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呂惠卿拜相

交趾被呼延平等人打了下來,趙顏在深水港又停留了幾天,安排了一下接管交趾的任務,另外還選派了一些官員到各地任職,加強對交趾各地的統治,另外還有就是安排修路的事,畢竟想要長久的統治交趾,交通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只要把路修好了,那麼無論是交趾還是占城都再無反叛的可能。

好不容易把交趾這邊的事情安排完,趙顏這才乘船離開深水港,本來他還打算去瓊州那裡找蘇頌盤桓幾天,可是卻沒想到他的船剛離開深水港,剛巧遇到從廣州前來報信的船隻,從對方那裡得知了一個讓趙顏十分震驚的消息,這也使得他根本顧不上再去找蘇頌,越過瓊州飛速的趕往廣州。

剛一回到廣州,趙顏立刻找到代他主持事務的王師約,剛一見面就立刻開口問道:“姐夫,王安石真的辭相了嗎?”

“不錯,之前王雱病死,王安石經歷喪子之痛,再加上變法之事又毫無寸進,所以他也有些心灰意冷,之前幾次提出辭官都沒有被陛下同意,但這次陛下也不好再阻攔,所以只得同意了,現在王安石已經運送着王雱的靈柩離開京城了。”王師約這時也是嘆了口氣道,誰能想到當初轟轟烈烈的變法,現在竟然以這種結局而收場。

趙顏之前接到的消息只是說王安石辭相,並不知道王雱死的消息。所以他聽到這裡也是一愣,想到當初自己也算是與王雱有過幾面之緣,雖然對方給他留下的印象不怎麼好。但也算是熟人,甚至趙顏也知道王雱在歷史上早逝的事,卻沒想到他死的竟然這麼早。

“王安石辭相了,朝中有什麼反應?”趙顏接着再次問道,之前他就預料到王安石復相之後肯定不會長久,所以對於王安石離開朝堂也並不感到意外,只是他現在擔心在王安石離開後。大宋朝堂上會發生什麼變局。

“對於王安石的離開,以司馬光爲首的舊黨自然都是歡呼雀躍。畢竟之前王安石復相對他們也造成不小的壓力,至於變法派依然是分成兩部分,有些人極力勸說王安石留下來,比如韓絳等人。有些人則暗中欣喜,比如呂惠卿等人,不過隨着王安石的離開,朝堂上肯定需要有人接替王安石的位子,這肯定會引發新舊兩黨的再次一爭鬥,所以接下來朝堂上肯定會十分熱鬧。”王師約再次開口回答道,同時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駙馬說的不錯,而且更加不妙的是,下官認爲呂惠卿奪得相位的機會要比任何人都大!”正在這時。與王師約站在一起的蘇轍忽然開口道,蔡京離任廣州知州這後,原來的通判升任知州。結果通判一職也就空缺出來,於是趙顏就奏請趙頊,讓蘇轍擔任通判一職,也算是對他的鍛鍊,另外他還擔任着趙顏在政務方面的幕僚,所以一些重要的事趙顏也會把他叫來一起幫忙商議。畢竟他在政治上的眼光和能力可比蘇軾要強多了。

聽到蘇轍的判斷,趙顏也贊同的點了點頭。本來在原來的歷史上,王安石再次拜相之後,第一個就把背叛他的呂惠卿給收拾了,從此之後呂惠卿一直在外爲官,再也沒有機會重掌大權,可是現在的歷史卻因爲趙顏的影響,使得呂惠卿竟然取得趙頊的信任,這也讓王安石對呂惠卿無可奈何,以現在朝中的情況,以及趙頊對呂惠卿的信任,恐怕王安石離開後的位子很可能會被呂惠卿繼承。

“呂惠卿此人雖然有些才能,但卻一心諂媚今上,之前就勸說陛下向遼國動兵,若是他這次得到相位,恐怕很可能再次勸說陛下對遼國用兵,到時可就糟了。”這時隨同趙顏一起回來的徐元也一臉擔心的開口道,他的話也正是趙顏最爲擔心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趙顏也一直關注着朝堂上的動態,其實不僅僅是他,估計整個大宋的官員都在關注着王安石離開後的朝堂,結果不出趙顏他們所料,就在王安石辭相後不久,趙頊宣佈任命呂惠卿爲相,另外也許是爲了平衡政局,也爲了安慰一下舊黨,趙頊將司馬光也拜爲宰相,再加上原來的曾公亮和陳昇之,這樣大宋的朝堂上就有了四位相公。

對於呂惠卿的拜相,趙顏雖然早有預料,不過接下來呂惠卿的動作卻讓他再次擔心起來,因爲呂惠卿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韓絳給貶到了外地,接着變法派中一些與他政見不合的人也紛紛被貶,司馬光雖然看不起呂惠卿,但是對於變法派內部的這種爭鬥,他也樂得清閒,甚至還主動在背後推波助瀾,結果使得呂惠卿很快就把變法派清理了一遍,這雖然讓變法派的實力大損,但卻使得呂惠卿手中掌握的力量增強了許多。

