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密旨

這兩天下來,其實通州守軍打的也很艱苦,他們本來兵力就不多,而且軍中多是近期張爾忠才收編起來的殘兵敗將,而且還有一大批人是剛剛招募起來的民軍,武器裝備到了這時候,也已經非常差了,缺糧缺餉的情況下,更談不上什麼有效的訓練,只能憑着他們一腔熱血去抵擋建奴大軍的進攻。

雖然張爾忠想盡辦法調動士氣,可是打仗是玩兒命的買賣,雖然在張爾忠的極力調動之下,不少兵勇憑着一腔之勇衝上去,但是許多沒見過血的軍民一看到袍澤倒在血泊之中,這一腔血勇當即也就如同一江春水向東而去,所以雖然他們擋住了建奴兩天進攻,但是士氣也極爲低落,唐通這一次表現的倒是不錯,領兵在北門和西門兩地死戰不退,接連打退了建奴數次進攻,他來回在北門和西門兩地奔走,指揮兵將作戰,可是兩天下來,唐通的這股勁頭便也泄了下來,看着兵精馬壯的建奴大軍如同蝗蟲一般在城外人頭攢動,他的這點忠誠很快也就用光了,眼看着守軍士氣越來越低落,一個個兵將麻手麻爪,不知所措,唐通便知道通州恐怕是堅持不住了。

於是唐通便又開始琢磨起來下一步該怎麼保命,因爲他知道通州此時已經成爲了孤城,別看距離京師這麼近,但是京師是不可能發兵來救援通州的,京師的那點兵力守城還不夠用,指望那些京營的大佬們會冒死出城來跟建奴大軍野戰,想都不用想,他們留在京師之中估摸着還能堅持幾天,一旦軍將領兵出城,估摸着不用看到建奴大軍,就直接會在城門外面來個就地卷堂大散,京師的援軍是指望不上了。

而通州之外各縣此時官軍早就逃的逃降的降,更是不可能指望了,京師周邊兵力最多的也就算是天津衛一帶了,天津衛作爲軍事重地,歷來留鎮有一萬多官軍,可是現在天津衛據說已經是自身難保了,有一路大中軍這個時候正在大中皇帝肖天健的率領下,已經兵抵天津衛,正在攻打天津衛,試圖奪佔天津衛,作爲他們在打通運河最後一站,將天津衛作爲他們儲運南方運上來的糧秣物資之地,所以天津衛估摸着這會兒能不能還保住,已經沒人知道了。

所以留在通州就是一個死,唐通開始的時候,還被張爾忠激得是熱血沸騰,打算乾脆就在通州盡忠拉倒,死戰一場多殺一些韃子,也算是全了他一個忠名,但是盡忠這種事情,是要以生命爲代價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視死如歸,這一點上有時候武將反倒不見得比起一些文人要強到哪兒去,文人還有些操守氣節,可是武將多爲粗人,更多的是看中眼前的利益,唐通很顯然不是那種可以視死如歸之人,勇氣經過兩天時間,很快便被消耗光了,到了建奴圍城第二天晚上,唐通便已經開始琢磨,再一次逃跑的事情了。

可是這個時候,有人找到唐通,告訴唐通了一個消息,讓唐通登時打消了連夜出逃的想法,轉而立即又振作了起來,決定第三天繼續留在城中死守通州城。

原來找唐通的人也正是通州城之中大中軍的細作,隸屬於馮衛漢的手下,他們找到唐通,告知唐通大中軍正在星夜馳援通州,只要通州再堅持一兩天時間,大中軍兵馬便會抵達通州,爲通州解圍。

而且細作還告知唐通,大中朝皇帝這個時候已經拿下了天津衛,很樂意請唐通歸於他的麾下,可保唐通今後的榮華富貴,但是前提也是讓唐通必須要幫着張爾忠守住通州城,否則的話,唐通便是他第一個要殺的對象,不管他逃到什麼地方,都要將他追殺到底,滅他滿門。

