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太子議政

第91章 太子議政

翌日袁慶柏便被任命爲議政大臣。

此消息一經發布,便被衆人廣泛議論,紛紛認爲,這又一次證明了袁慶柏便是秘密立儲中的太子。

兩天後,承泰帝召集南書房大臣、議政大臣於保和殿暖閣,召開御前會議。

今日這場御前會議主要議的是災賑制度。

一番熱烈的商議後,承泰帝有了決定。

決定以粥賑爲主。

決定按口煮賑,也就是,估算統計饑民人口,出糧煮粥發賑,如此便可在最大範圍內救濟饑民。

決定先初步設定粥賑的期限,再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決定根據災荒和饑民的實際情況增加粥廠和粥糧。

決定明確規定粥廠的位置和距離,近城設粥廠,鄉村設米廠。

這時,戴着眼鏡的承泰帝看向了袁慶柏:“慶柏,你一直沒則聲,不知有何想頭啊?”

衆大臣紛紛看向了袁慶柏。

今日是袁慶柏第一次以議政大臣的身份參與這種御前會議。

眼下則是承泰帝第一次在這種御前會議上問袁慶柏的意見。

袁慶柏略一沉思後,略一躬身道:“啓稟聖上,兒臣認同聖上和諸大臣議出的粥賑制度。另外,兒臣有個提議,說出來望聖上和諸大臣賜以教正。”

承泰帝問:“你有何提議?”

袁慶柏恭聲道:“兒臣認爲,除了適才議出的粥賑制度,或可再加上‘以工代賑’這一條。”

“天災後會有各種工程,可實行以工代賑,令無食小民得力役之資,爲餬口之計。”

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以工代賑這種事了。

宋朝宋神宗在位期間,朝廷還頒佈了以工代賑的詔令。

然而大周並不重視以工代賑。

眼下袁慶柏在御前會議上提了出來。

承泰帝略一沉思,對衆大臣問道:“諸臣工認爲這提議可行不可行?”

忠直親王率先道:“啓稟聖上,臣認爲此計可行。”

湯承遠跟着道:“臣亦認爲可行。”

忠直親王乃是首席議政大臣,湯承遠則是首席南書房大臣。

這兩人都贊成了,加上承泰帝自己也覺得此計可行,這事兒自然便就這麼定下來了。

這是袁慶柏當議政大臣後第一次在御前會議上獻策。

就這般被採納了。

讓諸位南書房大臣和議政大臣,一起見證了他這位太子的政務能力。

“這位年僅十八歲的太子,救過景安帝,也救過承泰帝,考過武狀元,會詩詞,懂西學,還發明瞭熱氣球,十六歲就任了領侍衛內大臣,如今十八歲又任了議政大臣,且在政務上多半也頗有能爲……不是景安朝的太子可比的啊!”

北靜郡王心中感嘆。

大周太祖封了四位異姓的開國功臣爲郡王,分別是東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當初“四王”中以北靜郡王功勞最大。

今日參加御前會議的乃是第三代北靜郡王。

……

…… 幾天之後,承泰帝又一次召集南書房大臣和議政大臣於保和殿暖閣,召開御前會議。

這次主要議的是南洋海禁政策。

大周開國後,沿襲明朝制度,實行海禁。

景安帝在位期間,曾設立閩、粵、江、浙四大海關,全面開海,連一向嚴禁的赴日貿易都在開放範圍。

不過,景安帝晚年時期又實行了南洋海禁。

原因在於,自從大周全面開海,每年很多人出海貿易,回來的卻只有十之五六,其他人都留居在南洋,也要防範海寇。

南洋海禁,並非全面海禁,但此舉嚴重打擊了民間的對外貿易,讓沿海的經濟日趨蕭條,有重金建造的海船,朽蠹於斷港荒岸之間,也有不少人或逃亡出海或滋事犯亂。

一直到現在的承泰三年,南洋海禁已持續十年了。

已有不少人奏請解除南洋海禁。

今日這場御前會議上,衆大臣對此產生了嚴重分歧。

北靜郡王等幾名大臣認爲應該解除南洋海禁,實行全面開海。

而以湯承遠爲代表的幾名大臣,主張繼續南洋海禁。

承泰帝也主張繼續南洋海禁。

這時,戴着眼鏡的承泰帝,看向了忠直親王:“九弟爲何一直不則聲?”

