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程大帥真了不起

第140章 程大帥真了不起

第139章

翻開遼東的地圖,其實不難發現,遼東的西、北、東三面環山,一面向海,這既有利於潮溼的空氣進入內陸,形成降雨。

然而,遼東又是一個制高點,遊牧民族一旦在這裡站穩了腳跟,將對北方地區,特別是京畿形成泰山壓頂之勢,像山洪爆發般傾泄而下的滾滾鐵騎足以在瞬間將一切抵抗輾成齏粉。

京畿其實還要,有燕山山脈的阻隔,特別是巍峨的燕山山脈,可以阻擋鐵騎的衝鋒,但是,一旦京城守不住,整個北方都將被呼嘯而來的蠻族騎兵淹沒,這就是爲什麼兩千年來,漢人明知道松遼平原水土肥沃,宜農宜牧,稍加經營就會呈現出田園牧歌的美景,卻始終沒有下大力氣去經營松遼平原的原因。

包括擁有整個遼東的明朝,早在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就罷黜府縣,只留下衛所,設立遼東二十五衛。遼東地區的存在感一直爆棚,但是遼東地區在行政單位方面,並非是作爲一個獨立省份,而是歸屬在山東承宣布政使司之下。

遼東都司治下的城市,除了遼陽曾在洪武年間短暫的設置府縣外,遼東都司的各個城市都是屬於軍事編制的“衛”。因此可以說,明代的整個遼東地區,只能算是依附在山東之下的一片軍管區域。

遼東地區之所以在明代行政區劃上這麼沒有排面,倒並非是因爲這一地區不受重視,相反,明朝認爲遼東都司“遼亡則京師未得安枕臥也”,甚至“故其離合,實關乎中國之盛衰焉”。

但是另一個簡單,卻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一個地區的重要程度,和這個地區的經濟條件和社會發展並沒有直接關係。

明朝之所以選擇設立遼東都司,來管理遼東和遼西,正是出於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能夠儘可能將資源優先於軍事的舉措。

不是不想要這片土地,而是太難防守了。

三面大山居高臨時下,一馬平川的松遼平原有三十五萬平方公里,足足是兩個河南,只要失去戰略支點,就會一潰千里。

在瀋陽失守以後,很快整個遼東就失守了。

遼東地區的氣候太冷了,與西北的乾冷不同,這裡卻是溼冷,一旦到了冬季,這些一切都會被冰封住。首先說農業的問題,雖然現在的東北已經成爲了重要農業產地。但是在明代,受制於當時遼東都司轄區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可並不適合於農業生產,甚至僅靠當地都無法實現自給自足。

比如今天作爲東北水稻重要產地的遼河平原,在明代受限於技術和人口,絕大多數地區不僅沒有被開發爲農田,甚至還是當時將遼東都司轄區分割爲遼西和遼東的遼澤。

不過明代的這個遼澤並非是大型湖泊,而是“地下多水患……四望無煙,惟蘆葦蕭蕭耳”,類似於紅軍過草地時所經過的草甸沼澤。這一地區不僅需要進行大規模排水作業,而且大量死水還會成爲滋生蚊蟲的溫牀。

耕地的拮据,還只是明朝在遼東都司面對的農業問題之一,另一個更大的問題便是氣候。受制於明代氣候,當時遼東地區的各類農產品的種類和產量,都遠不足以滿足遼東都司的需求。

尤其是作爲明代紡織品主要原料的棉花,因氣候和棉花種植技術的原因,在明代的遼東都司轄區內無法完成自產。因而當地的除了糧食外,布匹、棉花一類物資,都嚴重依賴山東登州地區,與遼東地區的登遼海道來進行補給。

遼東地區在物資方面的缺口,可以參考洪武末年的一些記錄,比如糧食方面,洪武十八年時的運輸量就達到“海運糧米七十五萬二千二百餘石往遼東”。而棉花方面運輸量就更爲誇張,洪武二十一年,“運綿布一百三十四萬疋綿花、五十六萬斤赴遼東給賜軍士”。

在這種強依賴的情況下,遼東都司的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實際上都需要明朝對遼東進行財政放血,而且還非常容易受到氣候和倭寇、海盜的襲擾。因此相比於明朝內地的省份,戰事頻繁的遼東都司,轄區的經濟根基要遠遠脆弱得多。

