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虎口餘生

【由於前天晚上值夜班,在單位值班室住,不能在家碼字,所以昨天沒有更新,此事在435章PS裡已經說過了,有部分書友不看PS,所以今天挪到這裡再說明一下。前晚值班,辦公室一布控,有隻老鼠進去都會報警,所以根本不能待人,待在傳達室裡我沒有辦法碼字,今天的內容是碼的,希望能更兩萬字或兩大章的朋友請理解,我前晚是在值班,不是在碼字攢着今天一起發,沒有那麼多字可發。這回的感冒很討厭,從上週五開始到現在斷續續的就沒好利索過,今天早上又有點嚴重了,早上吃了片康泰克,可還是渾身沒勁,骨頭酸的差點兒不想起來上班了。不過幸好明後天是星期天,怎麼也不會影響更新的。】

聽說正德皇帝來了,楊凌和張符寶不敢怠慢,各自匆匆回房換衣,片刻的功夫,楊凌蟒袍玉帶、張符寶身着道衣,兩個人匆匆奔回“壺仙堂”,並肩迎出天師府。

正德皇帝爲人隨意,他南行途中臣子們用小民家中的常見菜餚款待,他都絲毫不以爲意,又怎會擺着譜兒的等着楊凌和天師下山接駕?朱厚照攜着唐一仙的手,後邊跟着永福和永淳、湘兒,一路欣賞着風景,一路逛上山來。

楊凌和張符寶迎至半路,恰看見正德帝上山,楊凌急忙趨前幾步,撩袍施禮,口中高宣道:“臣楊凌參見吾皇萬歲”。

張符寶也連忙上前見駕,正德皇帝心情甚好,不等張符寶開口便笑吟吟地上前將兩人攙了起來,上下打量張符寶一番,笑道:“記得朕還是剛登基的時候見過天師一面,啊!想不到兩年不見,天師風采依然,不過形貌更加俊秀了”。

張符寶一聽乾笑兩聲道:“啓稟皇上,小道乃是張符寶,是天師的妹子,因天師不在府中,是以小道才代兄長前來迎駕”。

正德一聽笑容頓時有點發僵,他兩年前見到張天師時身邊臣子衆多,匆匆一見哪裡記得清楚,這時見她與楊凌並肩迎下來,又是一身隆重的道官衣袍,這纔想當然的以爲是張天師。此時聽張符寶一說,才發現眼前這小道士眉毛彎彎,眸若秋水,臉似桃花,肌膚柔嫩,哪裡象個男人了?

永福和永淳可是記得她的,兩人笑迎上來道:“符寶妹妹,好久不見,如今已是大姑娘了”。

張符寶一見她們倆也跟來了,連忙施禮道:“小道見過兩位公主”。

三人這一見禮打消了正德皇帝認錯人的尷尬,張符寶又依禮見過唐貴妃和湘兒公主。她對答落落大方,舉止頗有大家氣象,看慣她小孩模樣的楊凌不禁嘖嘖稱奇。

永福和湘兒心中都牽掛着楊凌,這時眼見郎君,卻不便上前敘話,只把那眉眼傳情,這一來楊凌就方便得多了,賊眉鼠眼的遞個眼神,誰知道他在看誰,反正哄得兩個小姑娘都脣角含笑,心中甜絲絲的,這便達到目的了。

二人陪同正德皇帝到了天師府,此時闔府上下早已得了消息,灑掃庭院、準備酒席,老天師夫人穿上誥命袍服,隆而重之地迎出府門,恭候天子御駕。

一行人寒喧已畢,到了“壺仙堂”落坐,天師夫人陪着三位公主和皇貴妃自往內庭女眷客室款待,張符寶雖是女兒身,現在頂的卻是天師的位子,便在中堂侍候皇上。

一見兩個“債主”離開,楊凌頓時放鬆下來,向正德皇帝拱手道:“皇上,您不是在南昌城麼,怎麼親自來了?寧王世子不過寥寥數人而已,不必驚動皇上大駕的”。

正德笑道:“朕削了寧藩,處置了江西地方官吏,在南昌城中閒極無事,想想寧王世子所逃處正是龍虎山附近,便來順道遊賞,事先倒沒想到愛卿你也在此,怎麼你也到這兒來了?”

