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4章 學學問,學老師

張宗石卻道:“兩殿兩地之主,在這件事上不能給方虛聖直接的幫助,但是,卻依舊算作方虛聖的實力,足以讓雜家不敢輕舉妄動。”

那老秀才無奈道:“你之前在總督府任職,想必應該清楚慶國現在的情況。現在的慶國,各地讀書人和各大勢力已經擰成一股繩,進行最後的反撲,不成功便成仁。雜家,是他們最後的機會。別人不知道,咱們象州人不應該看不出來,慶國與雜家,已經拼命了。”

一個舉人附和道:“我前些天剛纔慶國回來,發現慶國之內反景情緒極爲高漲,哪怕是那些之前認可方虛聖的人,都爲了支持慶國而不再說方虛聖半句好話。一些慶國人現在的看法很相似,他們認爲慶國之前的確做錯了,但是,也認爲景國對慶國的處罰太狠,讓慶國人看不到希望,只能背水一戰。”

張宗石愣了一下,道:“原來如此。我前不久離開總督府,這幾日都在家中溫習衆聖經典,並不瞭解慶國國內的慶幸。難道說,因爲景國的壓力,慶國竟然被喚醒,更加團結?”

老秀才嘆氣道:“這就是老朽最擔心的地方。一旦慶國人與雜家真的跟景國拼命,即便有方虛聖在,景國也會損失慘重,畢竟,慶國是老牌強國,目前景國的整體實力還是不如慶國。所以,現在景國應該在想辦法瓦解雜家與禮殿的聯盟,然後再繼續談判,慢慢討價還價,最後簽訂一份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合約。”

張宗石露出詫異之色,道:“以我的判斷,方虛聖似乎並沒有太過在意雜家與慶國,依舊把主要的目標放在革新上,而不是對付雜家和慶國。”

“哦?你爲何會如此想?”老秀才更加驚訝。

問友居的其餘人都好奇地盯着張宗石,因爲這種說法非常新奇,至今還沒有人說過類似的見解。

張宗石道:“在下在總督府的時候,從方虛聖身上學到許多做人做事的方法。我仔細分析有關禮相閣的一切,發現禮相閣的重心並不是提高禮部或者‘禮’的位置,重點是維護景國的文道地位和拓展景國的文道地位,同時警惕他國對景國的影響。”

“你仔細說說。”老秀才來了興趣。

張宗石道:“之前制定各官署的規章,大都雷同,唯有在這禮相閣中特別註明,要以景國利益爲根本,而且是方虛聖親自制定。這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信號,說明方虛聖特別看重這一方面,根據我的經驗,方虛聖對這條規章制度的看重,甚至勝過拉攏禮殿。我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這一點,我只是根據我在總督府的經驗和感覺判斷而出。”

這時候,一個青年人道:“張兄的話很有啓發性,按照張兄的推斷,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方虛聖其實認爲禮相閣這個官署,最後可能罔顧國家利益?”

張宗石一愣,驚道:“竟然如此!這位仁兄當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之前就覺得這條規章制度有些怪異,但始終找不出源頭,現在才徹底想明白!方虛聖是認定禮相閣的力量很強大,但是,又認爲禮相閣因爲地位特殊,同時處理異邦與景國文化,極可能被異邦文化侵蝕,完全忘記景國的國家利益,開始爲異邦文化服務,繁榮異邦文化,打壓景國文化!”

“這話似乎有些繞。”老秀才皺眉道。

張宗石耐心道:“文道璀璨,許多古時看似離經叛道之舉,現在看來,是有助於聖道,甚至有助於人族進步。最簡單的例子便是孔聖,他老人家自開私學,在當時是離經叛道,但現在看來,卻是人族之幸。無論是我們還是禮相閣,實際上根本無法準確判斷出什麼是未來大勢,什麼是錯誤舉動,因爲我們沒有一個標準。現在,方虛聖給出一個標準,那便是“以國家利益爲基礎”判斷,這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您可否再說清楚一些?”老秀才問道,其餘人也急忙點頭,想知道更多。

