四十九章 激將之法(3更)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咬金離軍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神箭堯君素(十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王頍出奔第十六章 史上第一飛毛腿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直入虎穴第七百二十一章 楊廣的性福生活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度日如年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舊部房彥藻第二千零六十章 致命的號角(五更)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戰場偶遇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裴仁基的猶豫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攻破前營(六更)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楊素的腦袋(53更)第二千六百二十一章 萬無一失?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犯顏直諫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有郎名元方第三百七十六章 與高熲的約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史萬歲悲劇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血戰戰象(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恐嚇戰術(二)第四百八十章 驍果衝陣
第二百六十三章 重歸商途第五百八十二章 深藏的棋子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讓石頭飛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洞察敵情(40更)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緊急清理第九百零五章 始畢可汗的盤算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父子交流(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渡海遠征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以仁易暴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少年英雄杜伏威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李世民之死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以尿洗臉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情報大師第九百八十八章 浮橋戰法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楊廣的惡夢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地穴戰法?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奸似忠第一百三十四章 土豪會議(三)第二千零九十七章 屠殺內馬軍第八百八十七章 與吐蕃的交易第二百零四章 遇伏第二千四百四十四章 誇誇其談(8更)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高掛免戰牌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驅狼防虎第八百一十八章 幽雲鐵騎,天下無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步步驚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元方,你怎麼看?第四百三十三章 赤發單雄信第四百一十四章 草原外交(一)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今夜不設防第二百六十四章 極樂趴體大會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王朝更替的奧秘第二千四百一十七章 李唐平叛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是朋友的盟友第二千零一十七章 三線出擊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併第一千零七章 遼東雙煞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洞察敵情(40更)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李密悲劇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城頭死鬥(68更)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陰雄殿後第二百二十九章 校場訓話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薛帥升帳(十更)第二千五百六十八章 收兵回城第二千五百五十三章 煙護突擊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反踩蕭氏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楊氏祖墳(23更)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河陽人攻河陽城第二千六百一十八章 歸心似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天生神力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攔腰橫擊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死不可第七百九十五章 迂迴西海第二百九十八章 與虎謀皮(一)(三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楊素的謝幕第二千二百六十一章 跋野綱出陣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列陣攻城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二千二百五十五章 驍果潰散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假仗(一)第九百三十章 主動求戰第二千三百八十三章 靈魂拷問(三)第二千三百七十五章 王者不死(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名相的輓歌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現身說法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楊素的腦袋(53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寒夜偷渡(二)第九百零三章 大使李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楊玄感的演講第二千四百四十四章 誇誇其談(8更)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無忌哥哥(八更)第二千零九十八章 戮屍激將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交易授權第七百四十七章 影帝對影帝第五百一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紅拂的冷漠第二千四百四十九章 激將之法(3更)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咬金離軍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神箭堯君素(十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王頍出奔第十六章 史上第一飛毛腿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直入虎穴第七百二十一章 楊廣的性福生活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度日如年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舊部房彥藻第二千零六十章 致命的號角(五更)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戰場偶遇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裴仁基的猶豫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攻破前營(六更)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楊素的腦袋(53更)第二千六百二十一章 萬無一失?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犯顏直諫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有郎名元方第三百七十六章 與高熲的約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史萬歲悲劇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血戰戰象(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恐嚇戰術(二)第四百八十章 驍果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