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列祖列宗

大燕的皇帝,剛打完了一套太極,又盤膝坐下練了一會兒吐納,隨後神清氣爽地去泡了個澡。

自打五年前“治病”之後,皇帝對自己的身體,可謂極其珍惜。

當然,五年前的那一場最後的官場清洗再加上內閣制度的平穩運行,姬老六可謂完成了“收權”與“放權”的和諧。

國事交由內閣去做,儘可能地將自己從繁忙的案牘之中解脫出來,但屬於皇帝的權柄,依舊穩穩地捏在手中。

皇帝在黃昏時走入了內閣,對外的牌匾上,寫着的是“清政殿”。

諸位閣老一起起身向皇帝行禮,皇帝微微頷首示意大傢伙坐下,再示意魏忠河命一衆小太監將銀耳羹送與諸位閣老。

清政殿首座是一張龍椅,只有皇帝來時才能坐上去,此時,太子坐在龍椅下面的一張桌前。

皇帝這明顯的“養生加放權”,對比先帝在位時的勤勤懇懇嘔心瀝血,甚至是對比皇帝剛登基時那兩三年的兢兢業業,實在是有着太多的“散漫”;

按理說,諸位閣老們應該對此有很多怨言的,最起碼,得勸諫勸諫,陛下,咱不能那麼閒啊。

雖然,皇帝在大方向和新政把控上,一直做着主導,每年戶部上呈的年結也都是按照預期的增幅,只會超額完成目標從未有虧欠;

但,您好歹做做面子活兒啊,還想不想史書上留個勤政的好名聲了?

最重要的是,皇帝在治國方面,尤其是民生經濟方面有着遠超尋常大臣的水平,戶部尚書在皇帝面前就像是初入貨行的夥計面對老掌櫃,所以,皇帝當“吉祥物”的話,無疑是讓大傢伙的工作一下子變得厚重繁瑣了許多。

不過,如何對付這些閣老,皇帝也是很有心得,他清楚這些大臣們想要的是什麼;

造反……他們還真沒這個心思;

做官做到這一步了,所求的,也就是個青史留名了,最好,能陪享太廟。

所以,皇帝將自己的長子,也就是當今太子,放在了清政殿。

太子在這裡,一開始幹着“小太監”一樣的活計,端茶遞水;

但總能問問看看,變相的大傢伙都成了帝師,而且培養調教的還是未來大燕的皇帝;

就如同是劍聖將龍淵毫不猶豫地送給攝政王府長公主一樣,江湖人對傳承極爲看重,閣老們也是一樣。

他們希望自己的政治哲學,可以灌輸到太子身上去,從而讓自己的思想,可以在未來,繼續光照整個大燕。

也因此,

皇帝“懈怠”政務,閣老們看在皇帝把太子丟過來的份兒上……忍了。

看見自己父皇來了,

因爲自幼早慧太懂事所以不得不一直承受“重擔”的太子爺,

忍不住長舒一口氣。

他將手頭的一些摺子整理好,主動走向自己父皇。

皇帝坐了下來,開始批閱摺子。

清政殿的氛圍,再度恢復肅穆。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皇帝將面前的摺子“清理”好了,示意太子拿下去分發。

揉了揉手腕,皇帝下意識地想打個呵欠,再看看下方坐着的閣老們,皇帝稍微用手做了些遮掩。

很多時候,人會刻意地繃緊了弦去忙碌,不是喜歡這種繃緊的感覺,而是心裡清楚一旦鬆懈下來,只會不停地給自己找各種藉口,而後一瀉千里。

才這會兒功夫,皇帝已經覺得疲憊了。

內閣一開始是五個人,後來一再擴充,現如今,清政殿坐着的閣老,有將近十五人,只不過,核心圈子,也就是拿捏主意坐梨花木太師椅的,只有五位,另外十個,其實更像是打下手的閣老,但不管怎樣,也是入閣了;

慢慢熬,慢慢混,總能有指望坐上一把椅子的。

之所以要擴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政務太累,閣老們往往需要超負荷工作,所以,很容易病倒,有些,將養將養,休息休息,還能很快再爬回來繼續爲大燕操勞,有些……病倒後可能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所以,內閣的人數必須多,方便填補。