楊凌忙道:“皇上,寧王世子逃進了深山大澤,託庇於蠻王麾下,難以尋妥蹤跡,臣知龍虎山在此地威望卓著,是以上山恭請天師出馬擒拿欽犯,臣正在山上等候天師消息,卻沒想到等來了皇上大駕”。

正德奇道:“天師降妖除怪當是此道行家,怎麼擒拿欽犯也在行麼?”

楊凌忙將緣由述說一遍,正德方纔恍然大悟。

他笑吟吟地對張符寶道:“既如此,朕也要在天師府上叼擾一段時間,一則陪愛妃遊游龍虎山風景,二則等候天師的好消息啦”。

張符寶欣然道:“皇上大駕光臨,天師府蓬蓽生輝,這是求都求不得的好事,小道榮幸之至,皇上儘管安心住下便是”。

正德點點頭,說道:“龍虎山千古勝地,朕是久已聞名。愛卿常居龍虎山,可曾見過龍虎麼?”

張符寶含笑拱手,恭敬有加地說道:“小道居於山中,虎是常見,不過這龍麼?今日皇上到了,龍虎山上纔算現了真龍”。

楊凌微蹙着眉,他只覺腹中有股氣兒翻來滾去,折騰得有點難受,可是皇上正與主人對話,他自不便請辭離去,尤自在那強忍,聽了張符寶這般乖巧機靈的回答,他不由仔細看了張符寶一眼,心道:“這小丫頭,倒也不全似和我說話時那般胡攪蠻纏,如此待人接物,答辯機警,可是十分難得了。”

正德皇帝聽了果然十分高興,他笑道:“愛卿好會說話,龍虎宗領南派道家之首,精於符籙練丹,此等修仙長生之術,朕可有緣一聞麼?”

楊凌一聽頓時緊張起來,一國之君如果沉溺於修仙練丹,沒有不被妖道趁機迷惑從而禍及天下的,當今皇上好奇心重,什麼新鮮事兒都想了解了解,他剛剛有了點明君賢王的氣象,可千萬別沉迷此道呀。

楊凌正要出言勸阻,張符寶已自椅上站起,鄭重地長揖一禮,說道:“修仙練丹,此我等山野之人事也,非人主所宜習。皇上乃上天之子,受天命治理國家經略天下,做到堯舜一般帝王足矣,豈可舍大而逐小?”

正德被她捧得龍體安泰、渾身舒服,他撫掌大笑,正要再逗逗這一副小大人模樣的女道士,就聽隱約一陣滾雷聲殷殷傳過。正德詫然道:“如今正是冬季,就算此地溫暖,草木皆青,這時節氣也不該有天雷震震吧?”

楊凌臉一紅,吱唔說道:“皇上恕罪,是臣……呃,想是腹中着冷,所以忽而腸鳴如雷,並非天雷作響”。

正德恍然失笑,張符寶卻雙眉一挑。一雙湛如秋水的眸子頓時放出貪婪的亮光來:“藥力發作了?不知這一回練得怎麼樣,他是要成仙得道呢還是大醉如泥?”

正德忙問道:“礙不礙事,要不要請太醫看看?”

楊凌擠出一絲笑容,說道:“臣不礙事的,勞皇上掛心了”。

正德點點頭,繼續說道:“愛卿說的在理,成仙成佛,終是縹緲。朕即爲天子,還是應該好好治理國家,成聖成賢才是至理。不過傳說當年張天師在此山練就九天神丹而證大道,一時鬼神皆驚,龍虎皆現,想來那氣象一定壯觀得很。如今朕來龍虎山,卻既不見虎,也不見龍,未免有些遺憾”。

楊凌聽他嘮嘮叼叨意猶未盡,自己腹中腸子絞痛難當,只得青着臉色長吸口氣在那兒忍着,心中忖道:“十有**……是張符寶這小丫頭煮的藥膳半生不熟,讓我吃壞了肚子了”。

張符寶一邊觀察着楊凌的變化,一邊隨口應付道:“皇上,現如今這龍虎山上豈不正有一對龍虎?龍有行龍、潛龍、雲龍、臥龍,諸般龍種以天子真龍爲尊,天子至此,縱有草莽之龍也得迴避三舍了”。

正德笑道:“喔?原來這龍虎山的龍,應在朕的身上了,那虎呢,又應在何人身上?”

