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新黨分裂

一晃眼又是一年的時間過去了,趙頊對於趙顏向呂宋移民的提議雖然有些猶豫,不過想到趙顏對自己的支持,他最終還是同意了向呂宋移民。說起來大宋朝廷對移民有着先天的優勢,因爲按照朝廷的規模,但凡是遇到大災之年,朝廷都會招募災民組成廂軍,這樣一來可以讓災民有口飯吃,二來也不至於讓災民因飢餓而造反。

也正是因爲上面的這個規定,所以那些因旱災而形成的流民很快就被招募成爲廂軍,雖然像這種廂軍肯定不能用來打仗,但至少也是軍隊,同樣要聽從軍令的調動,而且像這種因災民而組成的廂軍一般都會調集到其它地方駐守,所以這些流民組成廂軍後,立刻就被調往大宋沿海的幾大港口,然後乘坐着海船出海。

說起來這些流民廂軍在剛坐上船時,一個個都表現的十分驚恐,甚至還有人暗中準備反抗,因爲他們總感覺朝廷竟然讓他們上船出海,肯定是沒安什麼好心,甚至還有人傳言,朝廷這是打算把他們運到海上,然後直接沉船把他們都給淹死。

對於那些流言的傳出,趙顏也早有預料,畢竟大部分的流民都生長於內陸,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海,甚至平時連坐船的機會都不多,頂多是有人在河裡坐過小船,現在一下子乘坐着巨大的海船出海,%自然會讓他們驚恐萬分,出現一些流言也很正常。

對付這種流言,最好的辦法就是不予理睬,但也絕對不能什麼都不做,首先趙顏就讓人儘量改善移民船上的條件,雖然住的擠一點,但是吃喝都是足量供應。而且海上的食物豐富,至少可以保證每頓都有魚吃,如此好吃好喝的招待下,那些災民都不是傻,知道若是朝廷真想殺他們,根本沒必要浪費這麼多的糧食。所以也都慢慢的安下心來。

等到了呂宋之後,這些流民這才得知自己竟然來到一個遠離大宋的地方,這裡雖然十分炎熱,氣候也有些不適應,但卻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哪怕是不耕種,也可以從森林中獲得足夠的食物,比如甘甜的水果和無數的獵物,可以說這裡除了氣候有些不適應。森林裡多了些毒蟲猛獸外,其它方面甚至比大宋還要強,而且這些的土地可以隨意佔取耕種,只需要到朝廷設立的據點去登記一下就行了。

也正是因爲呂宋豐厚的自然條件,使得那些移民很快就安定下來,開始在據點周圍開闢土地種植水稻,說起來呂宋雖然食物豐厚,不用耕種也可以飽。但人不可能只吃水果,獵物也不是天天都能打到。再加上中原百姓已經把勤勞刻在骨子裡,所以無論去到哪裡,他們都不會只吃白食,而是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燦爛的文明。

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趙顏一共從大宋遷移了將近二十萬的移民。雖然看起來數量很多,但是分散到呂宋的各個據點裡,卻根本不算什麼,有些據點中的百姓數量甚至只有幾百人,不過有了這些據點和移民。大宋在呂宋總算擁有了一個比較穩固的根基,甚至趙顏已經開始謀劃着在呂宋設州縣以方便管理。

本來趙顏還想再多遷移一些大宋的百姓來呂宋,因爲按照他的估算,大宋的總人口應該已經接近一億,而且增長的速度極快,這已經對大宋的土地造成一些負擔,不少地方都在將草地和森林變成耕地,雖然這可以養活更多人口,但卻會極大的破壞大宋內部的生態平衡,所以是時候減輕一下大宋的人口壓力了。

只不過趙頊卻不這樣想,因爲按照中原傳統的思維,人口是一個國家的根基,無論什麼時候,人口衆多就代表着國力的強大,所以他在遷出去二十萬人口後,再也不肯讓趙顏再向外遷移了,雖然呂宋那邊也是大宋的領土,但距離大宋太過遙遠,所以在趙頊心中,總感覺呂宋那邊的百姓已經不能算是大宋的百姓了。