權力,是一枚毒藥,它不僅能讓帝王嘔心瀝血,也能讓臣子們一邊熬着腥紅的眼一邊繼續對這種狀態甘之如飴。

“諸位,可以歇歇了,待會兒隨朕一起去赴宴吧。”

Www ⊙тt kΛn ⊙C O 今日,宮內設宴,有五年前加封攝政王時的規模。

閣老們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沒人有異議,分別起身,找負責伺候自己的太監去淨臉和換袍子。

清政殿兩側,單獨開了寢房,方便閣老們小憩一下繼續操勞,省得來回出宮麻煩,不少閣老半個月纔出一次宮回一趟府;

外頭有一說法,那就是看看這入閣的大人們,哪怕普遍年紀不小,但想那乾國姚子詹,還能繼續生個小兒子小閨女出來呢,可偏偏大燕這入閣的閣老們,一旦入閣,家裡就不誕子息了,一樹梨花,真沒功夫去壓海棠嘍。

太監們從寢房內爲閣老們取來正服,見大家着裝完畢後,皇帝走在前面,太子跟在後頭,再後頭,則是總共三排十五位閣老。

撇開晉東的那座王府不談的話,

這一行,

已經算是大燕真正的權力核心隊伍了。

宴會規模很盛大,不僅有燕國的王宮貴胄,還有荒漠十三部的質子……亦或者叫,小王爺。

整個荒漠如果切半分的話,真正能和燕國有密切交集的,其實是東邊荒漠,而西邊荒漠,則和西方聯繫比較緊密。

相較而言,東邊荒漠人口最多,部族也多,實力也更強,當年蠻族的王庭,也立在這塊區域。

自南北二王一同碾碎王庭後,荒漠蠻族開始了分裂,這幾年下來,可謂腦漿都打出來了。

大燕天子更是一口氣冊封了十三個部落爲“王”,惠而不費的頭銜,直追當年大皇子在雪原時帶着蘿蔔大印去“官嫖”。

蠻族的衰落,燕國的崛起,已成不可逆之勢,再加上皇帝借鑑了曾經平西王府對雪原的手段,且做了因地制宜的改良,在加劇了荒漠部族分化的同時,也加強了燕國對那裡的滲透。

十三個蠻族“小王爺”一同向大燕皇帝行賀,送上祝福。

今日宴會的主題,是燕國皇家的一個節日,擱先帝爺時,應該是皇帝帶着宗室們憶苦思甜,最典型的就是讓皇子們坐在那兒吃難以下嚥的窩窩頭;

可偏偏這一次,皇帝卻大肆操辦了起來。

皇帝起身,站在宴會最高處,與他們隨了一杯。

坐下來後,皇帝一邊整理着自己的袖口一邊想到了前陣子收到的來自晉東的信,信中表達了對現如今燕國對荒漠羈縻政策的擔憂。

一旦燕蠻隔閡伴隨着蠻族徹底當狗而逐漸被打破,日後,在後世子孫時,很可能會導致蠻族藉助另一種方式,甚至打着燕人自己的身份,在燕國境內重新崛起……返祖。

看着眼前正爲自己獻舞的一衆蠻族王子們,

皇帝微微一笑,

這個提醒,他不是沒想到過,但還是自己和那姓鄭的聊過的那些話。

後世子孫但凡不爭氣,就算不在蠻族身上出亂子,也會在其他方面出亂子,自己總不能提前將所有現在的阿貓阿狗都除掉吧?

哪怕你除了個乾乾淨淨,但等個一甲子之後,還不是春風吹又生?

蠻族小王子們舞蹈結束後,燕國各方上來送上祝福,其實燕人自己都不懂這個本該是“宗室”的節日爲什麼要大家一起過,更不懂得要祝賀什麼,但稱頌皇帝陛下偉大,稱頌大燕蒸蒸日上總是不會錯的。

接下來,

是乾國使臣、楚國使臣、成親王府、晉王府等等以及一衆諸夏小國派來的使者,相繼送上賀詞。

皇帝很給面子,雖然沒下場“親民”,但也都舉杯做了迴應。

乾國使臣一衆坐席那邊,有一個姓石名開的年輕人,他正搖晃着自己案桌上的酒壺,身邊一個使團官員笑着問道:

“這燕國的酒,哪裡有我大乾桃花釀來得好喝潤喉?”

