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第664章 晨鐘暮鼓無那炊煙

第664章 晨鐘暮鼓無那炊煙

落魄山上,年輕山主遠遊,二樓老人也遠遊,竹樓便已經沒人住了。

陳靈均最近不再在外瞎逛蕩,時不時就來崖畔石桌這邊坐着。

他知道自己是落魄山上最不討喜的那個存在,不如那條曹氏芝蘭樓出身的文運小火蟒,勤勉伶俐,甚至不如周米粒這個小傢伙憨傻得可愛。岑鴛機是朱斂帶上山的,資質不錯,練拳也算吃得住苦,每天的生活,忙碌且充實。石柔在小鎮那邊管着一間鋪子的生意,掙錢不多,可到底是在幫着落魄山掙錢,又與裴錢關係不錯,裴錢只有得閒,都會去那邊看看石柔,說是擔心石柔中飽私囊,其實不過是害怕石柔覺得受了落魄山的冷落。

唯獨他陳靈均,死要面子活受罪,做什麼,說什麼,都不討喜。

那個御江水神兄弟,三場神靈夜遊宴之後,對自己愈發客氣了,但是這種客氣,反而讓陳靈均很失落。一些討好言語,殷勤得讓陳靈均都不適應。

他更喜歡當年在水府那邊,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言語粗鄙,相互罵娘。

不過陳靈均又不是個傻子,許多事情,都看得到。

比如崔老前輩這一走,去了那座蓮藕福地,肯定就不會再回來了。

可是他陳靈均,卻連句道別的話,都說不出口,青衫老先生帶着裴錢離開的時候,他就只能坐在這邊發呆,假裝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一大清早,本該是裴錢登樓吃拳頭的時辰。

如今竹樓卻寂然。

陳靈均趴在桌上,眼前有一堆從陳如初那邊搶來的瓜子,今兒暖洋洋的大太陽,曬得他渾身沒氣力,連瓜子都磕不動。

想着是不是應該去山門口那邊,與大風兄弟鬧鬧磕,大風兄弟還是很有江湖氣的,就是有些葷話太繞人,得事後琢磨半天才能想出個意味來。

陳靈均轉頭望向一棟棟宅邸那邊,老廚子不在山上,裴錢也不在,岑鴛機是個不會做飯的,也是個嫌麻煩的,就讓陳如初那丫頭幫着準備了一大堆糕點吃食,周米粒又是個其實不用吃飯的小水怪,所以山上便沒了炊煙。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陳靈均覺得落魄山這會兒,人少了,各忙各的,人味兒便淡了許多。

陳靈均又轉移視線,望向那竹樓二樓,有些傷感。

老頭兒在的時候吧,總覺得渾身不得勁兒,陳靈均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沒辦法挨下老人兩拳,不在了吧,心裡邊又空落落的。

陳靈均重重嘆了口氣,伸手去捻住一顆瓜子,打算不剝殼,嚼一嚼,解個悶。

然後陳靈均就動作僵硬起來,輕輕放回瓜子,屁股輕輕挪動,悄悄轉移腦袋,準備將臉龐就這麼水到渠成地偏轉向崖外。

不曾想那位憑空出現的青衫老儒士,朝他笑了笑。

陳靈均便嚥了口唾沫,站起身,作揖而拜,“陳靈均拜見國師大人。”

大驪繡虎,崔瀺。

是一根手指頭就能碾死他的厲害貨色。

陳平安不在落魄山,老頭兒不在竹樓,朱斂魏檗又去了中嶽地界,他陳靈均暫時沒靠山啊!

崔瀺微笑道:“忙你的去。”

陳靈均瞥了眼竹樓去往宅邸的那條青石板小路,覺得有些懸乎,便告辭一聲,竟是攀援石崖而下,走這條路,離着那位國師遠一些,就比較穩當了。

崔瀺想起先前這條青衣小蛇望向竹樓的神色,笑了笑。

便有了一番小計較,隨手爲之,不會興師動衆。

龍泉郡西邊大山,其中有座暫時有人佔據的山頭,好像適宜蛟龍之屬居住。

崔瀺站在二樓廊道中,安靜等待某人的趕來。

一道白虹從天際遠處,聲勢如春雷炸響,迅猛掠來。

什麼阮邛訂立的規矩,都不管了。

崔瀺搖搖頭,心中嘆息,虧得自己與阮邛打了聲招呼。

一位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手持一根尋常材質的綠竹杖,風塵僕僕,滿臉疲憊。

崔東山落在一樓空地上,眼眶滿是血絲,怒道:“你這個老王八蛋,每天光顧着吃屎嗎,就不會攔着爺爺去那福地?!”

崔瀺反問道:“攔住了,又如何?”

崔東山氣得臉色鐵青,“攔住一天是一天,等我趕來不行嗎?!然後你有多遠就給老子滾多遠去!”

崔瀺神色淡漠。

崔東山驟然平靜下來,深呼吸一口氣,“爺爺讀書治學,習武練拳,爲人處世,都一往無前。唯一一次退讓,是爲我們兩個腦子都有坑的混賬孫子!這一退,就全完蛋了,十一境武道境界,沒了!沒了十一境,人,也要死的!”

