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周氏兄弟(二)

四人都是行伍男兒,開始的時候依着禮數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碗,還有些拘束,幾碗酒下肚後,也就漸漸放開了,天南地北,古今名將一通亂侃,但都有意識地避開了有關當今皇上和楊諒的一些敏感話題。

等到兩壇酒喝完,賓主都各自盡興,楊玄感與周氏兄弟約定了改日回大興後一定要登門互訪,這才各自作禮離去。

剛送走了周氏兄弟和雄闊海,楊玄感馬上用冷水洗了把臉,大半壇酒下肚後腦子裡一點暈乎乎的感覺一掃而光。楊玄感搬過來一張胡牀,坐在上面仔細地梳理起剛纔的思路:

周氏兄弟這次造訪顯然是有目的的,楊玄感絕不信他們只是簡單地來交個朋友,要不然楊素與周羅睺同朝爲官也有十幾年了,周羅睺本人也幾次隨楊素出征,卻從沒有讓兩個兒子主動結交過自己。

楊玄感接着開始分析起兩人來此的動機,從他們的話裡,好象對周羅睺與蕭摩訶割袍斷義,完全不顧念多年友情頗有些不滿。

楊玄感笑了起來,周家兄弟們雖然很刻意地在掩飾,甚至很可能爲了表現出這點而事先作了不少練習,但還是掩飾不住致命的破綻:周家和楊家是什麼關係?周家兄弟和楊玄感又是什麼關係,一個心智成熟正常的人,會在一個初次相識的陌生人面前,數落自己父親的不是嗎?

不會的,絕對不會的!周家兄弟雖然外表粗獷,卻依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世家子弟,若是象周仲安那樣一時口不擇言,非議新皇是可能的,但若是說開始就打定了主意,故意要在一個外人面前說自己的父親不夠朋友,卻是萬萬不可能。

所以周家兄弟想掩飾的恰恰就是他們的真實想法,他們今天來此顯然是奉了周羅睺的命令,爲蕭摩訶求情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要趕快撇清楚自己和蕭摩訶的關係,這傢伙跟着楊諒造反,還兩次給自己寫書信。

尤其是最近的這次,那蕭摩訶居然直接派人把信送到軍營裡來了,要知道這可不是大興城內的周府,軍營里人多眼雜,想必楊廣也佈下了不少耳目以作監控。萬一走漏了風聲,給人扣上一個私通反賊的罪名。那可真的是滅族之禍了。

楊玄感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經看的南史中的一段往事,當時東晉的大權臣恆玄篡位,建立僞楚政權,而東晉的北府軍首領劉裕起兵,推翻恆玄,恢復了東晉。

當時劉裕在起兵時,也派人送信給京城中的一個老戰友劉邁,約他一起起事,暗殺恆玄。

可是劉邁卻只收下了書信。打發信使回去,最後一夜輾轉難眠,還是選擇了向恆玄告密,恆玄先是大喜,給他加官晉爵,轉過頭來突然問了句,那個信使何在?

劉邁一下子傻眼了。恆玄也當即大怒,大罵劉邁根本不是忠於自己,而只不過是在兩邊選邊站而已,於是將劉邁也斬首。

那恆玄和楊廣很象,有才能更有野心,不相信任何人。更是踏着自己的兩個結義兄弟的屍體才登上了皇位。出自南朝的周羅睺想必對這段往事耳熟能詳,他第一次拒絕蕭摩訶時,並沒有把這個信使給扣留,獻給楊廣來表忠心,可能自己當時也存了一分僥倖,萬一蕭摩訶能造反成功,自己也留了一條後路。

結果現在大局已定。這種時候蕭摩訶居然再次寫信,還直接送到軍營裡,周羅睺就是有心維護也冒不起這個風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自己背一個對不起朋友的罵名,公示此信,扣留來使,以表示自己對朝廷的忠心。

但做了此事後,仍然無法解釋前次蕭摩訶派人送信時,自己爲何不主動將此事告知朝廷,因爲很可能上次收信的事情瞞不過去,最後還是要暴光的。

於是周羅睺左思右想,便採用了這樣的方式,故意讓兒子把這事泄露給了楊玄感,也就等於間接地向楊素交代了此事。明着提要幫蕭摩訶全家保一絲香火,實際上本意是解釋自己上次是出於朋友之情,而對此事隱瞞不報,並非不忠於朝廷。