忠直親王道:“啓稟聖上,臣認爲目今還不便解除南洋海禁。”

其實他認爲南洋海禁不該繼續,應該全面開海。

但他單獨跟承泰帝商議過,知道承泰帝很不願解除南洋海禁。

哪怕他性格直率,今日這種御前會議的場合,他也不會當衆跟承泰帝唱反調,唱反調也沒用,於是他展現出了對承泰帝的支持。

比起曾經的那個九皇子,如今的忠直親王已沉穩了不少!

承泰帝又看向同樣一直沒則聲的袁慶柏:“慶柏,你有何想頭?”

衆大臣紛紛看向了袁慶柏,好奇慶柏這回會是怎樣的表現。

袁慶柏略一躬身道:“啓稟聖上,兒臣對南洋海禁瞭解不多,但據適才聖上和諸大臣所議,兒臣心裡想的是,目今還不是解除南洋海禁的時候。”

忠直親王心中感嘆:“慶柏機靈啊!”

哪怕是主張全面開海的北靜郡王,此刻也認爲袁慶柏機靈。

呵,既然承泰帝不願開海,連忠直親王都順着承泰帝的心意了。

袁慶柏便順着承泰帝的心意,在這種御前會議的場合支持這位父皇,而不是跟這位父皇唱反調。

袁慶柏已經給自己這個議政大臣定位了。

定位就是:承泰帝的助力!

作爲議政大臣的太子,時不時在議政時跟承泰帝唱反調,可就傻了,如此,他任議政大臣反而是壞事了。

儘量順着承泰帝的心意來支持承泰帝,在此基礎上,有好的策略就提出。

比如今日,袁慶柏心中認爲應該全面開海,但他口頭上支持承泰帝,等他以後登基當了天子便可全面開海了。

再比如幾天前的御前會議,袁慶柏認爲以工代賑是好策略,且承泰帝多半會贊成,所以他才提了出來。

當太子,需要有心機。

當太子且當領侍衛內大臣,更需要有心機。

當太子且當領侍衛內大臣還當了議政大臣,豈能不需要心機?