崔瀺說道:“還有爲了你的先生,與這座落魄山。”

崔東山步步後退,一屁股坐在石桌旁,雙手拄竹杖,低下頭去,咬牙切齒。

興許是坐不住,崔東山站起身,原地打轉,快步而走。

崔瀺看着那個火急火燎團團轉的傢伙,緩緩道:“你連我都不如,連爺爺到底在意什麼,爲何如此取捨,都想不好。來了又如何,有意思嗎?讓你去了蓮藕福地,找到了爺爺,又有什麼用?有用興許還真有點用,那就是讓爺爺走得不安心。”

崔東山停下腳步,眼神凌厲,“崔瀺!你說話給我小心點!”

崔瀺說道:“崔東山,你該長點心,懂點事了。不是重新躋身了上五境,你崔東山就有資格在我這邊蹦躂的。”

崔東山輕輕落座,懷抱綠竹杖,不再看那二樓,自言自語道:“那場三四之爭,爲何爺爺一定要入局?爺爺又爲何會失心瘋?不是我們害的嗎?爺爺是讀書人,一直希望我們當那真正的讀書人。爺爺畢生所學,學問根祇,是那亞聖一脈啊。爲何在中土神洲,卻要爲我們文聖一脈憤然出拳?我們又爲何偏偏欺師滅祖,又讓爺爺更加失望?”

崔瀺一巴掌拍在欄杆上,終於勃然大怒,“問我?!問天地,問良知!”

崔東山眼神癡呆,雙手攥緊行山杖,“有些累,問不動了。”

崔東山記起年幼時分,就要被那個嚴苛古板的老人帶着一起去訪山登高,路途遙遠,讓孩子苦不堪言。

一次老人拾階而上,根本不管身後孩子的滿身汗水,自顧自登高走去。

老人似乎是故意氣自己的孫子,已經走遠了不說,還要大聲背誦一位中土文豪的詩詞,說那丈夫壯節似君少,嗟我欲說安得巨筆如長槓!

孩子便將那篇詩歌記得死死的,後來不曾想,孩子長大後,少年負氣離家出走,又拜師於老秀才門下,老秀才莫名其妙成了文聖,年輕人便莫名其妙成了聖人首徒,終於有機會見到了那位享譽中土的儒家聖賢,只是到了那個時候,比任何同齡人都要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其實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便是將來有機會,返回家鄉,一定要與自己爺爺說一說此事,說你那位仰慕之人,論文章,輸了你孫兒,下棋,更是輸得捻斷鬍鬚。

只是這輩子肚子裡攢了好多話,能說之時,不願多說,想說之時,又已說不得。

遠處龍泉郡城,有晨鐘響起,遙遙傳來。

鐘聲一動,按例就要城門開禁,萬民勞作,直至暮鼓方歇,便有舉家團圓,其樂融融。

大驪新中嶽山腳附近的餘春郡,是個不大不小的郡,在舊朱熒王朝不算什麼富饒之地,文運武運都很一般,風水平平,並沒能沾到那座大嶽掣紫山的光。新任太守吳鳶,是個外鄉人,據說在大驪本土就是當的一地郡守,算是平調,只不過官場上的聰明人,都知道吳太守這是貶謫無疑了,一旦遠離朝廷視野,就等於失去了快速躋身大驪廟堂中樞的可能性,外派到藩屬國的官員,卻又沒有升官一級,明擺着是個坐了冷板凳的失意人,估計是得罪了誰的緣故。

只不過吳郡守再仕途黯淡,終歸是大驪本土出身,而且年紀輕,故而餘春郡所在粱州刺史,私底下讓人交代過餘春郡的一干官吏,務必禮待吳鳶,若是有那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舉措,哪怕不合鄉俗,也得忍讓幾分。所幸吳鳶上任後,幾乎就沒有動靜,按時點卯而已,大小事務,都交予衙門舊人去處理,許多按例拋頭露面的機會,都送給了幾位衙署老資歷輔官,上上下下,氣氛倒也融洽。只不過如此軟綿的性情,難免讓下屬心生輕視。

這天年輕太守像以往那般在衙門枯坐,書案上堆滿了各地縣誌與堪輿地圖,慢慢翻閱,偶爾提筆寫點東西。

吳鳶心有感應,擡起頭,看到一張熟悉面孔,斜靠官廳屋門,吳鳶心情大好,笑了起來,站起身,作揖道:“山君駕到,有失遠迎。”

正是撤去了障眼法的魏檗。

魏檗跨過門檻,笑道:“吳大人有些不講義氣了啊,先前這場夜遊宴,都只是寄去一封賀帖。”

吳鳶坦然笑道:“俸祿微薄,養活自己去了十之一二,買書去了十之五六,每月餘下些銀錢,辛苦積攢,還是因爲相中了隔壁雲興郡的一方古硯臺。委實是打腫臉也不是胖子,便想着路途遙遙,山君大人總不好趕來興師問罪,下官哪裡想到,魏山君如此執着,真就來了。”

魏檗手腕擰轉,手中多出了一方享譽舊朱熒王朝的老坑芭蕉硯,輕輕放在書桌上,“吳大人不講義氣,我魏檗大大不同,千里迢迢登門敘舊,還不忘繞路購置禮物。”

吳鳶俯身凝視着那方可愛可親的古硯臺,伸手細細摩挲紋理,驚喜道:“好傢伙,取自那座綠蛟坑水底的頭等芭蕉硯,關鍵是咱們大驪的那位駐守武將,先前已經封禁了這座老坑,派遣武人,專轄守坑,明擺着是很快就要成爲咱們皇帝陛下的御用貢品之物了,故而市面上爲數不多的此坑古硯,價格愈發嚇人,我這太守當個一百年,都未必湊得出來銀子。”

吳鳶戀戀不捨地收回視線,望向那位白衣神人,笑問道:“山君大人,有話直說,就憑這方價值連城的芭蕉硯,下官保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魏檗說道:“中嶽山君晉青,如何?”