想到這裡,楊玄感的思路一下子變得異常清晰,這恐怕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釋了,楊玄感苦笑了一下,看來這周羅睺對朝堂之上的君臣關係並不是太瞭解,還真以爲楊素位高權重,可以一言九鼎,甚至能象曹操和霍光這樣的大權臣一樣能夠獨攬朝政,虛君實權呢。

楊玄感站起了身,直接走向了楊素的帥帳,遠遠地只見帳中燈火通明,顯然楊素還沒有睡下。

楊玄感走到了帳外,正要通報,人影綽綽間,似乎是有兩個人在裡面,心中暗暗一驚,便準備回頭,卻聽到楊素的聲音在裡面響起:“來的可是驍果統領,柱國楊玄感嗎?”

楊玄感高聲應道:“正是末將,深夜造訪,實在是有要緊事求見楊元帥。”

裡面傳出一個蒼老的聲音:“既然如此,末將就先告辭了。”

楊素的聲音透出少見的和藹與溫暖:“您真是太客氣了,此事就請放心吧,包在老夫身上。”

談話間二人走出了營帳,楊玄感在火光下看得真切,正是楊素與一身披掛,紅臉白鬚的老將周羅睺,趕忙向二人行後輩禮。

周羅睺看到楊玄感,哈哈一笑:“打擾楊將軍與元帥的議事了,抱歉得緊,你們慢慢聊。”說着便走向了沉沉的夜色中。

楊玄感目送着周羅睺的身影消失在遠處,上前欲對楊素開口說話,卻被楊素擺手阻止,楊素看了一眼四周,對着幾個衛士道:“你們先退下,在五十步外守着就可以,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也不許近前。”

衛士們退下後,楊素才領着楊玄感進了大帳,神情依然嚴肅,道:“周氏兄弟去過你那裡了吧。”

楊玄感點了點頭:“周老將軍說了這事嗎?”

楊素冷冷地“哼”了一聲:“雖然他只提了一句,但這麼重要的提示爲父怎麼可能錯過。他們兄弟二人說了些什麼?”

楊玄感便將剛纔帳中所議之事仔細複述了一遍,並把自己的想法也跟楊素進行了彙報。

楊素聽完後,拍了拍楊玄感的肩頭。笑道:“你分析得非常好,應該就是這麼回事。周羅睺在爲父這裡着重說了這次書信之事,第一次的信只是不經意地提了一句,爲父問起這事時,他才說上次之所以沒有扣留來使,是爲了要向蕭摩訶迴應他堅決不跟隨叛亂的決心。這個理由實在是牽強,只怕新皇也很難信得過。”

楊玄感微微一笑:“他在您這裡是不會交底的。所以讓他兩個兒子在我這裡演了場戲,想要從他們嘴裡表現出他對蕭摩訶是多麼的冷酷絕情。相應的對朝廷又是如何的忠心耿耿。父親,您說周老將軍這樣做,這次能過關嗎?”

楊素仔細地想了想,長嘆了一口氣,道:“這還真不好說,新皇的爲人你清楚,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別人的背叛,有些事情你還不知道,爲父也不方便多說。只要記得這點就行了。從這點上看,周羅睺這次算是攤上了大事,能保住命就算燒了高香。”

楊玄感想不到事情能有如此嚴重,微微一愣,道:“真有這麼嚴重?”

楊素認真地點了點頭:“就是這麼嚴重,不要說他了,就是爲父。若不是攻下蒲州後隻身匹馬回京,只怕這次別說是掛帥出征,就連全家性命也未必能保全。”

楊玄感火氣上衝,恨聲道:“都說伴君如伴虎,但也不至於弄到這種程度吧,這樣下去還有誰敢爲他效命?”

楊素擺了擺手。阻止了楊玄感繼續說下去,道:“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去了,爲父的時間也不多啦,今後新皇會用自己的人,軍事上大權以後會交給宇文述和於仲文這些人,另外這次平叛過程中表現上佳的楊義臣、張須陀、李景、史祥、王仁恭等人也可能會得到重用。”

楊玄感突然覺得有些不對。問道:“楊義臣不是新皇可能看着不對眼嗎?他也會得到重用?”