石開搖搖頭,道:“您沒注意麼,這酒,只有半壺不到。”

雖然這種在宮廷內開設的宴會,政治主題爲主,吃喝什麼的,反而只是意思意思,但連使臣桌上的酒壺都只有半容,難免讓人覺得奇怪。

“嘁,燕人嘛,總是摳摳搜搜的,蠻子習性。”

石開抿了抿嘴脣,道:

“回國前,要查一查燕人坊市間酒水的價格如何了。”

“嗯,爲何?”

石開將酒壺中剩下的酒都倒入酒杯中,

再緩緩地將眼前這酒壺放下:

“這種規格的大宴,賓客的酒壺竟只有半容,一國體面都可以不顧了……”

石開將杯中酒水一口飲盡,

道;

“我猜,燕人,可能禁酒了。”

……

大宴後半段時,皇帝提前離場。

魏忠河攙扶着皇帝向後宮走去,皇帝的後宮,到現在依舊是隻有一個皇后一個貴妃。

這五年期間,皇后爲皇帝又生了個兒子,貴妃則又生了個公主。

這後宮之和諧,讓朝臣們也是有些無話可說。

多麼盡職盡責的皇后娘娘啊,每天喜歡做的事兒就是在宮內種菜紡紗織布,順帶給大燕誕下了三個皇子;

多麼知禮數的貴妃娘娘啊,生就生公主,一胎皇子都沒有。

三個皇子,兩位公主,子嗣對於皇帝而言,其實還是少了,但……也夠用了。

尤其是國本早早地就立下的基礎上,閣老們也不願意拿這個去勸諫皇帝;

他們天然地會擁立太子的,一如當年先帝爺在時,甭管六爺黨多麼強勢,但太子身邊也一直不缺支持者;

因爲很多大臣,他們想的不是從龍和倖進,甚至對太子不熟,他們所保護的,是這種穩定的體制。

真要勸諫選秀往後宮納人,萬一整進去個什麼妖豔女子,引動了後宮大戲,何苦來哉?

魏忠河知道陛下喝多了,是真有些醉了,所以他打算將皇帝送往皇后娘娘那裡去。

一般這種情況下,皇后娘娘也會將貴妃娘娘喊來,兩個人一起伺候宿醉的皇帝。

但皇帝卻忽然開口道:

“去太廟。”

“喏。”

魏忠河馬上揮手,後方的太監們馬上將輦擡上,讓皇帝坐上去。

隨即,

一行人在這深夜,前往了森嚴太廟。

太廟是一個祭祀場所,莊嚴神聖,就是皇帝需要在這裡舉行什麼活動時,也得提前沐浴更衣和齋戒。

但皇帝自個兒心血來潮想來這裡看看的話,自然也沒人敢阻撓。

魏忠河攙扶着皇帝上了太廟臺階,隨後,皇帝伸手,將魏忠河推開,自己身形有些踉蹌地雙手撐開了太廟大門,有些踉蹌地步入其中。

太廟的長明燈不會熄滅,中間是供桌,兩側則是燭火通明。

魏忠河站在門口,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太廟大門閉合起來,轉過身,面向外頭。

裡頭,

皇帝沿着一條邊,開始一步一步地挪走。

在其面前,是一張張歷代姬家先祖的畫像。

初代燕侯的畫像,最爲質樸,因爲他穿的不是龍袍,而是大夏的官服,騎着貔貅,身負弓箭,手持長刀,極爲英武。

他,是燕地的開創者,也是燕民的領路人。

老燕人在有些事情上,脾性確實很光棍,就比如接下來的好幾幅畫像裡的姬家“皇帝”,都沒穿龍袍,因爲那時還沒稱帝建國。

但據說,乾人趙家皇帝的太廟裡,從乾國太祖皇帝以上,祖宗多少代都追封了皇號,所掛畫像,也是清一色的龍袍;

在乾人的敘述之中,他們的趙官家祖上,是四侯開邊之一。

可能,正是因爲得國不正,所以更心虛,才更需要這些玩意兒來裝點自己吧,反觀靠着祖先一刀一槍拼殺出江山社稷的姬家,就沒什麼需要忌諱和遮掩的;