張宗石想了想,道:“方虛聖曾在《政史》中拿一個名爲歐羅巴的國家舉例,上面說那個國家有一個名爲‘文藝復興’的時期,形成那個時期的因素很多,成功之處也有很多,但方虛聖在書中指出,文藝復興的核心,其實是畫道文道的異族讀書人脫離族教的束縛,不再創作千篇一律的、高度相似的族教類作品,開始發掘和承認個人的美與特性,從而解放了異族的天性,得到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平衡了族羣與個人的利益,從而讓那個異族走上巔峰。”

“如果,我是說如果,當時那個族羣有一個類似禮相閣的官署,而那個官署沒有以國家利益爲標準來判斷,那麼結果是什麼?必然會認爲那些異族讀書人悖逆綱常,從而封禁。但是,我們如果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便會發現,那些人創作了不一樣的作品,違反律法嗎?沒有。能真正威脅國家秩序嗎?也沒有。但是,那些不一樣的作品能帶動文化繁榮,滿足異族需要,哪怕從最功利的角度,也能帶來稅收,這是好還是壞?是應該提倡還是禁止?”

“很顯然,應該提倡。同時,我們還應當看到更高層次的國家利益,那便是,如果那個歐羅巴的文化不斷繁榮,開始影響其他各族,其他各族會更加認可歐羅巴。這就是會造成我之前說的那個可能,導致其他族羣的人更喜歡甚至崇拜歐羅巴,開始宣揚歐羅巴的一切,慢慢讓其他族羣在精神上臣服,即便對方的國家有禮相閣這種官署,也無濟於事。繁榮的文化,不僅能抵擋外族入侵,還能慢慢入侵外族!”

之前那個提醒了張宗石的青年人道:“《政史》我也看過,實際上,文藝復興必然發生,但未必一定發生在歐羅巴,或許看作是歐羅巴人的幸運,跟禮相閣之類的官署無關。”

張宗石朗聲道:“這纔是我敬佩方虛聖的地方!我們或許只會覺得那是一個偶然的事,甚至也不會刨根問底,更不會因此把文藝復興與景國聯繫到一起。但是,方虛聖卻通過文藝復興學到一件事,那就是,景國應該模仿文藝復興,去繁榮景國文化,讓景國文化去侵蝕異邦,從而全方面增強景國。”

老秀才又道:“那若是異邦有好東西,景國也要去抵制嗎??”

張宗石愣了一下,沒能立即回答。

那青年人笑道:“這很簡單,我們學習那些好東西,將其吸收消化,但不去神化異邦。學的是‘好東西’,不是學‘異邦’!學的是‘學問’,尊敬的是‘老師’,而不是因爲學了學問,就去當老師的奴才,只有分不清‘學學問’還是‘學老師’的人,纔會自覺低人一等。我們尊敬老師,但我們只向正確的學問屈膝!就如同這問友居的規矩,在一些時候,只論事,不了論人。只要景國的禮相閣不吃裡扒外,把握好分寸,不去無限拔高神化異邦,用公正公平的態度對待好東西,景國絕不會出現叛徒逆種。”

