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幸運兒

二月一日,在最後一次軍政會議上,席存瑞正是批准了由總參謀部提交的,修改了部分細節的作戰方案。

顯然,繼續爭論下去,已經沒有多大的價值了。

在席存瑞批准軍方提交的作戰方案時,已有兩個陸戰師與一個陸軍的裝甲團奉總參謀部的命令到達薩爾瓦多,地面作戰部隊的兵力接近四萬。此外,陸軍與陸戰隊的航空兵還向薩爾瓦多部署了近八百架直升機,空軍部署到前線的戰術飛機超過了一千架,還動用了近四百架戰略轟炸機。海軍集結到戰場附近的航母已達五艘,還有兩艘航母已經到達珍珠港,十天之內就能部署到位。

顯然,這絕對不是一次規模有限的軍事行動。

用一位堅決反對擴大軍事行動規模的部長的話來說,軍方在政府做出決定之前,就已經擴大了這場戰爭的規模。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軍方在向政府施壓。

如果政府遲遲不肯做出決策,軍方就會一直向中美洲地區增兵,讓政府喪失控制戰爭規模的能力。

事實上,這也正是中國的政治體系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

說白了,就算已經給軍隊捆上了好幾條鎖鏈,依然無法徹底消除軍隊的影響力,軍隊依然是一個很強的政治實體。

關鍵,就出在一項法律上。

按照在一九五二年通過的《軍事行動法》,在戰爭決議獲得了國民議會通過,並且由總統正式簽署生效之後,中國就將自動進入戰爭狀態,總統開始履行最高軍事統帥的職責,而在和平時期受國防部長節制的總參謀部,將在這個時候直接向總統負責,並且獲得進行軍事部署調動的權力。雖然在隨後的一份休整案中。對《軍事行動法》的某些條款做了修改與限制,比如在應對局部戰爭的時候,國家並不實行全面戰爭動員,總統也無權讓國家進入全面戰爭狀態,只能在軍隊內部實施有限的戰爭動員。又比如,總參謀部只能根據接下來的戰爭所需來調整軍隊部署的權力,而沒有實施作戰計劃的權力。只有在作戰計劃獲得了總統的批准之後,才能發起軍事行動。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即總參謀部調整軍事部署的主要依據是總參謀部制訂的作戰方案,哪怕沒有得到總統的批准,總參謀部也有權提前進行作戰部署。

這就意味着,總參謀部能在戰爭決議生效之後開始進行軍事部署。

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總參謀部才把大批作戰部隊派往中美洲地區,做好了大打一場的準備工作。

事實上,這也意味着總參謀部在戰爭時期有很強的影響力。

說白了。軍隊是一頭猛獸,政府是馴獸師。和平時期,這頭猛獸被關在籠子裡面,對馴獸師俯首帖耳。到了戰爭時期,當這頭猛獸被從籠子裡放出來,馴獸師也將無能爲力,甚至會受到威脅。

所幸的是,拴在猛獸脖子上的鐵鏈依然沒有解除,而且掌握在馴獸師的手裡。

必要的時候,馴獸師依然能夠把猛獸關進籠子。

當時。席存瑞不是沒有辦法對付軍方的擅自行動,只需要一道總統令,就能讓那些部署到中美洲的軍隊返回原先的駐地,只是席存瑞沒有這麼做,因爲在與馮承乾談過之後,他也認識到了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的必要性。

在席存瑞批准的軍事行動方案中,准許軍方投入不超過三個師的地面部隊、不超過一千五百架作戰飛機(不包含直升機)的空中力量、以及不超過六支航母戰鬥羣的艦隊,去推翻危地馬拉的軍人獨裁政府。攻佔危地馬拉城,控制出佩騰省之外的其他地區,扶持建立臨時性政權。

這意味着。在這場戰場中,中國軍隊至少會投入十五萬兵力。

當然。這是全部兵力,不僅僅是地面作戰部隊。參與地面作戰的部隊,總兵力不會超過五萬。

隨後,席存瑞以中國軍隊總司令的身份,正式下達了作戰行動開始的命令。

當然,這道命令晚來了一個多月。

要知道,在一九六六年底,打擊危地馬拉軍人獨裁政府與危地馬拉政府軍的作戰行動就已經開始了。

只是,在這一個多月裡,中國的軍事行動僅限於轟炸。

雖然特種偵察兵部隊已經進入危地馬拉執行作戰任務,但是大部分都是特殊任務,比如營救被擊落的飛行員。在席存瑞下達作戰命令之前,中國軍隊的正規地面部隊並沒有被派入危地馬拉。

當然,這也是中國軍隊的一慣作戰方式。

這一天,李承志也離開了西雙版納的特種偵察兵訓練營。

在弓開懷提供的花名冊中,總共有三十七名完成了全部訓練、各個科目的考覈成績都達標的新兵。在這三十七人中,李承志挑選了一名精確射手、三名突擊手、兩名偵察員與一名機槍手。

當然,所謂的挑選,不僅僅是在花名冊上圈出幾個名字。

李承志跟這三十多名新兵生活了幾天,還一同進行日常訓練,以便更加深入的瞭解他們的個人能力。在做出最後的選擇之前,李承志還進行兩輪篩選,主要就是通過對抗性訓練來選出最優秀的新兵。

必須承認,三十七名特種兵都很優秀。

在完成了兩輪篩選之後,依然有二十二人達到了李承志的要求,讓李承志很難從中做出選擇。

所幸的是,郭藹明給了他一個辦法。

這就是,在沒有辦法選擇的時候,就抓鬮決定選誰。

結果就是,選出來的七名新兵,都帶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不過,誰能否認,人生本身就是一場與運氣的賭博呢?

