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兄弟(三)

那一夜發生的事,早已成了紀澤心裡解不開的結。平日和秦王絕口不提相安無事,其實心裡從未有一刻忘懷過。

秦王冷不丁地提起這一茬,紀澤的面色再也無法維持鎮定,既尷尬難堪,又覺得無比的羞辱:“殿下說笑了,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秦王看着紀澤,若有所指地說道:“我只是隨口說笑罷了,你不必緊張。你追隨我多年,對我一直忠心耿耿,我對你豈會生出疑心。”

若是真的信任如初,又怎麼會藉着玩笑話來警告提醒他?

紀澤心中暗暗冷笑,斂容應道:“殿下如此信任我,我一定不會辜負殿下。”

秦王舒展眉頭,笑了一笑:“等我做了儲君,他日坐了龍椅,你就是我大燕朝最年輕的大將軍!”

軍中有許多將領,可大將軍的稱呼只有一個。做了大將軍,也就意味着成爲大燕軍中第一人!

男兒活一世,當鮮衣怒馬手握兵權。站的越高,看到的風景越美妙。

紀澤的眼中閃出了異樣的光芒,拱手道:“我一定會全力輔佐殿下登上皇位,絕不會有二心。如違此誓,就讓我橫屍街頭不得善終!”

“玉堂何必發這樣的毒誓!你說的話,我自然是相信的。”秦王看似隨意地笑道:“再者說了,這世上也唯有我能實現你心底真正的願望。”

最後一句話說的意味深長。

紀澤聽的心驚肉跳,下意識地擡頭看向秦王。

秦王漫不經心地問道:“對了,小顧氏也快臨盆了吧!你已經二十六了,至今還沒有子嗣。希望小顧氏能一舉得子,爲紀家開枝散葉。”

......秦王到底知道了什麼?爲什麼句句都像是別有用意?

紀澤心裡驚疑不定。口中笑着應道:“承殿下吉言,我也盼着她能生個健康活潑的兒子。”

秦王眸光一閃,脣角似笑非笑:“小顧氏看着就是個有福氣的,這一胎說不定會是雙生子。”

紀澤心中如驚濤拍岸驚駭不已,臉上的笑容也變的僵硬起來:“殿下說笑了。”

聽秦王的語氣,分明是已經窺破了他和小鄒氏之間的隱秘。

秦王一定是在威寧侯府裡安插了眼線,或許這個眼線就是小鄒氏身邊貼身伺候的人......

紀澤神情僵硬笑容勉強。秦王看在眼裡。心中愈發瞭然,卻不說破。很快便又扯開了話題,和紀澤商議起了山東一行的具體“細節”。

紀澤暗暗鬆了口氣。心中對秦王更多了幾分忌憚。

魏王府離秦王府只隔了幾條街。

比起秦王府的夜夜笙歌,魏王府卻顯得安靜多了。

魏王慕容晅年幼時患了腿疾,後來雖被治好了,走起路來卻和常人有異。說的直白點。就是一條腿已經瘸了,站着坐着都看不出來。走路時卻一瘸一拐,十分不雅。

也因此,魏王極少在人前露面,平日大多待在魏王府裡讀書。在百官心中。這位魏王殿下的存在感很弱,還不如年幼的楚王。

論相貌,魏王是兄弟中最出色的。劍眉星目,挺鼻薄脣。堪稱美男子。脾氣也頗爲溫和,不顯山露水。只有極親近的人才知道魏王才智出衆,絲毫不弱於秦王。

這一個夜晚,太子府和秦王府都很忙碌。魏王府卻十分安靜。

子時過後,夜幕低垂,萬籟俱寂。

魏王府的後門悄然開了,幾個身影從後門進了魏王府。領先的青年男子,身材高大,英俊冷厲,赫然是陳元昭。

周聰和幾個侍衛緊隨在陳元昭身後。

陳元昭顯然不是第一次來魏王府了,不疾不徐的身影幾乎和暗夜混爲一色。很快就到了魏王的書房外。

沒等陳元昭敲門,書房的門就開了。

容貌俊美性情溫和的魏王站在書房門口,親自相迎:“子熙,你可總算來了。我等你整整一個時辰了。”

話是這麼說,語氣裡卻全無責怪之意,反而顯得親切隨意。

比起處處禮賢下士裝模作樣的秦王,魏王的隨和更似與生俱來,讓人很容易生出親近之心。

陳元昭扯了扯脣角:“爲了避人耳目,我一直等到子時才離開軍營,所以來的遲了。連累殿下久等了。”

魏王毫不介懷地笑了笑,讓開幾步:“進來再說。”

陳元昭迅速閃身進了書房。

書房裡燃了幾盞燭臺,照映得書房裡亮堂堂的。

魏王和陳元昭相對坐着,有意無意地壓低了聲音:“子熙,今日下午父皇在崇政殿裡看奏摺的時候,大發雷霆。又召了大哥和三弟前去。看來,山東官員貪墨錢糧致使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的事情藏不住了。父皇已經知道了!”