先祖當年的模樣,正是創業艱辛的最好證明,更是姬氏一族的榮耀所在。

等到立國後,接下來的皇帝畫像,都是龍袍加身了。

這期間,有很長的一串皇帝畫像,很年輕,這意味着這些皇帝都是英年早逝得多,沒有活到老年留下年邁時的形象。

遺像嘛,自然是生前最後健康時間的模樣,不可能你活到六七十歲結果給你畫一張所謂的二十歲時的英俊模樣掛上去。

這段年月,也是燕人和蠻人廝殺得最慘烈的時期,帝王御駕親征戰死沙場的都有好幾個。

姬成玦繼續往裡走,然後,他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他對自己的爺爺其實印象很有限,甚至可以說幾乎沒什麼印象。

但他還是在爺爺的畫像前駐足了很久,

不是爲了想多看看爺爺幾眼,純粹是想晚一點再看下面的那位。

但,

這麼多先人都看過了,總不能把他落下;

姬成玦最終挪動了步子,站到了最後一張畫像前。

這張畫像很新,畫中的人,也很鮮活,最主要的是,因爲你對他實在是太過熟悉,所以當你看見他畫像時,你會自行去補充其形象。

畫中的他,坐在龍椅上,一身黑色的龍袍,眼眸裡,似乎依舊帶着那股子睥睨的氣息。

很多時候,姬成玦都覺得自己的父皇不是人,而是一尊貔貅,真正意義上的貔貅,披着神獸的皮,實則本質是一頭兇厲的野獸。

姬成玦身子往後靠了靠,在桌臺前選好了一個依託點,就這麼盯着自己的父皇看。

“嗝兒……”

皇帝打了個酒嗝兒。

這麼多年過去了,你要說多恨他吧,現在還真沒太多感覺了,但所謂慈父的形象,那自然也是不可能有的。

姬成玦歪了歪腦袋,

伸手,

指了指畫像中的先帝,

笑道:

“你呀,這輩子,所圖所想的,就是一個千古一帝的名聲,但可惜了,你沒機會了,沒機會了啊。

全德樓烤鴨店裡的烤鴨,一直很有名。

但食客稱讚的,是烤鴨師傅的手藝,誰會閒着沒事兒幹,去稱讚採購鴨子的夥計?

這盤菜,

你備好了料,

我來下鍋;

這天下,

你沒統合下來,

我來統!

千百年後,

煌煌青史中的千古一帝,只會是我,是我……姬成玦。

你會因爲離我太近,

反而被我遮掩住光芒;

你這輩子,都沒怎麼正兒八經地當過一個爹,

那我就讓你在史書裡被人讀起時,

讓他們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

姬潤豪?

燕武帝?

他是誰啊?

哦,

是我……的爹。

哈哈哈哈哈………”

皇帝發出了大笑,

他手指四方,

喊道:

“當我住進這裡時,我讓你們所有的所有………都黯淡無光!”

酒醉加一路在太廟行進過來的疲憊,讓皇帝身子越來越往下,最終,靠在了桌臺邊緣,睡了過去,還打起了呼嚕。

也不知道哪裡的風,吹了進來;

燭臺,

微微有些搖曳。

正前方先帝爺的畫像,在此時脫落了下來,緩緩蕩蕩……

遮蓋到了皇帝的身上。

宿醉的夢,

總是帶着眩暈與乾嘔,同時還是混亂且不合邏輯的,甚至,還會顯得很是荒誕;

就比如,

姬成玦在夢裡,

似乎自己身邊,圍滿了人,

其中一道熟悉的聲音從自己身邊響起:

“呵呵,

如何?

你們看到了沒有,

這是我爲大燕挑選的皇帝!

這,

就是我姬潤豪的,

兒子!”

