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閩越攻略

楊素點了點頭:“不錯,高智慧能自立爲皇帝,手下應該也是有兩把刷子的,不至於連這事都不去做,現在根據各種情報顯示,他手下有十幾萬人,裝備比三吳的叛軍要好上許多,因爲這些人多半是原來南陳的官軍,倒戈後當了我大隋的士兵,皇上出於穩定江南的考慮,沒有動這些人,可是這次江南叛亂,這些人又再次反叛,現在他們裝備精良,訓練也不錯,尤其精於水戰,不可大意。”

王華強對這個倒是有些意料不到:“大帥,這麼說高智慧的實力還要強過顧子元了?”

楊素說道:“不錯,要不然顧子元也不可能向他稱臣,即使顧子元成了三吳一帶十餘萬叛軍名義上的盟主,也不敢在蘇州城未攻克前就跟高智慧脫離關係,說白了就是因爲他的實力還不如高智慧。”

王華強頓了頓:“高智慧只是三個自稱爲皇帝的叛軍頭子之一,這麼說來閩越現在還有幾十萬叛軍嗎?”

楊素笑着搖了搖頭:“三個皇帝的事情是幾個月前了,這幾個月來閩越的情況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三家之間互相吞併,現在高智慧實力最雄厚,擁兵十餘萬,盤踞在浙江的北部和西部,東部,以會稽郡爲老巢,稱帝,設百官。

實力稍弱一點的汪文進,盤踞在浙江南邊的婺州一帶,與另一個在溫州稱帝的沈孝徹一起,共佔了浙江南部的這一塊地方,擁兵合起來不過三四萬。如果不是因爲我軍大兵壓境。只怕很快就會給高智慧吞併掉。

至於福建那裡。主要是泉州一帶的豪族王國慶在這幾個月崛起,攻克泉州,殺刺史劉弘,手下有六七萬人,但多是烏合之衆,以海賊居多,此人跟浙江的三個叛賊關係不是太好,打起來的話。應該也不會相互救援。”

王華強認真地聽完楊素的分析後,說道:“越國公應該早就有破敵方略了,何必再問末將呢?這一戰應該是正面戰鬥,成敗其實就是在那錢塘江的一戰,雖然末將並不知道高智慧軍的戰術,但想來無非是水陸並舉,陸地上連營數十里,把守險要之處,而水面上則遍佈戰艦,以防我軍突擊。

其實高智慧的打算是希望能逼我軍主動退兵。他對三吳之地並沒有太大的想法,只想割據稱雄。不然也不會這麼久都不怕人來援助他那個名義上的屬下顧子元。所以守住錢塘江一線,既不與我軍決戰,又不示弱,幾乎是他唯一的選擇,因爲我軍畢竟來自北方,不可能在江南久駐,給他拖個一年半載的,總要撤軍。

而高智慧的部下則都是本地人,不在乎拖多久,雖然他和汪文進,沈孝徹之間早晚要互相吞併,但至少在我軍大兵壓境時,那兩人也不至於趁機偷襲汪文進的會稽老巢,脣亡齒寒的道理他們應該懂。

大帥,末將有個不成熟的想法,只當胡言亂語了,還請大帥先恕末將之罪。”

楊素笑了笑:“王參軍,你是中兵參軍,本就是行諫議參謀之職的,這纔是你的本職工作,至於最後的決斷,是由本帥來負責,你但說無妨!”

王華強點了點頭:“當年韓信背水一戰的時候,情況與這裡有些類似,但不是這樣隔江對峙,韓信軍當時拖不起,又是新兵居多,所以纔要背水列陣,我軍雖然精銳,但同樣拖不起,所以隔江對峙的結果其實和當年韓信差不多,都是不能正面強渡,一來缺乏戰船,二來敵軍也知道勝敗在此一戰,會拼死一戰,勝負難料。

最好的戰法應該是我軍上次偷渡長江,奇襲建康的那種,派一員大將率領萬餘精銳,從錢塘江上游偷渡,敵軍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我軍正面,後方的防守一定不嚴,到時候我軍襲佔其後方營寨,立柵固守,佔據高處險要,敵軍則進退失據,軍心浮動,到時候大帥再揮軍猛擊,兩邊配合,可獲全勝!”

楊素看着王華強,沉聲道:“王參軍,你又是如何得知錢塘江一帶的地形?”

