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代代相傳

“陛下,百騎司的人回來了。”臨安低聲說道。

“帶回什麼消息了?”李承乾問道。

“人已經上了船,離開長安城了,走的乾淨利索。”臨安說道。

李承乾又是一聲嘆息:“罷了罷了,你先退下吧。”

“是。”臨安應聲道。

“父皇,今日兒臣看你屢屢嘆息,這是爲何啊?”李厥問道。

李承乾搖了搖頭:“你師傅,還有你姑母,離開長安城了。”

“爲何?先前兒臣就說,難道是因爲來俊臣誣告師傅的事兒,師傅他.......”李厥自然不能說這是自家父皇的過錯,所以只能隱晦的說,這是來俊臣和索元禮的錯。

但是李厥沒去想,是誰,利用了來俊臣和索元禮,讓他們在朝中猖狂了起來?

是他的父皇曆程齊納。

李厥覺得,來俊臣和索元禮已經死了,就算有天大的事,也應該煙消雲散了吧,這樣的事兒,哪兒會再發生第二次呢?

李承乾聽了李厥的話,笑了笑說道:“你還是太年輕了啊,朕也知道,有些話,你不想說,因爲你是朕的兒子,子不言父過,你心裡實則清楚,是父皇,在背後縱容來俊臣和索元禮,對玄家那般污衊的,因爲父皇要爲你留下一個乾乾淨淨的朝堂,一些三朝老臣,你駕馭不住。朕也知道,以你師傅的年紀,歷經三朝,那是必然,父皇怕你,駕馭不了啊。”

李承乾說的這些,李厥懂,所以,他不管是說話做事,都在盡力的爲自己的父皇撇清。

若是連自己話裡話外都要埋怨自己的父皇的話,那自己也實在是太不孝順了。

“你與你師傅之間,相處的時間太短,你還不瞭解你師傅那個人,這回,朕也算是徹底明白了,他與朝中的那些大臣是不一樣的,他不求名,不求利,不在乎朝中的那些虛名,所以,朕留不住他,他只在乎他自己家的那一畝三分地,只要家人安安穩穩的,那他就安穩,但是長安朝堂,已經威脅到了他的家人,所以,他不想留在長安了。”

李承乾知道,要是再逼迫玄世璟的話,甚至用他的家人逼迫他的話,或許玄世璟能夠留在長安城,但是,長安也會出大亂子的。

沒有人比李承乾更瞭解玄世璟有什麼本事。

甚至李承乾覺得,自己也不瞭解,玄世璟這個人,到底有多少本事,有多大的本事。

他不敢冒險罷了。

他的潛意識告訴他,這樣的抉擇,是對的,放過玄家,放過玄世璟,纔是最正確的選擇。

“但是啊,不管如何,他是你的師傅,你與他之間的師生名分是不會變的,哪怕等到將來,你登基做了皇帝,他依舊是你的師傅,他不是什麼國公爺了,也是你姑父,也是帝師。”李承乾說道:“這一點,你要記住,說不準將來,你登基之後,朝中有你解決不了的事情,你還真得求到他頭上。”

往後的事,李承乾也說不準,但是玄世璟,依舊是他留給李厥的一個後路。

這把刀,就在他這邊處理好了,等到李厥再用的時候,就會順手許多。

但是在永輝朝,這把刀,就只能暫時藏在南邊兒了。

李承乾說的這些話,李厥都懂,也很感動。

繞了這麼大的一個圈子,做了這麼多事兒,折騰了這麼多,其實都是爲了自己。

因爲國喪的原因,整個長安,包括宮中,都安穩了下來,四方並無異動,除卻蘭州。

“父皇,兒臣還有一件事兒,想稟明父皇。”李厥站起來,拱手說道。

“何事?”李承乾問道。

“兒臣想要到蘭州去。”李厥說道。

“怎麼會有這種想法?”李承乾問道。

“自大唐開創一來,不管是高祖皇帝,還是先皇,又或者是父皇,都曾上過戰場,到了兒臣這邊,大唐四方安定,無甚兵事,兒臣慚愧,既然蘭州那邊兒有亂子,而且,契苾何力將軍在蘭州又沒有什麼大的消息傳來,兒臣就想着,就讓兒臣到蘭州走一趟吧。”李厥說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你有這份心思,是好的,但是蘭州不比長安,若是蘭州有戰事,也不比宮中安穩,軍中的苦頭,你能吃的了嗎?”

“兒臣不怕!”李厥堅定的說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思索了一會兒之後,便同意了下來。

蘭州那邊兒就算出亂子,也不會有大亂子,朝廷兵馬糧草銀錢富足,就算那些逆賊造反又如何?

不過,契苾何力在那邊的話,李承乾不放心將李厥交給他,所以,還是要派人跟着李厥,最好是領兵之人。

“好,朕同意你去蘭州,但是你要帶上一個人。”李承乾說道。

“父皇想讓何人跟兒臣一同去?”李厥好奇的問道。

“程處默,李崇義。”李承乾說道:“程處默雖然幾年沒有領兵了,但是他是軍中舊人,依舊是領兵的好手,父皇將你交給他,也是放心,至於李崇義,與咱們皇家是親戚,他們兩人隨着你到蘭州去,必然會保你無憂。”

“兒臣,多謝父皇!”李厥一撩一擺,直接跪在地上叩謝。

程處默和李崇義到蘭州去,也是要領了李承乾的敕令,去帶兵的。

這麼長時間了,蘭州一點兒消息也沒有,李承乾也沒有心思讓契苾何力繼續在蘭州墨跡下去了。

契苾何力的心思,李承乾瞭解,無非就是想讓那些党項人,依舊歸順大唐,就算是先前作亂,也希望他們能夠迷途知返。

但是大唐若是不對那些作亂的人給個處置的話,以後豈不是那些異族人,有樣學樣?