張符寶一指楊凌,笑道:“皇上,眼前的威國公,可不就是一頭猛虎?”

正德撫掌大笑,對楊凌道:“楊卿聽到了麼,這龍虎應在你我君臣身上了,哈哈,好不有趣”。

楊凌提肛忍氣,額頭都快冒出汗來,他強擠出一絲笑容,非常“溫文爾雅”地含笑點頭,生怕力氣用大了就要當場‘噼嚦啪啦’。

張符寶見皇上開心,趁機說道:“皇上有仁聖之明,氣勢形體,龍眉鳳目,天然之姿,翕然龍舉雲興。再說國公,文武雙全,朝之棟樑,虎嘯山崗、虎……虎頭虎腦……”。

正德忍俊不禁,失笑道:“楊卿虎頭虎腦麼?”

只見張符寶退了一步,結結巴巴地指着楊凌道:“國公何以對小道虎視耽耽?”

正德皇帝一扭頭,也不禁嚇了一跳,難怪張符寶嚇得胡說八道起來,只見楊凌臉色青中透紅,面容扭曲難看,雙眉擰緊,虎目圓睜,好似要擇人而噬,張符寶一個小姑娘家,他這麼瞪着人家,人家豈能不怕?

“楊卿,你怎麼了?”正德皇帝急忙問道。

楊凌閉着嘴一聲不吭,忽地從椅上跳將起來,拔腿便往外衝。

正德皇帝大驚道:“愛卿哪裡去?”

只見楊凌龍行虎步,已奔的不知去向,遠遠的,空中傳來一個聲音:“臣、出恭!”

正德莫名其妙地看看張符寶,張符寶乾笑兩聲,說道:“皇上請看,威國公正是真龍駕前一員虎將,猛虎出恭,那也是與衆不同的”。

可憐的楊凌一路狂奔到茅房,好不容易解決了問題,淨了手回到“壺仙堂”,還沒對答幾句,轉身便又衝了出去,如是者三次,正德皇帝也看出不妙了,他忙讓楊凌回房歇着,又召來太醫給他驗看,開了方子取藥煎湯。

楊凌拉得都快脫水了,闖了禍的小符寶兒瞧了也自愧疚不忍,練了兩回丹,摞倒了兩個人,想來令人泄氣。不過懵懵懂懂的,她卻又想出一番道理來:凡人要成仙得道,自然要先滌清五穀輪迴之地,說不定這一回練制的藥物是有些對頭了,否則焉有補藥經過調配產生瀉藥效果的道理?

張符寶低着頭,默默地站在臉色蒼白、氣息奄奄的楊凌牀邊,暗暗握緊拳頭宣誓:“可憐的威國公,你的付出不會白白浪費的,我一定要不屈不撓地繼續試驗下去,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一定能得證大道的!”

楊凌經過兩三日的調養,身子總算漸漸恢復過來,永福公主只來看望過一次,身在天師府,出入到處可見侍衛和僕從。她雖然心中牽掛,反而不方便來探望楊凌了。倒是湘兒,藉着年紀小,常常和永淳出入遊賞風景的機會,能夠大大方方地來看他,永福便通過妹妹瞭解楊凌的病情,得知他已穩定下來,這才放下心來。

楊凌體力漸復,只是肢體還有些痠軟無力,正好藉機在府中休養。此時,他正高臥榻上,拿着一本書看着解悶。

他看的是《山海經》,書架上雖有《道德徑》、《抱朴子》等道家典藉,對他來說卻嫌枯燥了些。這本《山海經》包羅甚廣,涉及地理、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等諸多方面,他只挑些神怪故事看着解悶兒。

就在這時,門扉一啓,張符寶端着一個漆盤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她忝爲地主,又是她害得楊凌這副模樣,心中過意不去,所以這兩日時常叫人煮了進補之物,親自端來給楊凌服用。

她第一次端來藥膳時,楊凌任你說的舌燦蓮花,打死也不開口,把小符寶弄的又氣又羞,後來她也學了乖,再送粥時把廚房的大師傅帶了來做證人,楊凌這才硬着頭皮吃下去,連着幾次都沒問題,他才相信這藥膳確實不是出自張大小姐之手了。

此時見張符寶進來,楊凌忙放下書,笑吟吟地欠了欠身子,把枕頭又墊高了些,說道:“這些事情要下人們做就好了,怎敢時常勞動你?”

