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意難平

如此的話,也算是解脫了吧。

聽着學生們在墓前說的話,玄世璟心中也有一絲瞭然。

他是不會一整天一直都陪在李醫身邊兒的,但是這些學生是經常跟李醫見面聊天的,他們見到的,比玄世璟所看到的更多,所以嚴格說起來,其實玄世璟還沒有醫學院的學生了解李醫。

玄世璟也會醫術,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也只能算是個門外漢了,但是醫學院的學生不同,他們都是內行,李醫身體是個什麼樣子,他們當大夫的,能不知道嗎?

因此,他們瞭解的就比外人多,有時候看着李醫遭罪,心裡也不是滋味兒,現在李醫去世了,願另一個世界沒有病痛吧,能夠讓他過得好一些。

這個時候的人,事死如事生,李醫是皇子,被封了燕王,進了敬陵,死後享受的東西,也是有些活人一輩子都趕不上的東西,能在陰間過個好日子,也算是彌補了活着的時候不能好好享受的遺憾吧。

時過晌午,竇孝果也要先回禮部去忙活了,而莊子上的學生,則是草草的吃了些自己帶來的吃食之後,就跟着玄家的護衛回莊子上去了,他們還要回學院,來長安本來就是爲了送一送李醫,現在一切塵歸塵,土歸土,大家也有各自的日子要過,總不能一直都沉湎在悲傷之中。

只是下次他們想要進敬陵祭奠,也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兒了,畢竟這裡是皇家陵寢。

李醫的葬禮是結束了,但是顯然李承乾並不能這麼快就從喪子之痛之中走出來,每天精神也並不是很足。

玄世璟提前回了莊子上,他也受不了宮中這死氣沉沉的模樣,至少莊子上,能讓人放鬆一些。

李醫是死在莊子上不假,但是除卻書院的部分學生,大多數人跟李醫是沒有什麼關係的,感慨過一句燕王英年早逝之外,這事兒就過去了,但是在長安城,這事兒,恐怕還要被人談論一陣子。

百姓們茶餘飯後最是不缺時間,李醫一去世,留在民間的言論大抵也就是李醫生前的時候在宮中享受過的待遇,或者受到的冷遇之類的。

玄世璟回到莊子上之後,晉陽倒是去了長安城,要進宮走一趟,去看看李承乾,她也擔心自己的皇兄身體吃不消,所以,至少過去勸說兩句。

晉陽回來之後,倒是帶回來一消息。

遠在封地的越王李象聽說李醫去世之後,是遞了奏摺想要回長安祭奠的,但是被陛下給駁回了,讓他安心待在封地,這纔剛去封地不久,這麼來回折騰也沒意義,更何況,人已經去世了,心意到了就足夠了。

李象雖然人在封地,但是心思還是留在了長安城有一份啊,不知道他知道長安城他所遺留的勢力被百騎司清理個乾淨之後,會是個什麼想法,會真正的安穩下心思來做一個王爺嗎?

有野心的人,野心會這麼容易就被平定嗎?

怕是不能。

不過也好,要是李象一直都老老實實的話,玄世璟上哪兒去報那一刀之仇去?

底下的人做錯事,那不還是主子才錯嗎?若是主子不示意,不縱容,給他們是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在長安城外行兇,行兇的對象還是當朝的王爺和國公爺。

李醫的葬禮,來俊臣也去了,雖說百官大臣們可以不必參加,但他還是去了,至少去了,就會有人將當時的場景傳到陛下的耳中,至少他的名字,能夠出現在陛下的耳中,對於他來說,這就夠了。

場面要做足不是,來俊臣猜得到李承乾現在的心情有多難受,身爲皇帝,但是不能爲自己的兒子送行,喪子之痛,是人心裡都難受,雖然李醫一直病着,知道他活不長,平日裡在宮中的時候也不會多加照拂,但是人還活着,跟人已經死了,這是兩碼事。

失去了,才知道心痛,大多數人都是如此。

而李象想要回長安祭奠的消息,來俊臣也是通過自己的手段打探了良久,這才知道這個消息。

“看來,李象還真是賊心不死啊。”來俊臣說道。

來俊臣將自己的命壓在了李厥這一邊,自然是不會讓李象再折騰出什麼浪花兒來,現在得有一件事,岔開陛下的注意力,讓陛下,別去想李醫去世,別去想李象想要回長安的事兒。

因爲來俊臣覺得,陛下剛剛失去一個兒子,李象在這個時候要是出現的話,陛下會不會心軟,會不會讓李象回長安,而後善待李象。

這是絕對不能發生的。

當初來俊臣讓王弘義去莊子上,想要趁機挑撥李厥跟玄家的關係,誰曾想,李醫的身子這麼不爭氣,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去世,把這件事兒竟然給岔開了。

這也讓來俊臣和王弘義的打算落了空。

現在李厥回了宮中,這事兒,要怎麼繼續下去呢?

來俊臣覺得,短時間內,李厥應該不會再到莊子上去了,等到李厥可以出宮的時候,人家玄家和竇家該做的準備早就已經準備完了,還有什麼能讓李厥去看到的?

來俊臣思來想去,他打算進宮一趟,趁着現在李醫的葬禮剛剛結束,趁熱打鐵,利用這件事兒,再向李承乾進言一番。

若是因爲逝去的李醫的話,這請求,陛下應該能夠答應吧?

