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告誡

在殿中其它人眼中,皇帝與太子之間的氣氛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了,氣氛有些不對,尋常時候太子來這邊請安,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有時候坐在一起吃飯飲酒,陛下順帶着教導太子一些朝政之事。

可是今天,太子進來之後,別說教導了,到現在爲止,太子還躬着身子站在那裡呢。

“明白就好,用晚膳了嗎?”李二陛下問道。

“兒臣已經用過了。”李承乾恭恭敬敬的迴應道。

“嗯,如此,朕也就不多留你了,退下吧。”李二陛下揮手說道。

“是,兒臣告退。”

越來越不對勁了,陛下竟然就這麼把太子給打發走了.......

長孫皇后目送着李承乾退出殿外,隨後將殿中伺候的人全都揮退了下去,德義見狀,也很是自覺的退出殿外。

待殿中只剩下長孫皇后和李二陛下兩人之時,長孫皇后這纔開口。

“陛下,可是承乾做錯了什麼事,惹得您不快了?”長孫皇后說道:“如此對待承乾,臣妾這還是頭一次見陛下如此呢。”

“孩子們都長大了啊。”李二陛下感慨道:“承乾做太子,已經二十多年了吧。”

看上去是一句普通的感慨,但是就剛纔的事情與氣氛而言,長孫皇后還是從中讀出了李二陛下的意思。

“是有二十多年了,難不成.......”長孫皇后想到此處,錯愕。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有人等不及了。”

“竟然會如此。”面對這種事情,長孫皇后也不知該如何說,一邊兒是自己的丈夫,一邊是自己的兒子,爲誰說話都得傷着另一邊。

不過看樣子,陛下似乎已經有了處理的辦法,自己也就無需多言了。

“先前丹藥的事情,便是由太子那邊起來的。”李二陛下說道。

若原先長孫皇后不過是對李承乾別的心思有些錯愕,覺得李承乾只是等的着急了,那麼李二陛下的這句話,徹底讓長孫皇后有些憤怒了。

怎能如此!

這不僅僅是心性的問題了,陛下可是太子的父親,是大唐的君王,這是謀害父親,謀害君王的事,身爲太子,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陛下這兩天讓德義清理宮中,就是爲了這件事?”長孫皇后問道:“可找到確切的證據,指明瞭是太子所爲?”

雖然心中對李承乾的作爲很是生氣,但是長孫皇后仍舊保留了幾分冷靜,也想要問問這這件事情的始末。

雖然長孫皇后主張後宮不幹政,但這並非是簡簡單單的政事,這更多的是家事,涉及的是自己的丈夫和兒子。

家不和,萬事不興。

“朕今天上午,一時興起,去東宮看望承乾,恰巧在書房門口聽到了承乾與他身邊的內侍說話,朕回到宣政殿之後,便將輔機召進宮來,輔機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從其態度之中,朕敢斷定,此事與太子脫不開關係,再加上這幾天德義在宮中的排查,此事已經可以確定了,但是這件事情是太子自己主張如此,還是背後另有其人在攛掇,朕還不確定,因此,針對東宮之中,朕還要暗中查探一番。”李二陛下說道。

“竟然是這般,不管這背後還有沒有旁人攛掇,承乾此行爲,已經有悖父子君臣之大倫,不能就這般過去,若是不嚴加教導,此後還不知會做出什麼更加出格的事情。”長孫皇后說道。

長孫皇后雖然疼愛自己的兒子,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拎的清楚,而且身爲一國之母,後宮之主的長孫皇后,從來不敢在對子女的教育上有什麼懈怠之處,而如今太子做出這樣的事情,長孫皇后覺得,這也是有自己的責任,怪自己平日教導督促不嚴。

畢竟她是太子的生母,生下他,就有教育他的責任,不管現如今太子年紀有多大,始終都是她的兒子,兒子做錯事,母親有資格教育他。

“子不教,父之過,這是朕的疏忽。”李二陛下說道。

李二陛下平日裡每天下朝之後總是在宣政殿,要麼就着急朝臣商議國事,要麼就是自己獨自在殿中批閱奏摺,至於太子,上朝的時候規規矩矩的上朝,退朝之後就回東宮,東宮之中本身就有不少事情,雖然被東宮的官員們分擔了許多,但是還有一些,必須要李承乾親自去處理。

這樣一來,父子兩人,各忙活各的,李二陛下身體不適期間,李承乾坐朝處置政事,倒是在那段時間,還經常到李二陛下的寢宮之中去探望自己的父親,至於平常時候,父子兩人之間幾乎也沒有太多的交集,即便是在長孫皇后殿中見面,兩人之間說的,也不過是朝中的政事。

李二陛下似乎從來就沒有身體力行的起教導李承乾一些別的東西,只是站在一旁看着李承乾的成長,給他找這天底下最好的老師來教導他,自認爲將最好的東西都給了李承乾,但是似乎在李承乾眼中,這些被李二陛下人爲是最好的東西,對他來說,還不如自己父親的一句肯定和誇讚。

你覺得最好的,放在別人眼中,或許不值一文。

“陛下每日忙於國事,這些事情,本應是臣妾多多上心纔是。”長孫皇后勸慰道。

皇帝不會錯,也不能錯!