挑選出新兵後,李承志沒再耽擱時間。臨走前,他給七名新兵安排好了前往小隊報道的旅途,然後給郭藹明發了一封電報,大致說明了情況,並且讓郭藹明在三天後派人去瓦胡島迎接新人。

李承志沒有返回小隊,因爲在做完這件事之後,他與小隊就沒有多大關係了。

當然,前提是他順利通過了狙擊手的所有考覈,成爲了狙擊手。要不然,他還得返回小隊,繼續擔任小隊裡的精確射手。

二月三日,李承志回到青島,在四叔家住了兩天。

陸戰隊參謀部不在青島,而是在舟山島上。就李承志所知,海軍也曾經打算把參謀部搬到舟山去,主要是青島這邊的冬季太冷了,而且青島是一座大城市,膠州灣更是北方少有的天然良港,存在戰艦與商船爭搶碼頭的問題。此外,頻繁進出的商船對確保戰艦安全、以及情報保密也不大有利。只是海軍最後還是放棄了搬遷的想法,主要是舟山羣島過於偏僻,而且每年有幾個月會受到颱風威脅。更重要的是,建設一座新的海軍基地,需要耗費本就不算充裕的經費。

通過四叔李志強,李承志拿到了一份內部資料。

這就是,今年參加狙擊手考覈的特種偵察兵總共只有一百二十七人,僅相當於往年參考人數的三分之一。主要就是,特種偵察兵部隊有任務在身,很多有資格成爲狙擊手的特種偵察兵都放棄了。

顯然,這絕對不是壞事。

要知道,戰爭時期,狙擊手部隊也需要擴充兵力,也就得招募新兵,而且肯定比平常的需求高得多。

這就意味着,考覈的過關比例肯定會大增。

事實上,郭藹明建議李承志參加狙擊手考覈,也與此有關。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李承志就一定能通過所有考覈。

要知道,即便在一九六零年,也就是狙擊手部隊在戰後招募新手最多的那年,也只有十四人通過了全部考覈,而且只有十二人被錄用。在其他年份,被狙擊手部隊錄用的新人從沒有超過十個人。

主要就是,狙擊手是終生制職業,而且狙擊手部隊的規模本來就不大。

至於這支部隊到底有多少人,即便是李志強也不是很清楚,也許連陸戰隊參謀長都不知道。原因很簡單,狙擊手經常被派去執行一些特殊任務,甚至是參與情報機構的行動,因此所有與之有關的信息都屬於絕密級,即便有人在戰鬥中傷亡,也不會公開,甚至會以保密爲由爲犧牲者保留職位。十多年後,在一次專門針對狙擊手部隊的調查中,政府派來的調查人員就發現,至少有十七名早已在行動中犧牲的狙擊手沒有被歸入到陣亡名單之中,仍然在照常領取津貼。

從某種意義上講,狙擊手部隊是中國軍隊、至少是陸戰隊中最爲神秘的部隊。

有趣的是,正是籠罩着這層神秘棉紗,才讓陸戰隊的官兵趨之若鶩,讓每年的狙擊手考覈門庭若市。

在最多的一年,有三百多人報考狙擊手。

這是個什麼概念?

特種偵察兵部隊的總兵力,在巔峰時期也不到一千人,因此相當於有三分之一的特種偵察兵在那一年參加了狙擊手考覈。

從某種意義上講,李承志是幸運的,因爲他只有一百二十六名競爭對手。(未完待續)

第442章 證明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38章 讓步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379章 戰列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92章 信心第59章 永遠銘記第486章 預警機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489章 截擊機第592章 佔領軍第36章 叢林求生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137章 受夠了第34章 池中之物第584章 死衚衕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152章 足跡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19章 賭注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413章 出征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80章 全速北上第8章 三權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11章 最高效益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447章 備戰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92章 等待機會第167章 前奏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67章 打就打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89章 借刀殺人第55章 虛與委蛇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187章 馬拉松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167章 血誓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4章 政治體制第97章 血戰蔚山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98章 伏擊圈第62章 搭檔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95章 參戰陰謀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11章 最高效益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9章 被妞泡第383章 轉折點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60章 覺悟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152章 足跡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75章 好消息第32章 總統特權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64章 無力迴天
第442章 證明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38章 讓步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379章 戰列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92章 信心第59章 永遠銘記第486章 預警機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489章 截擊機第592章 佔領軍第36章 叢林求生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137章 受夠了第34章 池中之物第584章 死衚衕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152章 足跡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19章 賭注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413章 出征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80章 全速北上第8章 三權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11章 最高效益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447章 備戰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92章 等待機會第167章 前奏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67章 打就打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89章 借刀殺人第55章 虛與委蛇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187章 馬拉松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167章 血誓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4章 政治體制第97章 血戰蔚山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98章 伏擊圈第62章 搭檔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95章 參戰陰謀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11章 最高效益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9章 被妞泡第383章 轉折點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60章 覺悟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152章 足跡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75章 好消息第32章 總統特權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64章 無力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