張符寶微笑道:“國公客氣了,都是符寶學藝不精……哦!學廚藝不精,才累得國公如此摸樣,理當服侍的。”

楊凌微微一笑,手臂枕於腦後,輕鬆地道:“瞧你現在的樣子,倒象個大姑娘了。在我眼裡,你一直就是兩年前那個嬌憨可愛的小丫頭印象,前兩日看你和皇上說話,待人接物、奏答應對,竟然大方得體,當時還真的令我大吃一驚”。

張符寶皺了皺鼻子,得意地笑道:“本來嘛,哥哥事務多,每年上山來拜望的地方士紳、官吏和其他道府的道長,大多就是由我接迎款待的,這些事還不是得心應手?”

她將漆盤放在桌上,說道:“膳房剛熬好的,還有些熱,且放一放”。

張符寶說着在楊凌榻旁坐下,順手撿起書來瞄了一眼,戲謔地道:“在看《山海經》?子不語怪力亂神,你這孔子門生,朝廷大員,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已無人能及,也開始想着投效道門,追求成仙得道麼?”

楊凌笑笑道:“看些神怪故事解悶罷了,且不說凡人窮其一生追求成仙成佛,耗盡一切,希望渺茫,就算真的成了仙又如何?”

張符寶撇撇嘴道:“你是沒有機會,才如此寬慰自己罷了。你們讀書人追求功名利祿,我們學道之人,追求的卻是羽化成仙,長生不老,舍名舍利,去欲去求,靜心修道,一旦得證大道,則不感飢渴、不覺傷痛、長生而不老、無病而不死,那纔是永恆”。

楊凌笑道:“那樣的永恆有什麼好?無慾無求、長生不老,那和一塊石頭有什麼兩樣?傳說,老子、抱朴子、陳拷老祖、還有龍虎宗的張天師都是成了仙的人,千百年來也沒見他們回來過一個。想必縱有仙界,也是人神相隔,那麼羽化成仙,就是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無慾無求地長生不老下去?那和永遠關在一幢監牢裡無望地消磨時光有什麼區別?”

楊凌微笑道:“反正我是很喜歡現在這樣的生活,有事做、有朋友,有妻有子,有喜怒哀樂,享受從一個孩子、長大成*人、夫妻恩愛、兒孫繞膝的種種快樂。而神仙呢,他們沒有什麼盼頭、也沒有什麼渴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是一樣的生活,我想象不出那樣的日子有什麼好”。

張符寶不服氣地哼了一聲,剛要拉開架子和他辯論一番,門口兒咳嗽一聲,湘兒公主出現了,眼見楊凌和張符寶捱得甚近,兩人談笑風生,顯得十分親熱,湘兒公主頓時不悅起來。

見她到了,張符寶忙起身見禮,湘兒公主板着俏臉還了一禮,說道:“唔……皇貴妃給國公爺熬了些粥,本公主正要出門,便順道送來,馬上便要走的,你們繼續談吧”。

張符寶十分乖巧,忙笑道:“不敢,公主殿下請坐,小道還要回丹房靜坐練功,本來就要離開的,告辭,告辭”。

張符寶飄然起身離去,朱湘兒着人把食盒拿進房來,然後纔在榻上就坐,眼角瞟見隨身地宮女退出去掩上了房門。這才哼了一聲,醋意十足地道:“你這傢伙。生病也不老實,人家是個修真的女道,你也要打主意麼?”

楊凌好笑地道:“又在胡說什麼,符寶姑娘忝爲地主,我生了病,她自然要常來探望,哪有涉及男女之情了?”

朱湘兒小嘴一翹,哼哼地道:“你這傢伙,我可信不過,永福姐姐還是女尼呢,還不是被你騙到了手?皇嫂可說過,你這傢伙,很會哄騙女人的……”。

楊凌嘆了口氣,說道:“唉!到底是自己妹子,我就這麼點本事,還到處替我宣揚”。

朱湘兒又氣又笑,做勢在他手臂上“狠狠”掐了一把,這才柔聲道:“瞧你,氣色還沒好,就又油嘴滑舌了。她送的東西不許再吃了,我也帶了粥來,我餵你吃點吧”。

楊凌緊張地道:“要是被人看到我讓公主服侍,那可就慘了,還是我自己來吧”。

朱湘兒沒好氣地橫他一眼,搶白道:“廢話,早晚還不是我服侍你?”