李二陛下搖了搖頭:“皇后無需多說,朕並非是那種看不開的人,朕或許作爲一個皇帝,對天下萬民,盡到了朕的責任,可是對於朕的孩子們,朕平日裡,卻是疏忽太多,正如同皇后所說,朕是偏心的。”

李二陛下對於自己的子女,是偏心的,對於那些並非皇后或者是四妃所出的孩子,他詢問甚少,而對於長孫皇后所出的孩子,則是關心衆多,對於太子,寄託了諸多厚望,卻不經常親自過問和教導太子,只是將一切都交給了太子的老師。

李二陛下不怕認錯,但是卻是怕自己做錯,因爲他是大唐的皇帝,做事,不能出錯,皇帝做出錯誤的決斷,關乎朝堂,關乎天下。

新書《這個三國不正常》已經發布,求收藏,求推薦,請各位同學們將推薦票都投給新書,跪謝

第九十一章:遠走崑崙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顧全大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父與子第一百零四章:張家慘案第二百六十章:出路(下)第二百三十六章:湊錢第四十四章:玄世璟心中東山縣第九百六十七章:活字第三百四十七章:回到平壤城第八百七十五章:同情歸同情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安安的感覺第七百九十章:人選第三十七章:掐算個好日子第四百八十章:心結第六十五章:疑竇第七百零八章:區別對待第二百一十三章:大婚(6)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資格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李醫到東山縣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一百七十四章:購置物資(下)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七十章:英雄救美?第一章:時過境遷第一百六十七章:沉默與懇求第八百六十章:大船也難行第一百六十七章:沉默與懇求第五百四十九章:結果第六百四十三章:換成錢財第五百六十九章:威懾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暗中查探出來的消息第三百零六章:仇人見面沒眼紅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徐正卿受重傷第一千二百七十章:長孫家第五百三十二章:對手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三章:程處默的加入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代代相傳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知足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最後的機會第四百四十一章:鄭家事第五百二十一章:集體!第二十八章:倒黴的牛第三百七十章:小公主與武才人第三百零六章:戲做足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泰的損招第七百八十八章:要人第三百五十六章:一步之差第六百二十三章:看開了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六章:城牆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塹長一智第五百五十八章:先鋒軍第七百零一章:宣政殿內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七章:出手第四百四十六章:遺留的力量第一百五十章:特殊的聘禮?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下一步第八百七十章:又死一個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來客第九百五十四章:書院人事變動第五百五十二章:名單第九十二章:誰算計了誰第二百七十九章:明德書院第五百七十章:水師營中事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三百一十六章:留條後路第一百八十七章:清晨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最後的機會第六百六十四章:李淳風出獄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車之鑑第三百七十九章:書生第九百一十八章:扶我起來,我還要學習第三十九章:遼東大災第六百四十九章:夫妻第三百三十六章:黑衣人秦冰月第二百四十五章:怪事第二百零九章:大婚(2)第八百六十五章:最安全的地方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四百一十八章:定論第三百一十章:碟中諜?第八百四十章:提拔第四百一十七章:選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一具屍體第四百八十四章:劫獄(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牽扯到的舊案第八百二十七章:不一樣 生活第三百七十九章:書生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七十八章:李元景的處境第一百六十三章:心思第四十六章:聚秦府第六百八十章:書房談話第三百二十六章:與王崇基的會晤第一百八十八章:失敗的父親第三百七十五章:截流
第九十一章:遠走崑崙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顧全大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父與子第一百零四章:張家慘案第二百六十章:出路(下)第二百三十六章:湊錢第四十四章:玄世璟心中東山縣第九百六十七章:活字第三百四十七章:回到平壤城第八百七十五章:同情歸同情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安安的感覺第七百九十章:人選第三十七章:掐算個好日子第四百八十章:心結第六十五章:疑竇第七百零八章:區別對待第二百一十三章:大婚(6)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資格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李醫到東山縣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一百七十四章:購置物資(下)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七十章:英雄救美?第一章:時過境遷第一百六十七章:沉默與懇求第八百六十章:大船也難行第一百六十七章:沉默與懇求第五百四十九章:結果第六百四十三章:換成錢財第五百六十九章:威懾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暗中查探出來的消息第三百零六章:仇人見面沒眼紅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徐正卿受重傷第一千二百七十章:長孫家第五百三十二章:對手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三章:程處默的加入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代代相傳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知足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最後的機會第四百四十一章:鄭家事第五百二十一章:集體!第二十八章:倒黴的牛第三百七十章:小公主與武才人第三百零六章:戲做足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泰的損招第七百八十八章:要人第三百五十六章:一步之差第六百二十三章:看開了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六章:城牆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塹長一智第五百五十八章:先鋒軍第七百零一章:宣政殿內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七章:出手第四百四十六章:遺留的力量第一百五十章:特殊的聘禮?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下一步第八百七十章:又死一個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來客第九百五十四章:書院人事變動第五百五十二章:名單第九十二章:誰算計了誰第二百七十九章:明德書院第五百七十章:水師營中事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三百一十六章:留條後路第一百八十七章:清晨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最後的機會第六百六十四章:李淳風出獄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車之鑑第三百七十九章:書生第九百一十八章:扶我起來,我還要學習第三十九章:遼東大災第六百四十九章:夫妻第三百三十六章:黑衣人秦冰月第二百四十五章:怪事第二百零九章:大婚(2)第八百六十五章:最安全的地方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四百一十八章:定論第三百一十章:碟中諜?第八百四十章:提拔第四百一十七章:選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一具屍體第四百八十四章:劫獄(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牽扯到的舊案第八百二十七章:不一樣 生活第三百七十九章:書生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七十八章:李元景的處境第一百六十三章:心思第四十六章:聚秦府第六百八十章:書房談話第三百二十六章:與王崇基的會晤第一百八十八章:失敗的父親第三百七十五章: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