大驪新中嶽,山君晉青,曾是朱熒王朝的山神第一尊,山嶽半腰有一處得天獨厚的洗劍池,許多劍修來此淬鍊劍鋒,晉青經常暗中爲其護道,故而不光是與劍修數量冠絕一洲的朱熒王朝,關係極好,和一洲諸多金丹劍修也多有香火情,其中山君晉青又與風雷園李摶景關係莫逆,著稱於世,李摶景早年遊歷朱熒王朝,多有衝突,惹惱了一尊北嶽正神,曾有險峻時刻,晉青爲此不惜與南北山君兩位同僚交惡,也要執意護送當時才龍門境修爲的李摶景安然離開王朝。

吳鳶哈哈大笑,轉身從書案上抽出一摞紙張,以工整小楷書寫,遞給魏檗,“都寫在上邊了。”

魏檗低頭翻閱紙上內容,嘖嘖道:“一路行來,當地百姓都說餘春郡來了個誰都見不着面的父母官,原來吳郡守也沒閒着。”

道聽途說而來的雜亂消息,意義不大,而且很容易誤事。

吳鳶紙上所寫,卻是記載了中嶽掣紫山和山君晉青在歷史上,做過哪些實實在在的舉動。

魏檗一邊仔細瀏覽着紙上所寫,皆是晉青在哪朝哪代哪個年號,具體做了什麼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除此之外,還有硃筆批註,寫了吳鳶自己作爲旁觀者好像翻看史書的詳細註解,一些個流傳民間的傳聞事蹟,吳鳶也寫,不過都會各自圈畫以“神異”、“志怪”兩語在尾。

魏檗看得仔細,卻也快,很快就看完了一大摞紙張,還給吳鳶後,笑道:“沒白送禮物。”

魏檗踮起腳跟,瞥了眼桌案上的那堆紙張,“呦,巧了,吳大人最近就在研究雲興郡諸多硯坑的開鑿淵源?怎麼,要版刻出書不成?餘春郡太守,偷偷靠着雲興郡的特產掙私房錢,不太像話吧?”

吳鳶坦誠道:“無所事事,想要以此小事作爲切入點,多看出些朱熒王朝的官場變遷,亡國皇宮文庫秘檔,早已封禁,下官可沒機會去翻閱,就只能另闢蹊徑了。”

魏檗點點頭,讚賞道:“吳大人沒當在咱們龍州的新任刺史,讓人扼腕嘆息。”

吳鳶笑道:“功賞過罰,本該如此。能夠保住郡守的官帽子,我已經很滿足,還可以不礙朝廷某些大人物的眼,不擋某些人的路,算是因禍得福吧。躲在這邊,樂得清淨。”

魏檗沒有久留的意思,吳鳶說道:“山君此次離開轄境,肯定要拜訪許弱,對吧?最好先去了中嶽祠廟,再拜訪故友不遲。”

魏檗點頭道:“是這麼打算的。先前我在披雲山閉關,許先生幫着壓陣守關,等我即將成功出關之際,又悄然離去,返回你們掣紫山。這麼一份天大的香火情,不當面致謝一番,說不過去。”

吳鳶笑道:“那就勞煩山君大人速速離去,莫要耽誤下官欣賞古硯了。”

魏檗笑着離去,身形消散。

其實在魏檗離開渡船,在雲興郡現身後,中嶽山巔的祠廟,那尊巍峨神像,就睜開了一雙金色眼眸,只是山君晉青,對於那位白衣神人的造訪,選擇了視而不見。

等到魏檗出現在山腳餘春郡,晉青大步走出金身神像,是一位身材高大、紫衣玉帶的魁梧男子,山上香火鼎盛,卻無人可見這幅畫面。

晉青就在大殿衆多善男信女中間走過,跨過門檻後,一步跨出,直接來到相對寂靜的掣紫山次峰之巔。

世間各國的大小五嶽,幾乎都不會是孤零零的孤山兩三峰,往往轄境廣袤,山脈綿延,像這掣紫山就有八峰組成,主峰被譽爲朱熒王朝中部版圖的萬山之宗主,山峰之巔建有中嶽廟,爲歷代帝王臣民的祭祀之地。

次峰名爲疊嶂峰,山巔並無道觀寺廟建築,是晉青最早建立的一座山神行宮,如今只有幾位山君女使在那邊打理屋舍,並無山神坐鎮其中。

建築出現之初,晉青還不是中嶽山君,掣紫山卻已經是朱熒王朝的古老中嶽,老山君金身崩壞之後,職掌一嶽的權柄,便交到晉青手上,而當時手握一國權柄的朱熒名相,曾經就在疊嶂峰北腰築造茅廬,在那治學、習武多年。

