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西使記

一隊商旅緩緩進入長安城。

下榻之後,商隊中有人悄然出了驛館,暗中見了李瑕。

“秦王要的情報,我家二郎能得到的不多,只知元帝已得到了旭烈兀的支持,開平那邊近來接連有旭烈兀的使者抵達,據說元帝要封旭烈兀爲伊爾汗"這人是個中年人,身材、相貌、名字都普普通通,名叫張安,是張家一個老僕。

張安的語氣平淡,對忽必烈稱“元帝”,對李瑕稱“秦王”,似乎保持着一種中立的態度。

其實宋國、蒙古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都曾經是三四百年往上的敵國。他沒傾向,只聽主家吩咐來遞情報。

“伊爾汗?”李瑕問道:“也就是說,忽必烈只要打敗了阿里不哥,他依舊會是蒙古名義上的大汗,直接統治着除了伊爾汗國,以及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家族封地之外的蒙古疆域。”

“是,且各個汗國名義上還是元帝的藩鎮。”李瑕不置可否,看了看擺在身旁的地圖。

大蒙古國的疆域之廣,哪怕是分家之後,還是大到讓人窒息。

他略略沉吟,繼續問道:“分封了伊爾汗國,開平與波斯依舊能保持着貿易往來?”

“不僅是貿易往來,往後開平與波斯的使節往來一定會很頻繁,貢獻、賞賜、冊封。另外,聽說如今已派出使者宣告,汗位之爭平息之後,高麗、天竺、波斯、羅馬、大食,天下各地都會派人到開平朝拜。”

“阿里不哥可還沒敗,不是嗎?”

“這就不知了。二郎提醒秦王一件事,我們與秦王交接的帳本,用的是大食人的數字吧?”

“嗯。”

“大食已經被旭烈兀滅國了,這次到開平覲見的使者裡便有不少大食工匠、學士,大食數字不宜當作密文來用。”

“知道了。”

大食是自唐代以來對阿拉伯帝國的稱謂,旭烈兀滅了大食,阿拉伯數字隨着旭烈兀與忽必烈的來往傳到開平是必然。

也許它原本不會被接納,但以元廷對李瑕的關注,既見過川陝券引紙鈔上的數字,定然會重視它。

數字只是小事,可從這件小事,李瑕對大蒙古國的國力有了新的認知。

他彷彿能看到忽必烈將要從汗位之爭中擺脫出來,快要能整合出大半個歐亞大陸的資源。

“西域那邊阿里不哥如何了?”

張安又道:“西域方面之事,二郎不敢太過打探,只爲秦王尋了這本。”“?”

“是,六年前蒙哥一死,忽必烈便派使者見旭烈兀,這使者名常德,他從哈拉和林出發,經天山北麓西進,抵波斯,往返十四餘月。去歲常德口授、監察御史劉公筆錄,記載了其西域見聞,刊印爲,名《西使記》,請秦王過目。”這勉強算是李瑕想要的,他接過,又問了幾句之後,已不能從張安處打聽到更多情報。

談完這些,又說起一樁家事,李瑕問道:“對了,郭弘敬如今在關中,張家有何打算?”

張安無奈地瞥了李瑕一眼,沉默了片刻。

他雖只是個僕役,但似乎在以此表達對李瑕的不滿。“就在小人臨行前,二郎確實收到了大帥的家。”

話到這裡,張安稍微停了一下,像是在讓自己客氣一點,這才接着往下說起來,語氣鄭重其事。

“希望秦王往後莫要再插手張家女婿之事。”

“這次是意外,我今日是想與你們、郭弘敬一道商量這樁婚事該如何挽."“秦王。”張安頗不客氣地打斷了李瑕的話,以示不滿,“郭弘敬已與張家無關,大帥自會爲二姐兒另覓良配。”

之後,他恭敬行了一禮,道:“小人失禮了,但這就是大帥的態度。”李瑕能理解,畢竟這已是二次壞了張柔招女婿,張柔有些氣憤在所難免。另外,對郭弘敬也有些歉意。

他對此事也有預料,遂拿出一封寫好的信遞過去,又道:“此事我寫了封信作解釋,煩你帶回去。”

“是,告辭了。”

李瑕遂招了關德進來,問道:“郭弘敬怎麼還沒來?”“稟王上,說是他往秦嶺北麓潏河上游去查看水勢了。”“前幾日不是叮囑他張家或許要來人嗎?”