此例不可開,所以,太子帶着程處默和李崇義到蘭州去,讓他們來接手,至於契苾何力,也不用留在蘭州了,回長安吧。

辦事不力,契苾何力也跑不了。

去一趟蘭州,什麼事兒都沒有辦成,就算回來,也逃不了責罰。

次日早朝,這聖旨,就下達下去了。

也沒有人說在國喪期間,大唐不宜動兵,因爲朝中的臣子們,都看出來了,對於蘭州的亂事,陛下已經動怒了,不然不會連續調遣兩名大將,還讓太子帶着過去,甚至連李崇義都要去。

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八百八十章:小姐與三寶第二百一十四章:洞房花燭夜第三十七章:覲見第一百九十一章:熱鬧的複雜第二百二十四章:忽悠2第九百七十五章:各自利益第八百四十九章:走親戚第九百八十九章:援兵第五百四十四章:看不見的硝煙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七百零七章:聰明這種事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一百零七章:命案現場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心結隨死人解第一千二百二十章:請客吃飯第二百七十二章:滿腦子都是錢第二十六章:除夕夜宴(下)第九百八十六章:李恪的歪打正着第二百零四章:膚白貌美大長腿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哭訴第四十三章:錢不是問題第一百零五章:瓏兒的思慮第五百九十章:琉球島第一百零三章:程咬金的邀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忙中偷閒第十九章:飼虎第一千四百零三章:索元禮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二十七章:偶遇魏徵第四百九十五章:撲了空第六百三十一章:分兵第八百四十二章:兵學院第七百零一章:宣政殿內第二百一十六章:陳芝麻爛穀子第二百六十八章:秦玉心的行動第一千二百零九章:下有蘇杭第一百零六章:拜訪張家第一百六十一章:得手第一百五十六章:程咬金的教誨第八百五十二章:夜色下的玄武湖第四百九十二章:長鞭莫及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勸說第一百九十章:關押張行成第七百八十九章:煩惱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三十四章:歪理邪說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留後路第二百九十二章:李二陛下在準備第一章:準備完畢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思量第三百一十一章:應對第四百二十三章:十六王宅的外來客第八百二十六章:莊子上的客人(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入獻陵第一百七十一章:野心之人第四百八十七章:召見進宮第一百六十章:錦衣衛上街第二百三十八章:東山縣,安樂窩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逼近第三百一十三章:珍惜機會第一百零一章:馬後炮第四十五章:馬周第六百九十六章:何謂錢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無此人第九百九十八章:沒長腦子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十八章:彈劾第二十二章:兵部第九十七章:鹿山三霸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人性第三百七十四章:秦嶺的消息第三百零五章:佈置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更進一步第三百二十四章:錦通雜貨店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定論第四百零一章:臣附議第七十章:惡人先告狀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回神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王貴到錢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地位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弊端初現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骨子裡的執拗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七十一章:瓏兒的童年第三百七十二章:國子監遇玄清第五十四章:玄清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走後門,關係網第三十四章:歪理邪說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當斷則斷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九十二章:長安風雲第九百七十九章:殿試的成績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百二十二章:龍紋玉
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八百八十章:小姐與三寶第二百一十四章:洞房花燭夜第三十七章:覲見第一百九十一章:熱鬧的複雜第二百二十四章:忽悠2第九百七十五章:各自利益第八百四十九章:走親戚第九百八十九章:援兵第五百四十四章:看不見的硝煙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七百零七章:聰明這種事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一百零七章:命案現場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心結隨死人解第一千二百二十章:請客吃飯第二百七十二章:滿腦子都是錢第二十六章:除夕夜宴(下)第九百八十六章:李恪的歪打正着第二百零四章:膚白貌美大長腿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哭訴第四十三章:錢不是問題第一百零五章:瓏兒的思慮第五百九十章:琉球島第一百零三章:程咬金的邀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忙中偷閒第十九章:飼虎第一千四百零三章:索元禮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二十七章:偶遇魏徵第四百九十五章:撲了空第六百三十一章:分兵第八百四十二章:兵學院第七百零一章:宣政殿內第二百一十六章:陳芝麻爛穀子第二百六十八章:秦玉心的行動第一千二百零九章:下有蘇杭第一百零六章:拜訪張家第一百六十一章:得手第一百五十六章:程咬金的教誨第八百五十二章:夜色下的玄武湖第四百九十二章:長鞭莫及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勸說第一百九十章:關押張行成第七百八十九章:煩惱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三十四章:歪理邪說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留後路第二百九十二章:李二陛下在準備第一章:準備完畢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思量第三百一十一章:應對第四百二十三章:十六王宅的外來客第八百二十六章:莊子上的客人(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入獻陵第一百七十一章:野心之人第四百八十七章:召見進宮第一百六十章:錦衣衛上街第二百三十八章:東山縣,安樂窩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逼近第三百一十三章:珍惜機會第一百零一章:馬後炮第四十五章:馬周第六百九十六章:何謂錢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無此人第九百九十八章:沒長腦子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十八章:彈劾第二十二章:兵部第九十七章:鹿山三霸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人性第三百七十四章:秦嶺的消息第三百零五章:佈置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更進一步第三百二十四章:錦通雜貨店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定論第四百零一章:臣附議第七十章:惡人先告狀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回神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王貴到錢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地位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弊端初現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骨子裡的執拗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七十一章:瓏兒的童年第三百七十二章:國子監遇玄清第五十四章:玄清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走後門,關係網第三十四章:歪理邪說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當斷則斷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九十二章:長安風雲第九百七十九章:殿試的成績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百二十二章:龍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