第100章 慶柏力挺承泰帝第50章 慶柏神勇救父第80章 太后宮中第2章 挽弓驚人第87章 滾出宮第84章 慶柏偕尤氏探喪第33章 冷麪王掌會考府第91章 太子議政第124章 捉拿賈珍第61章 大將軍王:兒臣不服第46章 初見尤秦第121章 慶柏改革欽天監第62章 下詔禪位第94章 冬日打雷,暴雨降臨第94章 冬日打雷,暴雨降臨第7章 父子,夫妻第106章 初見薛寶釵第98章 元春懷胎,黛玉進宮第53章 是誰指使的第35章 抄家第125章 賈母的尷尬第74章 慶柏獻策:攤丁入畝第102章 大將軍王袁慶柏第40章 吾皇萬歲萬萬歲第58章 慶柏任領侍衛內大臣第107章 景安駕崩前,春遊同作詩第95章 元旦朝賀,太和生變第23章 父子雙打爭位第50章 慶柏神勇救父第117章 榮慶堂見金釵第31章 冷麪王的兒子們第80章 太后宮中第45章 尤秦進宮第109章 弒君再現,承泰帝駕崩第64章 皇后不是夏侯氏第87章 滾出宮第4章 望蒙聖上撫養訓教第43章 尤氏和秦可卿第42章 武狀元袁慶柏第55章 慶柏釋放九叔第123章 賈珍犯事,查辦賈珍第105章 晉封忠武親王第36章 當春園詠春風詩第79章 鳳姐:我是作死小能手第33章 冷麪王掌會考府第83章 廢太子之死第99章 要來一個金釵第111章 飛龍在天,先帝傳承第69章 秦業賈政升官第70章 保住太子位的方略第25章 御花園詠飛雪詩第107章 景安駕崩前,春遊同作詩第30章 冷麪王VS賢王第18章 元春的親事第5章 出類拔萃第77章 慶柏偕元春歸寧第9章 法駕承德第21章 元春和她的珠哥哥第70章 保住太子位的方略第127章 捉拿賴嬤嬤和賴尚榮第112章 龍騎部隊和特種部隊第94章 冬日打雷,暴雨降臨第40章 吾皇萬歲萬萬歲第69章 秦業賈政升官第58章 慶柏任領侍衛內大臣第87章 滾出宮第77章 慶柏偕元春歸寧第66章 不是太子,實爲太子第113章 奏摺第41章 慶柏對景安的請求第101章 大周是世界頭號強國第93章 慶柏第二子夭亡第33章 冷麪王掌會考府第120章 我王子騰有名將之資第89章 詩弟不會是詩帝第37章 讓賈珠活下去第19章 賜婚第100章 慶柏力挺承泰帝第26章 王子騰調任京營第16章 驚濤巨浪再起第84章 慶柏偕尤氏探喪第62章 下詔禪位第30章 冷麪王VS賢王第70章 保住太子位的方略第3章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第74章 慶柏獻策:攤丁入畝第109章 弒君再現,承泰帝駕崩第4章 望蒙聖上撫養訓教第106章 初見薛寶釵第85章 鳳姐懷胎,可卿狐媚第89章 詩弟不會是詩帝第102章 大將軍王袁慶柏第110章 慶柏登基,紅樓天子第58章 慶柏任領侍衛內大臣第30章 冷麪王VS賢王第69章 秦業賈政升官第108章 景安帝駕崩,軍機房誕生第92章 元春急了第75章 奴去也,莫牽連第4章 望蒙聖上撫養訓教
第100章 慶柏力挺承泰帝第50章 慶柏神勇救父第80章 太后宮中第2章 挽弓驚人第87章 滾出宮第84章 慶柏偕尤氏探喪第33章 冷麪王掌會考府第91章 太子議政第124章 捉拿賈珍第61章 大將軍王:兒臣不服第46章 初見尤秦第121章 慶柏改革欽天監第62章 下詔禪位第94章 冬日打雷,暴雨降臨第94章 冬日打雷,暴雨降臨第7章 父子,夫妻第106章 初見薛寶釵第98章 元春懷胎,黛玉進宮第53章 是誰指使的第35章 抄家第125章 賈母的尷尬第74章 慶柏獻策:攤丁入畝第102章 大將軍王袁慶柏第40章 吾皇萬歲萬萬歲第58章 慶柏任領侍衛內大臣第107章 景安駕崩前,春遊同作詩第95章 元旦朝賀,太和生變第23章 父子雙打爭位第50章 慶柏神勇救父第117章 榮慶堂見金釵第31章 冷麪王的兒子們第80章 太后宮中第45章 尤秦進宮第109章 弒君再現,承泰帝駕崩第64章 皇后不是夏侯氏第87章 滾出宮第4章 望蒙聖上撫養訓教第43章 尤氏和秦可卿第42章 武狀元袁慶柏第55章 慶柏釋放九叔第123章 賈珍犯事,查辦賈珍第105章 晉封忠武親王第36章 當春園詠春風詩第79章 鳳姐:我是作死小能手第33章 冷麪王掌會考府第83章 廢太子之死第99章 要來一個金釵第111章 飛龍在天,先帝傳承第69章 秦業賈政升官第70章 保住太子位的方略第25章 御花園詠飛雪詩第107章 景安駕崩前,春遊同作詩第30章 冷麪王VS賢王第18章 元春的親事第5章 出類拔萃第77章 慶柏偕元春歸寧第9章 法駕承德第21章 元春和她的珠哥哥第70章 保住太子位的方略第127章 捉拿賴嬤嬤和賴尚榮第112章 龍騎部隊和特種部隊第94章 冬日打雷,暴雨降臨第40章 吾皇萬歲萬萬歲第69章 秦業賈政升官第58章 慶柏任領侍衛內大臣第87章 滾出宮第77章 慶柏偕元春歸寧第66章 不是太子,實爲太子第113章 奏摺第41章 慶柏對景安的請求第101章 大周是世界頭號強國第93章 慶柏第二子夭亡第33章 冷麪王掌會考府第120章 我王子騰有名將之資第89章 詩弟不會是詩帝第37章 讓賈珠活下去第19章 賜婚第100章 慶柏力挺承泰帝第26章 王子騰調任京營第16章 驚濤巨浪再起第84章 慶柏偕尤氏探喪第62章 下詔禪位第30章 冷麪王VS賢王第70章 保住太子位的方略第3章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第74章 慶柏獻策:攤丁入畝第109章 弒君再現,承泰帝駕崩第4章 望蒙聖上撫養訓教第106章 初見薛寶釵第85章 鳳姐懷胎,可卿狐媚第89章 詩弟不會是詩帝第102章 大將軍王袁慶柏第110章 慶柏登基,紅樓天子第58章 慶柏任領侍衛內大臣第30章 冷麪王VS賢王第69章 秦業賈政升官第108章 景安帝駕崩,軍機房誕生第92章 元春急了第75章 奴去也,莫牽連第4章 望蒙聖上撫養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