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遇刺(二)

什麼?

太子遇刺?

衆人俱都震驚不已。坐在龍椅上的皇上面色也是一變,猛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厲聲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太監哆哆嗦嗦地應道:“具體事宜,奴才也無暇細問。送信的人是太子身邊的親兵,此時已經到了金鑾殿外......”

“立刻宣他進來”皇上鐵青着臉怒喝。

傳話的太監一刻不敢耽擱,迅速的跑出去宣了那個親兵進殿。

短短片刻,金鑾殿裡的空氣像凝滯了一般,沉重地令人透不過氣來。無人留意到魏王眼中一閃而過的冷笑。

陳元昭臉上沒什麼多餘的表情,心中如冰雪般冷靜。

送信的親兵約有二十四五歲,是隨行保護太子的親兵裡的小首領。爲了及時送信到京城,這個親兵日夜兼程,已經多日未曾閤眼,神色憔悴眼睛通紅,看着十分狼狽。

親兵撲通一聲跪下了,顫抖着哽咽道:“啓稟皇上,太子殿下領兵平亂,卻不料亂民中有身手高強的死士。他們人數衆多,身手過人,悍不畏死,行刺太子殿下。小的們抵擋不住不住,致使太子殿下遇刺......”

皇上的一顆心直直往下沉:“太子現在如何?是不是受了重傷?”

親兵用力地磕頭,聲音中滿是痛苦和悔恨:“當時情況危急,秦王殿下擋在太子殿下身前,爲太子殿下擋了一劍,受了重傷。而太子殿下,被一個力大無比的刺客甩出的長槍刺穿後背,當時就氣絕身亡了......”

氣絕身亡

這四個字。宛如春雷乍起,炸的衆人頭暈目眩。

皇上龍體巨震,臉色一白,然後眼前一黑,當場便暈厥了過去

離皇上最近的魏王一個箭步衝上去,扶住了皇上,悲慼的長哭一聲:“父皇......”真難爲患有腿疾的魏王了。竟然動作如此之快。

楚王慢了一步。扶住皇上的另一邊胳膊,臉上滿是淚水。

太子是楚王嫡親的兄長,兩人感情頗爲親厚。驚聞兄長遇刺身亡的噩耗。楚王的傷心絕不是作僞。

皇上這麼一昏倒,金鑾殿上的臣子們也亂成了一團。有的圍攏上前,有的喊着叫太醫。陳元昭混在其中,不便表現的太過冷靜。勉強擠出了一些類似傷心焦急的表情。

好在此時極爲混亂,無人留意陳元昭的反應。

太子遇刺身亡的噩耗。在短短一刻鐘內傳遍了宮廷。

葉皇后聽聞噩耗,當場便吐了口鮮血,昏迷不醒人事。

紀賢妃也沒好到哪兒去。太子遇刺身亡當然是個好消息,可秦王也受了重傷。也不知道這傷勢到底重到了什麼地步,會不會不治身亡......

憂慮過多的紀賢妃也倒下了。

宮裡的太醫忙的不可開交,醫術最好的全都集中到了皇上身邊。剩下的則去了延福宮長樂宮。分別爲葉皇后和紀賢妃救治。

衆臣子全都待在崇政殿裡,等着皇上醒來。

太醫們先會診討論藥方。待熬好了藥喂進皇上口中,又有擅長針灸的太醫爲皇上施針。等了兩三個時辰,皇上才悠然醒轉。

皇上年齡老邁,龍體本來就不佳,又遇到老年喪子這等慘事,情緒十分不穩。縱然醒了,短時間裡也不能見臣子。免得情緒太過激動,傷了龍體。

皇上身邊的趙公公一臉悲容的走出來,對衆人說道:“皇上已經醒了,不過,暫時還不宜見諸位大人。請諸位大人先回去,等侯皇上傳召。請魏王殿下楚王殿下留下,還有陳將軍也一併留下。”

皇上這個時候想見魏王楚王是理所當然的,陳元昭留下又算怎麼回事?

衆人心中迅速的掠過同一個疑惑,下意識地看向陳元昭。

陳元昭神色不變,應了一聲,便站直了身子。

太子遇刺身亡,秦王身受重傷生死不明,在這樣的情況下,能讓皇上心中安慰一些的,當然是留在京城安然無恙的兒子們。

比如魏王,比如楚王......還有沒上皇室宗譜的私生子陳元昭。

這樣隱晦而微妙的心思,自然無人能揣度得到。

換在平日,皇上肯定會顧慮重重,不會這般光明正大地留下陳元昭,免得惹來衆人猜疑。可此時此刻,是皇上最脆弱的時候,思緒混亂,也顧不得這些了。

魏王當然心中有數,意味深長的瞄了陳元昭一眼。

父皇對這個不能認回的兒子倒是頗爲上心......

魏王心裡對陳元昭的防備又多了一層。

楚王沉浸在傷心裡,似是沒察覺出什麼不對勁,紅着眼眶說道:“二哥,陳表哥,我們一起進去看看父皇。”

父皇這兩個字,用在這個時候,實在是微妙。

魏王一口應下了。

陳元昭不動聲色地跟在魏王楚王的身後,進了皇上的寢宮。

皇上躺在奢華的龍塌上,面色慘白難看,額上的皺紋似乎更深了些,眼中滿是悲傷痛楚。一張口聲音就顫抖不已:“阿暘死了,阿曄受了重傷。都怪朕,當日派了他們兩個去山東。如果他們兩個都待在京城,哪裡會有這樣的事......”