遼南四州早在天啓元年失陷,除了旅順短暫時間被收復以外,建奴一直不重視遼南,因爲這裡想要發展起來,需要大力氣治理。

而建奴既沒有能力,也沒有心思發展遼南。

程世傑願意治理這個鬼地方,那是因爲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程世傑現在利用了小冰河氣侯的乾旱少雨,天氣又陰冷的特點,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治理遼南,治理松遼平原。

就像現在遼南,雨水雖然不算太多,天氣也有了旱災的趨勢,可是隨着程世傑帶領屯田軍和工程軍戶們,花大力量整治,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寧海軍的屯田區,爲了豐富寧海軍將士的飯碗,程世傑沒有將所有田地種滿糧食,而是種植了大量的蔬菜。像西紅柿、蘿蔔、茄子、豆角、白菜、黃瓜等農作物,一畦畦的紅紅綠綠,十分誘人。

每天都有人收了菜,然後一車車的運到草原上去賣,草原上是種不了菜的,這些青菜在草原上可以賣出天價,一擔白菜牽回幾隻羊那是常有的事情。

誰讓那些牧民不會種菜呢?

坑的就是你們!

現在的程世傑擁有胡二奇和謝景林這兩雙白手套,負責走私事物,他們都是不對稱交易,比如說,用幾斤生鐵鑄造而成的煤球爐,一隻煤球爐的成本不過兩三百錢,相當二三錢銀子,可是送到草原上。

將鑄鐵外面包裹一層馬口鐵,就是白鐵皮,可以賣到七八兩,甚至十兩銀子,建奴牧民手中其實也大都沒有錢,他們用牛或者馬換,一匹馬或者一頭牛換一個白鐵皮爐子,這是正常交易……

除了這種煤球爐子,最受牧民歡迎的還是遼南的鹽,程世傑給徽州鹽商的批發價,是每包兩斤三十文,量大還有一定的優惠。

可是賣給牧民,這個鹽價就是一包一隻羊腿,四包八斤鹽一隻整羊,哪怕最小的羊羔,那也是十幾倍的利潤。

廣寧衛,金天會元年(1123年)升遼顯州爲廣寧府,府址在今廣寧鎮,下設閭陽、望平、廣寧、鍾秀四縣。至明代,廣寧成爲明朝在東北最高的軍事機關駐地。

遼東巡撫衙門和遼東都指揮使司衙門,皆駐紮在廣寧,只是非常可惜,在天啓元年,廣寧衛失陷後,再也沒有奪回來。

以海州衛最北邊的望臺鎮算以,往北就屬於廣寧衛的地界,也是遼河平原,一馬平川的遼河平原,無險可守,想要在遼河平原站穩腳跟,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程世傑的第一步,就是派出望臺鎮守備胡二奇,胡二奇麾下有八百餘名建奴士兵,組成了寧海軍的獵騎兵部隊。

所謂的獵騎兵部隊,就是像狩獵一樣的部隊。

在望臺鎮向北四十里,程世傑命令大營在此紮營,而營區走後,就在原址上修建新臺鎮,

程世傑的戰略,還是以屯堡爲主,將十個整編的屯田百戶所,合編成一個鎮,鎮設立鎮堡,其實就是一個與千戶所一樣級別城池。

因爲水泥的成功生產,程世傑不必再用珍貴的糯米用來粘合磚石了,用水泥建造城牆,不僅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且更加堅固。

在新臺鎮向東三十里,修建一座新鎮堡,名叫彈冠鎮,因爲程世傑抵達這裡的時候,一陣狂風,將程世傑的帽子吹落了,程世傑撿起帽子,彈了彈土。

在修建這座鎮堡之後,將望臺鎮、前臺鎮、彈冠鎮三鎮之間又修建了聯通的公路,此時往北,修建模式就是按照驛站的模式,每隔三十里或者四十里,沿路修建鎮堡,鎮堡與驛站的功能相結合。

大軍在前面開道,後面的三百屯田百戶和工程百戶所,一點一點建城堡,修路,修建驛站。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

程世傑率領寧海軍的親衛都司,與配合的三百個屯田百戶和工程百戶所,一路前進,一邊建設。

此時的寧海軍將士士氣高昂,他們在休息的時候,也會在議論,建奴有多少好東西,從哪裡搶建奴。

“幾十年來一直是建奴在搶我們,現在也該輪到他們嚐嚐被搶的滋味了。”

“老子的大刀早已飢渴難耐了!”

