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有想法

艦隊作戰的結果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運氣就佔了很大一部分。

收到偵察機的報告後,顧祝同立即出動了攻擊機羣,第一架俯衝轟炸機在十一點過十分起飛。接下來的十五分鐘內,四艘小型航母各出動了八架俯衝轟炸機與八架戰鬥機,組成了一支規模爲八十架的攻擊機羣。在三十二架戰鬥機中,還有十二架掛着炸彈,以便在必要的時候執行攻擊任務。

當時,顧祝同做了一個很特殊的安排。

這就是,讓前出的八架護航戰鬥機重點搜索偵察機報告海域的北面,且搜索範圍爲七十公里。如果沒有能夠發現第71艦隊,那麼跟在其後面的俯衝轟炸機才向南搜索,並且安排部分隨行的護航戰鬥機向東搜索。

從這個部署來看,顧祝同認爲第71艦隊會轉向北上。

準確的說,在顧祝同看來,第71艦隊轉向北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要不然,他也不會讓前出的護航戰鬥機向北搜索。

可以說,顧祝同的判斷非常準確。

如果哈爾西沒有采納魯尼上校的建議,那麼第71艦隊就會轉向北上。

只是,魯尼提出的建議發揮了作用。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即第31艦隊出動的攻擊機無法及時到達,第71艦隊獲得了額外的時間。

雖然向北搜索,並不會對攻擊行動產生多大的影響,第71艦隊肯定是在劫難逃,而且參與搜索的戰鬥機都有足夠的燃油,但是隻要哈爾西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即便無法及時攻擊第31艦隊,也至少能夠找到第31艦隊。

這就是。在安排了防空戰鬥機之後,立即出動偵察機。

可惜是。魯尼上校沒有提出這個建議。哈爾西也沒有想過立即出動偵察機,因爲在他看來,即便立即出動偵察機,也無法避開中國艦隊的打擊。因此就算髮現了中國艦隊,同樣得頂住中國艦隊的打擊之後才能發起反擊。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哈爾西的這個想法並沒錯。

別忘了,第31艦隊裡只有四艘小型航母,艦載機的總量比美軍第71艦隊還少。僅夠發動一次大規模攻擊。絕對沒有能力立即發起第二輪攻擊。也就是說,要在回收了第一支攻擊機羣之後,第31艦隊才能組織發起第二次大規模攻擊。如此一來,只要第71艦隊能夠頂住第31艦隊的打擊,就有足夠的時間發起反擊。至於是否需要及時找到第31艦隊,其實並不重要。因爲第31艦隊攻擊機的返航方向,就是第31艦隊所在方向。如果有可能。第71艦隊甚至能夠安排戰鬥機尾隨第31艦隊的攻擊機羣,用最簡單的辦法找到第31艦隊,然後組織發起反擊。

當然,這只是通常情況下會發生的事情。

問題是,顧祝同絕對不是一個平庸的艦隊指揮官。

十二點四十左右,前出的八架戰鬥機率先到達偵察機報告發現第71艦隊的海域,隨即按照命令向北搜索。

此時,攻擊機羣在其後方大約一百公里處。

也就是說,在攻擊機羣到達的時候,這八架戰鬥機剛好完成了搜索行動,因此攻擊機羣就不用向北搜索了。

顯然,前出護航戰鬥機的搜索沒有任何結果。

十二點五十五分,攻擊機羣在收到護航戰鬥機的報告後,立即轉向南下,並且讓四架伴隨行動的戰鬥機向東搜索。

在執行攻擊任務的時候,攻擊機也需要搜索敵艦隊。主要就是,從偵察機發現敵艦隊到攻擊機羣到達,一般有兩個小時以上的間隔時間,有的時候甚至在三個小時左右,而一支最高航速在三十節左右的艦隊,能在此期間航行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即便是最高航速只有二十節的艦隊,也能航行七十到一百公里。顯然,這個距離超過了飛行員的目視範圍,因此攻擊機羣在到達之後,還得展開搜索。當然,攻擊機羣的搜索範圍要比偵察機小得多,因此基本上都能找到攻擊目標。

這個時候,新的問題出現了。

這就是,直接爲俯衝轟炸機提供掩護的戰鬥機只有八架。雖然總共有二十架戰鬥機,但是其中十二架掛着炸彈。

當然,二十架戰鬥機也不夠。

別忘了,第71艦隊總共有四十多架戰鬥機,而且都已升空。即便大部分戰鬥機集中在艦隊南面,而不是北面,但是其數量依然是護航戰鬥機的兩倍以上。更重要的是,美軍的戰艦上也有防空雷達,能夠探測到一百公里內的大機羣,對單獨活動的艦載機的探測距離也達到了六十公里。也就是說,在防空戰艦的支持下,美軍的防空戰鬥機至少能夠獲得十分鐘左右的預警時間。

事實上,當時顧祝同也錯誤判斷了局勢。

他讓攻擊機羣直接飛往偵察機報告的海域,而且首先讓部分護航戰鬥機向北搜索,就是認爲美軍第71艦隊很有可能在暴露之後轉爲向北航行。這樣一來,顧祝同就理所當然的認爲美軍的防空戰鬥機應該在攻擊機羣應該在艦隊的前方活動,因此攻擊機羣進入的時候,正好避開了美軍的防空戰鬥機。如果能夠在突破之前避開防空戰鬥機,自然就沒有必要安排太多的護航戰鬥機。