楊素笑了笑:“我只是說可能,楊義臣畢竟是將才,領兵打仗的才能在宇文述之上,新皇若是想征伐四方或者是平定國內可能的民變,自然少不了他。玄感,做大事的人不能全憑自己的喜好來用人,你要記住這點。”

楊玄感點頭稱是,隨即道:“那新皇如果能容忍楊義臣,爲何就容不下我們家呢?其實真正算起來,我們也只是拒絕了他一次提親而已,而且事後也正式結盟了,也幫助他登上了大位,既然這麼多年都合作下來了,爲何不能以後繼續呢?”

楊素嘆了口氣:“那次拒絕他的提親,其實就是拒絕以臣下的身份向他效忠,後來雖然是結盟,但這個結盟是平等的關係,現在他是君,我們是臣,還可能平等得起來嗎?”

“這些年來我們幫他做了這麼多見不得光的事,掌握了他這麼多的秘密,又不是他可信賴的人,更要命的是爲父還位極人臣,換了你是他,能繼續容忍我們嗎?”

楊玄感心中一陣難過,垂首道:“都怪孩兒當年的任性,纔會把事情弄成這樣。”

楊素擺了擺手阻止了兒子繼續懊惱下去,道:“過去的就過去吧,眼光放在將來,不要讓明天的行動再留下遺憾就行了。”

楊玄感擡起了頭,道:“那周家要是象您所說的那樣大難將至,我們還有必要跟他們結交嗎?”

楊素看着楊玄感,神情冷峻,道:“說說你的想法。”

楊玄感仔細想了想,道:“以孩兒看來,還是有必要繼續結交的,當然不要弄得太公開,孩兒會繼續跟周家兩兄弟保持聯繫,回大興後也可以進行些普通朋友間的交往,至於周老將軍的事,我們家如果能幫上忙的話,也可以明裡暗裡相助。”

楊素輕輕地“哦”了一聲,道:“怎麼個助法?”

楊玄感道:“首先,自然是班師後將此事上報新皇,由他來定奪,若是他徵詢父親您的意見,可以直言周老將軍對朝廷是忠心的,平叛是盡力的。絕無與反賊串通之事,第一次放走信使只是出於朋友之情,而且當時也是嚴辭拒絕了蕭摩訶,不算不忠。”

楊素皺了皺眉頭,道:“可是新皇若是問起爲何周羅睺事後不稟報,爲父如何解釋?”

楊玄感對此早有計較,微微一笑。道:“當時蕭摩訶派人來大興時,應該是在楊諒起兵之後的事了吧。”

楊素點了點頭:“不錯。正是如此,要不然周羅睺也不可能一口回絕。”

楊玄感道:“這就是了,可以讓周羅睺說,當時蕭摩訶沒有撈到帶兵突襲蒲州的機會,心知自己在楊諒那裡不受重用,已有悔意,託人帶信是要周羅睺幫忙打聽他在大興的兒子情況,據玄感所知,當時他兒子蕭世廉人在大興了吧。”

楊素道:“不錯。當時蕭世廉在吏部任員外郎,楊諒一起兵,他就作爲反賊的家屬,被收押入獄了。”

楊玄感猛地一擊掌:“這就是了,既然沒有提到拉攏周羅睺之事,那這信只是封私信,周羅睺回書大罵一番蕭摩訶。再證明他說過諸如下次與君再見,當在沙場之上,生死各安天命之類的絕交話,那即使是新皇,也不能說周羅睺通敵,再去治他的罪了。”

楊素聽完後暫不說話。在帳內來回踱了兩步,撫須道:“聽起來還不錯,只是有一點,就是那周羅睺的回信,若是到了晉陽城內蕭摩訶的手上,留下物證,那可就麻煩了。到時候不僅周羅睺難逃此劫。我們幫他說話,也會受到牽連。”

楊玄感笑了笑,自信地說道:“父親,現在您是大軍的主帥,攻下晉陽後可以先派可靠之人搜索蕭摩訶的府邸,若是有那封信,先行毀掉就是,再按我們剛纔所說的那樣僞造一封回信,呈給皇上,這不就結了?”