不過也就在這一年裡,朝廷那邊的新黨和舊黨再次發生了一些事情,王安石被罷相後,新黨依舊把持着朝堂上的半壁江山,其中呂惠卿和韓絳扛起王安石留下的變法大業,繼續頂着巨大的壓力推行變法,說起來這兩人也算是很有本事,而且沒有了王安石這個性格太過強硬的變法頭領,使得呂惠卿這些變法派的活動也更加的靈活,一時間竟然讓他們將新法又推行開來,並且取得一些成績,這下讓趙頊也對他們有些刮目相看,同時對變法又有生出一些希望,畢竟他對變法傾注了太多的心血,不可能一狠心就全部捨棄。

不過就在變法出現一絲復甦的跡象時,變法派內部卻出現了問題,當初王安石還在時,變法派中無人能夠與他相爭,所以王安石是變法派中當之愧的頭領,可是隨着王安石被罷相,呂惠卿與韓絳等人執政,這些人彼此間本來就有些分歧,有些是在變法上的,有些則是在政見上的,以前王安石在時,還能壓制他們,但是等到他一起,這些人之間的分歧也越來越大,再加上以司馬光爲首的守舊派也不是吃素的,明裡暗裡都在挑撥變法派幾個主要人物之間的關係,結果這就導致變法派內部的分裂。

當然想要讓變法派分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呂惠卿和韓絳等人也都精明無比,知道他們若是真的鬧翻臉,只會讓守舊派得勢,所以在表面上還能保持和睦相處,只是暗地裡卻是小動作不斷。

其它的分歧倒也罷了,變法派內部最大的分歧其實還是在王安石身上,王安石雖然罷相,但他在變法派中聲望還是無人可以動搖,其中以韓絳爲首的變法派一直努力說服趙頊,希望可以讓王安石重新回來當政,不過呂惠卿等少數人卻擔心王安石回來後,會影響到他們的權位,另外經過之前的變法。他們對王安石的強硬手段也有些不以爲然,認爲自己可以做的比王安石更好,所以呂惠卿等人並不希望王安石回來,這就成爲變法派內部最大的分歧。

呂惠卿當政後不久,曾經獻上流民圖的鄭俠再次上書趙頊,這次他把呂惠卿做爲參奏的對象。不過呂惠卿卻不是個軟柿子,竟然把鄭俠安了一個“謗訕”之罪,然後貶到汀州去做了一個編管的小官。

本來鄭俠的名氣雖大,但官職卻不大,所以呂惠卿貶他外出爲官根本不算什麼大事,但是呂惠卿這個人一向心狠手辣,爲了打擊政敵向來不擇手段,他與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有舊怨,當初王安石作用呂惠卿時。王安國就勸說王安石,他認爲呂惠卿是個奸邪小人,讓王安石小心,可惜王安石並沒有放在心上,這件事讓呂惠卿知道後,對王安國也十分痛恨,於是這次藉助鄭俠的事,竟然誣陷王安國是鄭俠的同黨。然後把他的官職也給罷了。

王安國可是王安石的親弟弟,雖然兩人對變法的政見不同。但是呂惠卿身爲變法派的一員,竟然對王安國下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針對王安石而來。更讓人沒想到的是,王安國本來身體就不好,這次遇到這種冤案,結果一氣之下竟然生了重病。不久後就病死了,這讓身爲兄長的王安石大爲悲痛,同時也使得他與呂惠卿之間徹底決裂。

呂惠卿雖然人品有問題,但能力卻是極強,而且又精於權謀之術。本來王安石罷相時,推薦了韓絳繼承自己的相位,呂惠卿則是韓絳的副手,可是這才僅僅一年時間,韓絳竟然壓制不住呂惠卿,變法大權竟然要旁落到呂惠卿手中。

看到自己手中的權力一點點被呂惠卿奪走,韓絳也是心有不甘,而且他知道只有王安石回來才能壓制住呂惠卿,於是他加大力度勸說趙頊,結果最終趙頊也被他說的有些動搖,在考慮了許久後,竟然再次召王安石入京,並且恢復了他的相位。

呂惠卿也沒想到趙頊竟然會同意讓王安石回京,當下也是萬分着急,本想着勸說趙頊改變主意,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王安石竟然僅僅用了七天就回到京城接受任命,這下呂惠卿想反對都來不及,一時間王安石再度恢復相位,只是這時他與呂惠卿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變法派內部的分裂也已經成爲定局。

