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新官上任

第248章 新官上任

“參見殿下。”

王府議事堂。

朱沱,屈廬,莊建德,田文浩,四人向趙煦行禮。

這四人他和劉福選拔出來的燕州四個郡守。

其中除了朱沱不是燕州人,其他三人都是從燕郡,上谷郡十四個縣令中選拔出來的。

官考的舉辦自然是照顧到寒門士子。

但是他同樣不能寒了舊部下的心。

總不能讓四郡郡守全部從上榜的士子中選拔。

否則他的老部下肯定會不滿。

再者,中榜的士子中許多都沒有從官經驗。

必須讓他們在基層歷練,畢竟理論和實踐同樣重要。

如果他們真有本事,他們自然會得到燕州官員的認同。

到時候再將他們提拔到郡守這些高的位置,官員們纔不會嚼舌頭。

“免禮。”趙煦的目光在四人身上一一掃過。

在最開始,他只掌握燕郡,這郡守劉福兼着就是了。

又加一個上谷郡,府衙還勉強能運轉的過來。

但現在突然多了兩個郡,劉福手下就不能沒有郡守們幫他打理燕州的事務了。

“當下燕州四郡百廢待興,你們到各自任上要勤於政務,同時一定要積極推行王府下達的政令,不可推諉拖沓,記住,你們頭上的官帽是本王給的,本王同樣可以摘下來。”趙煦緩緩說道。

“是,殿下。”朱沱等人應了聲,個個面容嚴肅。

趙煦點點頭,他這是把醜話說在前頭了。

不過下面也要給他們一些甜頭了。

於是他給了劉福一個眼神。

劉福會意,立刻捧來郡守的官服官印。

“朱沱,燕郡郡守。”趙煦來到朱沱面前。

郡守的職位僅僅在王傅之下。

身爲燕王,他覺得自己有必要親自給他們頒發官府官袍。

一來表示對他們的重視,二來也是讓他與郡守之間的關係更融洽,這樣燕州整個官場也能更加的和諧。

“謝殿下。”朱沱的聲音有些發顫。

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日能當上郡守。

在他的意識裡,在大頌他這樣寒門出身的士子能做到縣令的位置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郡守只是給豪族子弟準備的。

“好好做。”趙煦拍了拍朱沱的肩膀。

朱沱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只是重重點了點頭。

“屈廬,上谷郡郡守。”趙煦來到一個高瘦官員面前。

他以前是武安縣的縣令,在抵禦北狄的戰事中表現積極勇敢。

趙煦把東西交給他,同樣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過屈廬比朱沱淡定的多,雖然興奮,但他畢竟府衙裡的老人了。

“莊建德,平郡郡守。”

“田文浩,遼郡郡守。”

接下來,他又依次給其他兩人頒發了官服官印。

劉福站在一側,滿臉微笑望着他們。

四郡郡守定下來了,燕州的政務體系基本上也就完善了。

又吩咐了幾句,趙煦讓七個郡守回去。

“各郡府衙的官員也都選好了吧。”趙煦問劉福。

這郡守自然不能是光桿司令。

他們赴任的時候要帶上自己的府衙的一套官員。

“都妥當了。”劉福說道。

這幾天他和府衙官員是夜以繼日給各郡配置官員。

可以說,只要這四個郡守到任。

他們隨行的官員下到各郡的縣裡,燕州上下的政務體系便暢通了。

下面燕王要做什麼,只需要一個政令就可以了。

趙煦聞言,輕輕鬆了口氣。

政務體系這件事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他就能大刀闊斧地對北四郡進行改造了。

“你回去告訴他們,到任後,首先就是將燕郡的模式複製過去,一個是賦稅,一個田畝的分配,還有的就是鄉間的里正保長以及鄉兵制。”趙煦在執掌燕州後,下達了第一個大政令。

“是,殿下。”劉福躬身道。

燕郡是燕王一手打造出來的。

正是這些基本的政策讓燕郡百姓十分擁護燕王。

在上谷郡實施後,同樣深的百姓之心。

這證明這套政策是成功的,複製到其他兩個郡完全是可以的。

趙煦點點頭,揮手令劉福回去忙。

劉福轉身要走,忽然想起一事說道:“對了殿下,這幾日有許多落榜的士子想要進入三大學堂,此事……”

趙煦笑了笑,這就是官考的魅力。

他等於是給這些士子打開了一扇改變命運的窗戶。

三大學堂出來的人將來必定會在王府麾下做事。

他們自然是搶着想要進入。

對趙煦來說,這也是個不錯的開頭。

這些士子多少會識字,教起來簡單許多,省去了教他們認字的時間。

“科技學堂只招收一百人,政務學堂招收五百人,軍事學堂也招收五百人。”趙煦說道。

頓了下,他道:“不過你要把進入學堂的條件和他們講清楚,尤其是科技學堂,一旦入了科技學堂,今後他們可不能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了。”