“退一步說,就算這事敗露,我們也只消回報這是周羅睺對我們所說的,至於是真是假,由聖明的皇上自己決斷就是。”

楊素靜靜地聽完,眉頭微微蹙起,道:“可是隻要爲父正式跟周羅睺說明這事,那可就真跟他綁到一根繩子上了,萬一出了什麼岔子,這可是惹火燒身。”

楊玄感的神情變得堅毅起來:“父親,孩兒並不這樣看,與人結交當然不止是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現在周老將軍面臨如此大難,如果我們這時候幫他一把,他會對我們楊家感激不盡的。”

“退一步說,即使不起作用,他也沒必要再牽扯出我們出來,而且這個意思孩兒會通過周家兄弟來表達,查無實據的事情,也不可能落下什麼把柄。”

楊素沉默了下來,坐上了胡牀,凝神思考起來,半晌後,他擡起了頭,對楊玄感道:“這事由你全權處理,明天你找機會跟周氏兄弟再聚聚,記住,不能有其他人在場,包括雄闊海。”

楊玄感點了點頭:“孩兒明白。”

楊素嘆了口氣,道:“你的想法雖好,可是新皇是非常聰明的人,只怕這種伎倆瞞不過他,周羅睺若是想躲過此劫,只怕還是得想別的辦法。你先回去,爲父要好好地想一想,如果有更好的辦法,會在明天晚上之前找你。否則你就按原計劃行事。”

楊玄感應了聲“是”後,低頭退出了帳蓬,回到自己的營帳中,突然覺得酒勁上來了,這才感覺到幾天的行軍和今天早晨的那場惡戰對體力的消耗,倦意如同排山倒海一樣地襲來,他很快就披着盔甲進入了夢鄉。

王世充的營帳之中,他依然一身甲冑在身,正襟危坐於胡牀之上,沒有一點休息的意思,案上昏暗的油燈映着他那瘦削的臉,陰晴不定,夜已深,而他現在還沒有入睡,就是在等一個消息。

張金稱的聲音小聲地在帳外響起:“主公,周將軍的兩個兒子剛從楊玄感的營帳裡出來,而周將軍本人也在楊元帥的帳內。”

王世充放下了手中的一卷兵書,點了點頭:“辛苦了,金稱,先下去吧,有周將軍父子和楊元帥父子的任何聯繫,隨時來報。”

張金稱的腳步聲消失在了帳外的夜色之中,王世充嘆了口氣,開始在面前的一卷絹帛上寫起字來:“臣王世充密奏吾皇,周羅睺前日與蕭摩訶來使於營中相會,觀其所言行,似是早有互通,越國公楊素父子,亦與此事有關。臣正暗中打探進一步內情,儘快呈送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放下了手中的筆,把這卷絹帛塞進一個小竹筒裡,王世充喃喃地說道:“楊素,你要是聰明點,現在就別再和周羅睺有任何牽扯了,楊玄感,這回我又該怎麼幫你呢?”