呂惠卿整合變法派的力量,由此可知他的所圖肯定不小,再想想呂惠卿的品性,這讓趙顏不得不擔心,另外他在心中也在暗罵司馬光不知輕重,估計在他看來,只要能夠把王安石趕走就行了,可是他卻不知道留下一個狡猾的呂惠卿會比固執的王安石更加讓人頭痛。

其實趙顏還真是錯怪了司馬光,京城中司馬光的府邸內,年近七十的司馬光也頗爲頭疼的走來走去,因爲這段時間他得到一個消息,雖然還沒有被證實,但卻讓他十分的擔心。

也正在這時,只見外面忽然走進來兩個人,前面一人中個十分富態的中年人,司馬光看到對方立刻迎上前道:“持國,事情打聽的怎麼樣了,呂惠卿真的要上本勸說陛下對遼國興兵嗎?”

富態的中年人名叫韓維,是變法派中堅人物韓絳的弟弟,不過他與兄長韓絳不同,對於新法一向十分抵制,屬於舊黨中的中堅人物,這點倒是與王安石、王安國這對兄弟類似,都是一個變法派一個守舊派。

“君實,事情我們已經打聽清楚了,不過這也要多虧了文約的幫助!”韓維說着一指身邊的中年人道,這個中年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看起來一臉的正氣,不過司馬光雖然剛纔就看到他了,但卻一直當做沒看到,因爲他早就認得對方,而且十分鄙視對方的爲人,所以才一直不想搭理他。

“嘿嘿,下官見過司馬相公!”中年人雖然明知道司馬光不想搭理自己,但他卻依然厚着臉皮道,本來滿是正氣的臉上卻露出諂媚的笑容,一下子讓人對他的印象大壞。

“鄧中丞客氣了,不知你們可打聽到呂惠卿那邊的情況?”司馬光並不想與這個中年人有太多的交流,當下直接開口問道,甚至若非這次的事情太過重要,恐怕他根本就不想讓這個中年人進自己的家門。

其實也不怪司馬光如此不待見對方,這個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名叫鄧綰,以前也是變法中的一員,而且還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人物,擔任着御史中丞的職位,說起來鄧綰此人要才學有才學,曾經還是大宋的壯元,要能力也有能力,否則也不會被王安石看重,成爲變法派的重要人物。

可惜鄧綰此人卻和呂惠卿十分相似,那就是在人品上有問題,甚至他在人品上還不如呂惠卿,當初剛剛變法之時,鄧綰跟着王安石倒是在變法上出了不少的力,爲此才升到御史中丞的位子上,只不過等到王安石第一被罷相,鄧綰覺得王安石失勢了,於是立刻投靠到呂惠卿手下,幫助對方做了不少事,比如之前的鄭俠就是被他給親自整治到地方上去的,另外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被罷官,也有鄧綰在背後搞鬼。

可惜鄧綰此人的眼光太過短淺,王安石罷相沒多久,竟然再起復起,這讓鄧綰是大爲後悔,結果誰也沒想到他竟然又暗中求見王安石,希望可以重新投靠到王安石手下,卻沒想到王安石的性格剛烈,竟然把他趕出府門,結果這件事剛好被人看到,於是鬧的是滿城皆知,爲此呂惠卿也恨他入骨,一直想要把他貶出京城,可惜鄧綰卻十分滑溜,根本沒有讓呂惠卿抓住任何機會。

現在王安石再次辭官歸鄉,變法派完全成爲呂惠卿的一言堂,鄧綰也感覺混不下去了,結果這傢伙竟然轉身又投入到守舊派的懷抱之中,本來司馬光對他這種反覆的小人十分反感,並不打算接納他,可是守舊派的一些人卻看中鄧綰對變法派內部的熟悉,可以得到一些他們得不到的消息,所以最終還是接納了他。

鄧綰知道司馬光不待見自己,不過他卻絲毫不以爲意,聽到司馬光問起自己打聽到的情況,當下立刻回答道:“啓稟司馬相公,下官已經打聽清楚了,呂惠卿的確正在準備勸說陛下攻打遼國的事,新黨中的一些人已經提前得到消息,後天的朝會上,呂惠卿就會向陛下正式提出這件事!”(未完待續)

