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達則兼濟天下

“陛下,孩童蒙學,書院暫且做不到宮中弘文館那般,所以對於年紀的要求,也只能如此了,改變不得。”玄世璟說道。

李二陛下聞言,點點頭:“說來也的確如此,即便弘文館,入學最多的,也是些十三四歲的少年人,再往下年紀大一些,要麼自己家裡請了先生,要麼就直接去了國子監了,而你這邊,聽說入學兩年之後,還要經歷一場考試?”

“正是。”玄世璟迴應道:“如今莊子上不僅僅有明德書院教授書籍,還有孫道長執掌的醫學院,教授醫術,還有河間郡王執掌的兵學院,爲大唐培養軍事人才,加上長安城的工學院,明德書院的學生兩年之後的考試,決定着他們能進那所院校繼續深造。”

“工學院和醫學院也算?”李二陛下問道。

在李二陛下心裡,或許之後明德書院和兵學院,繼續在這兩座書院之中學習下去,那才叫做深造,其餘的,算不上。

“長安城中的工學院開設也有些年頭了,這當中的益處,陛下也應當見到了吧。”玄世璟說道:“如今的工學院,不再耗費臣一分錢財,反而能爲臣帶來許多收益,除卻自給自足之外,如今工學院的庫房之中,也堆着不少錢財,只要臣願意,那些錢財都能盡數運到莊子上來,只是臣覺得,錢這種東西,還是應當要用在恰到好處的地方。”

“先前你爲工學院投入了這麼多,回回本錢,理所應當,爲何不要呢?”李二陛下笑問道。

“臣不缺錢啊,再多的錢,用不上,堆在庫房裡,也不過是一堆爛銅而已,錢是個好東西沒錯,但是多到用不了,沒必要,臣覺得臣家裡的錢,暫且還用不到工學院來補,工學院除卻每年爲朝廷上稅之外,每年耗費的材料錢也不在少數,今年莊子上這邊會有一批學生過去入學,以後每兩年便是一個循環,新生入學,花費總是不少的,往後工學院,只有最頂尖的工匠,才能留在學院之中執教,其餘的學院,約莫三四年之後,就要從學院之中搬出來,畢業了。

這一切都是剛剛起步,無論哪方面,都是需要用錢開路,用錢財砸出一條能夠走的長遠的道路來。”

如今玄世璟開設的書院,除卻工學院之外,都是在賠錢辦的,現在是大唐,不是後世,開學校上有補貼下有外快,玄世璟是在實實在在的往裡面砸錢。

砸錢強行讓百姓的孩子們能夠上的起學。

等到時日長了,書院成了規模,或許玄世璟的腰包也就不必如此大出血了。

而書院這種事情,其實原本應該是朝廷的事情,只是朝廷的官員哪兒能想到在長安城以外的地方給百姓建造一座這麼大的書院,讓百姓的孩子上學?一些老世族覺得,國子監能夠讓那些貧苦出身的有才之士進去,那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

再讓朝廷出錢建造書院,賠錢運轉書院,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除非有成功的先例在,建造書院運營書院不會將大唐的國庫底兒給掏空了,朝中的官老爺們才肯做這件事。

而玄世璟莊子上的書院,便是在爲朝廷開闢這樣一條路,用事實告訴他們,建造書院教化萬民是可行的。

這些年玄家賺的這點兒錢,這兩年大多被玄世璟揮霍出去了,當然,玄世璟也踐行了他所信奉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等他百年之後,這些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股腦的扔到棺材裡,能留給後人嗎?玄家的後人從祖墳裡挖出來的好東西就一定是自己家的?

玄世璟正是因爲看透了,所以對錢這種東西,看的肯開,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活着的時候爲他們儘量多存一些家底兒,但是到最後如何,還是要看他們的本事,沒本事的後輩,富不過三代。

“如你所說,朕很是期待啊。”李二陛下端起茶杯輕飲一口說道:“這次出來,這東山縣周邊十里八項的官府文吏,倒是讓朕十分滿意。”

“陛下是說,那些戶籍證明的事兒?”玄世璟問道。

李二陛下點點頭:“正是,能踏踏實實的爲百姓辦事,該賞。”

“這件事也讓臣很是詫異啊。”玄世璟笑道:“大唐如今底下的吏治,沒有臣想想的這般糟糕。”

玄世璟現如今是太子詹事的官職,職責上是管東宮的,但是也有皇帝議朝事的資格,尤其是關於吏治方面的,而且,即便不說官職,玄世璟與李二陛下之間談論這些,也是正常。

玄世璟是朝廷要員不說,還有爵位再身,身份上更是李二陛下的駙馬,是朝廷的實權人物。

“怎麼,若是如你所想,大唐底下的吏治,很是不盡人意?”李二陛下問道。

玄世璟搖搖頭:“倒也並非如此,長安周邊與大唐別的地方自然是不同的,畢竟長安乃是大唐國都,連帶着長安周圍,天子腳下,這一舉一動,說不定就被天子知道了,官員勤勉,說的過去,畢竟在這長安周圍,若想要升遷,那就只能踏踏實實的幹活,除卻做好分內之事之外,想要博得美名,那就只能從百姓身上下手,踏踏實實的爲百姓服務,若是別的地方,或許就有些出入了。”

京官和地方官員,都是大唐的官員,但是總歸還是不一樣的。

有些事情,終究太過於理想化了,實現不了,無論是在什麼時候,要說中華上下五千年,治貪腐力度最嚴格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明洪武年間,殺了那麼多人,用了那麼極端的手段,貪官污吏絕了嗎?

