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七章 噩夢來臨

徐州乃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鑰匙、南國門戶,歷朝歷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1

北接青州,西連兗州、豫州,而南部則是與揚州相連,東部更是有着極長的海岸線,在大唐乃是僅次於江南三州的繁華之地。

十多年前青州王母會之亂,朝廷調派神策軍入青州圍剿,而徐州便是後勤之地,從江南調撥的屋子都是囤積在青州,供應前方兵馬用度。1

徐州與江南三州毗鄰,但卻有着極強的獨立性,最明顯的便是江南三州的世家豪族聯絡有親,形成了一個整體,甚至有着江南七姓之稱號,而徐州士紳豪族又形成了另一股勢力,非但沒有與江南七姓連成一體,爲了與江南爭奪商業利益,雙方甚至一度有着競爭甚至敵對關係。

徐州重地,許多官員歷來都是從朝廷直接委派下來,自大唐立國之後,實際上對江南地區一直都異常重視,既將江南作爲朝廷的財賦重地,卻又對這片富庶之地始終存着戒備之心。

江南世家世代相傳,三州世家共同進退,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朝廷雖明知江南世家力量雄厚,卻始終是以安撫手段爲主,知曉一旦在江南大動干戈,很容易對帝國財政形成巨大影響,不到萬不得已,卻也是不敢對江南輕易動手。

而徐州就成了朝廷制衡江南的一枚棋子。

一直以來,徐州世家都是江南世家的勁敵,雙方雖然談不上水火不容,但肯定是稱不上和睦相處。

麝月公主當年在江南設立了內庫,以趙家未亡人的身份進入了江南勢力,成爲了江南世家仰仗的靠山,在麝月多年的經營下,江南世家固然死死抱住麝月這條大腿,而江南三州的諸多官員,也都是出自麝月門下。

本來徐州刺史的位置,一直都是國相的人,但是數年前,前任徐州刺史突發重病,無法繼續在任,朝中經過一番爭鬥,這個位置最終卻是落在了葉朝軒的手裡。

葉朝軒就任徐州刺史,卻是讓許多人大感驚訝。

道理很簡單,江南三州屬於公主的勢力範圍,徐州作爲制衡江南的重地,自然要用上國相的人,而聖人最終卻將徐州刺史的位置交給受公主提攜的葉朝軒,自然是出人意料。

不過很快許多人也清楚,徐州雖然是掣肘江南的重地,但兩股力量明爭暗鬥,損耗極大,特別是在商貿之爭中,兩股力量無數次商鬥,直接導致雙方利益受損,而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影響到帝國的賦稅。

如果是在大唐強盛時期,國庫充實,這兩股力量互相制衡倒也罷了,但聖人登基之後,帝國財政每況愈下,利用徐州制衡江南的策略就無法繼續下去,爲了避免對帝國財政的影響,徐州和江南的矛盾自然需要緩和。

江南是麝月的地盤,葉朝軒是公主的人,由葉朝軒治理徐州,雙方的矛盾和衝突自然會有所緩和。

而葉朝軒也確實不負聖人和公主所望,此人堪稱能吏,不但很快與徐州世族融在一起,而且也逐漸緩和了徐州與江南的矛盾,正‎​‏​​‎‎​‎‏​‏‎‏​‏‏‏因如此,聖人甚至都覺得葉朝軒算是徐州的定海神針,讓其在徐州刺史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六年之久。

實際上在江南之變前,徐州與江南兩地世家的關係已經頗爲和睦,雙方甚至已經開始有姻親往來。

江南之變後,江南世家一度遭到嚴重的打壓,特別是以蘇州錢氏爲首的蘇州世家,實力損失慘重,江南七姓之中其他各大家族也都是或多或少遭受牽連,在江南世家陷入低谷之時,徐州世家倒也並沒有趁勢對江南進行商業上的大舉進犯,甚至雪中送炭給予了一些幫助,這就讓雙方的關係更加親密,而主持這一切的幕後高手,自然正是徐州刺史葉朝軒。

葉朝軒在徐州受人敬畏,也因爲這番操作,在江南的口碑也是極佳。

可是誰也想不到,這位風評極佳的徐州刺史,竟然膽大包天斬殺了欽使,而且在殺死朝廷派出的欽使後,立刻舉起了反旗,打出了恢復李唐的旗號。

這一出着實讓天下人都大感震驚。

而且徐州七郡中,隨後便有三郡紛紛舉起了反旗,追隨葉朝軒起兵。

於是天下人立時就想起了聖人剛剛登基之時,以青州爲開始的三州七郡之亂。

三州七郡叛亂,導致中原大地戰火四起,而且在帝國陷入內亂之際,西邊的兀陀人、北方的圖蓀人,甚至還有南疆慕容,羣狼四起,那場劫難不但讓無數黎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也讓大唐元氣大傷,至今都沒能恢復元氣。

沒有多少人知道,本來是大唐能臣的葉朝軒,爲何會掀起如此大浪。

如果說葉朝軒真的是爲了恢復李唐,爲何之前卻兢兢業業爲朝廷辦差,沒有表現出絲毫要恢復李唐的跡象?

