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下)

破屋內暮色愈濃,葉蘇看着他微笑說道:“我當年在你師兄處學了些,教還給你也是應該,只是要收學費。你想學些什麼?”

寧缺看着手裡的水碗,看着碗中像酒一樣的水,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開始講述從去年秋天起發生的那些故事。

長安城牆上的薄雪落下如幕,觀主入城遇着千萬刀,天空裡的雪開始燃燒,燒出一片湛湛青天,他在那片青天上寫了一個字。

葉蘇現在是普通人,不在修行界裡行走,不知道很多事情,但觀主入長安一事,劍閣方面早就已經通傳了他。

“既然你能寫出那個字,在城內你便無敵,即便是老師也敗在你的刀下,可如果來到城外,老師看你一眼,你就死了。”

寧缺承認,說道:“我想知道怎樣在長安城外也同樣強大。”

葉蘇說道:“你是第一個寫出那個字的神符師,顏瑟沒有做到,無數前輩都沒有做到,所以沒有任何人能夠教你,我更沒有資格。”

寧缺說道:“怎樣能夠集合更多人的意志?”

葉蘇說道:“最常見的手段或者說表現方式,自然是信仰二字。”

寧缺說道:“我也是這般想的,但我不想走道門的舊路。”

葉蘇說道:“所以你冒着極大風險出了長安,重蹈紅塵,在人間遊歷,這依然走的是我當年想勘破生死時的舊路。”

寧缺不是很明白他這句話。

“當日你師兄坐在潭邊看書,根本就沒看我的劍,我才明白看破仍然需要去看,有個看字便落了下乘。後來我在小道觀裡靜修,看觀塌檐破,我才明白破而復立的道理,最終明白生死循環是爲自然。”

葉蘇回想着荒原雪峰上的那一劍,潭畔的那名書生,看着他微笑說道:“如此我才能在青峽前接下君陌的那一劍。”

寧缺問道:“這些和我現在的困惑有什麼關聯?”

葉蘇說道:“你寫的是沒有人寫出過的字,你走的是沒前行者的路,我說過沒有人能夠教你,我所能做的,便是把自已修行感悟的歷程,攤開來給你看,揉碎了你讓觸摸,你能從中體悟到什麼,不由我決定。”

寧缺沉默片刻,說道:“請繼續。”

葉蘇說道:“當年周遊諸國勘破生死的那場試煉,我依然是以旁觀者的心態看人間的百態,然而如今變成廢人,重新回到人間,來到臨康城的這片破爛街巷裡,我才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

寧缺想着自已在長安城牆上看街巷如線,百姓如蟻,在大澤客船上看艙內麻木的旅客時的心情,才發現原來自已還是沒有擺脫旁觀者的立場。

葉蘇看着他繼續說道:“你不想走道門的舊路,是因爲你本能裡厭惡宗教這種存在,然而你忘了宗教確實是信仰,但信仰並不見得全部是宗教,至少不會都是像昊天道門這樣的宗教。”

寧缺想了想,說道:“我認可這種說法。”

“你應該很清楚,除了道門裡的那些神術強者,境界越高的修行者,越難保證自已的心意澄靜,換句話說,越強大的人越難有信仰。信仰這種事情,並不在天穹之上,只在塵埃卑微處,說的更簡單一些,信仰就是普通人最不可動搖的想法和渴望,你如果要用信仰來集合人們的意志,便首先需要弄清楚他們想要什麼。”

葉蘇說道:“我如今雪山氣海俱廢,變成了真正的普通人,沒有能力再去思考高妙的道理,卻反而有機會過普通人的生活,瞭解普通人的想法,比如這片街區裡孩子們的信仰,不過便是吃飯二字。”

寧缺想着先前看到的那些畫面,點了點頭。

葉蘇看着他問道:“你還沒吃飯吧?”

寧缺先前見着他吃了一大碗青菜飯,說道:“一頓不吃無所謂。”

葉蘇說道:“看,這就是你與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

寧缺明白了他的意思,問道:“家裡有面條沒有?”

破屋裡真正的家徒四壁,雖有舊鍋老竈,但想找些米麪,卻極困難,好在葉蘇如今在街巷裡很受人尊敬,不多時便有人端了碗素面。

寧缺連湯帶面全部吃完,把碗筷擱到窗沿上,忽然想着一事,問道:“既然要過普通人的生活,爲何你要那些孩子送飯?”