“哈哈,這下好了,王安石再次入朝,呂惠卿卻打算自立,再加上司馬光與這兩人的恩怨,這下京城可真是要熱鬧嘍!”廣州港口邊的一座酒樓包廂裡,趙顏大笑着開口道,除了他之外,包廂裡還有王師約、蘇軾、蔡京等人,說起來蔡京也的確奸滑,自從有把柄被趙顏抓住後,現在已經徹底的投靠到趙顏這邊,廣州這邊的變法事宜也完全停止了。

“唉,本來好好的一個變法,卻因爲王相用人不明,導致天下百姓怨聲載道,現在連新黨內部也分裂了,看來這次變法再無成功的可能了。”這時王師約也開口嘆道,他雖然一直居於廣州,但卻十分關注京城的變法,本來在剛開始時,他也對變法持支持態度,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他也看出變法的種種問題,現在對變法更是徹底的失望了。

“王駙馬說的極是,當初我見到呂惠卿時,就感覺此人是個奸佞小人,現在看來果然沒錯,可惜王相卻只愛惜他之才,卻沒想到竟然給自己培養了一個敵人!”這時蔡京也是一臉痛心疾首的道,只是旁邊的趙顏聽到這裡卻是有些無語,心想這蔡京的臉皮還真厚,他自己本來就是天下最大的奸佞,竟然還有臉說別人?

“唉,我本以爲隨着王相的罷相,變法之事已經快要結束了,可是現在王相再次入京,這會不會再給變法帶來一些變化,現在天下百姓可都對新法十分牴觸,萬一再像以前那樣推行新法的話,恐怕會引發大亂啊!”這時蘇軾也開口道,他本來就對變法不看好,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王安石復職後,使得變法再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到時恐怕就會真的天下大亂了。

“變法之事已經沒有希望了,就算王相這次再次主政,恐怕也無法像以前那樣被陛下完全信任,只是我現在擔心變法之事該如何收場,一個不小心的話,就可能導致政局不穩啊!”這時蘇轍忽然開口道,他在政治上的眼光可比蘇軾強多了,一眼就看出就算是王安石現在也無力迴天,所以他在仕途上也註定要比蘇軾走的更遠。

“子由說的極是,變法之事已經無力迴天,現在就看朝廷如何收場了,只是……”趙顏說到這裡時,忽然想到原來的歷史上王安石二次擔任相位的時間並不長,僅僅一年後就辭掉了,只是變法後續的影響卻遠遠沒有結束,甚至從廣義上來講,朝堂上的新舊黨爭一直持續到北宋滅亡,之所以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就是因爲這場變法沒有得到及時的收場,從而導致黨爭嚴重,甚至加速了北宋的滅亡。

想到這裡,趙顏也不禁皺緊眉頭,他之前還在爲變法既然失敗而感到高興,可是現在想來,就算是變法失敗了,但是變法帶來的影響卻纔剛剛開始,若是趙頊依然像歷史上那麼處理的話,恐怕只會讓朝堂上的爭鬥愈演愈烈。

“殿下在爲何事煩惱?”這時蘇軾看到趙顏皺緊眉頭,當下禁不住開口問道。

“這個……”趙顏自然不能說自己洞悉歷史,因此只得轉移話題道,“沒事,只是想到前些日子京城傳來消息,說是有些大臣建議向遼國用兵,可是這些人也不想想,以我大宋現在的情況,如何向遼國用兵?”(未完待續。。)