只有重新提起這事兒,並在宮中傳開,才能讓居住在宮中的李厥重新想起這回事兒來,而後,心裡對玄家有疙瘩。

至於之後的事兒,來俊臣已經準備好了。

ωwш▲ ттκan▲ ℃o

他打算繼續在長安,掀起新的一陣颶風,至於能颳倒多少人,就得看那些人是否足夠堅挺。

另外,便是來俊臣的本事了。

說做就做,來俊臣換好了官服,遞了牌子就進宮等候宣召了。

李承乾這兩天的確心情不好,如同來俊臣所想的那樣,如果李醫活着,即便是宮中忽略這個皇子,即便李醫住在莊子上沒有什麼動靜,但是人畢竟是活着,有個念想。

但是人沒了,心情可就不一樣了,這幾天總覺得心裡有點兒空落落的。

第一百八十七章:清晨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玄世璟在蘇州第八十章:宰胡商第一百六十五章:出發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丟車保帥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慈孝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帝他叔第一千三百三十章:選定第二十二章:標點符號第五十九章:接手案件第六百五十六章:長安大事件第五百三十二章:新的元日(下)第三百七十七章:趣事(上)第四百五十章:滅國狂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態度第五百三十九章:琉球第四十七章:悶聲發財第八十五章:坐地起價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提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畫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希望破滅,瘋了第四章:先鋒營開拔!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動了?第四百七十五章:嫁妝那些事兒第五百七十九章:送禮,無官不貪第四十九章:盡善盡美第八十八章:舊事重提第十四章:侯爺的長史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危機感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九百九十六章:被打亂的謀劃第九十九章:可怕的晉陽第四百九十三章:被彈劾第八百零五章:抓人第二百零六章:玄奘歸來第五百五十一章:戰爭啊第四百三十六章:分而化之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兩封書信第三百一十七章:報復?第四百三十章:狡詐如廝第三百四十一章:半路截胡第七十五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上)第五百三十三章:就是震懾第二百三十七章:神侯府落戶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針對法華寺,而是所有的佛寺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五百五十八章:先鋒軍第七十六章:審問(上)第三百五十四章:策反第四百五十五章:拜訪蕭瑀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時代潮流第四百九十六章:風雲驟聚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一百一十九章:孤男寡女第一千三遍二十七章:十分巧合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永輝第一案第三百八十五章:煤第四百三十章:狡詐如廝第三百二十二章:李泰異常的態度第八十五章:鹿山書院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準備滅國第一百零七章:孫耀庭事件的猜測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詔回長安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九十二章:裝糊塗第一千一百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脫身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煩擾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十七章:太監的兒子第三百四十五章:高句麗這塊肉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防患於未然第一百一十八章:李治夜會武媚第十五章:搬出城主府第二百二十三章:忽悠1第四百九十三章:李治的行蹤第二百二十六章:貨幣第四百九十七章:得罪人第二百一十章:大婚(3)第七十三章:長孫的病第四百八十九章:龍困淺灘第一百六十一章:巧遇祿東贊第三百七十四章:予以小利,必有大獲第一千三百七十章:最後一面第一百九十章:回商州!第十五章:搬出城主府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思量第六章:惡戰第四百三十九章:危機暗伏第四百四十八章:難測第八百六十八章:黃疸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晉陽進宮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老毛病了第一百四十章:李治回長安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抄家(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世家與無賴
第一百八十七章:清晨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玄世璟在蘇州第八十章:宰胡商第一百六十五章:出發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丟車保帥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慈孝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帝他叔第一千三百三十章:選定第二十二章:標點符號第五十九章:接手案件第六百五十六章:長安大事件第五百三十二章:新的元日(下)第三百七十七章:趣事(上)第四百五十章:滅國狂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態度第五百三十九章:琉球第四十七章:悶聲發財第八十五章:坐地起價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提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畫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希望破滅,瘋了第四章:先鋒營開拔!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動了?第四百七十五章:嫁妝那些事兒第五百七十九章:送禮,無官不貪第四十九章:盡善盡美第八十八章:舊事重提第十四章:侯爺的長史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危機感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九百九十六章:被打亂的謀劃第九十九章:可怕的晉陽第四百九十三章:被彈劾第八百零五章:抓人第二百零六章:玄奘歸來第五百五十一章:戰爭啊第四百三十六章:分而化之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兩封書信第三百一十七章:報復?第四百三十章:狡詐如廝第三百四十一章:半路截胡第七十五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上)第五百三十三章:就是震懾第二百三十七章:神侯府落戶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針對法華寺,而是所有的佛寺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五百五十八章:先鋒軍第七十六章:審問(上)第三百五十四章:策反第四百五十五章:拜訪蕭瑀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時代潮流第四百九十六章:風雲驟聚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一百一十九章:孤男寡女第一千三遍二十七章:十分巧合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永輝第一案第三百八十五章:煤第四百三十章:狡詐如廝第三百二十二章:李泰異常的態度第八十五章:鹿山書院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準備滅國第一百零七章:孫耀庭事件的猜測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詔回長安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九十二章:裝糊塗第一千一百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脫身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煩擾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十七章:太監的兒子第三百四十五章:高句麗這塊肉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防患於未然第一百一十八章:李治夜會武媚第十五章:搬出城主府第二百二十三章:忽悠1第四百九十三章:李治的行蹤第二百二十六章:貨幣第四百九十七章:得罪人第二百一十章:大婚(3)第七十三章:長孫的病第四百八十九章:龍困淺灘第一百六十一章:巧遇祿東贊第三百七十四章:予以小利,必有大獲第一千三百七十章:最後一面第一百九十章:回商州!第十五章:搬出城主府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思量第六章:惡戰第四百三十九章:危機暗伏第四百四十八章:難測第八百六十八章:黃疸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晉陽進宮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老毛病了第一百四十章:李治回長安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抄家(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世家與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