短短几句話裡,足以能看出魏王不是普通之輩。

崇政殿裡發生的事,不過半天時間,就已經傳到了魏王的耳中。很顯然,魏王在宮中有眼線。

陳元昭毫不意外,沉聲說道:“皇上大發雷霆,必然要派人去山東收拾殘局。要麼派太子前往,要麼就是秦王。”

魏王眸光一閃,不無自嘲地笑了笑:“是啊,父皇的心裡只有大哥和三弟,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我這個走路不便的兒子。”

大哥是太子,是大燕名正言順的儲君。

三弟賢名在外,掌管戶部,最得父皇器重。

年幼的五弟是皇后所出,自小身子骨就弱,也最得父皇偏愛。

相較之下,他這個魏王存在感實在太薄弱了。生母早亡,又不得父皇歡心......說到底,還是要怪這條不中用的右腿。如果不是患有腿疾,如果不是行走不便,父皇又怎麼會這般不待見他?

魏王的眼中閃過一絲陰霾,俊美之極的臉孔瞬間有些扭曲。

不過,只短短剎那的功夫,魏王又恢復如常,看向陳元昭:“我雖不受寵,總算是正經的皇子。真正委屈的人是你纔對。同是父皇的血脈,卻不能正大光明的表露身份,只能叫安國公一聲父親。”

......(。)

第210章 “有恙”第330章 出嫁(一)第8章 偏心第338章 新婚(一)第73章 池魚第302章 亂象第249章 佳婿(一)第211章 脈脈(一)第110章 捉~奸(二)第379章 進宮第64章 丫鬟第238章 波瀾(一)第327章 喜事第284章 遇刺(二)第333章 洞房(一)第349章 離別第237章 賞賜第356章 受傷第170章 相遇第270章 兒女第46章 琴譜(一)第312章 暗涌(二)第274章 軟禁(二)第33章 威逼第263章 歸來(一)第359章 風雲(三)第195章 後續(二)第196章 過關第90章 偶遇(二)第265章 歸來(三)第213章 牽線第234章 約會(三)第64章 丫鬟第238章 波瀾(一)第369章 賞賜(二)第155章 爭吵(二)第212章 脈脈(二)第28章 圖謀(二)番外之楚王第86章 亂麻(一)第56章 情意第107章 算計(一)第156章 真相第174章 意外第29章 坑人第367章 兒子第121章 急切第16章 扭傷第121章 急切第69章 如故第8章 偏心第236章 賜婚第269章 難產第156章 真相第121章 急切第13章 姐妹第297章 送別第296章 拉攏第184章 震驚(一)第15章 釋然第264章 歸來(二)第135章 反應第302章 亂象第32章 “巧遇”第163章 當年第246章 鳳旨第221章 怪病第260章 懇求第349章 離別第151章 紛亂(二)第253章 餘波(二)第107章 算計(一)第237章 賞賜第5章 顧氏第76章 恩人......第21章 故人(一)第372章 君臣(一)第320章 攤牌第354章 父親第78章 誤會(一)第358章 風雲(二)第311章 暗涌(一)第38章 登門(二)第33章 威逼第147章 相見第217章 商議第108章 算計(二)第172章 婆媳第24章 故人(四)第289章 惜別(一)第236章 賜婚第295章 親兵......第146章 揚眉第42章 相逢第151章 紛亂(二)第37章 登門(一)第177章 解元(一)第35章 離開第103章 盛怒
第210章 “有恙”第330章 出嫁(一)第8章 偏心第338章 新婚(一)第73章 池魚第302章 亂象第249章 佳婿(一)第211章 脈脈(一)第110章 捉~奸(二)第379章 進宮第64章 丫鬟第238章 波瀾(一)第327章 喜事第284章 遇刺(二)第333章 洞房(一)第349章 離別第237章 賞賜第356章 受傷第170章 相遇第270章 兒女第46章 琴譜(一)第312章 暗涌(二)第274章 軟禁(二)第33章 威逼第263章 歸來(一)第359章 風雲(三)第195章 後續(二)第196章 過關第90章 偶遇(二)第265章 歸來(三)第213章 牽線第234章 約會(三)第64章 丫鬟第238章 波瀾(一)第369章 賞賜(二)第155章 爭吵(二)第212章 脈脈(二)第28章 圖謀(二)番外之楚王第86章 亂麻(一)第56章 情意第107章 算計(一)第156章 真相第174章 意外第29章 坑人第367章 兒子第121章 急切第16章 扭傷第121章 急切第69章 如故第8章 偏心第236章 賜婚第269章 難產第156章 真相第121章 急切第13章 姐妹第297章 送別第296章 拉攏第184章 震驚(一)第15章 釋然第264章 歸來(二)第135章 反應第302章 亂象第32章 “巧遇”第163章 當年第246章 鳳旨第221章 怪病第260章 懇求第349章 離別第151章 紛亂(二)第253章 餘波(二)第107章 算計(一)第237章 賞賜第5章 顧氏第76章 恩人......第21章 故人(一)第372章 君臣(一)第320章 攤牌第354章 父親第78章 誤會(一)第358章 風雲(二)第311章 暗涌(一)第38章 登門(二)第33章 威逼第147章 相見第217章 商議第108章 算計(二)第172章 婆媳第24章 故人(四)第289章 惜別(一)第236章 賜婚第295章 親兵......第146章 揚眉第42章 相逢第151章 紛亂(二)第37章 登門(一)第177章 解元(一)第35章 離開第103章 盛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