一見楊凌怪異的眼神,朱湘兒的俏臉刷地一下紅了,忙結結巴巴地道:“啊!我是說……我說的服侍……,你這麼看我做什麼?可惡!可惡!我捶死你個混蛋!”

朱湘兒惱羞成怒地又擰又掐,楊凌急忙告饒道:“公主大人饒命,我也沒說是別的服侍啊”。

朱湘兒臉蛋紅紅地嗔道:“你還說?”

楊凌立即閉了嘴,朱湘兒恨恨地瞪他一眼,嘟囔着打開食盒,取出個細瓷小碗,從壇中盛了碗熱粥,用玉匙兒舀了,輕輕吹涼一口口地餵給楊凌吃,一邊不甘心地道:“唉,你的機智都哪裡去了嗎?倒是想想辦法徵得皇上的同意啊,那樣我們纔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

“唔唔……”,楊凌象豬八戒似的,只顧拱着嘴享受美人兒的服侍,一時不敢接碴。

朱湘兒道:“張符寶都方便來看你,可我呢?給你熬碗粥,還得假託你妹子的名義,想起來真是心有不甘!”

楊凌一下子張大了嘴巴,呆呆地道:“啊?這粥……你煮的啊?”

“當然,永福姐姐也煮了粥,可她不好意思送來,就託我送啊,於是呢,我就一邊吃她褒的粥,一邊給你熬粥,她的粥被我吃光了,熬給你的粥也煮好了”。

又是一勺子粥填進嘴裡,朱湘兒的眼神帶着股小孩子爭寵般的得意:“嘻嘻,我的粥是不是比永福姐姐的粥好吃?”

“……”。

“怎麼不說話?”

“好!好……”。

在朱湘兒雌威之下,楊凌不敢不吃,他象一隻可憐的試驗小白鼠,膽戰心驚地喝了碗湘兒公主親手爲他熬的米粥,試了一下沒有什麼不適的感覺,剛剛放下心來,朱湘兒就興致勃勃的又去桌邊盛了熱氣騰騰的一碗,走回來坐下道:“好吃吧?來,再吃一些,人家費了好大的心思呢”。

楊凌一碗熱粥下肚,額頭已冒出汗來,他苦笑着接過碗道:“我身子剛好,虛不受補,吃上一碗就行了,咱們還是……”。

他剛剛說到這兒,就聽一人說道:“國公好些了麼,皇嫂讓我來找你,你快去勸勸皇兄吧”。

楊凌一聽是永淳的聲音,腳步聲已直向門口走來,情急之下連忙把被子一掀。將粥藏在兩腿之間,永淳推門而入,見湘兒在房中坐着,不覺有些奇怪地道:“湘兒,我說找不到你呢,你怎麼到這兒來了?”

湘兒忙起身道:“喔,姐姐爲國公熬了熱粥,我替她送來”。

楊凌被那熱粥燙的呲牙裂嘴,一聽這話不禁暗暗後悔:“對啊,此事大可推在永福身上,我心虛什麼,這可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他微微分開雙腿,雙手撐着小心地向上移動了一下,避開碗沿,同時不動聲色地道:“微臣見過公主殿下,不知出了什麼事?”

永淳公主往桌邊一坐,無奈地道:“還能有什麼事啊?不就是皇兄啦,除了那個愣頭青,還能有什麼事連我們也沒辦法啊?”

楊凌本來就是坐着的,再移也移不到哪兒去,那熱粥烘着大腿根部的嫩肉再加上那要害之處,實是苦不堪言,他逼緊了嗓音道:“皇上……,出了什麼事啊?”

永淳向他翻了個白眼兒,嗔道:“本公主和你說正經事呢,你學太監的聲調幹什麼啊?”

湘兒緊張地道:“想是國公的肚子還不太舒服,永淳,皇上到底怎麼了?”

永淳嘆了口氣,一拍大腿道:“此事說來話長”。

楊凌顫抖着聲音道:“那……就請公主殿下長話短說吧”。

永淳捏捏下巴,狐疑地道:“奇怪,你今天說話的聲音,我總感覺怪怪的”。

楊凌盡力將雙腿緩緩分開,可大腿根部放了一隻碗,雙腿分得再開也避不過去,動作大了一碗熱粥怕就要翻了,他絲絲地吸着涼氣,擠出一副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微臣是急病之後身虛體弱而已,不知皇上那兒出了什麼事?”