晉青神色漠然,俯瞰大地山河。

一切人事,過眼雲煙。

晉青視線偏移,在那座封龍峰老君洞,墨家豪俠許弱,就待在那邊獨自一人,說是潛心修行,其實掣紫山地界山水神祇,都心知肚明,許弱是在監察中嶽。相較於新東嶽磧山那邊打得天翻地覆,雙方修士死傷無數,掣紫山算是染血極少了,晉青只知道許弱離開過兩次中嶽地界,最近一次,是去披雲山,爲那魏檗守關,第一次卻是蹤跡渺茫,在那之後,晉青原本以爲必然要露面的某位可謂朱熒王朝定海神針的老劍仙,就一直沒有現身,晉青不確定是不是許弱找上門去的關係。

如果真是許弱攔下了那位老劍仙。

作爲寶瓶洲一嶽山君,晉青心裡反而會好受一些。

關於許弱此人的修爲高低,誰都看不出,也沒個確切說法,如果說龍泉劍宗阮邛,是如今寶瓶洲最出名上五境修士,那麼許弱,就是最深藏不露的那個,唯一的線索,是風雪廟魏晉挑戰天君謝實,事後有過隻言片語流傳開來,說是有人橫劍在後,他魏晉未必能夠勝出。

哪怕許弱就在晉青的眼皮底下修行,山君晉青卻一如當年,好似俗子觀淵,深不見底。

晉青瞥了眼餘春郡太守衙署,泛起冷笑。

不出意外,這位北嶽山君見過了吳鳶,是要先去封龍峰與許弱道謝了。

再來找自己,底氣便要更多。

晉青皺了皺眉頭。

下一刻,一襲白衣飄蕩落地,出現在這座疊嶂峰,緩緩走向晉青,那人笑眯眯道:“拜見晉山君,多有叨擾了。”

晉青說道:“同樣是山君正神,五嶽有別,不用如此客套,有事便說,無事便恕不留客。”

魏檗點點頭,“如此最好。我此次前來掣紫山,就是想要提醒你晉青,別這麼當中嶽山君,我北嶽不太高興。”

晉青沒有去看那位風姿卓然的白衣神人,只是眺望遠方,問道:“不高興又如何?”

魏檗伸出手指輕輕一敲耳邊金環,微笑道:“那中嶽可就要封山了。”

晉青轉過頭,“有大驪皇帝的密旨?還是你身上帶着朝廷禮部的誥書?”

魏檗點頭:“當然……

然後搖頭補充道:“都沒有。”

晉青伸出一隻手,譏笑道:“那魏山君就隨意?”

魏檗還真就隨意了。

北嶽氣運如山似海,瘋狂涌向一洲中部地界,氣勢如虹,從北往南,浩浩蕩蕩,好似雲上的大驪鐵騎。

看架勢,絕不是裝裝樣子嚇唬人。

晉青心知一旦兩嶽山水氣運相撞,就是一樁天大的麻煩,再忍不住,大聲惱怒道:“魏檗!你自己掂量後果!”

魏檗雙手負後,笑呵呵道:“應當敬稱魏山君纔對。”

晉青也不再廢話,只見那掣紫山主峰中嶽祠廟,出現一尊巨大的神祇金身法相,高高舉起手臂,席捲雲海,想要一掌拍向疊嶂峰。

魏檗身後,疊嶂峰之巔,亦是有一尊巍峨金身法相,矗立在山巔,哪怕不在自家山嶽地界,魏檗法相竟是還要比那中嶽神靈高出五十丈之多。

魏檗以本命神通顯化的那尊北嶽法相神靈,一手拽住中嶽神祇的胳膊,又一手按住後者頭顱,然後一腳重重踏出,竟是直接將那晉青金身按得踉蹌後退,就要往掣紫山封龍峰後仰倒去,猶不罷休,魏檗的巨大法相身後懸有金色光環,伸手繞後,手握金環,就要朝那中嶽法相當頭砸下。

雙方還算剋制,金身法相都已化虛,不然掣紫山三峰就要毀去無數建築。

就在此時,封龍峰老君洞那邊,有一位貌不驚人的男子走出茅屋,橫劍在身後的古怪姿態,他似乎有些無奈,搖搖頭,伸手握住身後劍柄,輕輕拔劍出鞘數寸。

剎那之間,兩尊山嶽神祇金身之間,有一條山脈橫亙。

他勸說道:“兩位山君真要相互看不順眼,還是選個文斗的斯文法子吧,不然捲起袖管幹架,有辱威嚴,教磧山、甘州山兩位山君看笑話,我許弱也有護山不力的嫌疑。”

晉青臉色陰沉,撤去了金身法相。

魏檗也收起了那尊巍峨神祇。

但是北嶽氣運南下“撞山”之勢,依舊不減。

晉青問道:“魏檗,我勸你適可而止!”

魏檗卻說道:“晉青,你如果還是按照以往心思行事,是守不住一方舊山河水土安寧的。大驪朝廷不傻,很清楚你晉青從未真正歸心。你要是想不明白這一點,我便乾脆幫着大驪換一位山君,反正我看你是真不順眼。許弱出手阻攔一次,已經對你仁至義盡。”

晉青轉頭望向北方,兩嶽地界接壤處,已經有了風雨異象。

晉青頹然道:“你說吧,中嶽應該如何作爲,你才願意撤回北嶽風水。”

魏檗笑道:“連北嶽你都不禮敬幾分,會對大驪朝廷真有那半點忠心?你當大驪朝堂上都是三歲小兒嗎?還要我教你怎麼做?攜帶重禮,去披雲山低頭認錯,登門賠罪啊!”