道理很簡單,只要攻擊機羣進入了艦隊的防空火力網,在防空戰艦上的高射炮投入戰鬥之後,護航戰鬥機與防空戰鬥機都難以發揮作用,因爲雙方的飛行員都不會貿然進入高射炮的打擊範圍。

實際情況與顧祝同預料的恰恰相反。

一點過十分,向南飛行的攻擊機羣發現了第71艦隊,準確的說是遇到了在第71艦隊北面活動的四架f-6f。

當然,五分鐘前,美軍防空戰艦上的雷達就探測到了攻擊機羣。

結果就是,攻擊機羣在向第71艦隊逼近的時候,美軍的防空戰鬥機已經趕到。雖然十二架原本準備執行轟炸任務的十二架戰鬥機立即丟掉了炸彈,轉而執行護航任務,但是護航戰鬥機的數量依然遠少於防空戰鬥機。

爲此,俯衝轟炸機在突擊的時候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

根據中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在突破防空戰鬥機的攔截網的時候,至少有七架俯衝轟炸機被擊落,四架被擊傷,此外還有十一架提前丟掉了炸彈。也就是說,四十八架俯衝轟炸機中只有二十六架成功突防,概率不到百分之六十。

可以說,這個比例非常低。

如果當時另外十二架戰鬥機沒有去執行搜索任務,那麼俯衝轟炸機的突防概率肯定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所幸的是,在這個時候,八架北上搜索的戰鬥機趕到了。

可以說,如果不是這八架戰鬥機及時趕到,那麼俯衝轟炸機的突防概率恐怕會降到百分之四十以下。

顯然,如果只有二十架左右的俯衝轟炸機成功突防,那麼重創四艘小型航母的概率就會非常低,最多隻能確保重創其中的兩艘。也就是說,在攻擊結束之後,第71艦隊就能獲得反擊機會。

當然,這也影響到了顧祝同的決策。

一點十五分左右,顧祝同就收到了攻擊機羣的報告,得知攻擊行動並不順利,第71艦隊的防空力量極爲強大,遠超過了之前預料,大部分俯衝轟炸機要麼被擊落、要麼提前丟掉了炸彈、要麼被驅散了。雖然攻擊還沒有開始,而且還有二十多架俯衝轟炸機成功突防,但是重創第71艦隊的可能性並不大。

言外之意,就是得儘快組織發起第二輪攻擊。

問題是,第31艦隊還有別的俯衝轟炸機嗎?

當然有,這就是執行完偵察任務的那十六架俯衝轟炸機。

在十二點半左右,這些偵察機就回到了第31艦隊。更重要的是,這些俯衝轟炸機在降落到航母上之後,卓宇凡就令其做好起飛準備,並且裝好了燃油,只是沒有讓航空勤務人員掛上炸彈。

收到攻擊機羣的報告,顧祝同沒有遲疑,立即命令十六架俯衝轟炸機出發。

大概在一點半左右,第二支攻擊機羣就出發了,而這支攻擊機羣裡只有十六架俯衝轟炸機。

可以說,這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從時間上算,第二支攻擊機羣比第一支攻擊機羣晚了大約一個半小時,因此第71艦隊在頂住了第一波攻擊之後,最多隻有四十分鐘的準備時間。雖然這不算短,但是對於重新阻止防空來說,顯然不夠。

更重要的是,在頂住了第一波攻擊之後,哈爾西肯定會有想法。

這樣一來,四十分鐘就更加不夠了。

事實上,第一輪攻擊的效果不算差。二十六架俯衝轟炸機中,有二十二架成功找到了攻擊目標,其中十八架順利投下了炸彈。四艘小型航母都遭到了打擊,其中僅有一艘避開了所有炸彈。在遭到轟炸的三艘小型航母中,有兩艘肯定遭到重創、喪失了作戰能力,而另外一艘的損傷也不算輕。

也就是說,在第一波攻擊之後,第71艦隊只剩下一艘小型航母了。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哈爾西有了想法。

第539章 硬碰硬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51章 中立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100章 堅持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66章 滅頂之災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91章 轉攻爲守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94章 混血兒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454章 南下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533章 陷阱第39章 義無返顧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17章 戰略大師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138章 讓步第27章 冷眼旁觀第67章 打就打第27章 奉陪到底第71章 下基層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79章 將計就計第33章 停戰條件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63章 體能極限第524章 能源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88章 復出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67章 打就打第62章 勝負未定第49章 戰略儲備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22章 赴死之地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71章 下基層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541章 大潰退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191章 大工程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145章 搜尋第74章 機不可失第116章 追擊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63章 火藥桶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章 職業士兵第187章 優勢第77章 伏擊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11章 戰術勝利第31章 技術投入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398章 偷襲第405章 犧牲第167章 前奏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90章 收手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6章 整裝待發
第539章 硬碰硬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51章 中立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100章 堅持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66章 滅頂之災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91章 轉攻爲守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94章 混血兒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454章 南下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533章 陷阱第39章 義無返顧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17章 戰略大師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138章 讓步第27章 冷眼旁觀第67章 打就打第27章 奉陪到底第71章 下基層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79章 將計就計第33章 停戰條件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63章 體能極限第524章 能源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88章 復出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67章 打就打第62章 勝負未定第49章 戰略儲備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22章 赴死之地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71章 下基層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541章 大潰退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191章 大工程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145章 搜尋第74章 機不可失第116章 追擊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63章 火藥桶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章 職業士兵第187章 優勢第77章 伏擊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11章 戰術勝利第31章 技術投入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398章 偷襲第405章 犧牲第167章 前奏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90章 收手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6章 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