永淳嗨了一聲道:“張天師回府了,那個瑤王畏懼天師,親自把寧王世子和他的幾個隨從給押回來了”。

“啊!這是喜事啊!”楊凌誇張地歡呼一聲,趁機又往上坐了一下,讓那飽受摧殘的小兄弟離粥碗遠一些,隨即他就悲哀地發現,粥碗翻了……

楊凌欠起屁股,雙手撐牀,雙眼溼潤着,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問道:“這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公主說皇上……皇上怎麼了?”

永淳道:“問題是那位瑤王比夜郎還要愚昧,根本不知道大明之大,他只是怯於鬼神,不得不交出寧王世子,卻對皇兄十分不敬,他雖押着寧王世子上山交人,卻帶了五百名勇士,聲稱若非看在天師面上,必然興兵打的皇兄落花流水。你也知道皇兄的脾……你哆嗦什麼?”

楊凌忙道:“我哆嗦了麼?我哪有哆嗦,我是聽說這瑤王如此盲目自大,對皇上無禮之至,心中憤怒不已”。

他腹瀉幾日,鐵打的身子也撐不住,雙手支了這一陣兒,已經痠軟無力了。永淳嘻嘻一笑,說道:“一個不通世務的蠻人而已,和他較什麼勁吶,真想不通你們男人。皇兄也是這樣說啊,本來那瑤王吹完了牛皮,就要領人離開了,可皇兄卻不幹了,說這苗王目無君上,他要效仿諸葛孔明七擒孟獲的故事,一定要堂堂正正地降服這瑤王,讓他心服口服”。

楊凌苦笑道:“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啊,這瑤王也忒無禮了,區區五百勇士,就自以爲可以縱橫天下了,教訓教訓他也好,免得她目中無人”。

永淳橫了他一眼道:“廢話,要降服一個小小瑤王還不容易?可是皇兄爲了讓他輸得心服口服,決定也只出五百精兵,而且還要親自領兵,戰場上刀槍無眼,尤其那些人全是山中的蠻夷,根本不識王法教化,萬一傷了皇兄怎麼辦?”

楊凌這才明白,忙道:“不錯,這事兒可大意不得,公主請先回去,微臣馬上着衣,這就趕去勸阻皇上”。

永淳笑盈盈地起身道:“好,皇兄是犟驢脾氣,犯起犟性來連皇嫂也勸不住,大概也就是你有辦法了。那我先回‘壺仙堂’了”,她眸波一轉,奇怪地道:“湘兒,你不走麼?”

“啊!走,走”,湘兒匆忙跳起身來,趁着永淳轉身向外行去,低低急聲問道:“有沒有燙壞?”

楊凌愁眉苦臉地道:“要試試才知道”。

朱湘兒一呆,疑道:“大腿有沒有燙壞還用試……”,她說到一半兒忽地醒悟過來,頓時頰如火起,朱湘兒羞憤不已地狠狠擰了楊凌一把轉身便逃。

楊凌雙手撐着身子無法躲閃阻攔,被這一擰發出一聲慘呼,剛剛走到門口的永淳公主嚇了一跳,扭頭看去,只見楊凌仰首望天,壯懷激烈地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如此小小蠻夷,也敢對我大明天子無禮,嚴懲,一定要嚴懲!”

永淳公主眼珠一轉,對臉紅紅地走過來的朱湘兒擔心地道:“這傢伙不是病的腦子都壞掉了吧?用得着這麼悲慘地表忠心麼?要他去勸皇兄,又不是要他去打架,他不會跟着皇兄一塊兒胡鬧吧?”