擔任前鋒的胡二奇穿越一片原始松林,他看到很多建奴牧民正趕着大羣圓滾滾的羊羣在草原上放牧。

胡二奇望着那到處都是的牛羊直流口水:“好多錢,好多糧食!”

胡二奇麾下的建州女真騎兵無不眼冒綠光,口水直流。

在他們眼裡,羊就是糧食,不對,現在羊毛也相當值錢了,寧海軍不是辦了紡織廠,專門紡織羊毛嘛,大量原本沒多大用處的羊毛送進去,變成柔軟精美的羊毛襖、羊毛衫、羊毛大衣、羊毛圍巾等精美的織品銷往關內關外,供不應求。

所以在這幫傢伙眼裡,那些亂跑的羊就是一羣會走會叫的銀子啊!

“兄弟們,準備幹活!”

在樹林裡的時候,還好,當胡二奇麾下離開樹林,寧海軍黑色的軍裝,打老遠對方就能看到他們了。

胡二奇都還沒有開始行動,那些建奴牧民就陷入了慌亂,那些小孩趕着羊羣沒命的跑,邊跑邊拿出牛角嗚嗚的吹,一彪建奴漢子騎着駿馬朝這邊呼嘯而來,準備用馬刀和角弓迎戰。

然而,實力也太懸殊了。

別看胡二奇才八百餘,可對方連孩子都算上,才二百來人。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寧海軍的先頭部隊抵達這裡,他們看到的則是一個被摧毀的部隊,倒在地上的屍體。

現在這些屍體已經被收集了起來,壘成了一個小小的京觀,並且豎了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字:“大明遼東經略使、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左都督、徵虜大將軍、寧海軍總兵官程公麾下,望臺守備胡二奇,破建奴於此……”

程世傑在抵達太子河河畔,這裡距離金州差不多有了五百里,爲了解決寧海軍的給養問題,程世傑的原則是,能用水路解決的,率先考慮水路解決。

隨着寧海軍水師利用四百料炮船運輸着糧草,建築材料,還有各種物資抵達太子河臨時碼頭,這座臨時碼頭已經被臨時定爲碼頭鎮的鎮堡。

這座鎮堡就沿着河畔興建,一千四五百畝的空地上,開始破土動工,一片繁忙。

程世傑望着身邊的陳國棟道:“兄弟們的情緒怎麼樣?”

陳國棟笑道:“兄弟們的心氣高着呢!”

程世傑道:“告訴新來的兄弟們,金州的土地,已經沒有了,新來的兄弟,本帥是沒有辦法給他們分配土地了,明年咱們重點開發蓋州、復州和海州,本帥決定,兄弟們的軍職田,按照自願的原則,在蓋州可以享受六十畝,在復州的可以享受七十畝,在海州的可以享受八十畝!”

無論是魏武卒的軍功田,還是秦漢的二十等爵,再或者是大唐的府兵、大明的衛所,只有保證將士足夠的利益,也就是田地,軍隊才能保證戰鬥力。

可問題是,關中總共只有不到四千萬畝土地,這其中還有數量相當的桑林。誰都知道靠近長安的地勢好,發展前景好,土地值錢。

未來的金州就是遼南的商業中心,佔據着海港的天然優勢,這一點無論是蓋州還是復州,是比不上金州的。

土地的問題,程世傑需要提前佈局。

“雖然說正式命令沒有下發,要給兄弟們提前吹吹風,軍職田可以調整,軍功田也可以調整,軍功田的調整比例,就按照一比一點二。”

“是!”

程世傑接着道:“沈明遇。”

“到!”

“現在左都司能不能在七個時辰內,急行軍一百五十里,馬上投入戰鬥?”

沈明遇搖搖頭道:“大帥,末將不知道,也沒有試過!”

程世傑是拿三十八軍的標準來要求寧海軍左都司,當然,右都司也不能獨善其身。

“那回頭就試試,近衛都司、左都司、右都司都準備一下,三天之後,所有人全副武裝,攜帶三天干糧,進行遠程機動!”