並沒有,只是手段更加高明,行事更加隱蔽罷了。

人的貪慾,有人能剋制,有人剋制不住,剋制不住的人,讓慾望放肆,便成了貪婪的人,若是身居官位,便成了貪官,若是剋制的住了,身居官位,那是清官,剋制得了慾望的,活的輕鬆,能成大事的,剋制住自己的慾望,那叫聖人。

第二百九十一章:噩耗(上)第九百一十三章:圈裡圈外第六十四章:黨仁弘的用處第一千五百零四章:微服出巡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調虎離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晉陽回家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八百八十四章:人非草木第五百九十七章:消息閉塞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有福之家第一百三十五章:耳不通,目不明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燒了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三百九十八章:封賞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書院見王禹第九十三章:李承乾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二章:侯府管了宮裡的飯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綁架第二百九十一章:噩耗(上)第四十八章:圈子2第二百零九章:簡單部署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臨安到王家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八百四十五章:不捨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人頭滾滾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四十章:賑災策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各退一步第三百七十四章:秦嶺的消息第二百一十章:玄世璟的意圖第四百七十三章:張亮第一百章:兩個道士的真本事第四百一十五章:佈局第十六章:那個太監第四百九十章:有客來訪第九百五十三章:樹大不怕風的書院第八百四十六章:人越大,膽越小第五十五章:落幕第二百一十三章:接觸第三百三十三章:江慕晴對陣錦衣衛第三百六十二章:唐軍中的泉男生第一百一十章:玄武樓的清晨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五百六十六章:試探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留後路第九百九十七章:思鄉情第九百四十三章:朝堂辯第四百八十一章:小名,只是一個希望第六章:阻擊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王禹再進宮第九百百十一章:出征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守與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門生第一百二十二章:龍紋玉第二百二十三章:回程第四百一十章:各退一步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一千三百三十章:選定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八百七十九章:蠢材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意味第一百七十八章:升堂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預言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動作第一百六十八章:論奶媽的重要性第八百四十九章:走親戚第四百五十七章:一語中的第一百零四章:人心第四十九章:燕來樓第六十九章:竇逵的來歷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擺攤第五十七章:啓程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五百五十四章:海寇爲患第一百二十四章:秦冰月的身世(下)第三百零三章:沒有選擇第八百五十七章:玄武樓的會面第五百六十七章:苦肉計第三十六章:一世人,兩兄弟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舍友的擔憂第四百二十四章:被人相中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態度不明第一百四十七章:反應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李厥現身第八百一十六章:戶部的錢莊第三十八章:晉封第一千三百九十章:教導第一百五十七章:神侯府的機會第五百九十五章:打起來第五百二十三章:皇家搬遷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仁至義盡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八百六十六章:邪門第五百三十二章:新的元日(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攔路第二百九十一章:噩耗(上)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劍指王弘義
第二百九十一章:噩耗(上)第九百一十三章:圈裡圈外第六十四章:黨仁弘的用處第一千五百零四章:微服出巡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調虎離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晉陽回家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八百八十四章:人非草木第五百九十七章:消息閉塞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有福之家第一百三十五章:耳不通,目不明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燒了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三百九十八章:封賞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書院見王禹第九十三章:李承乾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二章:侯府管了宮裡的飯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綁架第二百九十一章:噩耗(上)第四十八章:圈子2第二百零九章:簡單部署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臨安到王家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八百四十五章:不捨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人頭滾滾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四十章:賑災策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各退一步第三百七十四章:秦嶺的消息第二百一十章:玄世璟的意圖第四百七十三章:張亮第一百章:兩個道士的真本事第四百一十五章:佈局第十六章:那個太監第四百九十章:有客來訪第九百五十三章:樹大不怕風的書院第八百四十六章:人越大,膽越小第五十五章:落幕第二百一十三章:接觸第三百三十三章:江慕晴對陣錦衣衛第三百六十二章:唐軍中的泉男生第一百一十章:玄武樓的清晨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五百六十六章:試探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留後路第九百九十七章:思鄉情第九百四十三章:朝堂辯第四百八十一章:小名,只是一個希望第六章:阻擊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王禹再進宮第九百百十一章:出征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守與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門生第一百二十二章:龍紋玉第二百二十三章:回程第四百一十章:各退一步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一千三百三十章:選定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八百七十九章:蠢材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意味第一百七十八章:升堂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預言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動作第一百六十八章:論奶媽的重要性第八百四十九章:走親戚第四百五十七章:一語中的第一百零四章:人心第四十九章:燕來樓第六十九章:竇逵的來歷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擺攤第五十七章:啓程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五百五十四章:海寇爲患第一百二十四章:秦冰月的身世(下)第三百零三章:沒有選擇第八百五十七章:玄武樓的會面第五百六十七章:苦肉計第三十六章:一世人,兩兄弟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舍友的擔憂第四百二十四章:被人相中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態度不明第一百四十七章:反應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李厥現身第八百一十六章:戶部的錢莊第三十八章:晉封第一千三百九十章:教導第一百五十七章:神侯府的機會第五百九十五章:打起來第五百二十三章:皇家搬遷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仁至義盡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八百六十六章:邪門第五百三十二章:新的元日(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攔路第二百九十一章:噩耗(上)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劍指王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