王華強微微一笑:“這次來南方以後,末將找了許多南陳的地圖來看,尤其是吳越一帶的地圖,對南陳的山川地勢,險要關隘都已經瞭如指掌。末將雖然不知高智慧等人在浙江這幾個月的情況,但料他們只想割據,並無出閩越而爭天下的豪情壯志,所以選擇在錢塘江與我軍對峙,企圖磨退我軍,就是唯一選擇。

所以末將也查過錢唐江的水文圖,這條江隔開吳越之地,長數百里,敵軍不可能處處設防,這就給了我們幾千鐵騎偷渡的空間,一旦上岸後,以騎兵突襲敵軍後方營地,再搶佔浙西大峽谷兩側高山的有利地形,那敵軍就是有十萬精銳,也難以攻克。”

楊素擡起頭,雙眼中神光閃閃:“若是汪文進,沈孝徹來援怎麼辦?你剛纔也說過,脣亡齒寒,他們不會坐視不理的。”

王華強自信地說道:“浙西峽谷一帶離浙南的溫州,婺州足有千里之遙,等這兩人知道高智慧後院起火,只怕高智慧已經全軍覆沒了。他們來不及救的。不過大帥,說到這二人,也要防止他們逃得過快,直接放棄溫州和婺州,去和那泉州王國慶會合。

您剛纔說過,王國慶乃是海賊出身,海船不少,當年東晉孫恩的天師道起事時,也是在閩越和三吳一帶起兵,被名將劉裕打敗後逃竄入海,由於當時劉裕所率的北府軍沒有海船,無法追擊,因此讓這幫賊人下了海,一直從泉州逃竄到了廣州登陸,趁着後來劉裕起兵與篡奪東晉皇位的權臣桓玄交戰時,奪取廣州,成爲後來東晉的心腹之患,甚至連名將劉裕,都差點敗在這幫妖道之手。

有這前車之鑑,所以我軍光打垮高智慧還不行,浙西大峽谷不是通向南方的唯一道路,就是高智慧軍,即使崩潰,也可以從小路逃亡,所以我軍還得搶時間,大帥可以從海路走,奇襲溫州,另派得力將領分兵從陸路襲取婺州,不能給予敵軍喘息之機,讓他們有南逃的機會。

至於那王國慶,本爲泉州豪族,又是海盜出身,末將以爲對其不宜逼得太狠,不然他往海里一逃就麻煩了,閩浙一帶沿海多島,居民又熟悉海路,一旦逃進海島,我軍根本無法清剿,只能長期在此屯積重兵防範,費錢費力。

高智慧,汪文進,沈孝徹這三個自行稱帝的亂臣賊子是一定要剿滅的,可是王國慶沒有走這一步,還有爭取他的可能。

末將以爲,如果高智慧這三人跑去投奔王國慶,不妨派人給王國慶送信,擒拿三賊,交我軍處斬,纔可以赦免他的罪過。想必王國慶爲了保命也會不遺餘力的,如此則閩越平定。”

楊素靜靜地聽王華強說完,才滿意地點了點頭:“王參軍,高僕射早就說過你有文韜武略,將帥之才,看來本帥前一階段讓你只是當間諜細作,有些可惜了,如果讓你領兵作戰的話,可能會更好。只是可惜你的官職太低,強行讓你爲將,只怕衆將不服,不過這次你可以放心,到了嶺南後,你有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

王華強聽到最後一句,一向鎮定自若的他也不禁臉色大變:“大帥?怎麼還要末將去嶺南?”

楊素嘆了口氣:“因爲這次高僕射不是來徵詢本帥的意見,而是直接指名道姓非要你去不可,而且去嶺南的討伐軍主帥不是別人,而是你的好友裴世矩。”