程世傑也不是一定要把寧海軍訓練成三十八軍,如果達到那個程度,訓練中傷亡難免。程世傑也沒有辦法,在騎兵沒有形成戰鬥力之前,只能儘可能提高部隊的機動能力。

……

紅娘子帶着流民大軍也順利地抵達了遼南,只不過順利只是相對的,她帶領的流民足足三四萬人,抵達遼南,僅剩兩萬九千餘人,將近上萬人因爲病或者是餓,死在了遷徙的路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大災之後,必有大瘟。

能活着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命硬的人。

紅娘子依舊是一身紅色的喜服,紅色的披風,腰掛着一柄長刀,手裡拿着一柄長槍,背上揹着一張長弓。

抵達遼南的第一站,他們就被安置在遼南的移民安置大營裡,來到遼南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排隊。

那些不遵守紀律的傢伙,會被隊伍旁邊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提醒,如果被提醒着無視提醒,那麼就會有安保人員出面把人帶走,接下來的事就順理成章,這樣的一幕,在金州港的碼頭上每隔幾天都會上演。

登記過後,就是讓他們洗澡,與最初移民安置地點的簡陋環境相比,現在移民安置大營的條件好得多了。

首先是一排排紅磚紅瓦的房間,這些房間其實是浴室,男澡堂有大池,而女澡堂沒有……

浴室裡的地板鋪着白色的地磚,一排排淋浴,這些淋浴器,是一隻只葫蘆,底部用鑽頭打上小孔,與後世的淋浴花灑一樣,可以噴射出熱水。

如果是帶着孩子的婦女,三歲以下的孩子,無論男孩女孩隨其母,三歲以上的男孩隨其父,女孩則隨其母,進入女澡堂開始洗澡。

紅娘子洗了澡之後,感覺人都輕鬆了不少,然而她出來時候,發現自己的衣服不見了,紅娘子頓時緊張起來。

她下意識的去摸刀,就在手剛剛握住刀柄的時候,一名年輕婦女抱着一件衣服走了進來:“試試合身嗎?”

“給我的衣服嗎?”

紅娘子有些驚訝,這是一件棉布縫製製成的羅裙,柔軟,舒服,一看針腳,非常細密,顯得是巧工縫製而成,棉布又貴,這可需要不少錢。

“是啊,我們執委已經說了,你是首領,這是你應的!”

隨着遼東管委會成立以後,官府的架子也搭了起來,一些重要的崗位,不再像原來的草臺班子一樣,潦草了事,而是成立了執委會。

如果把遼東管委會看作是一個府,那麼執委會則是下面的縣,現在的遼東管委會下轄旅順、金州、蓋州、海州、復州以及振海共計六個執委會。

每個執委會設立一名執事,一事副執事,共計七名委員,九人會議,作爲管委會的次級領導機構。

紅娘子點點頭,開始沉默地穿起這套新衣服。

平心而論,紅娘子長這麼大,還真沒有穿過棉布的衣服,因爲棉布容易縮水,容易起折,不好打理,而且貴。

穿這件衣服,紅娘子感覺有一種體重減輕的感覺。

在出來的時候,她看到自己的衣服,正在一個大鍋裡,鍋底下是熊熊燃燒的烈火,鍋裡的水已經沸騰了,還在煮着。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程世傑擔心移民身上會有病毒,就會對新來的移民,進行第一步的洗澡,殺菌消毒,衣服消毒就簡直粗暴地用沸水煮,雖然也有部分病毒在一百度的開水中可以存活下來,但是超過九成九的細菌或病毒,是無法在開水中存放的。

“咕咕……”

紅娘子的肚子叫了起來。

她望着管事婦女問道:“我們怎麼吃飯,需要錢嗎?”

“不需要錢,伱們來到遼南,每個人都會發一套新衣服,一套被褥,還有鞋子,半個月內,吃飯不需要錢,但是半個月後,就會給你們分配工作,那個時候,就需要幹活纔有飯吃,咱們遼南不養閒人!”

紅娘子道:“可是我們有很多人身體很弱,幹不了活!”

“有手嗎?有腳嗎?只要有手有腳,就有他們乾的活,除非是不想幹!”