唐通聽罷之後,又是驚又是喜另外還怕的要死,因爲他也早已看出大明的覆滅已經是不可逆轉了,這天下今後很可能就是他肖天健的,他這會兒要是逃走的話,能逃到哪兒去?今後天下都是他姓肖的了,如果他現在跑的話,今後恐怕在這世上便再無他唐通和他家人立錐之地了,所以他很樂意今後跟着大中朝幹,但是前提就是要先守住通州。

於是唐通趕緊便滿口答應了下來,拍胸脯保證他絕不會辜負大中聖上肖天健對他的期望,哪怕是死在通州,也絕不將通州丟給建奴(貌似這句話他兩天之前剛對張爾忠也說過!)。

同時唐通別看是個膽小怕死之輩,但是畢竟他能做到總兵官之職,這軍事上還是有點經驗的,從這個大中軍細作口中,他得到的消息,很快他便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一次大中皇帝肖天健令他死守通州,恐怕不單單只是想要得到通州這麼簡單,這背後恐怕是肖天健有着更大的打算,可是這種事情不是他能管的,現如今大中皇帝肖天健只令他死守通州城,他便是一個棋子,除了按照肖天健的吩咐做之外,更多的事情他是管不了了。

肖天健騎在馬背上,身體緩緩的隨着戰馬的行動起伏着,在他的身邊是一批鐵頭手下的羽林衛隨行保護着他的周全。

從北伐開始到現在已經是滿了兩個月了,這兩個月間,他雖然已經是貴爲大中皇帝,但是卻跟一個普通兵卒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每天都在日夜兼程,朝着北方攻進,這一路上,他既不乘船,享受在船上舒適的趕路,更不坐什麼龍輦,而是一路上跟武將們一樣,騎在馬背上行軍,指揮着麾下的兵將攻城拔寨,朝着北方攻進。

這一路上他貴爲一個皇帝,可是卻依舊是風餐露宿,儘可能不享受太多特權,每日甚至於比一般的兵將還要辛苦,晚上時不時的會以皇帝的身份,到營中四下巡視,對麾下的兵將們噓寒問暖,這一點更是讓兵將們對他是忠心耿耿,無不暗中下決心,要爲他效死。

而且每晚肖天健還要跟部將們在帳中商議第二天的行動,制定各種作戰方案,雖然眼下作戰方案的制定多由參謀人員和部將們制定,可是他作爲一軍之主,卻也時常要參與其中,最起碼也要對各種作戰方案進行決斷,選擇他認爲可行的方案下達命令。

北方的戰事情況,他在路上是最擔心的事情,這個時代的通訊不便,他不可能每每都瞭解到北方的戰事情況進行的如何了,他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建奴先於他們攻破山海關,先一步攻佔了燕雲之地,那樣的話雖然不能說他前功盡棄,但是想要再從建奴手中奪回這些地盤,不知道又要消耗多少力量,稍有不慎便是滿盤皆輸的下場。

所以他這一路上雖然對手下部將們是談笑風生,可是內心之中卻總有一種不安,因爲走到這一步對他來說,太不容易了,眼看着就要成功了,在這個時候建奴卻先於他開始揮師南下,想要入關奪佔燕雲之地,這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他不想步歷史上李自成的後塵,成爲這個全新的歷史上的罪人,他覆滅大明,是爲了重振大漢民族,而不是要引建奴入關,最終將偌大的大好江山送給建奴,所以他這次北上,可以說是終極之戰,務求要將建奴擋在關外,進而下一步滅亡了大明之後,再將建奴從遼東這塊土地上抹去,收復遼東之地。

不過他的擔心這段時間隨着各路軍報來的消息,也漸漸的讓他放心了下來,由於閻重喜、盧象升的能幹,他們先於建奴大軍抵達了山海關一帶,並且和馮衛漢的特情處通力合作,逼降了山海關守將吳襄,最終先於建奴控制住了山海關防線,如此一來,山海關防線雖然不敢說無憂了,但是起碼在得到了閻重喜左路軍的強援之下,山海關防線還是能堅持一段時間的。

而且李信、刁正的中路軍在會和了羅立所部之後,也先行馳往山海關一帶,只需閻重喜、吳襄在山海關支撐到他們的抵達,將建奴大軍擋在山海關之外,便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了。