關德手一揮,細聲細氣道:“我看那呆子哦,我看他那樣子,怕是忘了這事。”

李瑕點了點頭,心思很快就回到了正事上。

他低頭看了看手裡的《西使記》,對照着地圖以及其它情報,繼續勾勒着西域的面貌。

“數日過龍骨河,復西北行,與巴實伯裡南北相直,近五百里,多漢民,有二麥黍穀,河西注瀦爲海."

以前看多了大宋疆域圖,覺得西域遠得不得了。最近看多了蒙古地圖,只覺這段距離近得不得了。

阿力麻裡是賽里木湖。

別失八里差不多就是烏魯木齊。

那再往東只要經過高昌、伊州就到玉門關了。高昌差不多是吐魯番,伊州就是哈密。

換言之,只要有嚮導,從別失八里行軍到玉門關根本要不了太久。

李瑕估計阿里不哥、阿魯忽都已收到自己的信了。想來,他們當然不太可能馬上便答應會盟。

但至少讓他們知道他正在關注西域形勢,不必想着偷襲玉門關。

之後,就只看阿里不哥能不能撐住了,若守不住阿力麻裡,其人能做的選擇就很少。

大家離得這麼近,那就要麼合作,要麼火拼。心想着這些,李瑕再翻了一頁。

阿力麻裡城的面貌便在文字裡稍稍向他展示了一點點。

“西南行二十里,有關曰鐵木兒懺察,守關者皆漢民,關徑崎嶇似棧道。出關至阿力麻裡城,市井皆流水交貫,有諸果,惟瓜、葡萄、石榴最佳。回紇與漢民雜居,其俗漸染,頗似中國,又南有赤木兒城,居民多並、汾人.”

李瑕沉吟自語道:“幷州、汾州人?山西人?”之後便聽得外面急切的腳步聲。

“王上,玉門關有信來了.”~~

阿力麻裡是很美的一片地方。

它北面是賽里木湖,南面是天山,伊犁河自西向東流過。

在唐朝時它屬於北庭都護府,如果唐之後是一個強盛的大一統王朝,它可能會有一個更好記的名字,林檎、瀚海、天山、伊吾、庭州、玄池之類。

當然,這時候的蘋果城也“頗似中國”,它和平雜居着回鶻人、蒙古人、漢人。綠洲流水潺潺,物產豐富,水果頗豐.

“啊!”

一串未熟的葡萄掉在地上,砸得汁水四濺。

很快,一個回鶻人慘叫着摔倒在地上,腦袋正砸在那串葡萄上,將其砸得稀爛。

他已沒心思去可惜了,因爲一柄彎刀又劈下來,劈開了他的胸膛。蒙古騎兵們歡呼着,繼續向南殺去。

而就在他們身後,兩杆高高的大旗正在緩緩前進。那是九斿白纛,蒙古大汗的象徵。

大汗阿里不哥跨在戰馬上驅馬而行,眼神有些陰翳。

這是四月初六,僅在佔據阿力麻裡短短一個月之後,這個富饒的綠洲已經十分殘破。

十餘萬大軍肆意搶掠了一個月,在附近已搶無可搶,開始軍心渙散的樣子。

阿里不哥只好下令,讓諸王、萬戶、幹戶自行帶兵去更遠些的地方搶掠,並挑選牧場,在伊犁河流域安頓下來。

他自己則帶着兩萬騎兵向南,繞過天山,試圖去追擊阿魯忽。

馬蹄下是一具具屍體,周圍的蒙古騎兵們往空置的馬匹上放着戰利品,更遠處還有勇士拖着剛失去了丈夫或父親的女人進帳篷。

就這樣一路行軍,一路歡呼,一路慘叫,兩日後,阿里不哥這路兵力趟過伊犁河,眺望着天山繼續向南

這日卻聽探子回報了一個消息。

“大汗,前面遇到一個回鶻部落,敢反抗我大汗的勇士,並射殺了千夫長門都。”

阿里不哥的回答很簡單。

“殺光他們.”