第七百二十三章 平西王進品!第四十三章 大俠第三百一十四章 劍聖出城 (大章,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三章 踏滅第六百章 病倒第六百五十九章 帝都陷落!(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虎符!第四百八十三章 刺殺第九十二章 大燕國運!第九十三章 烏拉!第六百一十一章 上火第一百零二章 虎,虎,虎!(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老王的請求第四十章 潰敗和搶功!第兩百零二章 雄雌第一百七十四章 國書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劍第六百四十五章 殉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龍體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君側!第二十九章 溫柔鄉里何處覓第二章 招兵第二十九章 鎮北軍南下第三十三章 升級方式!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它,百年國運!第一百五十六章 封爵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第一百三十四章 破關第六百七十四章 奏對第四百九十八章 侯爺和皇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恭迎父親大人回府!第十六章 他,看見了第五百零七章 傳旨 調兵!第二百九十章 爬山第三百七十章 朋友第七百三十一章 君臣怒斥第五百九十一章 好活兒第三百二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擡棺第六百零二章 地牢、黑甲第六百二十四章 鄭老弟,哥哥我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制第三百零二章 成勢第五百三十九章 宿命中的迷失第五百二十二章 此去,不歸第一百二十一章 接旨第四十五章 世子殿下第四十三章 大俠第五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三十二章 皇宮內的畜生第三十四章 蒸口氣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野伯走單騎第六十三章 乾爹第九十五章 收隊!第四百二十四章 被刺第五十六章 薛三與狗第四百一十六章 姥姥第一百零二章 虎,虎,虎!(求訂閱!)第十九章 有內味兒了第二十九章 國戰(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憨笑第六百九十五章 多子多債!第四百七十章 野望與茶涼第三百八十五章 田無鏡第九十三章 道理第七百二十六章 晉級第五百三十六章 該當何罪第十七章 血的味道第636章 許胖胖第二百九十五章 這是高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擊!第八十章 罪己詔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俠,請入坑第六百五十七章 朕,來了!第十二章 衝鋒!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利品第一章 現在與未來第六百零九章 封王大典第十五章 詐唬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孤煙直第一百九十六章 投降第三十七章 套中套中套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燕的……憤怒!第六十九章 看風景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了第六十一章 稱帝第六十七章 進擊的鄭校尉(大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北王父子第二十一章 牧童遙指杏花村第四十六章 一代天驕,餓死第四十九章 大舅哥,低個頭先第634章 影帝!(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四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五十三章 夢中驚醒第一百九十三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退!第一百零八章 刺激
第七百二十三章 平西王進品!第四十三章 大俠第三百一十四章 劍聖出城 (大章,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三章 踏滅第六百章 病倒第六百五十九章 帝都陷落!(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虎符!第四百八十三章 刺殺第九十二章 大燕國運!第九十三章 烏拉!第六百一十一章 上火第一百零二章 虎,虎,虎!(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老王的請求第四十章 潰敗和搶功!第兩百零二章 雄雌第一百七十四章 國書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劍第六百四十五章 殉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龍體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君側!第二十九章 溫柔鄉里何處覓第二章 招兵第二十九章 鎮北軍南下第三十三章 升級方式!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它,百年國運!第一百五十六章 封爵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第一百三十四章 破關第六百七十四章 奏對第四百九十八章 侯爺和皇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恭迎父親大人回府!第十六章 他,看見了第五百零七章 傳旨 調兵!第二百九十章 爬山第三百七十章 朋友第七百三十一章 君臣怒斥第五百九十一章 好活兒第三百二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擡棺第六百零二章 地牢、黑甲第六百二十四章 鄭老弟,哥哥我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制第三百零二章 成勢第五百三十九章 宿命中的迷失第五百二十二章 此去,不歸第一百二十一章 接旨第四十五章 世子殿下第四十三章 大俠第五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三十二章 皇宮內的畜生第三十四章 蒸口氣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野伯走單騎第六十三章 乾爹第九十五章 收隊!第四百二十四章 被刺第五十六章 薛三與狗第四百一十六章 姥姥第一百零二章 虎,虎,虎!(求訂閱!)第十九章 有內味兒了第二十九章 國戰(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憨笑第六百九十五章 多子多債!第四百七十章 野望與茶涼第三百八十五章 田無鏡第九十三章 道理第七百二十六章 晉級第五百三十六章 該當何罪第十七章 血的味道第636章 許胖胖第二百九十五章 這是高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擊!第八十章 罪己詔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俠,請入坑第六百五十七章 朕,來了!第十二章 衝鋒!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利品第一章 現在與未來第六百零九章 封王大典第十五章 詐唬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孤煙直第一百九十六章 投降第三十七章 套中套中套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燕的……憤怒!第六十九章 看風景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了第六十一章 稱帝第六十七章 進擊的鄭校尉(大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北王父子第二十一章 牧童遙指杏花村第四十六章 一代天驕,餓死第四十九章 大舅哥,低個頭先第634章 影帝!(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四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五十三章 夢中驚醒第一百九十三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退!第一百零八章 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