許弱摸了摸額頭,返回茅屋,認識這種朋友,自己真是遇人不淑。

晉青疑惑道:“就只是如此?”

魏檗反問道:“不然?再說你都到了北嶽地界,離着大驪京城又能有幾步路?擡擡腳,不就到了?只要中嶽地界自己不亂,大驪朝廷又不是瘋子,故意要在這邊大開殺戒?你到底清不清楚,你這種看似忠義兩全的模糊姿態,會讓很多亡國遺民心生僥倖,寄希望於他們的慷慨赴死,能夠讓你幡然醒悟,最終與他們一起揭竿而起?你晉青若是真有此想,也算你是一條漢子,若是不願如此,願意擔負罵名,也要更希望護着百姓安穩,你又爲何惺惺作態?”

晉青黯然無言。

魏檗說道:“回頭去往披雲山,禮物別忘了啊,禮重,情意才重。”

說完之後,魏檗就離開疊嶂峰,去了封龍峰老君洞外的茅屋。

許弱站在門口,雙手環臂,斜靠房門,沒好氣道:“魏大山君,就這麼報答我?兩手空空不說,還鬧這麼一出?”

魏檗跺腳哀嘆道:“實在是大恩不酬謝啊!”

許弱伸出雙手,使勁揉着臉頰,“做山君做到這個份上,也算浩然天下山水神祇的獨一份了。”

魏檗眼神幽怨道:“這不是馬瘦毛長,人窮志短嘛。”

許弱笑了笑,伸手隨便一指,“給我消失,麻溜兒的。”

魏檗微笑道:“得令!”

走了。

許弱想了想,御風去往疊嶂峰,山君晉青站在原地,神色凝重。

許弱也沒有說什麼。

晉青突然說道:“大日曝曬,萬民跋山,千人挽綆,百夫運斤,篝火下縋,以出斯珍。”

許弱知道這位山君在說什麼,是說那朱熒王朝歷史上的鑿山取水、以求名硯一事。

而這位晉青在生前,恰好就是採石人出身,有說是最終不小心溺水而死,也有說是被監官鞭殺,死後怨氣不散,卻沒有淪爲厲鬼,反成一地英靈,庇護山水。最後被掣紫山老山君看重秉性,一步步晉升爲疊嶂峰山神。

許弱緩緩說道:“天底下就沒有雙手乾淨的君主,若是隻以純粹的仁義道德,去權衡一位帝王的得失,會有失公允。關於社稷蒼生,百姓福祉,我們諸子百家,各有各的一把尺子,會有不小的出入。你晉青身爲神祇,人性良心,從未泯滅,我看在眼中,十分敬重。”

許弱微笑道:“只是世事複雜,難免總要違心,我不勸你一定要做什麼,答應魏檗也好,拒絕好意也罷,你都無愧掣紫山山君的身份了。若是願意,我差不多就可以離開此地了。若是你不想如此委曲求全,我願意親手遞出完整一劍,徹底碎你金身,絕不讓他人辱你晉青與掣紫山。”

晉青轉頭笑道:“你許弱完整出鞘一劍,殺力很大?”

許弱點頭道:“養劍多年,殺力極大。”

晉青笑了,“那就換成別人來領教這一劍,我掣紫山消受不起。”

許弱猶豫了一下,提醒道:“拜訪披雲山,禮物不用太重。”

晉青笑罵道:“原來是一路貨色!”

許弱抱拳笑道:“在此叨擾許久,到了京城,記得打聲招呼,我請山君喝酒。”

晉青點點頭,然後問道:“許先生最早是故意要來我掣紫山?”

許弱停下腳步,淡然道:“你我在此,終究都是爲了少死人。可你要追問我們墨家爲何選擇大驪,讓寶瓶洲多死如此多的人,我暫時無法給你答案,但請山君拭目以待。”

晉青沒有言語。

許弱沒有返回封龍峰,就此離開掣紫山,御風去往北方大驪京城。

他不喜歡御劍。

因爲許弱一直覺得,劍與劍修,應當平起平坐。

那個閉關多年的朱熒王朝玉璞境劍仙,試圖刺殺大驪新任巡狩使曹枰,尚未動身,就已經死了。

其實對方可以不用死,許弱只是重傷對方。

那位閉關百年卻始終未能破關的遲暮老人,至死都不願淪爲階下囚,更不會投靠仇寇宋氏,故而斷劍之後,毫無勝算,就束手待斃,還笑言此次謀劃之初,便明知必死,能夠死在墨家劍客第一人許弱之手,不算太虧。

許弱便破例說了一事。

一洲之地,山下的帝王將相,王侯公卿,販夫走卒,皆要死絕,山下暮色,再無炊煙。

老人聽說後,死前唯有悵然。

裴錢坐在板凳上,環顧四周,小宅小院都是老樣子,差點讓裴錢有一種錯覺,自己與曹晴朗,還是當年的模樣,自己不過是被師父要求去水井那邊提了桶水,然後自己出門回來,見到了曹晴朗,就只是這樣。

貼在院門那邊的春聯,先前在外邊等曹晴朗的時候,她瞅了一百遍,字寫得好,但也沒好到讓她覺得好到自慚形穢。

曹晴朗看着這個黝黑女孩,其實有很多問題想要問她,爲何到了外邊這麼多年,個兒還是沒長高多少,如今只說雙方身高,兩人差了得有一個腦袋,爲什麼她裴錢突然就背了竹箱,懸佩竹刀竹劍了,陳先生在那邊遊學的日子,過得可還好?