第八百一十一章 伊吾城破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變糧大法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化學武器(二更)第二千六百一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六百六十六章 玄感迎親(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拜訪豪雄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丹陽城下第九百九十九章 君令如山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印度阿三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饑民遍野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李世民的破局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火馬陣第七百九十二章 悍將羅藝第九百九十四章 按兵不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南劇變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突厥智囊第六百六十三章 當刺史的奧義(一)第二千一百章 準確的判斷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危險的指控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出師未捷弟先死第七百四十八章 突厥故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日出之國的國書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爲他人作嫁衣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醉酒題反詩第二千三百一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二千五百三十八章 以利誘之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排攢硬頂第二百九十三章 金城惡虎(二更)第九百二十七章 挑撥與離間第二千零三十三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殊死搏鬥(23更)第六百八十七章 割據荊湘,還是席捲兩京?第二百五十五章 以蠻制蠻(一更)第二千四百六十二章 衆臣勸進(6更)第九百零三章 大使李密第六百五十六章 皮鞭,蠟燭與虐-待狂第二百四十七章 行軍之議第二千五百六十八章 收兵回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追究責任(52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逃出生天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馬邑淪陷第二千二百一十一章 硬懟驍果(三更)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李淵的糾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傳令撤兵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夜論軍機(五)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陰雄掛帥第九百二十三章 吐蕃賢者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姑侄密謀第九百五十五章 陣前勸降第四百五十一章 手刃仇敵(二)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段達遇伏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斛斯政的背叛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李世民的戰術第二千六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狙擊第二千六百二十二章 兵出虎牢第二百八十三章 滴血雄鷹(四更)第三百九十章 造龍船的巧匠第十三章 萬鈞神弩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全面開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領糧出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血戰東衡州 (二)(四更)第二千六百三十三章 神一樣的奔襲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決戰前夜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雙面間諜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接頭第二千五百七十八章 守城戰法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裴寂獻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論兵突厥(二)第二千零一十五章 分析敵情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力挽狂瀾(49更)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忠臣烈士第二千六百二十六章 竇入牛口第九百七十六章 控制與平衡第四百六十二章 史萬歲野望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子承父業第六百六十九章 玄感出京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陰雄裝病第三百八十章 帝王之怒(一)第二千三百二十一章 一日一天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氓山大盜(57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情報大師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跟蹤追殺第九十六章 初逢長孫晟第二千五百七十二章 東都刑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皇甫孝諧的逆襲(二)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機動軍團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李密的親家(八更)第六百二十六章 全殲強敵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城頭觀戰(47更)第九百七十九章 李楊密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陰雄裝病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陰雄試子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回馬箭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以命驗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法力無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平壤大逃殺第六十一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四十九章 乙支文德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歸去來兮
第八百一十一章 伊吾城破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變糧大法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化學武器(二更)第二千六百一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六百六十六章 玄感迎親(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拜訪豪雄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丹陽城下第九百九十九章 君令如山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印度阿三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饑民遍野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李世民的破局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火馬陣第七百九十二章 悍將羅藝第九百九十四章 按兵不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南劇變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突厥智囊第六百六十三章 當刺史的奧義(一)第二千一百章 準確的判斷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危險的指控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出師未捷弟先死第七百四十八章 突厥故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日出之國的國書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爲他人作嫁衣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醉酒題反詩第二千三百一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二千五百三十八章 以利誘之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排攢硬頂第二百九十三章 金城惡虎(二更)第九百二十七章 挑撥與離間第二千零三十三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殊死搏鬥(23更)第六百八十七章 割據荊湘,還是席捲兩京?第二百五十五章 以蠻制蠻(一更)第二千四百六十二章 衆臣勸進(6更)第九百零三章 大使李密第六百五十六章 皮鞭,蠟燭與虐-待狂第二百四十七章 行軍之議第二千五百六十八章 收兵回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追究責任(52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逃出生天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馬邑淪陷第二千二百一十一章 硬懟驍果(三更)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李淵的糾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傳令撤兵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夜論軍機(五)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陰雄掛帥第九百二十三章 吐蕃賢者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姑侄密謀第九百五十五章 陣前勸降第四百五十一章 手刃仇敵(二)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段達遇伏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斛斯政的背叛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李世民的戰術第二千六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狙擊第二千六百二十二章 兵出虎牢第二百八十三章 滴血雄鷹(四更)第三百九十章 造龍船的巧匠第十三章 萬鈞神弩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全面開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領糧出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血戰東衡州 (二)(四更)第二千六百三十三章 神一樣的奔襲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決戰前夜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雙面間諜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接頭第二千五百七十八章 守城戰法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裴寂獻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論兵突厥(二)第二千零一十五章 分析敵情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力挽狂瀾(49更)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忠臣烈士第二千六百二十六章 竇入牛口第九百七十六章 控制與平衡第四百六十二章 史萬歲野望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子承父業第六百六十九章 玄感出京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陰雄裝病第三百八十章 帝王之怒(一)第二千三百二十一章 一日一天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氓山大盜(57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情報大師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跟蹤追殺第九十六章 初逢長孫晟第二千五百七十二章 東都刑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皇甫孝諧的逆襲(二)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機動軍團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李密的親家(八更)第六百二十六章 全殲強敵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城頭觀戰(47更)第九百七十九章 李楊密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陰雄裝病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陰雄試子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回馬箭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以命驗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法力無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平壤大逃殺第六十一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四十九章 乙支文德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歸去來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