PS:本月過半了,求票票支持~~~

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355章 一箭雙貂第126章 蓄勢待發第76章 糊塗差使第82章 黃米白米第456章 戰端初現第28章 代理驛丞第147章 場外之戰第372章 戰地玫瑰第196章 志在斬首第48章 糊塗升官第387章 血戰飛陵渡第257章 開拔!第246章 鎮江金山第173章 悄悄進村第169章 大盜楊虎第131章 箭已在弦第154章 利字當頭第94章 如此容易第9章 家有賢妻第75章 恩威並施第199章 鳳欺游龍第157章 開門見山第93章 覓計救人第180章 橫生枝節第86章 弘治大行第214章 夜來風雨聲第283章 小魚吃大魚第264章 疑竇暗生第18章 除夕烽火0194 花當來了第56章 今夜銷魂第280章 今夜起網第202章 你殺我,我殺他第323章 海選駙馬第76章 糊塗差使第311章 三探獄第2章 偷渡時空第83章 謀而後動第24章 瘋魔棍法第110章 大婚副使第269章 有客來訪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85章 率軍入宮第69章 智鬥權侯第332章 婚書在此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15章 珍珠之誤第303章 貓和老鼠第197章 橫的怕愣的第27章 監軍奸軍第15章 珍珠之誤0103章 楊凌過海第120章 西方財神第85章 率軍入宮第356章 風滿京城第298章 反客爲主第353章 跪,天賦我權第128章 太湖泛舟第216章 天生勞碌命第389章 幾回月下敲金鐙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411章 朕,准奏第39章 無心睡眠第131章 箭已在弦第300章 憋屈縣令(上)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218章 求醫第44章 明月難圓第357章 你戰我戰第420章 智鬥第37章 生死一線第118章 殺機已現第5章 相濡以沫第325章 有眼無珠第140章 三吳佳麗地第374章 害中取利第258章 伏擊第74章 天子呼來第78章 參見參將第346章 天下熙熙第454章 韻兒戲鶯鶯第180章 橫生枝節第216章 天生勞碌命第403章 誰識女兒心第244章 正德不能大登科第241章 大夢欲醒第283章 小魚吃大魚第176章 飲宴第330章 爲淵驅魚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166章 兵出正奇第418章 誘惑何止是女人?第216章 天生勞碌命第5章 相濡以沫第53章 錦衣提督第187章 兵至大同第154章 利字當頭第106章 紅袖侍酒第452章 暗流涌動
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355章 一箭雙貂第126章 蓄勢待發第76章 糊塗差使第82章 黃米白米第456章 戰端初現第28章 代理驛丞第147章 場外之戰第372章 戰地玫瑰第196章 志在斬首第48章 糊塗升官第387章 血戰飛陵渡第257章 開拔!第246章 鎮江金山第173章 悄悄進村第169章 大盜楊虎第131章 箭已在弦第154章 利字當頭第94章 如此容易第9章 家有賢妻第75章 恩威並施第199章 鳳欺游龍第157章 開門見山第93章 覓計救人第180章 橫生枝節第86章 弘治大行第214章 夜來風雨聲第283章 小魚吃大魚第264章 疑竇暗生第18章 除夕烽火0194 花當來了第56章 今夜銷魂第280章 今夜起網第202章 你殺我,我殺他第323章 海選駙馬第76章 糊塗差使第311章 三探獄第2章 偷渡時空第83章 謀而後動第24章 瘋魔棍法第110章 大婚副使第269章 有客來訪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85章 率軍入宮第69章 智鬥權侯第332章 婚書在此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15章 珍珠之誤第303章 貓和老鼠第197章 橫的怕愣的第27章 監軍奸軍第15章 珍珠之誤0103章 楊凌過海第120章 西方財神第85章 率軍入宮第356章 風滿京城第298章 反客爲主第353章 跪,天賦我權第128章 太湖泛舟第216章 天生勞碌命第389章 幾回月下敲金鐙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411章 朕,准奏第39章 無心睡眠第131章 箭已在弦第300章 憋屈縣令(上)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218章 求醫第44章 明月難圓第357章 你戰我戰第420章 智鬥第37章 生死一線第118章 殺機已現第5章 相濡以沫第325章 有眼無珠第140章 三吳佳麗地第374章 害中取利第258章 伏擊第74章 天子呼來第78章 參見參將第346章 天下熙熙第454章 韻兒戲鶯鶯第180章 橫生枝節第216章 天生勞碌命第403章 誰識女兒心第244章 正德不能大登科第241章 大夢欲醒第283章 小魚吃大魚第176章 飲宴第330章 爲淵驅魚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166章 兵出正奇第418章 誘惑何止是女人?第216章 天生勞碌命第5章 相濡以沫第53章 錦衣提督第187章 兵至大同第154章 利字當頭第106章 紅袖侍酒第452章 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