第664章 宋寇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1114章 唐軍蹤跡第478章 進程第1130章 入場第39章 接手第708章 新的部下第986章 祖譜第578章 父子第766章 快錯過的機會第1101章 包克圖第703章 曹娥詩第1099章 回師幾點說明第1341章 興亡第808章 反敗第24章 高長壽第35章 亳州第118章 出路(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2/10)第1088章 局部第662章 賺他上山第669章 窺測時勢第429章 賞罰第290章 可渡關第1207章 邢州大治第540章 誤終生第1227章 卑鄙第985章 穩妥第1248章 後方第1124章 忠勇第1249章 順水之舟第1243章 被挫敗的反擊第374章 舊案第1140章 象棋第1095章 東道諸王之長第71章 羊第458章 雨夜入營第41章 青城賦第560章 眼光第1296章 沒開始第316章 意志第1174章 守家業第262章 平安符第1329章 諭順臣書第1028章 條件第233章 水戰之失第843章 因而封之第1303章 佳宴第334章 叛將鐫名第791章 揪狼第981章 李元昊第1145章 疏不間親第1177章 農夫第527章 不拘一格第1072章 預則立第776章 兀魯思第1139章 全力第201章 長寧軍第1147章 新軍第899章 強者第1217章 揪第1193章 放權第833章 風氣第408章 預留第80章 重陽觀第334章 叛將鐫名第812章 踏營(爲盟主“你好大順順”加更)第961章 謠言第276章 覆巢第894章 奶酒第1271章 怯懦第363章 史家第1340章 一點餘孽第1194章 勸降第428章 人事第905章 女兒與嫁妝第248章 心計第458章 雨夜入營第736章 領功勞第539章 提親第248章 心計第943章 復國之子第869章 不符第419章 簡單第134章 風簾樓(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10/10)第141章 家宴(爲盟主“小糉子xx”加更)第1058章 升官第1092章 真當騷第511章 手段第186章 狹路相逢第1173章 歸來者第406章 紅燭第371章 交易第204章 白巖苗寨第292章 志向第949章 寡嫂第1163章 收割第340章 燒糧第1231章 進步第465章 莫測
第664章 宋寇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1114章 唐軍蹤跡第478章 進程第1130章 入場第39章 接手第708章 新的部下第986章 祖譜第578章 父子第766章 快錯過的機會第1101章 包克圖第703章 曹娥詩第1099章 回師幾點說明第1341章 興亡第808章 反敗第24章 高長壽第35章 亳州第118章 出路(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2/10)第1088章 局部第662章 賺他上山第669章 窺測時勢第429章 賞罰第290章 可渡關第1207章 邢州大治第540章 誤終生第1227章 卑鄙第985章 穩妥第1248章 後方第1124章 忠勇第1249章 順水之舟第1243章 被挫敗的反擊第374章 舊案第1140章 象棋第1095章 東道諸王之長第71章 羊第458章 雨夜入營第41章 青城賦第560章 眼光第1296章 沒開始第316章 意志第1174章 守家業第262章 平安符第1329章 諭順臣書第1028章 條件第233章 水戰之失第843章 因而封之第1303章 佳宴第334章 叛將鐫名第791章 揪狼第981章 李元昊第1145章 疏不間親第1177章 農夫第527章 不拘一格第1072章 預則立第776章 兀魯思第1139章 全力第201章 長寧軍第1147章 新軍第899章 強者第1217章 揪第1193章 放權第833章 風氣第408章 預留第80章 重陽觀第334章 叛將鐫名第812章 踏營(爲盟主“你好大順順”加更)第961章 謠言第276章 覆巢第894章 奶酒第1271章 怯懦第363章 史家第1340章 一點餘孽第1194章 勸降第428章 人事第905章 女兒與嫁妝第248章 心計第458章 雨夜入營第736章 領功勞第539章 提親第248章 心計第943章 復國之子第869章 不符第419章 簡單第134章 風簾樓(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10/10)第141章 家宴(爲盟主“小糉子xx”加更)第1058章 升官第1092章 真當騷第511章 手段第186章 狹路相逢第1173章 歸來者第406章 紅燭第371章 交易第204章 白巖苗寨第292章 志向第949章 寡嫂第1163章 收割第340章 燒糧第1231章 進步第465章 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