葉蘇的回答很簡單,很有說服力:“我不會做飯。”

寧缺無法反對這個解釋,又問道:“先前在前面那條巷子口,看見那些婦人洗衣服沒用皁粉,想來是生活拮据,爲何連洗衣棰都不怎麼用。”

葉蘇的解釋依然很有說服力:“洗衣棰確實能把衣服洗的更乾淨些,但她們家裡的衣裳用的布料並不好,這般洗幾次便有可能壞了。”

寧缺說道:“這裡的人們活的果然很艱難,難道非要在這樣艱難的環境裡,才能體會到你想要體會的那些感受?會不會太自虐了些?”

“我在這方面的感悟學習,也是剛剛開始,無法給你直接的答案或者明確的指向,只能說出自已的一些隱約判斷,供你參詳。”

葉蘇說道:“我們先前說過,信仰可以用來凝聚人羣的意志,這句話其實反過來說也沒有問題,人類最強烈最統一的意志,必然會變成信仰,那麼我們其實只需要知道人們究竟最想要什麼。”

“人類很擅於隱藏自已真實情感,因爲袒露有時候就像卸甲一般,意味着危險。在尋常的日子裡,溫暖而舒適的環境中,你很難發現他們真實的渴望與想法,你問他們想要什麼,很難得到答案。只有在絕望的生命時間段裡,在極致的事情背景前,那些答案纔會自已跳出來,顯得無比清晰,無論此前他們是麻木還是市儈,他們的行爲總是那樣的誠實。”

寧缺想着長安城裡民衆在那個風雪天裡的勇敢,若有所思。

葉蘇繼續說道:“你先前那句話錯了,不是非要在艱難的環境裡才能感悟到這些,而是艱難本就是人間的常態。我不去長安卻來到臨康,便是因爲唐人活的太過自由美好,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的待遇。”

“在臨康城裡,我看到過最豪奢的貴族,見過最貧賤的市民,見過最囂張的神官,也見過最卑苦的奴隸。富貴與貧窮彷彿與生俱來,無法改變,這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這些事情無法改變?”

暮光順着破屋篷頂的洞灑進屋內,彷彿在葉蘇身上鍍上了一層紅暖的光澤,沒有神聖的感覺,卻是那樣的令人親近。

他靜靜看着寧缺說道:“昊天教義裡說每個人都有罪,需要懺悔,才能得到昊天的拯救,死後進入光明的神國。可在進入神國之前的數十年漫漫人生路里,難道信徒就要承受無望的貧窮折磨?”

“我沒有去過昊天神國,不知道那裡是不是如教典中描述的那樣美好,但我知道神國之下的人間並不美好。那麼如果昊天悲憫的目光暫時沒有落在人間的時候,或者說它在考驗人間的時候,昊天信徒應該做些什麼?像過去無數年間那樣,對着西陵神殿叩拜敬奉,然後麻木悲苦地等待最後的拯救?每個人都有罪,信徒們的罪究竟是什麼?對物慾的貪婪?對財富的渴望?對自由的嚮往?因爲這些而無法獲得安寧的心?”

“這些都是人類難以擺脫的慾望,如果這些都是罪,那麼便是無法徹底抹滅的原罪。對於這些罪,佛宗要求靜心冥想,走的是遏止慾望的道路,道門則是以信徒對昊天的信仰爲根基,要求信徒把這些慾望轉換成奉獻,中間的橋樑便是信仰,只有書院對這些罪從來不予束縛。”

葉蘇說道:“這些都有道理,又都有缺憾。佛宗不看現世,只把希望寄在來世,道門不看現實,只把希望寄在神國,書院定下唐律,卻依然是引領者的角色,對個人自身的素養要求太高。我這些天始終在想,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能讓這個充滿原罪的人間變得更好一些。”

寧缺看着他,問道:“什麼方法?”

葉蘇說道:“昊天將拯救我們於生命結束的時刻,那在生命延續的階段,誰來拯救我們?我們必須自已拯救自已。”

寧缺沉默了很長時間,說道:“所以你教那些孩子。”

葉蘇說道:“這只是開始。”

寧缺看着他的眼睛,說道:“按照教義,只有昊天才有資格拯救世人,你現在的想法和行爲,已經可以被昊天認爲是褻瀆。”

葉蘇說道:“昊天愛世人,怎能不允世人自救?”