“兄臺高見!”張宗石由衷地佩服。

衆人繼續討論,直到深夜,張宗石才離開問友居,返回家中。

第二日,張宗石收到州牧衙門的文書,上面說,只要張宗石考中進士,便可直接進左相閣任職。

第1192章 血芒異變第2165章 玉馬第174章 出口惡氣第1159章 回援第1026章 交代第2775章 永遠記住第3206章 聖道海洋第670章 獵場之變第四十章 金聲玉振第137章 文鬥才氣第1052章 惜學詩第129 下書山第997章 文星龍爵第411章 方運的聘禮第1981章 戰體之威第151章 妖皇第3226章 故人相見不相識第1385章 紅粉大儒第1394章 送春文會第828章 夜讀文書第900章 雲樓第2405章 分恩第183章 蒙聖世家第1811章 雪崩第2610章 真正的新機關!第1180章 噬龍藤第2097章 改變計劃第1170章 龍族7碑文第2247章 三皇出手第148章 兵書成第495章 入龍宮第1292章 虛聖文書第253章 不是月衛第813章 地震第5179章 背影第1898章 囚魂之戰第2180章 獅威皇第2228章 半聖故居第147章 瞞天過海第3069章 半聖文會第2243章 古神塔第2047章 《一贈柳山慈烏啼》第3219章 鎮獄邪龍的秘密第1289章 寧安商會第2148章 樹界第2350章 雷龍之王第106章 聖道根基第1311章 二次表決第1463章 四題鹿門軍!第2209章 無寶之地第2601章 黃泉古源第3117章 山神第608章 末日大帝第3196章 得寸進尺第2150章 兇樹膠第145章 雨不溼身第2001章 十萬旌旗斬閻羅第1722章 中秋拜月第593章 悲鳴葬劍第1666章 巨靈巡海第1368章 族戰第3074章 志同道合第1259章 狗官第1702章 武君駕臨第3174章 才氣星空第334章 口是心非第1403章 域空解詩第2427章 提羊左相,白鵝大儒第四十一章 龍血墨錠第2199章 偶遇羣敵第2670章 重寶被奪!第2878章 海選太古衆寶第1362章 壞龍!第538章 詩祖寶光第207章 兇君第2384章 重水墨硯第1850章 身體好轉第1798章 書卷自薦第3134章 元氣空間第1546章 麒麟閣第三十七章 詩會詞會第1407章 顧家的方運第2392章 舊桃居里見宗聖第1728章 武君宣戰第117章 第一閣第474章 破紀錄第444章 永字八法第2836章 兵族誕生第1329章 嫁人就嫁方運這樣的人第2252章 巨大手指第1665章 壺山第313章 封禪書,空行樓船第1759章 聖雲!第2048章 《二贈柳山別老母》第2775章 永遠記住第2350章 雷龍之王第1838章 抱怨第1714章 岳陽樓下第475章 讀萬卷 書第514章 龍息石刻
第1192章 血芒異變第2165章 玉馬第174章 出口惡氣第1159章 回援第1026章 交代第2775章 永遠記住第3206章 聖道海洋第670章 獵場之變第四十章 金聲玉振第137章 文鬥才氣第1052章 惜學詩第129 下書山第997章 文星龍爵第411章 方運的聘禮第1981章 戰體之威第151章 妖皇第3226章 故人相見不相識第1385章 紅粉大儒第1394章 送春文會第828章 夜讀文書第900章 雲樓第2405章 分恩第183章 蒙聖世家第1811章 雪崩第2610章 真正的新機關!第1180章 噬龍藤第2097章 改變計劃第1170章 龍族7碑文第2247章 三皇出手第148章 兵書成第495章 入龍宮第1292章 虛聖文書第253章 不是月衛第813章 地震第5179章 背影第1898章 囚魂之戰第2180章 獅威皇第2228章 半聖故居第147章 瞞天過海第3069章 半聖文會第2243章 古神塔第2047章 《一贈柳山慈烏啼》第3219章 鎮獄邪龍的秘密第1289章 寧安商會第2148章 樹界第2350章 雷龍之王第106章 聖道根基第1311章 二次表決第1463章 四題鹿門軍!第2209章 無寶之地第2601章 黃泉古源第3117章 山神第608章 末日大帝第3196章 得寸進尺第2150章 兇樹膠第145章 雨不溼身第2001章 十萬旌旗斬閻羅第1722章 中秋拜月第593章 悲鳴葬劍第1666章 巨靈巡海第1368章 族戰第3074章 志同道合第1259章 狗官第1702章 武君駕臨第3174章 才氣星空第334章 口是心非第1403章 域空解詩第2427章 提羊左相,白鵝大儒第四十一章 龍血墨錠第2199章 偶遇羣敵第2670章 重寶被奪!第2878章 海選太古衆寶第1362章 壞龍!第538章 詩祖寶光第207章 兇君第2384章 重水墨硯第1850章 身體好轉第1798章 書卷自薦第3134章 元氣空間第1546章 麒麟閣第三十七章 詩會詞會第1407章 顧家的方運第2392章 舊桃居里見宗聖第1728章 武君宣戰第117章 第一閣第474章 破紀錄第444章 永字八法第2836章 兵族誕生第1329章 嫁人就嫁方運這樣的人第2252章 巨大手指第1665章 壺山第313章 封禪書,空行樓船第1759章 聖雲!第2048章 《二贈柳山別老母》第2775章 永遠記住第2350章 雷龍之王第1838章 抱怨第1714章 岳陽樓下第475章 讀萬卷 書第514章 龍息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