對於自己麾下的那些兵將,肖天健還是有充分的信心的,他一手打造出來的這些軍隊,非普通的軍隊可比,即便是建奴兇悍,但是他對自己的兵將也有信心,他的手下只強於建奴軍,絕不會比建奴軍弱,所以雖然即便加上中路軍的兵力,山海關一線的兵力依舊弱於建奴許多,他也相信有這幫手下的大將在,建奴即便是把吃奶的力氣用出來,也打不下山海關。

所以他在打下滄州之後,心情便變得開始輕鬆了許多,更加穩紮穩打的沿着運河,率領剩下的右路軍一路朝着天津衛攻去。

沿途整體上他們沒有遭受到什麼明軍的強有力的抵抗,雖然有些城池的明軍守軍以及官吏並沒有望風而降,但是最多在他的兵鋒之下,能堅持兩三天的城池幾乎沒有,許多沿途的州縣往往是在他的大軍兵鋒之下,連一天時間也堅持不住,便宣告城破,所以右路軍這一路上損失並不算大,相反還收降了不少明軍降兵。

(目前對於新書俺有兩個不太成熟的構思,很是糾結,想跟大家商量商量,第一個構思是很早便產生出來的,那就是寫一本有關於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殺鬼子的小說,第二個想法是再寫一本古代大海戰方面的小說!真是非常糾結,所以想幹脆還是問計於弟兄們好了,我在投票區設定兩個選項,大家選擇一下吧!幫我拿個主意如何?另外今天鳴謝fadespecter兄弟的打賞!今天更新這麼少,還給打賞,真是不好意思呀!)

第135章 賞罰第178章 雨夜第64章 進展第45章 山西範家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7章 反中其計第53章 急促射第1章 困頓督臣第24章 捷足先登第130章 遇阻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203章 處處受阻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99章 借題發揮第94章 一觸即發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4章 終歸要來第49章 隱真示假第64章 肥肉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49章 滿門盡屠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75章 通州會戰2第13章 僥倖退敵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140章 紅石山2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128章 懸賞第94章 伊河之屠第91章 單挑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141章 新兵第144章 少年營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55章 改進意見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46章 煩惱第87章 請辭第169章 攻營第143章 挽留第187章 向南第77章 通州會戰6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74章 忠奴第199章 履約第231章 拍賣第119章 背叛第236章 大閱兵3第90章 探視第109章 義子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96章 道與不道第6章 交易第57章 奇蹟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30章 挖坑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164章 兵餉制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31章 舌頭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135章 取士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93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46章 檢驗第199章 改制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212章 最後對決第25章 鐵骨破軍第92章 棄卒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2章 八隊闖將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163章 陽谷縣第107章 屠城第72章 煩惱第10章 不快第59章 還歸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74章 投名狀第138章 言而有信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28章 永寧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103章 震懾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21章 複合手雷第43章 兵至柳泉鎮
第135章 賞罰第178章 雨夜第64章 進展第45章 山西範家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7章 反中其計第53章 急促射第1章 困頓督臣第24章 捷足先登第130章 遇阻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203章 處處受阻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99章 借題發揮第94章 一觸即發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4章 終歸要來第49章 隱真示假第64章 肥肉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49章 滿門盡屠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75章 通州會戰2第13章 僥倖退敵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140章 紅石山2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128章 懸賞第94章 伊河之屠第91章 單挑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141章 新兵第144章 少年營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55章 改進意見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46章 煩惱第87章 請辭第169章 攻營第143章 挽留第187章 向南第77章 通州會戰6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74章 忠奴第199章 履約第231章 拍賣第119章 背叛第236章 大閱兵3第90章 探視第109章 義子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96章 道與不道第6章 交易第57章 奇蹟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30章 挖坑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164章 兵餉制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31章 舌頭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135章 取士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93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46章 檢驗第199章 改制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212章 最後對決第25章 鐵骨破軍第92章 棄卒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2章 八隊闖將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163章 陽谷縣第107章 屠城第72章 煩惱第10章 不快第59章 還歸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74章 投名狀第138章 言而有信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28章 永寧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103章 震懾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21章 複合手雷第43章 兵至柳泉鎮