難道他在徐州經營六年,就是臥薪嚐膽,等待時機起兵?

只不過徐州雖然也算是富庶之地,但葉朝軒麾下兵不滿萬,想以一州之地恢復李唐,簡直是癡人說夢。

有人覺得葉朝軒這樣做,是否想仿照當年的青州。

青州起兵後,各地紛紛有兵馬舉起呼應。

不過那時候的情勢與現在並不相同。

當年聖人剛剛登基,天下人都覺得聖人得位不正,而聖人也是以冷酷手段清除異己,遭受牽連的人成千上萬,京都血流成河,那時候羣情激奮,反對聖人的聲音到處可聞,有人起兵,自然而然也會有人舉旗呼應。

但二十年過去,現如今反對聖人的聲音早已不比當年。

而且聖人對帝國的軍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地方州軍的兵力編制都是極少,就是防備地方發生動-亂,即使有人起兵,也很快就能被撲滅下去。

事實上葉朝軒起兵至今已近三個月,除了徐州境內有三郡響應,大唐其他各州到現在還並無任何一州站出來支持徐州。

反倒是朝廷那邊在徐州起兵後,很快就做出了部署。

兗州、豫州和江南三州,共計五州兵馬被調動起來,兵分三路,殺入了徐州平亂。

五州營自然都是精兵強將,兗州和豫州都是抽調了五千兵馬出陣,江南三州的兵馬則是由長孫元鑫調動,兵力也在六七千人,再加上徵調的民夫雜役之類,三路兵馬近三萬之衆部署在了徐州境內。

朝廷將攻打徐州的兵權交到了長孫元鑫手中,由長孫元鑫指揮調動三路兵馬。

長孫元鑫並沒有直接幾家所有兵馬殺到徐州城。

徐州兵家重地,徐州城自然是堅固無比,即使三路兵馬有近兩萬兵力,但要在短時間內打下徐州城,那也是極其困難。

而且葉朝軒動作迅速,在起兵之後,早就調集徐州境內的大批物資進入城內,物資充足。

徐州七郡之中,雖然只有三郡起兵響應,但這三郡卻都位於徐州城東部,其中廣陵、琅琊二郡都是依海,一北一南,與徐州城形成三角之勢,這兩郡如果不能迅速拿下,非但在戰略上會讓長孫元鑫陷入被動,而且這兩郡完全有可能從海上獲取後勤物資,能夠長期支撐下去。1

所以長孫元鑫領兵入境後,第一時間就作出判斷,要拿下徐州城,就必須切斷葉朝軒與其他各郡的聯繫,先將葉朝軒身上的利刺拔除,等拿下三郡之後,再集中兵力攻打徐州城。

徐州城和琅琊郡、廣陵郡形成三角之勢,三處都有兵馬,一旦有機會,都可以互相接應,所以長孫元鑫親率江南三州兵馬困住徐州城,兗州軍攻打琅琊,豫州軍則是殺向廣寧。

徐州城內也有四五千人馬,長孫元鑫手中其實也不過六七千衆,在兵力上並不處於絕對優勢。

他將重兵部署在徐州城東,其他各門只是派出少量遊騎監視。

他的目的不是爲了真的圍城,而是牽制葉朝軒,令城中兵馬不敢出城,如此兗州和豫州兩路兵馬就可以全力攻打既定目標。

實際上他的戰略十分奏效,琅琊和廣陵的駐軍兵力太過薄弱,都沒能堅持太久,先後都被拿下,長孫元鑫得到捷報之後,令豫州軍留守部分兵馬駐守廣陵,剩下的兵馬則是北上與拿下琅琊的兗州軍會合,折向西北,趁勢攻打三郡中最後一處的泰山郡。

他知道泰山郡被拿下只是時間問題,只要攻下泰山郡,便可調回兗州和豫州兩路兵馬,合兵一處,對徐州城發起最後的總攻。

雖說平定徐州之亂在即,但他心裡卻是高興不起來。

他與葉朝軒並非陌生人,實際上兩人從前有過數面之緣,甚至相談甚歡,雖然談不上知交,但關係卻也不差。

如今自己要將刀鋒指向葉朝軒,而且還是被澹臺懸夜所迫,助紂爲虐四個字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他心中清楚,拿下徐州,只不過是爲澹臺懸夜壯大了力量。

澹臺懸夜在控制京都後,接下來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拿下帝國的錢庫,只要徐州被掌控,與江南連成一片,澹臺懸夜就徹底掌控了帝國的錢袋子,手握京都兵權,再握住錢袋子,澹臺懸夜很快就將變成一頭恐怖的巨獸,天下間將少有人能成爲其敵手。