裴錢摘了竹箱放在身後,橫放行山杖在膝,正襟危坐,直視前方,不去看曹晴朗,開門見山道:“你知不知道,當年我師父,其實是想要帶你離開藕花福地,半點都不願意帶我走的。”

曹晴朗猶豫了一下,沒有着急回答答案,微笑着反問道:“陳先生收了你當弟子?”

裴錢眼神熠熠,如日月生輝,點頭沉聲道:“對!我與師父一起走過千山萬水,師父都沒有丟下我!”

曹晴朗雙手輕輕握拳,擱在膝蓋上,笑容溫柔,“雖然很遺憾陳先生沒有帶我離開這裡,但是我覺得你跟隨陳先生遠遊萬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很羨慕你。”

裴錢沉默不語。

曹晴朗轉頭問道:“如今陳先生要你去提水,還會一邊提水桶,一邊灑水清洗街巷嗎?”

裴錢猛然轉頭,剛要惱火,卻看到曹晴朗眼中的笑意,她便覺得自己好像空有一身好武藝,雙拳重百斤,卻面對一團棉花,使不出氣力來,冷哼一聲,雙臂環胸道:“你個瓜慫懂個屁,我如今與師父學到了萬千本事,從不偷懶,每天抄書識字不說,還要習武練拳,師父在與不在,都會一個樣。”

曹晴朗故作恍然,“這樣啊。”

裴錢有些憋屈,曹晴朗這傢伙怎的過了這些年,還是怎麼看都不順眼呢,而且比起當年那個畏畏縮縮的悶葫蘆,好像膽兒更肥了啊。

裴錢眼睛一亮,問道:“鐵花繡巖壁,殺氣噤蛙黽,這句詩詞,聽過沒有?”

曹晴朗搖搖頭。

他如今是半個修道之人,哪怕一目十行,都能夠過目不忘,又自幼就喜歡讀書,隨着時間的推移,夫子種秋又願意借書給自己,在這座天下未曾割裂之前,陸先生會經常從外地寄書給他,不是曹晴朗自誇,他讀書已經不算少。

裴錢又問道:“那個黽字曉得怎麼寫嗎?”

曹晴朗笑着伸出一根手指,凌空寫下黽字,娓娓道來,“儒家典籍記載,仲秋之月,寒氣浸盛,陽氣日衰,故名殺氣。蛙黽即蛙聲,古代聖賢有‘掌去蛙黽’一語。我也曾聽一位先生笑言,‘詩餘’詞道談文藻,喜歡向豪邁蘇子、柔膩柳子尋宗問祖,那位先生當時以摺扇拍掌,大笑而言,‘吾大笑,好比蛙黽聒噪,小勝鸚鵡學舌’。”

裴錢不動聲色,板着臉道:“原來你也知道啊。”

此語精髓在“也”字上。

曹晴朗當然不是故意顯擺自己的學問駁雜,他只是想要知道如今的裴錢,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有些奇怪,裴錢好像變了許多,可是許多又沒有變。

裴錢突然說道:“上次見面,我其實想要打死你,因爲我怕你搶走我的師父,師父對你,一直很掛念,不是那種放在嘴邊的那種,除了喝酒,師父會稍稍多說些心事,更多的時候,師父就只是偶爾望向遠方,發着呆,那會兒師父的眼神,就會說着悄悄話,所以我知道,師父很想你,一直希望把你帶在身邊,讓你不至於一個人孤苦伶仃留在藕花福地,怕你吃苦。”

裴錢猶豫了一下,雙手抓住行山杖,關節泛白,手背青筋暴露,緩緩道:“對不起!”

曹晴朗輕輕點頭,“我接受你的道歉,因爲你會那麼想,確實不對。但是你有了那麼個念頭,收得住手,守得住心,最終沒有動手,我覺得又很好。所以其實你不用擔心我會搶走你的師父,陳先生既然收了你當弟子,如果哪天你連這種念頭都沒有了,到時候別說是我曹晴朗,估計天底下任何人都搶不走陳先生。”

裴錢大聲道:“是開山大弟子,不是尋常的弟子!”

曹晴朗無奈道:“好好好,了不起,了不起。”

裴錢斜眼看他,緩緩道:“悶葫蘆,你真的不生氣?”

曹晴朗微微撐起雙肘,望向裴錢,做了個怒衝衝的模樣,好似小宅院門上一幅瞪大眼睛看人間的門神,“我很生氣!”

裴錢扯了扯嘴角,“幼稚不幼稚。”

曹晴朗問道:“這次是你一個人來的南苑國?陳先生沒來?”

裴錢搖搖頭,悶悶道:“是與一個教我拳法的老頭兒,一起來的南苑國,我們走了很遠,才走到這邊。”

曹晴朗好奇道:“老先生人呢?”