紅娘子在僕婦的帶領下,來到食堂。

由於現在天氣不冷,反而有些熱了,這些廚師就像飯,從悶熱的食堂大廳,提到了一排大樹下。

每口大鍋裡煮着紅薯、大豆、麥子、豌豆、紅薯,等好幾種糧食,移民們已經排着隊開始領飯。

紅娘子吃了一大碗雜糧粥,味道嘛,粥的味道其實差不多,這些粥煮了很久,非常軟,吃了大半飽,紅娘子開始在這個移民安置點裡溜達着。

在移民安置點外,就是寧海軍的屯田百戶們開墾出來的地,得到及時灌溉的莊稼長得綠油油的,麥穗隨風搖曳,長勢喜人。

紅娘子靜靜的看着,心裡充滿了驚歎,半晌才道:“我們從洛陽一路過來,經過好幾個府縣,看得最多的就是禾麥焦枯土地龜裂,慘不忍睹,到了這裡,竟然有種到了世外桃源的感覺了。”

與其他的流民首領不同,紅娘子確實是想過自己帶着流民屯田,畢竟潭龍谷雖然號稱是山谷,卻有着三十多公里縱深,也有水源,山谷可以開墾十幾萬畝地。

只是在真正執行的過程中,她才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種子、地、耕牛、農具哪一樣都要錢,流民卻什麼都沒有,根本就沒有辦法組織流民屯田。

如果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紅娘子是不會離開洛陽的,更不可能來到遼南。

只是,紅娘子非常不解,爲什麼程世傑卻可以做到這麼難的事情?

PS:非常抱歉,原本想十二點之前寫完的,結果,又睡着了,最近一直缺乏睡眠,天亮後,我醒來再修改,我現在看字都重影。見諒。

(本章完)

第452章 大明人力資源問題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102章 殺一頭肥豬好過年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105章 程世傑之野心昭然若揭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394章 皇上我們沒法回頭了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304章 第一次虧本的戰爭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70章 守備大人到底在哪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23章 做十套試題不玩遊戲第155章 一言既出血流成河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463章 請外援分散火力第60章 四千七百料的戰艦第324章 納投名狀是自己人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244章 偷襲巴達維亞炮臺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285章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11章 攪黃孔有德的好事第34章 一戰成名舉座皆驚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36章 閨女多了就是強援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160章 這個活我最拿手了第193章 一結婚就不再缺錢了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第70章 守備大人到底在哪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第401章 突襲加火箭炮洗地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454章 提前到來的金融危機第303章 揍小日子就不需要理由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10章 讓他們繼續狗咬狗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50章 總結經驗自我批評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403章 腰帶斷了砒霜苦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33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30章 經濟問題是大問題第50章 總結經驗自我批評第5章 登州城內殺氣騰騰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346章 先斷程世傑一臂第415章 解決製造問題的人第164章 戰爭之神給的勇氣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305章 更省錢的打法第441章 被釋放的饕餮巨獸第342章 必將遼西將門斬盡殺絕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491章 大結局第36章 閨女多了就是強援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148章 遼南莊稼豐收的原因第242章 向大明嚴重地抗議第364章 慢慢的就變味了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428章 新型大炮實戰檢驗第160章 這個活我最拿手了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
第452章 大明人力資源問題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102章 殺一頭肥豬好過年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105章 程世傑之野心昭然若揭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394章 皇上我們沒法回頭了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304章 第一次虧本的戰爭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70章 守備大人到底在哪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23章 做十套試題不玩遊戲第155章 一言既出血流成河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463章 請外援分散火力第60章 四千七百料的戰艦第324章 納投名狀是自己人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244章 偷襲巴達維亞炮臺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285章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11章 攪黃孔有德的好事第34章 一戰成名舉座皆驚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36章 閨女多了就是強援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160章 這個活我最拿手了第193章 一結婚就不再缺錢了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第70章 守備大人到底在哪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第401章 突襲加火箭炮洗地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454章 提前到來的金融危機第303章 揍小日子就不需要理由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10章 讓他們繼續狗咬狗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50章 總結經驗自我批評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403章 腰帶斷了砒霜苦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33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30章 經濟問題是大問題第50章 總結經驗自我批評第5章 登州城內殺氣騰騰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346章 先斷程世傑一臂第415章 解決製造問題的人第164章 戰爭之神給的勇氣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305章 更省錢的打法第441章 被釋放的饕餮巨獸第342章 必將遼西將門斬盡殺絕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491章 大結局第36章 閨女多了就是強援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148章 遼南莊稼豐收的原因第242章 向大明嚴重地抗議第364章 慢慢的就變味了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428章 新型大炮實戰檢驗第160章 這個活我最拿手了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