話還沒說完,眼淚便涌了出來。

這是一個父親失了兒子的痛苦和悲傷。

雖然皇上平日對才幹平庸的太子有諸多不滿,可有再多不是也是自己的嫡長子,豈有不疼愛的道理。

此時的皇上,沒有了真龍天子的光環,和所有失去兒子的父親一樣,痛哭失聲。

魏王和楚王不約而同的跪到了牀榻邊。魏王哭喊着:“父皇請節哀大哥走了我們心中都難過,可父皇萬萬不能因此一蹶不振,一定要保重龍體。”

楚王也邊哭邊說道:“還請父皇以龍體爲重。”

父子三個俱都哭泣不已,一片哀傷。

此時,站在一旁的陳元昭卻不免有些尷尬了。

論身份,他是太子的表弟,只能叫皇上一聲姨夫。此情此景下,不哭上幾聲說不過去。若是哭,又要以什麼樣的身份哭才合適?

第79章 誤會(二)第81章 致謝第44章 歸來第374章 低頭(一)第75章 遮掩第226章 會面(二)第146章 揚眉第254章 餘波(三)第317章 夜會(二)第135章 反應第22章 故人(二)第86章 亂麻(一)第348章 夫妻第5章 顧氏第164章 討好?第173章 解救第246章 鳳旨第167章 來了!第335章 畫眉第240章 反應第338章 新婚(一)第1章 醒來第374章 低頭(一)第75章 遮掩第281章 偶遇(二)第45章 勸說第76章 恩人......第379章 進宮第12章 舊夢(二)第193章 霹靂(三)第151章 紛亂(二)番外之葉氏第71章 王府(一)第39章 進宮(一)第349章 離別第347章 出征第52章 秦王(一)第62章 母子(一)第46章 琴譜(一)第219章 攤牌(二)第48章 兄弟第135章 反應第358章 風雲(二)第368章 賞賜(一)第372章 君臣(一)第179章 曹家第331章 出嫁(二)第96章 轉變第81章 致謝第172章 婆媳第220章 離府第66章 邀約第369章 賞賜(二)第226章 會面(二)第162章 交易第52章 秦王(一)第257章 兄弟(三)第207章 誓言第21章 故人(一)第182章 決定(一)第302章 亂象第153章 驚喜(二)第352章 獨處第76章 恩人......第133章 震怒(一)第30章 結交第172章 婆媳第242章 弒父第212章 脈脈(二)第196章 過關第272章 真相第159章 皇上(一)第243章 上元(一)第247章 定親第239章 波瀾(二)第40章 進宮(二)第331章 出嫁(二)第92章 憂思(一)第171章 洞房第377章 歸來第203章 “偶遇”(二)第108章 算計(二)第105章 真相(二)第218章 攤牌(一)第242章 弒父第162章 交易第325章 賜死(一)第319章 議親(二)第309章 鴻雁第137章 風波(一)第143章 交鋒(一)第204章 坦誠(一)第119章 蛻變第312章 暗涌(二)第148章 太子第184章 震驚(一)第358章 風雲(二)第290章 惜別(二)第48章 兄弟第283章 遇刺(一)
第79章 誤會(二)第81章 致謝第44章 歸來第374章 低頭(一)第75章 遮掩第226章 會面(二)第146章 揚眉第254章 餘波(三)第317章 夜會(二)第135章 反應第22章 故人(二)第86章 亂麻(一)第348章 夫妻第5章 顧氏第164章 討好?第173章 解救第246章 鳳旨第167章 來了!第335章 畫眉第240章 反應第338章 新婚(一)第1章 醒來第374章 低頭(一)第75章 遮掩第281章 偶遇(二)第45章 勸說第76章 恩人......第379章 進宮第12章 舊夢(二)第193章 霹靂(三)第151章 紛亂(二)番外之葉氏第71章 王府(一)第39章 進宮(一)第349章 離別第347章 出征第52章 秦王(一)第62章 母子(一)第46章 琴譜(一)第219章 攤牌(二)第48章 兄弟第135章 反應第358章 風雲(二)第368章 賞賜(一)第372章 君臣(一)第179章 曹家第331章 出嫁(二)第96章 轉變第81章 致謝第172章 婆媳第220章 離府第66章 邀約第369章 賞賜(二)第226章 會面(二)第162章 交易第52章 秦王(一)第257章 兄弟(三)第207章 誓言第21章 故人(一)第182章 決定(一)第302章 亂象第153章 驚喜(二)第352章 獨處第76章 恩人......第133章 震怒(一)第30章 結交第172章 婆媳第242章 弒父第212章 脈脈(二)第196章 過關第272章 真相第159章 皇上(一)第243章 上元(一)第247章 定親第239章 波瀾(二)第40章 進宮(二)第331章 出嫁(二)第92章 憂思(一)第171章 洞房第377章 歸來第203章 “偶遇”(二)第108章 算計(二)第105章 真相(二)第218章 攤牌(一)第242章 弒父第162章 交易第325章 賜死(一)第319章 議親(二)第309章 鴻雁第137章 風波(一)第143章 交鋒(一)第204章 坦誠(一)第119章 蛻變第312章 暗涌(二)第148章 太子第184章 震驚(一)第358章 風雲(二)第290章 惜別(二)第48章 兄弟第283章 遇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