趙煦很清楚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腦中的知識。

他若教出一個得意的學員,這個學員一旦投入敵人麾下,那簡直是核彈級的威脅。

所以,他們會對這些學員實施十分嚴密的監控。

若是他們有背叛的意圖,他定然會讓他們在人間消失。

至於軍事學堂,他招收這些學員不是用來行軍打仗的,而是專門負責士兵的教育的。

他不是一個唯武器論者。

在他看來,一個軍隊最重要的還是紀律,訓練和思想。

畢竟這個時代,各種武器的威力沒有絕對的代差。

至於政務學堂,當然又次之了。

因爲能在燕州實施的政策在燕州之外的地方根本實施不起來。

畢竟在大頌,沒有豪族的地方,燕州是獨一份。

所以,他倒是不怕政務學堂的學員離開燕州。

當然,即便如此,他還是希望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能留在燕州效力。

將三大學堂的要求鄭重對劉福說了一遍,劉福應聲離去。

待劉福的身影消失,趙煦伸了伸懶腰站了起來。

來到燕州地圖前,他望着自己的封土,面露微笑。

雖然他的封土還很殘破,一切百廢待興。

但用不了多久,它一定會是大頌最富庶的地方。

(本章完)

第1158章 全面戰爭第203章 大撤退第804章 民轉戰第826章 起事第1130章 兩套體系第980章 凱旋第858章 針鋒相對第403章 臼炮出擊第468章 和親之人第699章 緩兵之計第730章 震撼的卡特第294章 優質乾糧第607章 空中炮臺第56章 神藥啊第20章 牙行第349章 親疏第72章 螳螂捕蟬第535章 虛實第691章 刻骨銘心第134章 柳暗花明第329章 該我出招了第413章 再退第46章 袁家第974章 槍騎兵第440章 有債必償第399章 傾軋第128章 帝王心思第1084章 代價第156章 香水事件第784章 戰爭序幕第392章 宮心計第825章 混入第400章 燕山陰雲第124章 改制第88章 叔侄第710章 北方一統第881章 騎兵槍第74章 反殺第680章 臨時起意第4章 豪族的輕蔑第1058章 飲血第483章 投毒第1100章 將計就計第1080章 下一步第139章 旨意第888章 東瀛事略第176章 匱乏的人才第682章 秘密第52章 物盡其用第33章 震動第13章 宏圖第944章 終戰!第442章 驚現第149章 意外消息第204章 北狄可汗第105章 攻伐第1043章 爭寵第237章 不要搶第489章 線膛槍第371章 僞裝第402章 一觸即發第27章 產業第275章 糧草來了第991章 輿論第603章 戰爭號角第618章 鴻瀘寺第150章 海港與名將第1083章 烏木城第26章 情報第648章 渡河第978章 擒獲第400章 燕山陰雲第965章 激戰!第1159章 最終決戰第1109章 狂瀾第457章 紅臉白臉第335章 士兵們的狂歡第1034章 形勢變化第253章 變亂第990章 朗頓第29章 變故第896章 壓制第35章 攻守第211章 韓家出手第720章 脣亡齒寒第1104章 奉命撞擊!第244章 狡辯第87章 醇王的回報第1057章 後宮第715章 農業的希望第618章 鴻瀘寺第839章 屯兵安慶第50章 大蒜素第1054章 譏諷第99章 始動第411章 接戰第948章 大殺器第767章 海軍軍制第614章 驚慌第997章 密道
第1158章 全面戰爭第203章 大撤退第804章 民轉戰第826章 起事第1130章 兩套體系第980章 凱旋第858章 針鋒相對第403章 臼炮出擊第468章 和親之人第699章 緩兵之計第730章 震撼的卡特第294章 優質乾糧第607章 空中炮臺第56章 神藥啊第20章 牙行第349章 親疏第72章 螳螂捕蟬第535章 虛實第691章 刻骨銘心第134章 柳暗花明第329章 該我出招了第413章 再退第46章 袁家第974章 槍騎兵第440章 有債必償第399章 傾軋第128章 帝王心思第1084章 代價第156章 香水事件第784章 戰爭序幕第392章 宮心計第825章 混入第400章 燕山陰雲第124章 改制第88章 叔侄第710章 北方一統第881章 騎兵槍第74章 反殺第680章 臨時起意第4章 豪族的輕蔑第1058章 飲血第483章 投毒第1100章 將計就計第1080章 下一步第139章 旨意第888章 東瀛事略第176章 匱乏的人才第682章 秘密第52章 物盡其用第33章 震動第13章 宏圖第944章 終戰!第442章 驚現第149章 意外消息第204章 北狄可汗第105章 攻伐第1043章 爭寵第237章 不要搶第489章 線膛槍第371章 僞裝第402章 一觸即發第27章 產業第275章 糧草來了第991章 輿論第603章 戰爭號角第618章 鴻瀘寺第150章 海港與名將第1083章 烏木城第26章 情報第648章 渡河第978章 擒獲第400章 燕山陰雲第965章 激戰!第1159章 最終決戰第1109章 狂瀾第457章 紅臉白臉第335章 士兵們的狂歡第1034章 形勢變化第253章 變亂第990章 朗頓第29章 變故第896章 壓制第35章 攻守第211章 韓家出手第720章 脣亡齒寒第1104章 奉命撞擊!第244章 狡辯第87章 醇王的回報第1057章 後宮第715章 農業的希望第618章 鴻瀘寺第839章 屯兵安慶第50章 大蒜素第1054章 譏諷第99章 始動第411章 接戰第948章 大殺器第767章 海軍軍制第614章 驚慌第997章 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