裴錢轉過頭,怔怔望向心相寺方向,沒有說話。

片刻之後。

曹晴朗有些嚇到了。

只見那個頭稍高些、也稍微沒那麼小黑炭的裴錢,張着嘴巴,沒有哭出聲,但是眼淚鼻涕一大把。

剎那之間,裴錢站起身,動作太過倉促,彈開了橫放在膝的那根行山杖,她也沒管,隨後小院地面砰然一震,裴錢身形瞬間遠去。

曹晴朗放心不下她,便身如飛雀飄然而起,一襲青衫大袖飄搖,在屋脊之上,遠遠跟隨前方那個瘦弱身影。

裴錢落在了心相寺廊道之外,望向那個閉眼老人,怒道:“老頭兒,不許睡!”

裴錢一腳跺地,一腳後撤,拉開一個古樸渾厚的拳架,哭喊道:“崔爺爺,起來喂拳!”

曹晴朗站在裴錢身後,有一位中年僧人趕來,曹晴朗雙手合十,致歉一聲。

那心相寺住持僧人輕輕點頭,低頭合十,佛唱一聲,緩緩離去。

裴錢久久保持那個拳架。

曹晴朗走到裴錢身邊,伸手輕輕按住裴錢的拳頭上,“老先生已經走了。”

曹晴朗發現自己竟是按不下那拳頭絲毫,裴錢自顧自說道:“崔爺爺,別睡了,我們一起回家!這兒不是家,我們的家,在落魄山!”

曹晴朗已經察覺到裴錢的異樣,只得一手重重按下裴錢那拳頭,輕聲喝道:“裴錢!”

裴錢一身渾然天成的拳意,如火炭灼燒曹晴朗手心,曹晴朗沒有絲毫神色變化,雙腳挪步,如仙人踏罡步鬥,兩隻袖口如盈滿清風,負後一手掐劍訣,竟是硬生生將裴錢拳頭下壓一寸有餘,曹晴朗沉聲道:“裴錢,難道你還要讓老先生走得不安穩,不放心?!”

被曹晴朗打斷那份如瀑布倒流的洶涌拳意,裴錢好似清醒幾分,蹲下身,抱頭痛哭起來,一雙眼眸,始終死死盯住那個坐在廊道的青衫老人。

下一刻,死即人生大睡的青衫老者身上,好似被那裴錢先前的神人擂鼓式拳意所牽引,已死之人之沉寂拳意,卻活了。

只見從崔誠輕輕疊放身前的雙手處,出現了兩團如日月懸空的璀璨光芒,十境巔峰武夫的所有拳意,從枯槁朽木的身軀當中,從那百骸氣府,迅猛涌入那兩團光芒當中,曹晴朗被光輝刺目,只得閉眼,不但如此,被那份即將如山嶽傾倒的拳意,給逼迫得曹晴朗不願後退,都只能往後倒滑出去,最終背靠牆壁,無法動彈,一身修道而來的靈氣,根本無法凝聚。

可那份好似天地都不敢約束的渾厚拳意,唯獨對裴錢,沒有半點影響。

裴錢雙手握拳,站起身,一顆珠子懸停在她身前,最終縈繞裴錢,緩緩流轉。

另外一顆珠子,直衝雲霄,與天幕處撞在一起,砰然碎裂開來,就像蓮藕福地下了一場武運細雨。

這一半武運,本該是朱斂跟隨那一老一小,一起進入這座嶄新的蓮藕福地,老人死後,朱斂是遠遊境武夫,這座天下的當今武學第一人,自然可以拿到手極多,但是朱斂拒絕了。

裴錢不敢去接住那顆老人專門留給她的武運珠子。

萬一崔爺爺沒死呢?萬一接受了這份饋贈,崔爺爺纔會真的死了呢。

爲什麼小時候,就要有生離死別,好不容易長大了,還要如此呢。

曹晴朗望向那個背影,輕聲說道:“再難受的時候,也不要騙自己。走了,就是走了。我們能做的,就只能是讓自己過得更好。”

背對着曹晴朗的裴錢,輕輕點頭,顫顫巍巍伸出手去,握住那顆武運珠子。

裴錢轉頭望向曹晴朗,說道:“崔爺爺其實有好多話,都沒來得及跟師父說。”

小小寺廟,悠揚的暮鼓聲響起。

(本章完)