寧缺看着暮光裡的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隨着時間流逝,如果此人真的傳道成功,或許這片充滿污水垃圾的街區,將來會成爲昊天道教裡的一處聖地,因爲他必將成爲聖人。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這位曾經的道門行走,可能會被西陵神殿裡的那些紅衣神官綁上木架,然後燒成一具焦屍。

()

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32章 昊天的影子第98章 兩岸第37章 光明祭第140章 殺佛與陳年老壇第134章 大明宮裡的夫妻第63章 夫子的惱第131章 心灰意不冷第115章 又有個人從天上跳了下來第67章 雪海拾魚及遺第77章 入魔(二)第70章 彈疼紅葉,掐斷黃花第147章 這次我來第119章 七天第5章 殺意濃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124章 西陵之夕(下)第275章 掌間有血,橋上有人第90章 入魔(十五)第245章 舉傘第9章 同境無敵第19章 絃斷琴驟,我來了第9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86章 一點浩然氣第185章 放聲而笑(下)第110章 四人行,有人踏湖而行第82章 秋宮涼第175章 君子國的不甘(中)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156章 觀主無量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58章 谷中之湖第85章 闖宮第133章 何人第199章 請進第97章 南歸第9章 日後夜臨誰來罩?第38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中)第89章 入魔(十四)第29章 重逢七年間第9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3章 黑色烏鴉,紅衣神官第84章 入魔(九)第158章 因爲傷心,所以盡心第115章 那是你我想不明白的事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71章 殘陽如血,深海如墨第180章 山崖之上望長安第42章 御史張貽琦之悔悵第2章 春天的故事(中)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6章 崤山夜雨,清河水紅第52章 神袍揮展第201章 如果真有天道第5章 失落在荒原上的天書第30章 我見朱雀多肅殺第89章 行走在佛光裡第79章 入魔(四)第108章 真好看第187章 囚而養之(上)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283章 向來不是一人戰第108章 三人問案第103章 京城夜第164章 彼岸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22章 相看兩厭(中)第62章 鎮上那間肉鋪第63章 夫子的惱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121章 明月當空(中)第248章 雨中院門外來了位渾身溼漉的少女道士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45章 黃泥硯,白雪地第120章 癡第39章 秋雨殺人,秋風笑人第97章 誰人憑欄看?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216章 借劍(下)第45章 夏天將要到來第144章 沒有你,我困不着覺第154章 修佛(下)第255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下)第171章 松鶴樓紀事(上)第169章 兄妹第144章 善飲者無赫赫之言第157章 雪在燒第71章 三件小事之一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60章 澗畔句句錯,不想錯過第115章 書院正年少第51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161章 親愛的,你怎麼不明白呢?第67章 師徒的手段,身後是長安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33章 荒原的夜第42章 借光明一瞬第62章 理還亂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戰之?第9章 青荷漸圓人思見
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32章 昊天的影子第98章 兩岸第37章 光明祭第140章 殺佛與陳年老壇第134章 大明宮裡的夫妻第63章 夫子的惱第131章 心灰意不冷第115章 又有個人從天上跳了下來第67章 雪海拾魚及遺第77章 入魔(二)第70章 彈疼紅葉,掐斷黃花第147章 這次我來第119章 七天第5章 殺意濃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124章 西陵之夕(下)第275章 掌間有血,橋上有人第90章 入魔(十五)第245章 舉傘第9章 同境無敵第19章 絃斷琴驟,我來了第9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86章 一點浩然氣第185章 放聲而笑(下)第110章 四人行,有人踏湖而行第82章 秋宮涼第175章 君子國的不甘(中)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156章 觀主無量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58章 谷中之湖第85章 闖宮第133章 何人第199章 請進第97章 南歸第9章 日後夜臨誰來罩?第38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中)第89章 入魔(十四)第29章 重逢七年間第9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3章 黑色烏鴉,紅衣神官第84章 入魔(九)第158章 因爲傷心,所以盡心第115章 那是你我想不明白的事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71章 殘陽如血,深海如墨第180章 山崖之上望長安第42章 御史張貽琦之悔悵第2章 春天的故事(中)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6章 崤山夜雨,清河水紅第52章 神袍揮展第201章 如果真有天道第5章 失落在荒原上的天書第30章 我見朱雀多肅殺第89章 行走在佛光裡第79章 入魔(四)第108章 真好看第187章 囚而養之(上)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283章 向來不是一人戰第108章 三人問案第103章 京城夜第164章 彼岸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22章 相看兩厭(中)第62章 鎮上那間肉鋪第63章 夫子的惱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121章 明月當空(中)第248章 雨中院門外來了位渾身溼漉的少女道士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45章 黃泥硯,白雪地第120章 癡第39章 秋雨殺人,秋風笑人第97章 誰人憑欄看?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216章 借劍(下)第45章 夏天將要到來第144章 沒有你,我困不着覺第154章 修佛(下)第255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下)第171章 松鶴樓紀事(上)第169章 兄妹第144章 善飲者無赫赫之言第157章 雪在燒第71章 三件小事之一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60章 澗畔句句錯,不想錯過第115章 書院正年少第51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161章 親愛的,你怎麼不明白呢?第67章 師徒的手段,身後是長安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33章 荒原的夜第42章 借光明一瞬第62章 理還亂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戰之?第9章 青荷漸圓人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