第686章 調集軍隊第202章 楊懷玉VS周侗第492章 李諒祚逃了第499章 終於可以回家了第945章 詭異的刺殺第60章 拖字訣第1005章 限期投降第63章 權勢壓人第515章 鐵鷂子成爲絕響第883章 回家第132章 賣紫菜第719章 學院的變化第798章 援助女真人?第401章 黎陽縣第584章 王安石與銀行第915章 趙佳與蕭敵烈第162章 病因學說第519章 歲歲平安第693章 污染水源第227章 逃命之物第692章 危機逼近第574章 德寧公主的成就第837章 兩位公主的圈套第604章 身份暴露了第305章 滿月酒第497章 耶律重元的選擇第582章 向大理示威第64章 兩種未知的蔬菜種子第342章 歐陽修也來了第695章 固守還是撤兵第87章 軍器監顧問第205章 交河縣令張載第18章 高燒不退第629章 抵達廣州第803章 古天傑之死第599章 南洋女王第398章 險之又險第587章 佳兒的教育第713章 訛詐遼國第21章 打針第879章 趙顥的發現第1030章 預知歷史第106章 軍器監沈括第1053章 環球航行開啓第845章 王旦的判斷第25章 驚世之畫(上)第396章 隱娘落水第145章 病情危急的寶安公主第368章 誰說我要嫁給了空第580章 屈辱的李日尊第144章 不戒口的了空第345章 算學比試第1004章 耶律浚的警告第999章 陳留王第706章 攻取營州第472章 老花鏡第523章 子母炮第789章 修一條鐵路第1067章 趙煦的口諭第28章 郡王也要逃難第983章 另立教皇第628章 蔡京第634章 造船業第575章 霜黴病第442章 軍校的安排第193章 青玉案;元夕第419章 受上天偏愛的曹穎第200章 討要詩詞第442章 軍校的安排第479章 軍校學生的表現第190章 賣藝的漢子第656章 呂宋出事第147章 曹佾與直魯古第518章 回家第923章 殺敵就在此時!第168章 賣情報的皇城司第924章 雪上加霜第667章 擴張水師第766章 趙傭的驚訝表現第613章 “過分”的要求第871章 約定第6章 糖醋里脊第790章 趙佳要參軍第78章 過橋詩第878章 一面倒的戰爭第227章 逃命之物第189章 遇刺?第890章 可憐的趙煦第510章 南行驛第871章 約定第21章 打針第410章 徐得祖死了?第151章 薛寧兒與曹穎的相遇第845章 王旦的判斷第308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430章 小學的改革第1073章 更加可恨的趙顥第593章 姐妹情深第455章 賺錢和兒子第274章 斷掉食物供應
第686章 調集軍隊第202章 楊懷玉VS周侗第492章 李諒祚逃了第499章 終於可以回家了第945章 詭異的刺殺第60章 拖字訣第1005章 限期投降第63章 權勢壓人第515章 鐵鷂子成爲絕響第883章 回家第132章 賣紫菜第719章 學院的變化第798章 援助女真人?第401章 黎陽縣第584章 王安石與銀行第915章 趙佳與蕭敵烈第162章 病因學說第519章 歲歲平安第693章 污染水源第227章 逃命之物第692章 危機逼近第574章 德寧公主的成就第837章 兩位公主的圈套第604章 身份暴露了第305章 滿月酒第497章 耶律重元的選擇第582章 向大理示威第64章 兩種未知的蔬菜種子第342章 歐陽修也來了第695章 固守還是撤兵第87章 軍器監顧問第205章 交河縣令張載第18章 高燒不退第629章 抵達廣州第803章 古天傑之死第599章 南洋女王第398章 險之又險第587章 佳兒的教育第713章 訛詐遼國第21章 打針第879章 趙顥的發現第1030章 預知歷史第106章 軍器監沈括第1053章 環球航行開啓第845章 王旦的判斷第25章 驚世之畫(上)第396章 隱娘落水第145章 病情危急的寶安公主第368章 誰說我要嫁給了空第580章 屈辱的李日尊第144章 不戒口的了空第345章 算學比試第1004章 耶律浚的警告第999章 陳留王第706章 攻取營州第472章 老花鏡第523章 子母炮第789章 修一條鐵路第1067章 趙煦的口諭第28章 郡王也要逃難第983章 另立教皇第628章 蔡京第634章 造船業第575章 霜黴病第442章 軍校的安排第193章 青玉案;元夕第419章 受上天偏愛的曹穎第200章 討要詩詞第442章 軍校的安排第479章 軍校學生的表現第190章 賣藝的漢子第656章 呂宋出事第147章 曹佾與直魯古第518章 回家第923章 殺敵就在此時!第168章 賣情報的皇城司第924章 雪上加霜第667章 擴張水師第766章 趙傭的驚訝表現第613章 “過分”的要求第871章 約定第6章 糖醋里脊第790章 趙佳要參軍第78章 過橋詩第878章 一面倒的戰爭第227章 逃命之物第189章 遇刺?第890章 可憐的趙煦第510章 南行驛第871章 約定第21章 打針第410章 徐得祖死了?第151章 薛寧兒與曹穎的相遇第845章 王旦的判斷第308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430章 小學的改革第1073章 更加可恨的趙顥第593章 姐妹情深第455章 賺錢和兒子第274章 斷掉食物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