第970章 遠征歐洲(七)第109章 扭力彈簧第535章 歐陽婉靈的心事第954章 遼國投降第902章 我也怕太后第304章 不要再演戲了第712章 耶律仁先之死第610章 公主大婚(上)第938章 遼國叛亂再起第241章 自曝身份第70章 累死人的宴會準備第267章 皮凍第43章 郡王就不是人了?第670章 招兵(下)第259章 三冗是優勢?第730章 擋路的難民第847章 升龍府之亂(上)第768章 趙頊駕崩第521章 歸來後的瑣事第431章 再次搬家第395章 暗河第861章 趙佳的志向第61章 大白菜第279章 到達海岸第619章 蘇軾也要走第438章 趙頊的戰爭(下)第510章 南行驛第623章 王詵的阻撓第228章 壽宴的最後一天第1066章 射魚第939章 遼軍慘敗第625章 羅剎軍的麻煩第552章 果然是變法第710章 北安城下(上)第170章 沒有離開的楊懷玉第999章 陳留王第593章 姐妹情深第335章 算賬與表格第1章 洞房中的球形閃電第20章 偏心的高皇后第715章 灤河之盟(中)第206章 交河剿匪第402章 朝廷的進展第223章 脫身的機會第918章 趙佳回京第936章 校場賽馬第669章 招兵(中)第1026章 明天就是死期第76章 第二行首第574章 德寧公主的成就第85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22章 聽課的工匠(上)第992章 憑什麼告訴你第892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451章 來歷不明的軍隊第370章 夏遼之戰第105章 屯田與裁兵第760章 五個皇子第295章 癡情的歐陽婉靈第75章 沒落的將門第522章 解禁熱氣球第47章 輸人不輸陣第684章 呂惠卿拜相第293章 父女連心第754章 趙頊甦醒第609章 因爲你第254章 周侗三人的經歷第961章 西遼建立第552章 果然是變法第1028章 我不是普通人第458章 女校要成立了第295章 癡情的歐陽婉靈第395章 暗河第261章 水到渠成第645章 呂宋(上)第340章 女人的觀察力第75章 沒落的將門第955章 夜幕下的上京第52章 牀弩與火藥第920章 勸諫趙煦第784章 女真崛起第164章 偏執的曹國舅第261章 水到渠成第243章 無聲的交流第329章 生活窘迫的顏玉如第1000章 宗教輸出第380章 碎屍第156章 滴血認親第655章 議事第570章 升龍城破第548章 王詵的老師第21章 打針第984章 羅馬城的麪包鋪(上)第827章 包拯的處罰第737章 摩尼教的後續影響第969章 遠征歐洲(六)第855章 偏不讓他如願第343章 月亮是塊大石頭第337章 增加一個老師第374章 了空的選擇
第970章 遠征歐洲(七)第109章 扭力彈簧第535章 歐陽婉靈的心事第954章 遼國投降第902章 我也怕太后第304章 不要再演戲了第712章 耶律仁先之死第610章 公主大婚(上)第938章 遼國叛亂再起第241章 自曝身份第70章 累死人的宴會準備第267章 皮凍第43章 郡王就不是人了?第670章 招兵(下)第259章 三冗是優勢?第730章 擋路的難民第847章 升龍府之亂(上)第768章 趙頊駕崩第521章 歸來後的瑣事第431章 再次搬家第395章 暗河第861章 趙佳的志向第61章 大白菜第279章 到達海岸第619章 蘇軾也要走第438章 趙頊的戰爭(下)第510章 南行驛第623章 王詵的阻撓第228章 壽宴的最後一天第1066章 射魚第939章 遼軍慘敗第625章 羅剎軍的麻煩第552章 果然是變法第710章 北安城下(上)第170章 沒有離開的楊懷玉第999章 陳留王第593章 姐妹情深第335章 算賬與表格第1章 洞房中的球形閃電第20章 偏心的高皇后第715章 灤河之盟(中)第206章 交河剿匪第402章 朝廷的進展第223章 脫身的機會第918章 趙佳回京第936章 校場賽馬第669章 招兵(中)第1026章 明天就是死期第76章 第二行首第574章 德寧公主的成就第85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22章 聽課的工匠(上)第992章 憑什麼告訴你第892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451章 來歷不明的軍隊第370章 夏遼之戰第105章 屯田與裁兵第760章 五個皇子第295章 癡情的歐陽婉靈第75章 沒落的將門第522章 解禁熱氣球第47章 輸人不輸陣第684章 呂惠卿拜相第293章 父女連心第754章 趙頊甦醒第609章 因爲你第254章 周侗三人的經歷第961章 西遼建立第552章 果然是變法第1028章 我不是普通人第458章 女校要成立了第295章 癡情的歐陽婉靈第395章 暗河第261章 水到渠成第645章 呂宋(上)第340章 女人的觀察力第75章 沒落的將門第955章 夜幕下的上京第52章 牀弩與火藥第920章 勸諫趙煦第784章 女真崛起第164章 偏執的曹國舅第261章 水到渠成第243章 無聲的交流第329章 生活窘迫的顏玉如第1000章 宗教輸出第380章 碎屍第156章 滴血認親第655章 議事第570章 升龍城破第548章 王詵的老師第21章 打針第984章 羅馬城的麪包鋪(上)第827章 包拯的處罰第737章 摩尼教的後續影響第969章 遠征歐洲(六)第855章 偏不讓他如願第343章 月亮是塊大石頭第337章 增加一個老師第374章 了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