第九四五章 功夫不負苦心人第三七四章 此路不通第三六零章 雄關第一百零四章 諾言第一四二四章 境界第一七二七章 脫殼金蟬第二七二章 銅甲衫上架感言!第一四八零章 怪物第四一三章 半夜蹊蹺第六六肆章 千軍陣中第一八三九章 冤冤相報何時了第二八五章 雞肋第一七六五章 刀氣第一八一零章 進退兩難第二三二章 兵器之源第一三四零章 寒屋藏嬌第七二五章 奪命槍第一一一章 雞公峽第二零五章 密函第一七一章 入獄第九四八章 盟友第一五二六章 討價還價第九九六章 失守第一四三三章 你是誰第一二五三章 傾國傾城第二九零章 赴宴第一二九六章 邊軍之患第一二六九章 審訊第三七三章 閉門羹第三四八章 長街喋血第九零一章 木石鹿豕第一三七三章 死裡逃生第一八二三章 交易第一零六肆章 公道第一零九三章 利器第一五九零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零四八章 夜宴第二一零章 巴山第三五零章 淒寒冷夜送將軍第九十五章 馬料場第一五三六章 血色如歌第二八九章 遷營第七三三章 送別第八三六章 故事第三八七章 蛇蠍第一一九章 陷阱第六三七章 落魄第六八三章 鐵甲雄騎第一六六四章 我是誰第二章 甄侯府第一七四二章 留得青山在第一四五章 幽靈兇騎第一三四一章 陳年美釀第一七九二章 黃蜂第一三一章 商貿行第一零肆一章 向日戶第八一九章 孔雀石第九四五章 功夫不負苦心人第四四七章 將軍的憤怒第七二二章 走投無路第一七一七章 喜訊第二四二章 千夜曼羅第一三四四章 窺破玄機第八十三章 承朝第九一一章 同牀異夢第一六三五章 黑屋第一四六六章 叛軍第六九五章 最強水軍第一三九六章 致命殺招第八六五章 宮廷少年第二五零章 劫後失魂第一七五零章 嬰孩第八七一章 請喝茶第一一六四章 丹鳳門第一五七六章 叛軍第一五六零章 狠招第二八六章 變成食物的魚餌第一五九一章 以毒攻毒第八五九章 一敗塗地第四零七章 約定第二九一章 行刺第四五六章 天煞孤星第九六一章 絕巔第三一一章 綺念第五十六章 師姑救命第一三二七章 甲子歸元第七四七章 赤足第三零五章 羅睺第一七三六章 原形畢現第一四一八章 後裔第九五四章 狼騎第二十一章 腴美人第一八零四章 復仇第一七九六章 秋豐原第一七七五章 有恩必報第八零二章 人情第二五九章 奪走你的一切第六五五章 幽夜似水第五十七章 雞飛狗跳
第九四五章 功夫不負苦心人第三七四章 此路不通第三六零章 雄關第一百零四章 諾言第一四二四章 境界第一七二七章 脫殼金蟬第二七二章 銅甲衫上架感言!第一四八零章 怪物第四一三章 半夜蹊蹺第六六肆章 千軍陣中第一八三九章 冤冤相報何時了第二八五章 雞肋第一七六五章 刀氣第一八一零章 進退兩難第二三二章 兵器之源第一三四零章 寒屋藏嬌第七二五章 奪命槍第一一一章 雞公峽第二零五章 密函第一七一章 入獄第九四八章 盟友第一五二六章 討價還價第九九六章 失守第一四三三章 你是誰第一二五三章 傾國傾城第二九零章 赴宴第一二九六章 邊軍之患第一二六九章 審訊第三七三章 閉門羹第三四八章 長街喋血第九零一章 木石鹿豕第一三七三章 死裡逃生第一八二三章 交易第一零六肆章 公道第一零九三章 利器第一五九零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零四八章 夜宴第二一零章 巴山第三五零章 淒寒冷夜送將軍第九十五章 馬料場第一五三六章 血色如歌第二八九章 遷營第七三三章 送別第八三六章 故事第三八七章 蛇蠍第一一九章 陷阱第六三七章 落魄第六八三章 鐵甲雄騎第一六六四章 我是誰第二章 甄侯府第一七四二章 留得青山在第一四五章 幽靈兇騎第一三四一章 陳年美釀第一七九二章 黃蜂第一三一章 商貿行第一零肆一章 向日戶第八一九章 孔雀石第九四五章 功夫不負苦心人第四四七章 將軍的憤怒第七二二章 走投無路第一七一七章 喜訊第二四二章 千夜曼羅第一三四四章 窺破玄機第八十三章 承朝第九一一章 同牀異夢第一六三五章 黑屋第一四六六章 叛軍第六九五章 最強水軍第一三九六章 致命殺招第八六五章 宮廷少年第二五零章 劫後失魂第一七五零章 嬰孩第八七一章 請喝茶第一一六四章 丹鳳門第一五七六章 叛軍第一五六零章 狠招第二八六章 變成食物的魚餌第一五九一章 以毒攻毒第八五九章 一敗塗地第四零七章 約定第二九一章 行刺第四五六章 天煞孤星第九六一章 絕巔第三一一章 綺念第五十六章 師姑救命第一三二七章 甲子歸元第七四七章 赤足第三零五章 羅睺第一七三六章 原形畢現第一四一八章 後裔第九五四章 狼騎第二十一章 腴美人第一八零四章 復仇第一七九六章 秋豐原第一七七五章 有恩必報第八零二章 人情第二五九章 奪走你的一切第六五五章 幽夜似水第五十七章 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