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投機的選擇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戰後問責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起兵的疑慮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出城偵察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進軍霍邑第八百五十七章 抓眯-眯的野豬皮第七百九十八章 斛斯政的老朋友第一千零二章 搶灘登陸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兄弟齊心第九百二十章 保護文化人第二千五百一十七章 閃電戰與心理戰(3更)第二千零九十一章 城外放馬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二千六百一十章 地穴戰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論兵李靖(一)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中軍壓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擂鼓聚官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路突擊(44更)一千五百零六章 英雄的初遇(61更)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三路出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須陀殺降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應對第七百七十八章 衝動的結果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的合作(二)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包圍與反包圍(2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兇殘悍婦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敵前強退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兵敗如山倒(29更)第六十五章 禁止入宮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變糧大法第二千六百四十二章 關中十二衛,星宿落凡塵第四百八十一章 識時務者爲駿馬第三百一十三章 忽悠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攻城神器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路線之爭(52更)第二千五百三十章 生死一線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超級女漢子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敵營來使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巨大的坑!(16更)寫在第一次歷史類戰力榜後的感言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賊咬一口第二千零四十二章 火併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河東軍的選擇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打死俘虜平內亂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各奔東西第六百九十五章 天下的才子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李世民的戰術第四百三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七十二章 殺機四伏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紅拂來報第九百零二章 主臣高論(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分兵南下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李密死守(26更)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冷靜的判斷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貿然出擊第二千五百四十章 三個希望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無間道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誅殺監軍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杜如晦獻計第七十五章 與韓擒虎的交易(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尾行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擂鼓聚官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須陀殺降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輕騎馳援(九更)第一千零七章 遼東雙煞第二千二百七十九章 南陽人渣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刀斧斬馬(21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緩兵之計(四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出陽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降我也降(三更)五月更新計劃,附推二本好友作品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的清晨第二百九十六章 故地重遊(一更)第二千二百四十七章 決勝的突擊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賞賜標準第一百三十四章 土豪會議(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制衡之道第五十九章 絕地反擊第八百七十八章 幾鬆的毒計第二千三百七十五章 王者不死(一)第二千三百四十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裴行儼的反抗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慫恿再戰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瓦崗衝營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宋兵大敗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贖買屍體第十七章 搶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李密死守(26更)第二千四百二十九章 前出漢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誘餌麥鐵杖(五更求月票)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史詩大捷有關檀君朝鮮和這三章高句麗的說明第九百七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三十章 魏徵入城第十八章 王世積上門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見風使舵第五百七十六章 打開心扉(三)第二千六百二十四章 戰意高下
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投機的選擇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戰後問責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起兵的疑慮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出城偵察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進軍霍邑第八百五十七章 抓眯-眯的野豬皮第七百九十八章 斛斯政的老朋友第一千零二章 搶灘登陸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兄弟齊心第九百二十章 保護文化人第二千五百一十七章 閃電戰與心理戰(3更)第二千零九十一章 城外放馬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二千六百一十章 地穴戰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論兵李靖(一)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中軍壓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擂鼓聚官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路突擊(44更)一千五百零六章 英雄的初遇(61更)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三路出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須陀殺降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應對第七百七十八章 衝動的結果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的合作(二)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包圍與反包圍(2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兇殘悍婦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敵前強退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兵敗如山倒(29更)第六十五章 禁止入宮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變糧大法第二千六百四十二章 關中十二衛,星宿落凡塵第四百八十一章 識時務者爲駿馬第三百一十三章 忽悠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攻城神器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路線之爭(52更)第二千五百三十章 生死一線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超級女漢子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敵營來使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巨大的坑!(16更)寫在第一次歷史類戰力榜後的感言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賊咬一口第二千零四十二章 火併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河東軍的選擇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打死俘虜平內亂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各奔東西第六百九十五章 天下的才子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李世民的戰術第四百三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七十二章 殺機四伏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紅拂來報第九百零二章 主臣高論(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分兵南下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李密死守(26更)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冷靜的判斷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貿然出擊第二千五百四十章 三個希望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無間道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誅殺監軍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杜如晦獻計第七十五章 與韓擒虎的交易(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尾行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擂鼓聚官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須陀殺降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輕騎馳援(九更)第一千零七章 遼東雙煞第二千二百七十九章 南陽人渣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刀斧斬馬(21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緩兵之計(四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出陽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降我也降(三更)五月更新計劃,附推二本好友作品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的清晨第二百九十六章 故地重遊(一更)第二千二百四十七章 決勝的突擊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賞賜標準第一百三十四章 土豪會議(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制衡之道第五十九章 絕地反擊第八百七十八章 幾鬆的毒計第二千三百七十五章 王者不死(一)第二千三百四十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裴行儼的反抗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慫恿再戰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瓦崗衝營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宋兵大敗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贖買屍體第十七章 搶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李密死守(26更)第二千四百二十九章 前出漢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誘餌麥鐵杖(五更求月票)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史詩大捷有關檀君朝鮮和這三章高句麗的說明第九百七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三十章 魏徵入城第十八章 王世積上門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見風使舵第五百七十六章 打開心扉(三)第二千六百二十四章 戰意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