571.第571章 好人兄(一)848.第848章 一斬再斬,唯我得意772.第772章 再來一碗陽春麪597.第597章 好人小姑娘(二)402.第402章 小師叔和小姑娘41.第41章 練拳556.第556章 好久不見(下)1160.第1160章 各自修行1214.第1214章 家有良鄰1031.第1031章 浩蕩百川流237.第237章 一山還有一山高230.第230章 降服444.第444章 有些重逢是最壞的(下)823.第823章 又一年五月初五1090.第1090章 桌上火鍋桌外雪1000.第1000章 各有渡口48.第48章 放紙鳶70.第70章 天亮620.第620章 擊掌354.第354章 五千甲圍山1037.第1037章 龍門對658.第658章 師徒練拳皆可憐865.第865章 我那陳道友236.第236章 故鄉黃花黃139.第139章 千奇(上)160.第160章 少年已知愁滋味214.第214章 風雨夜行417.第417章 人生若有不快活111.第111章 斗笠773.第773章 翻一翻老黃曆850.第850章 真無敵1079.第1079章 劍術歸攏404.第404章 拜訪256.第256章 傳道人傳道748.第748章 日就月將346.第346章 君子六符,劾鬼鎮劍1128.第1128章 試試看186.第186章 守夜359.第359章 過橋登山1019.第1019章 今宵爽快1155.第1155章 摸魚兒輸一半967.第967章 共斬蠻荒674.第674章 山主又要遠遊324.第324章 人間燈火點點705.第705章 一拳就倒二掌櫃794.第794章 第五件365.第365章 無解之局614.第614章 江湖酒一口悶903.第903章 劍斬十四60.第60章 有鬼141.第141章 百怪(上)583.第583章 有些道理很天經地義(一)303.第303章 分道568.第568章 天上白玉京(一)1119.第1119章 有限杯長少年1003.第1003章 動我心絃者1212.第1212章 復仇是一場獨飲528.第528章 小街又有雨(下)962.第962章 互爲苦手473.第473章 又一年下雪時(中)112.第112章 強者511.第511章 吾心安處打個盹兒(下)517.第517章 水落石出的書簡湖(上)267.第267章 磨損心中萬古刀4.第4章 黃鳥1175.第1175章 道友別說話180.第180章 恍如神人215.第215章 畫眉1253.第1253章 今宵明月129.第129章 山上1100.第1100章 煉劍即遠遊954.第954章 練練231.第231章 黑雲壓城1032.第1032章 閽者673.第673章 落魄山祖師堂564.第564章 出拳與劍881.第881章 滿座皆故友349.第349章 有些想你了1195.第1195章 隔岸觀大火燎原1213.第1213章 有餘1077.第1077章 舊人重逢625.第625章 落魄山的家底(二)508.第508章 單騎南下(上)196.第196章 我輩武夫482.第482章 橫波府531.第531章 有沒有陳平安的落魄山(上)297.第297章 作別768.第768章 誰可奉饒天下先1103.第1103章 教拳與續杯806.第806章 江湖見面道辛苦(一)827.第827章 十四境795.第795章 人間俱是遠遊客373.第373章 劍仙在後60.第60章 有鬼596.第596章 好人小姑娘(一)1251.第1251章 二十人與候補們(九)45.第45章 陽光704.第704章 問拳之前便險峻853.第853章 人生好像一直在陋巷徘徊640.第640章 得寶
571.第571章 好人兄(一)848.第848章 一斬再斬,唯我得意772.第772章 再來一碗陽春麪597.第597章 好人小姑娘(二)402.第402章 小師叔和小姑娘41.第41章 練拳556.第556章 好久不見(下)1160.第1160章 各自修行1214.第1214章 家有良鄰1031.第1031章 浩蕩百川流237.第237章 一山還有一山高230.第230章 降服444.第444章 有些重逢是最壞的(下)823.第823章 又一年五月初五1090.第1090章 桌上火鍋桌外雪1000.第1000章 各有渡口48.第48章 放紙鳶70.第70章 天亮620.第620章 擊掌354.第354章 五千甲圍山1037.第1037章 龍門對658.第658章 師徒練拳皆可憐865.第865章 我那陳道友236.第236章 故鄉黃花黃139.第139章 千奇(上)160.第160章 少年已知愁滋味214.第214章 風雨夜行417.第417章 人生若有不快活111.第111章 斗笠773.第773章 翻一翻老黃曆850.第850章 真無敵1079.第1079章 劍術歸攏404.第404章 拜訪256.第256章 傳道人傳道748.第748章 日就月將346.第346章 君子六符,劾鬼鎮劍1128.第1128章 試試看186.第186章 守夜359.第359章 過橋登山1019.第1019章 今宵爽快1155.第1155章 摸魚兒輸一半967.第967章 共斬蠻荒674.第674章 山主又要遠遊324.第324章 人間燈火點點705.第705章 一拳就倒二掌櫃794.第794章 第五件365.第365章 無解之局614.第614章 江湖酒一口悶903.第903章 劍斬十四60.第60章 有鬼141.第141章 百怪(上)583.第583章 有些道理很天經地義(一)303.第303章 分道568.第568章 天上白玉京(一)1119.第1119章 有限杯長少年1003.第1003章 動我心絃者1212.第1212章 復仇是一場獨飲528.第528章 小街又有雨(下)962.第962章 互爲苦手473.第473章 又一年下雪時(中)112.第112章 強者511.第511章 吾心安處打個盹兒(下)517.第517章 水落石出的書簡湖(上)267.第267章 磨損心中萬古刀4.第4章 黃鳥1175.第1175章 道友別說話180.第180章 恍如神人215.第215章 畫眉1253.第1253章 今宵明月129.第129章 山上1100.第1100章 煉劍即遠遊954.第954章 練練231.第231章 黑雲壓城1032.第1032章 閽者673.第673章 落魄山祖師堂564.第564章 出拳與劍881.第881章 滿座皆故友349.第349章 有些想你了1195.第1195章 隔岸觀大火燎原1213.第1213章 有餘1077.第1077章 舊人重逢625.第625章 落魄山的家底(二)508.第508章 單騎南下(上)196.第196章 我輩武夫482.第482章 橫波府531.第531章 有沒有陳平安的落魄山(上)297.第297章 作別768.第768章 誰可奉饒天下先1103.第1103章 教拳與續杯806.第806章 江湖見面道辛苦(一)827.第827章 十四境795.第795章 人間俱是遠遊客373.第373章 劍仙在後60.第60章 有鬼596.第596章 好人小姑娘(一)1251.第1251章 二十人與候補們(九)45.第45章 陽光704.第704章 問拳之前便險峻853.第853章 人生好像一直在陋巷徘徊640.第640章 得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